收藏 分销(赏)

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印度制造业优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5453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印度制造业优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印度制造业优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印度制造业优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第 期 南亚研究季刊 总第 期 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印度制造业优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罗文宝【内容提要】受政治、经济、机制和自然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正在经历深刻调整,全球链变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得益于人口红利丰厚、投资环境改善、支持政策加码、中美博弈升级、中国经济转型等一系列利好因素,印度吸引了大量产业转移,推动了该国制造业发展。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尽管印度制造业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程度还较低,但其中端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竞争优势在增强。这对中国造成了增加供应链风险、阻碍经济增长、制约科技创新、加剧贸易摩擦、激化政治风险等威胁与隐忧。中国应采取制造业升级

2、转型、打造内需市场、深化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数字化等举措以维持中国在全球链变中的竞争优势。【关 键 词】全球链变;印度;制造业;产业转移;威胁隐忧【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近年来,全球货物贸易持续失衡要求全球产业链重新布局,地缘政治下大国博弈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迫使跨国企业由“效率导向”向“安全导向”转变其产业链战略,全球多边治理机制难以从根本上协调国家间利益关系的窘境也体现对全球产业链布局进行适当调整的必要性,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在此背景下,美国通过“制造业回流”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印太战略 背景下中国与南亚国家经济关系研究”(项目编

3、号:)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 南亚国家债务可持续性问题及我国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的阶段性成果。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近岸外包”“友岸外包”“技术联盟”等手段,试图构筑遏华制华的“小院高墙”,将中国永远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苹果、三星、富士康等跨国企业被动选择“中国”的供应链分散化战略。印度凭借其广阔的市场、低成本劳动力、积极配合美国“印太战略”等“优势”,相继实施“印度制造”“生产挂钩激励”等产业发展战略,企图通过承接大规模产业转移推动本国制造业发展,以达到取代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目的。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上述新动向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4、。因此,深入研判印度制造业融入全球产业体系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对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有效消除印度制造业造成的威胁隐忧、找寻维持中国在全球链变中的竞争优势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一、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动因与特征(一)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动因第一,技术创新与经济利益驱动。技术创新与经济利益始终是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核心动能。掌握颠覆性技术的国家凭借国际竞争优势赚取垄断利润,选择抑制性技术扩散策略,推动产业链向发达国家回流,或生产“在地化”与“友岸化”;能源技术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球能源产业或汽车产业的分工布局;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劳动力成本存在差异,跨国公司基于利润目标和劳动力成本变化情况调整其产

5、业布局;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市场容量不同,容量扩张的国家将吸引更多跨国投资,而容量收缩的国家则可能遭遇投资逃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越来越随着国家市场容量的变化而变化。第二,地缘冲突与国际格局嬗变。进入 世纪,国际格局呈“东升西降”演进态势,世界经济结构性失衡加剧。美、欧等国认为,供应链韧性偏好的背后原因虽然复杂,但中国在半导体、新能源电池、矿产资源等关键供应链上的广泛影响力却是威胁全球供应链安全的主要因素,防范供应链安全风险、提升供应链韧性的着力点在于对抗或遏制已经形成的供应链节点国家(即中国)的控制力。因此,为维护其全球“链主”地位,美霍建国:“把握全球产业链发展规律以高水平开放赢得

6、发展主动”,清华金融评论,年第 期,第 页。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印度制造业优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国采取了引导产业回流、加征关税、管制出口、限制资本流动、实施“印太战略”、打造战略同盟等手段强行“去中国化”,推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本土化、多极化、区域化和短链化。第三,自然灾害等风险事件冲击。脆弱性和韧性是全球化这枚“硬币”的两面,公共卫生、气候变化等重大风险事件是导致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或然因素。深度分工的中间品贸易一旦遭遇重大风险事件,其产业链将更加脆弱。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冲击了人类的各项活动,各国采取的停工停产政策强行阻断了全球供应链,全球化分工合作常态被扰动,跨国公司被迫加速调整其供应链。第四,全球

