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经营开发路径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5402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经营开发路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经营开发路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经营开发路径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青藏高原论坛TIBETANPLATEAUFORUM作者简介:陈昭彦,男,安徽蒙城人,青海民族大学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能源与气候经济、生态文明研究。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经营开发路径研究陈昭彦(青海民族大学,青海西宁810007)摘要:青海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农畜产品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属性和市场竞争力。因市场基础不健全、生态畜牧业发展受限、社会参与程度有待提升及缺乏科技和人才支撑等原因造成青海生态农畜产品价值实现不容乐观。要实现生态农畜产品生态价值,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必须按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生态农畜产品生态产业化、产品认证和标准确

2、立、生态产品产业链、品牌建设、产品价格和目标客户确定、交易平台确立以及发挥政府职能等经营开发路径才能实现青海生态农畜产品生态价值。关键词: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态产品;经营开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十九大报告又指出“供给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用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要”,中国在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生态产品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形抓手和实践载体,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路径成为落实“两山理论”的核心路径。青海作为“中华水塔”及全球至关重要的生态资源库,有着丰富的生态产品。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

3、也在生态”,并根据青海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区域特征,亲自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擘画蓝图,提出青海“四地”建设战略,即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1。根据生态产品相关概念和内涵一般把生态产品分为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其中生态农畜产品就属于生态物质产品2。要做好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必须按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潜在生态价值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转化,实现生态资源向财务资源,由潜在资源向现实资源转化3。一、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业现状青海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资源丰富,种类多样,

4、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也就是生态农畜产品。生态农畜产品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肉产品、奶产品以及包括以珍稀野生药材为主的植物药用产品,具体涵盖如牦牛、藏羊、青稞、冬虫夏草等在内的典型生态物质产品及其延伸产品。青海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近年更加关注牦牛、藏羊、青稞、饲草、中藏药材等特色产业,本着“宜牛则牛、宜羊则羊、以草养畜”的原则,打造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畜产品生产,推进农牧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推进建设奶牛养殖、白藏羊养殖基地建设;整合生产资源要素,开展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进而实现产业经济效益和区域生态效益。如青海5369牦牛品牌,凭借青海省果洛州纯净的自然环境培育绿色、

5、健康、有机的牦牛种群,由于牦牛出栏量有限(稀缺性)、牦牛的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黄牛,该品牌尝试不断提升牦牛的生态产品价值,助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十八大以来青海省结合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等手段,使得生态农畜产业得到大幅提升,一方面青海牧区推行禁牧、减畜、休牧等手段,使得青海牧区的天然草场的产草量提升,草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恢复;另一方面,借助集约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的探索,对青海省2.45亿亩区域社会研究陈昭彦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经营开发路径研究32青藏高原论坛TIBETANPLATEAUFORUM2023 年 3 月第 1 期第十一卷总第四十一期中度以上退化草场进行禁牧、对

6、2.29亿亩草原实施草畜平衡,对草原退化、沙化严重,粗放型畜牧业等问题进行了控制和解决。为提高牲畜个体生产性能和群体品质、改善畜种品质和畜群结构、改良畜种基因、提升母畜占比等目的,青海在各州县纷纷做出畜种改良尝试。如在久治县大力开展生态畜牧业,当地引入野血牦牛改善当地畜种基因,野血牦牛是家养牦牛与野牦牛的混血品种,目的是为提升牦牛种群的体质,并且较同类牦牛有更高的售价。同久治县牧民访谈得知,2020年当地普通牦牛出栏价格区间为50006000元/头,但野血牦牛出栏价格区间为900012000元/头,出栏价格提升80%100%。二、青海生态农畜产品经营开发困境青海有丰富且珍贵的生态农畜物质产品,

7、在保障当地居民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丰富提高其它地区生活物质条件。然而,当前青海农畜地区居民生活质量仍亟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参与意愿和热情有待提升,生态物质经营开发存在现实困境,主要面临市场基础不够健全、生态畜牧业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社会参与程度有待提升、科技和人才支撑薄弱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一)市场基础不健全青海生态产品经营开发过程中面临市场基础不健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生态产品付费意识不强、不健全的市场交易平台、合理定价机制缺失等三个方面。1.生态产品付费意识不强生态产品往往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公共物品往往在被消费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搭便车”和“无偿消费”的现象,不能体现生态物质产品的真正

8、生态价值属性和生态溢价4。例如青海凭借纯净的自然环境培育绿色、健康、有机的牦牛,由于牦牛出栏量有限(稀缺性)、牦牛的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黄牛,如100g牦牛肉含钙68.14mg、100g黄牛肉仅含钙30.23mg,100g牦牛肉含蛋白质45.6mg、黄牛肉仅含20.25,100g牦牛肉含氨基酸总量23.13g、黄牛肉仅含18.21g,而脂肪含量100g牦牛肉含有1.45g、而黄牛肉含3.63g,可见生态农畜产品不仅是生态有机绿色食品,其各类营养指标明显高于普通农畜产品。但是根据相关资料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仅有接近50%的居民愿在210倍支付溢价购买此类产品,全国35%41.5%居民倾向于不支付溢

9、价购买青海生态农畜产品,青海生态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需求意愿呈现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和东部地区的空间分异。生态物质产品外部地区对生态产品付费意识不强,造成产品生态价值不被认可和重视,导致仅仅依靠市场化交易和供需难以体现和实现青海生态物质产品价值5。因此必须强化市场基础,加强生态农畜产品标识认证,确定合适的产品价格,体现生态物质产品的生态溢价,增强消费生态产品过程付费意识。2.交易平台未搭建或存在垄断生态农畜产品交易目前依靠市场交易完成,市场交易的方式主要包括互联网线上交易、线下实体交易。目前的交易方式单纯以商品交易买卖为主要形式,商品价格制订一方面参照市场反馈,另一方面参照农畜产品的基本使用价值