7、治理赤字持续恶化。年代到 世纪初,世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催生的大批体制机制性成果为全球化的快速推进提供了制度支撑,但随后的次贷危机打断了这一进程,全球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开始大行其道。大国博弈进一步暴露了全球多边治理机制的局限性,框架性组织架构无法从根本上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关系,多边谈判效率低下、议题倡导软弱无力、责权规制约束不够等困境长期得不到解决。发达国家试图用高级别自由贸易区取代世界贸易组织()的主体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缺少全球治理合力无法阻挡单边主义趋势,全球化理念得不到捍卫,全球治理赤字恶化,各国利益分歧加重,产业链区域化布局被固化。第五,产业链重构的中国因素。中国产业链的形成可追溯至改

8、革开放时期实施的招商引资和出口导向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制造业从简单组装生产向自主研发生产转变,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最终以“世界工厂”的角色嵌入到全球价值链内,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大量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和最强引擎,同时也提升了自身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关系。世界经济新发展格局为焦虑的西方发达国家推行“去中国化”政策提供了借口。此外,中国产业链也面临劳动力成本高企、国际竞争加剧、知识产权保护乏力、环境污染较重等挑战。(二)全球产业链重构的特征全球产业链重构呈现以下特征。一是近岸化、盟友化。随着技术创张志明、耿景珠、杨攻

9、研等:“国际疫情蔓延、全球产业链传导与中国产业链稳定”,国际经贸探索,年第 期,第 页。新、全球经济周期波动、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分工正在发生变化。基于安全考虑,部分国家或地区把原本呈全球化分布的供应链转移到国内,或者转移到同盟国家内,以盟友关系为本国供应链安全提供保障,部分产业正在向国内或同盟内部转移。二是短链多链化。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俄乌冲突等风险因素使得企业开始重新评估其供应链网络,改变全球化时代供应链的长链或单链配置模式,缩短跨国环节,减少运输距离,推动生产投资多链化,打造多中心分散化格局,寻找更加安全可靠的供应商和市场,力求规避跨国生产和长距运输

10、可能产生的风险。三是数字化。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全球产业链重组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供应链管理,从而使全球产业链重组更加高效灵活。四是绿色化。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是推动全球产业链重组的因素之一。企业越来越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把产业链、供应链迁移到更环保的地区和供应商,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二、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印度发展制造业的优势、举措和成效(一)印度发展制造业的优势印度发展制造业具有很大潜力。一是市场规模庞大。印度即将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其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为该国制造业发

11、展创造了条件。二是人力资源丰富。印度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这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成本优势;此外,印度年轻的人口结构和良好的教育体系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三是地理位置优越。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毗邻中东、东南亚和中国,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优势,这使印度成为南亚地区的重要制造业基地和物流中心,同时也为印度的贸易出口提供张其仔、许明:“美国供应链霸凌对全球产业链分工与稳定的影响及应对”,国外社会科学,年第 期,第 页。周禛:“全球产业链重构趋势与中国产业链升级研究”,东岳论丛,年第 期,第 页。代俊:“印度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南亚研究季刊,年第 期,第 页。全球产业链重构背

12、景下印度制造业优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了便利。四是地缘政治优势。近年来,印度国内政治稳定,战争风险较小,印度同域外国家关系较好,地缘风险少。随着中美经济竞争加剧,印度选择倚重欧美的战略,美国为压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优势,千方百计推动制造业从中国撤离,印度无疑成为承接自中国外流的制造业的主要区域之一。五是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近年来,印度政府积极推动投资环境改善,包括放宽外资限制、改善营商环境、推动税收改革等措施,为外资在印度投资提供了便利和优惠。六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印度政府在促进制造业发展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对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支持。(二)印度发展制造业的主要举措“印度制造”计划多年来,印度政

13、策制定者一直在探讨如何推动本国制造业发展。年莫迪执政后不久便发起了“印度制造”倡议。该计划旨在通过构建“新流程”“新基建设施”“新部门”“新思维”等四大支柱,达到提升印度制造业竞争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减少进口依赖的目的。该计划的主要举措有:()推动制造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和便利性。政府提高道路、桥梁、港口、机场、通信等基础设施水平以提高运输和物流效率;发展工业走廊和智慧城市以提供基于最先进技术、现代高速通信和综合物流安排的基础设施;升级产业集群基础设施。()支持制造业技术升级。政府为制造类企业提供研发补贴、专利保护和技术转移等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其技术升级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优

14、化税收政策。政府制定了包括税收减免、税收抵扣等一系列税收政策,旨在吸引更多制造业企业进入印度。()加强人才培训。政府通过各种培训项目,加强制造业人才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生产效率。()促进国际贸易。政府积极推动国内企业与他国企业开展经贸合作,以扩大出口市场,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扶持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政府推出了专门的融资支持、政府采购和技术培训等系列政策和措施,助力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发展。总之,“印度制造”推动其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指向清晰、目标明确,是印度制造业起飞的有力举措。生产挂钩激励计划(,)该计划是印度政府于 年 月推出的一项旨在提高移动终端设备和特定电子元件、关键原材料(

15、药物中间体和活性药物成分)、医疗器械制造、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药品、特种钢、电信网络产品、电子技术产品、白色家电、食品、纺织产品、高效太阳能光伏组件、高级化学电池等关键供应链韧性的产业激励政策。其主要措施有:一是提供财政和税收激励。年国家预算安排 万亿卢比(亿美元)用于上述 个部门。从该年度 月 日开始,用 年时间为符合条件的制造企业提供毛利 的财政和税收激励,包括资本补贴、利息补贴、税收优惠等以降低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吸引更多外资和本土企业参与制造业。二是激励高附加值制造业。重点激励电子设备(亿美元)、汽车零部件(亿美元)、制药和医疗设备(亿美元)等高附加值制造业。这些产业是印

16、度未来增长的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三是提高产能和生产效率。计划要求参与企业提高产能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这有助于提高印度制造业的竞争力。四是加强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培养。计划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同时加强人力资源培养,提高技术和管理能力。劳工法改革莫迪上台以来,为改善营商环境,印度一直推动劳工法改革。年,印度议会通过 工厂法(,),该法增加了工人的最低年假,规定工厂所需的安全设施,并将所有工人的工资支付方式改为银行转账。年,印度议会通过 矿业法(,),取消对煤炭公司的限制,使其可以自由雇佣和解雇员工,同时还提高员工保障,以推动煤炭行业增长和创造更多就业机

17、会。年,印度议会通过派遣工人法(,),规定派遣工人应该得到与常规工人相同的薪水和福利待遇,派遣公司和用工公司应该共同承担派遣责任,该规定旨在保护派遣工人的权益。同年,印度议会还通过 工会法(,),规定工会不需再向政府报告其内部管理事项以加强对工人的保护,同时取消政府对工会干预权以扩大企业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年,印度议会修订并通过了 技能发展法(,),以鼓励年轻人学习技能,提高就业能力,为企业提供更多培训和就业机会以促进技能发展和创新。年,印度议会修订和通过 社会保障法(,),整合原有分散的社会保障法规,为工人提供一白色家电,指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外观通常为白色的家用电器。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印度

18、制造业优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个社会保障框架。税收制度改革自 年以来,印度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的税收制度改革。一是统一商品和服务税(,)改革。是印度自 年开始实施的一项重要的税制改革,即把商品和服务税从增值税、销售税、服务税等多个税种整合成一个单一的消费税种,这极大地简化了税收征管流程,提高了征税效率,降低了企业税收成本,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同时也促进了国内市场的统一,保障了物流的畅通性。二是通过 直接税法(,)。年印度政府颁布实施 直接税法,全面重构印度直接税制度。改革主要包括调整个人所得税和公司税税率,简化税制结构,改善对纳税人的服务和管理,使税收制度更加透明、简洁和可持续性;此外还推出“税收

19、削减”、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以降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负担。三是税收数字化改革。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印度政府开始重视税收数字化改革,推广使用在线纳税系统和数字签名,以减少人为错误和欺诈,推广使用数据分析和技术工具,以更好地监控税收征收和打击逃税行为,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监管数字经济领域的税收管理,推出“均衡税”()计划,对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征收 的税率以实现数字税收领域的公平。四是国际税收改革。印度政府支持通过全球最低税率协议改革,以遏制企业通过国际逃税行为;参与由经合组织()领导的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项目以协调全球税收政策和实践。土地制度改革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是政府的重要议题。

20、年以来出台了以下一系列法律,以规港有关土地制度改的一系政策。一是土地获取、补偿与重新安置法(,)。印度土地所有权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农民和土地使用者。年,政府通过 土地获取、补偿与重新安置法,该法案旨在加强土地所有权保护和赔偿机制,保障农民和土地使用者的权益,加强了土地 征 用 的 合 法 性 和 公 正 性。二 是 商 业 开 发 法(,)。该法设立商事法院和商事上诉法院,为土地开发等商业纠纷提供快速透明解决方案,有助于吸引更多外国投资。三是 农村土地管理法(,)。该法旨在保护农民 在土地登记、权利认证、土地交易、纠纷解决等方面的权利,同时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做了明确规定。四

21、是 城市土地使用法(,)。该法规定了城市土地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标准,以确保土地使用的合理性和透明度,同时保护城市居民的利益;该法允许将农业用地转换为非农业用地,满足了印度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要。五是 国家土地管理法(,)。该法规定了土地的分类、登记、管理和开发标准,以确保土地合理分配和开发,旨在于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印度经济发展。(三)印度发展制造业的成效一般来说,如果印度是全球链变的受益者,那么其对外贸易出口和吸收外来直接投资将会增加。因此,下面从对外贸易出口和吸收外来直接投资两个维度对印度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受益情况进行考察。年以来,印度出口

22、贸易呈稳步增长态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印度出口额从 年的 亿美元增长到 年的 亿美元,增长了 ,其中制造业出口额从 亿美元增长到 亿美元,增长率达到了 。从贸易结构来看,除纺织品、石油制品、药品和珠宝首饰等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出口外,高科技产品、汽车、高端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医疗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逐渐成为印度出口贸易的新增长点;从出口市场来看,除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传统市场外,开始向东南亚、非洲、中东、南美等地区拓展。上述特征表明,印度政府推动“印度制造”“生产力提升激励计划”等战略对促进印度制造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年间,为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印度政府一直在积极

23、推进外资引进政策,其海外直接投资呈现以下几个变化趋势:一是 规模逐年增长。据 数据表明,年印度吸引的 为 亿美元,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 亿美元,增长了约 倍。二是制造业吸引 所占比重最大。年,印度制造业和服务业吸引 分别为 亿美元和 亿美元。三是美国、新加坡、荷兰、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对印度的 贡献度较高,其中美国是印度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四是 主要用于新增项目或扩大现有业务。印度吸引的大部分 主要用于新增项目或扩大现有业务,其中制造业新增项目投资占比高达。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印度制造业优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三、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印度制造业竞争优势评估本文将从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显性比较优

24、势、生产链长、在全球价值中所处位置等 个指标对印度制造业的竞争优势进行综合评估,其方法借鉴王志、魏尚进、于欣定和朱坤福,数据来源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数据库 ,。该数据库提供了共 多个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显性比较优势、生产链长、所处位置等指数。为对比分析印度不同产业的全球竞争力状况,本文以该数据库相关数据为基础,将印度制造业分为低端、中端、高端三个层级,分别计算出各层级制造业的相关指数,并同印度总制造业对应指数一起进行比较。在“”数据库中,从 到 共有 个经济部门,其中从 到 为制造业部门(个)。根据弗朗科比德罗亚等的研究,本文将 ,中的从 到 共 个部门合并为低端制造业(即食

25、品、纺织、木材、皮革和鞋、造纸和印刷等);将从 到 共 个部门合并为中端制造业(即焦炭精炼石油和核燃料、橡胶塑料、化学产品、其他非金属矿物、基础金属、机械设备等);将从 到 共 个部门合并为高端制造业(即电子和光学设备、运输装备、其他等)。(一)印度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测算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表示经济体的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积极程度,通常有前向和后向两种测度方法。国 部门前向参与度指数()如公式()所示,等于某国该部门中间品出口值()同该部门国内总增加值()的比值;经济体 部门后向参与度指数()如公式()所示,等于某国该部门自上游企业进口中间品的增加值()同某国该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增加值()

26、的比值。值越高表明某国该部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积极性越高。本文以 ,数据库中印度从 至 制造部门的 、和 的值分别计算印度制造业整体、高端、中端、,低端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计算方法见公式()和()。其中,代表对应制造业部门,代表某层级产业的部门数,即在计算制造业整体、高端、中端、低端制造业价值链参与度指数时,取值分别为、。()()()()如图 所示,与亚太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印度制造业价值链参与度无论前向还是后向都较低,且前向参与度小于后向参与度。结合近年来印度贸易结构变化趋势可知,印度制造业增加值中用于出口的中间品的增加值所占比重较低,虽然印度从其他国家进口的生产资料、机器设备和

27、零部件不多,但以这些中间产品为基础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也主要用于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换言之,印度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积极性还较低,其经济发展的内向型特征还比较突出。图 年亚太地区主要经济体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比较图 年间印度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变化趋势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印度制造业优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观察图 可以发现,年间印度全球价值链参与率变化趋势呈现三个特征。一是总参与率、前向参与率、后向参与率总体变化趋势相对平稳,但近年来总参与率和前向参与率出现上升趋势;二是 年间,前、后向参与率之差缩小是后向参与率下降和前向参与率上升共同作用的结果;三是 年前后,前向参与率进一步上升,而后向参与率稍有

28、下降。上述特征表明,总体来看印度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程度还较低,但近年来随着政府采取一系列促进制造业发展以及提升制造业韧性的举措后有所提高。从产业技术发展水平来看。一是在高、中、低三类制造业前向参与度中,中端制造业最高,低端制造业次之,高端制造业最低,这表明印度中端制造业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程度较高,低端次之,高端最低,这与印度出口贸易结构中车辆、药品、化工、金属、钢铁和纺织等所占比重较高的事实相吻合;二是高、中、低三类制造业后向参与度中,中端制造业最高,高端制造业次之,低端制造业最低,这表明印度中高端制造业产出增加值主要还是来自上游国家中间品进口,即印度从他国进口生产资料、机器设

29、备和零部件等在本国形成最终产品后再出口。(二)印度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度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度能体现经济体某部门经济活动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优势。表示经济体某部门在国际市场中具有比较优势,值越大代表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越弱。,数据库提供了全球 多个国家所有经济部门的显性比较优势数据。的计算方法见公式(),其中,为出口增加值,分子表示 经济体 部门出口增加值 同该经济体所有经济部门出口增加值 总和的比值,分母为全球所有经济体 部门出口增加值 总和同全球出口增加值总和 的比值。此外,出口增加值 的计算方法见公式(),其中 表示由 经济体 部门生产且出口到国外并被国外消费者消费的出口品所对应的增加值;

30、代表的是由 经济体 部门生产并出口,且经过国外企业再次加工,最终又返回到国内,并由国内消费者消费的出口产品所对应的增加值。本部分仍以 ,数据库提供的印度各部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为基础,分别计算印度制造业总体、低端、中端、高端等不同层级制造业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权重计算方法见公式()。()()()()图 是 年亚太地区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 指数计算结果。观察发现,印度制造业 指数约等于 ,表明印度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竞争力较弱。具体而言,印度不同技术水平的制造业的 差异较大,低端和高端技术部门的比较优势都不明显,相比之下,印度中端技术部门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具有一定竞争优势(见图)。图 年亚

31、太地区主要经济体制造业 指数比较图 年印度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的 指数比较(三)印度生产链长度指数测度生产链长度指数测度的是代表性产品价值形成过程中价值增值的计算次数(即生产阶段数),产品价值增值的计算次数越多,该产品所代表的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印度制造业优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产业的链条越长,该产品或产业的形成过程也就越复杂。生产链长度的度量有前向生产链长度()和后向生产链长度()两种,前者是从供给侧出发计算从生产的初始投入到最终产品消费之间的生产阶段数,后者从需求侧出发计算从最终产品消费回溯至生产的初始投入之间的生产阶段数。此外,生产链长度还可以划分为纯国内生产链长()、传统贸易链长()、全球价

32、值链链长()等。本文以 ,数据库中印度各部门生产链长数据为基础,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印度前后向生产链长以及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的生产链长度,前向链长权重为各部门对应增加值(),后向链长权重为各部门对应最终产值(),计算方法见公式()和(),式中 和 所代表的含义与公式()和()相同,、和 等数据由 ,数据库给出。()()图 年印度制造业四种前向生产链长度变化趋势观察图 发现,第一,印度制造业全球产业生产链长明显长于纯国内贸易和传统贸易的生产链长,原因在于全球价值链关联更多产业和更多经济主体的生产活动。第二,印度传统贸易的链长稍长于纯国内贸易生产链长,表明以出口为目的的制成品和以内销为目的的进口品的

33、生产环节相对更复杂。第三,平均生产链长非常接近于传统贸易和纯国内生产链长而远离全球价值链长,表明印度制造业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程度还较低。国内生产指生产过程和最终消费都在一国国内发生;传统贸易是指制成品的生产过程在国内发生,经过出口在出口目的地国被消费,不再出口给第三国;全球价值链贸易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参与到生产环节中,且至少有一个国家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进口中间品的贸易模式。第四,平均生产链长出现轻微下降趋势表明近年来印度制造业生产活动确实出现了向国内转移的趋势。从不同技术水平来看,印度高端制造业生产链最短,中端最长,低端居中,这表明印度中端制造业的生产环节比低、高端制造业更复杂。此外,

34、近年来印度高、中、低三类制造业生产链长均出现下降趋势,这再次表明制造业生产活动的确在向印度国内转移。(四)印度价值链位置指数测度价值链位置指数测度的是经济体某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其计算方法是经济部门的上游度指数与下游度指数的比值,数值越大表明该产业越靠近全球价值链的上游,相反则越靠近下游。,给出了全球 多个经济体所有经济部门的上游度()和下游度()的加权平均指数。本文以印度 年制造业上游度和下游度加权平均指数基础,分别计算印度低端、中端、高端制造业的上游度和下游度指数(上游度的权重是,下游度的权重是),再用上游度除下游度分别计算低端、中端、高端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计算方法

35、见公式(),式中 和 的含义与式()和()相同。()()()年,不同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发达经济体,印度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较低,仅高于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见图),表明印度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尚处于相对上游的位置,主要从事的是加工组装业务。从不同技术水平来看,中端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指数相对稳定,且明显高于高端和低端制造业的位置,结合前文关于印度中端制造业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程度较高、生产环节较复杂以及国际经济体系中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等结论,表明印度中端制造业出口虽然仍以加工组装产品为主,但也开始向汽车、电子、机械、医疗设备零部件或制成品的本地研发和制造转移,未来印度可能有更多

36、零部件和产成品出口。此外,印度高端制造业仍处在三层次的最低位置,但自 年以来其水平在不断提升,表明组装产品出口在印度高端制造业中虽然仍占主导地位,但在零部件生产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并开始出口一些高品质零部件产品。这与印度已在航空航天、工业机器人、卫星、医疗设备等领域生产并出口一些高品质零部件的贸易结构相吻合。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印度制造业优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图 年印度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生产链长度变化趋势图 年亚太地区主要经济体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比较图 年间印度高、中、低端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位置(五)评估分析主要结论第一,印度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的程度还不高。印度制造业同其他经济体的关联

37、度较低,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位置更靠近上游,因此从整体来看,印度经济的内向性特征还比较明显,印度制造业在全球 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竞争力还较弱,印度制造业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在短时间内全面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的程度。第二,印度中端制造业具有一定竞争优势。近年来,印度以汽车、电子、机械设备为主的中端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体系的程度在不断深化,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竞争力在进一步增强,车辆、药品、电子、钢铁等部分中端制造业,甚至航空航天、工业机器人、卫星、医疗设备等部分高端制造业,已开始从低附加值的组装加工阶段向零部件本地研发和生产的高附加值阶段过渡。第三,全球制造业活动在向印度转移。印度制造业在全球产业

38、分工体系中的平均生产链长呈下降趋势,即印度制造业的生产环节在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近年来全球制造业生产活动确实出现向印度国内转移的趋势。四、对中国造成的威胁隐忧与中国的应对策略(一)印度制造业发展对中国造成的威胁隐忧全球链变背景下,印度协助全球跨国企业推行“中国”战略。西方学界普遍认为跨国企业选择“中国”战略的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转型。中国经济从出口驱动型向消费驱动型、从资源消耗型向绿色友好型转变,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基地的成本在上升。二是美中贸易战。美中贸易摩擦加剧,导致跨国公司在中国经营的风险增加,同时,一些国家对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性感到担忧。三是新冠疫情。新冠疫情暴发以

39、来,全球供应链受到了现实冲击,跨国公司开始重新考虑供应链的风险和可靠性。印度因其庞大的市场规模、丰富的自然资源、廉价的人力资源、大力度的政策激励以及靠拢西方的政策取向成为众多跨国企业推行“中国”战略的重要目的地。仅 年间就有几十家“中国”战略是指全球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制造基地之一,同时在其他国家寻找新的制造基地,以规避过度依赖中国市场和供应链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在其他国家获得更好的成本效益和市场机会。徐建伟:“全球产业链分工格局新变化及对我国的影响”,宏观经济管理,年第 期,第 页。张杰:“中美科技创新战略竞争驱动下的全球产业链演变格局与应对策略”,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年第 期,第 页。姚作林、

40、金凤君、陈卓:“全球产业转移与 区域竞争 基于中国与中南半岛四国的分析”,地理研究,年第 期,第 页。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印度制造业优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大型跨国公司增加对印度的产业转移和投资。例如,年 月英特尔在班加罗尔投资 亿美元建芯片厂,同年 月三星在纳维蒂姆投资 亿美元建电视工厂,同年 月大众在普纳投资 亿美元扩建工厂,同年 月本田在古尔冈投资 亿美元建摩托车厂,年 月苹果在班加罗尔投资 亿美元扩建,年 月小米在安得拉邦投资 亿美元建手机制造厂等。近来,富士康、联想、夏普、西门子、日立、中兴通讯、索尼、谷歌等跨国公司还明确表示要继续增加对印度的投资。跨国公司选择和实施“中国”战略,将生产

41、线从中国转移到印度,对促进印度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降低对中国市场和供应链的过度依赖,推动供应链多样化,促进供应链可靠性和稳定性,为印度制造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二是为印度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印度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三是依托跨国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印度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印度制造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总之,印度协助跨国企业推行“中国”战略为印度制造业带来了发展机会。这无疑对中国维持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竞争优势造成了威胁和隐忧。增加中国供应链风险在全球化和国际分工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任何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链条产生影响。印

42、度拥有世界第二大人口规模,人口年龄中位数为 岁,这为印度制造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比之下,中国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这可能让一些制造业公司开始考虑将业务或供应链转移到印度,从而降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印度制造业发展可能会打破传统供应链体系,导致中国产业链分散化,从而给中国带来供应链风险。加之中印之间存在地缘政治纠葛,可能使供应链风险问题更加复杂化。抑制中国经济增长如果越来越多的在华制造业企业将生产转移至印度,中国制造业可能面临来自印度强大的竞争压力,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和竞争力可能下降,从而减缓中国经济增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之一,而制造业是中国出口的主

43、要来源,如果在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将生产转移到印度等国家,杨长春、张潇、何明珂:“大变局下全球中高端制造供应链重构趋势及我国对策”,经济管理,年第 期,第 页。这可能导致中国的出口量减少,从而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中国制造业是中国最主要的就业行业之一,中国制造业过多流向印度或其他地区,可能会导致中国就业市场进一步恶化,从而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制约中国科技创新印度在一些领域已经展示出了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例如,印度在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方面的创新已崭露头角。相比之下,中国虽然在一些领域也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但随着中美关系的紧张以及中国在一些领域面临的贸易和技术限制,制造业公司可能开始寻找其他

44、替代方案,减少中国的“干中学”机会。此外,随着中国制造业企业流向印度,一些在中国具有较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也可能随之流失到印度,这可能会为印度的科技创新带来竞争优势而削弱中国的创新能力。增加贸易摩擦和政治风险印度地处南亚地区,是连接东亚、中东和欧洲的战略枢纽,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让制造业公司更轻松地将产品出口到全球各地。相比之下,虽然中国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但它在贸易战和地缘政治方面面临的压力却越来越大,这可能限制中国的出口能力。特别是在印度政府的推动下,印度将继续实施“印度制造”和“”计划,这可能会给中国带来贸易竞争和政治风险。如果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下降,那么其他国家的制造业可能会崛起并

45、取代中国的地位。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可能会成为中国的竞争对手,中印之间的贸易摩擦和政治风险势必增加。(二)我国的应对策略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是推动制造业升级转型的根本出路。培育尊重自由、尊重创新的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创新创业。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提供创新创业补贴,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领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科技创新提供法律保障。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共生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加强科研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科技人才。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提供融资服务,为科技林善浪:“中国应对全球

46、产业链重构的破局之策”,人民论坛学术前沿,年第 期,第 页。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印度制造业优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创新提供充分金融支持。拓展内需市场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民生水平,激活居民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和投资增长,降低对外依存度。加大经费投入,鼓励创新创业,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加本土产品竞争力,减少进口依赖。加快自贸区和“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推动市场多元化,扩大对外贸易朋友圈,拓展市场空间。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合作,加大对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强产业链布局,实现产业链内自给自

47、足,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开放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外资,增强中国经济竞争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市场竞争度。推动服务业开放,扩大金融业、文化产业、旅游业等服务业的开放程度,鼓励跨国企业在中国设立服务业公司,提高服务业的质量和效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对企业的服务质量,降低企业开办和运营成本,减少政府干预,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推动高速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其覆盖范围,为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支持。加大对数字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以促进数字产业的发展。加强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交流合作,促进数字经济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和普及,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鼓励企业加强数字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提高数字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共同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王静:“我国制造业全球供应链重构和数字化转型的路径研究”,中国软科学,年第 期,第 页。刘洪愧、赵文霞、邓曲恒:“数字贸易背景下全球产业链变革的理论分析”,云南社会科学,年第 期,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