10、,但当地生态农畜产品的生态价值溢价很难得到体现,生态价值体现涉及到产品认证、标准确定、市场监管、同类比较优势体现等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因此需要搭建特定交易平台完成生态农畜产品的价值认定和评估工作,最终实现产品生态价值。3.缺乏合理定价机制目前,由于青海生态农畜产品市场交易价格与普通农畜产品市场交易价格相当,生态农畜产品交易价格未体现绿色、有机、纯净等生态价值属性,因此,青海生态物质产品的市场交易定价并非合理定价。虽然青海省当前生态农畜产品基本依靠市场交易实现自身价值,但目前市场定价只关注到经济适用性原则,并没有关注到社会公平性原则。青海生态农畜产品的合理定价问题即生态价值的市场化问题,解决生态农

11、畜产品的合理定价,需要评估生态农畜产品的生态价值,其中涉及生态农畜产品和产地的绿色有机权威认证、产品营养指标和成分分析等,从而提升青海生态农畜产品定价,实现生态价值。与此同时,青海省生态农畜产品具有稀缺性,产品的生产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盲目扩大生产存在超出生态承载力范围的可能性,造成区域生态环境破坏。因此,对青海省生态农畜产品进行合理定价是当前生态农畜产品价值转化的关键。(二)生态畜牧业发展受限青海省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同时,为实现草畜平衡和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大量的尝试,但由于青海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区域人口的大量增加、农牧民生产方式粗放等因素,实现生态畜牧业和区区域社会研究33青藏高原论

12、坛TIBETANPLATEAUFORUM域可持续发展依旧存在一些难题。1.畜草需求与草场退化趋势矛盾依旧突出虽然各项青海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实施对于恢复区域生态环境有一定积极作用,但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缓慢的自我修复能力使得原有因畜草矛盾破坏的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恢复,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对畜草的依赖这一矛盾仍旧没有缓解;其次,暖季和冷季草场草料不平衡问题突出。生态畜牧业在兼顾放牧与生态环境恢复需要的基础上,分别于冷季和暖季开展轮牧。但由于青海高寒气候导致牧草在冬季供应不足,使得牲畜越冬期间体重损失过大,甚至导致牲畜死亡,形成“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影响到生态畜牧业的发展。2.组织化转型与产业化发

13、展进程有待提升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对于优化当地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多元化牧民收入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实行草场承包制后,原有自然状态下的草场被分户分割零碎,到目前依旧有大量牧户自行放牧,对于轮牧方式和草场恢复造成一定影响的同时,也制约了向现代畜牧业组织化、产业化的转型,生态农畜产品产量进而受到影响。3.生态补偿机制与监管体制机制仍需优化改善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需要生态补偿激励机制与监管机制的配合,从而鼓励牧户科学放牧保护环境的同时,能够加大生态农畜产品的供给。借助补偿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增强牧民获得感和成就感的同时,杜绝草地超载放牧现象,实现区域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三)社会参与程度

14、有待提升1.宣传力度不足作为全国生态大省,青海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众多,虽然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青海省、青海地区生态地位、作用、价值、潜力、责任等信息宣传较多,但区域生态产品的开发、利用、价值实现的相关信息却知之甚少。青海拥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和丰富的生态产品,但在社会公众眼中了解的程度远低于平均水平。虽然目前公众对于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的了解和认识逐步加深,公众能够认识到两极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现状,但公众对于生态公共物品重要性、生态产品的种类和生态价值、生态保护参与性、所应承担的生态责任则知之甚少6。未来需要加大青海重要的生态地位,体现地球“第三极”的重要地位

15、区位、气候敏感性和调节性作用、冰川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等重要性,强化全国对青海的共同保护意识。2.农畜地区居民和组织参与积极性仍需提高青海生态物质产品的开发仅仅依靠政府、牵头企业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地区居民和组织的参与积极性是生态产品有效供给的关键。一方面,当前青海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居民生活水品较低的现状使得居民亟待提升个人生活质量和水平,但受制于当地生态环境基础条件、个人受教育和技能水平、基础生活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居民的生计手段和提高收入的方式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在没有任何激励机制存在的前提下,农畜区居民不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享受青海生态产品带来的裨益,组织和个人参与生态产品供给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16、。因此,政府需要考虑制订激励和监管机制,在鼓励当地居民和组织参与青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产品供给的同时,提升居民的收入,以及供给生态产品的获得感、成就感,进而实现青海生态产品外部性的内部化,对于青海生态物质产品的价值实现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四)科技和人才支撑薄弱科学技术和人才的支撑对于区域的综合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理,人才和科技的缺乏亦会影响到特定产业的发展壮大。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经济条件较好,能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较好的经济待遇,在吸引大量资金进入的同时,对于人才同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青海物质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从项目设计、落地和运行,到产品产出、宣

17、传、推广和销售,以及跨区域、流域的市场交易和支付均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支持和指导,而科技的应用则需要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端人才的运营、管理和维护相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和潜力。然而,青海省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2019年末常住人口总量目前仅有607.82万,远低于其他省份甚至一、二线城市人口,加上青海省经济发展水平属全国落后地区,在人才吸引和保留、科技应用和创新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青海因恶劣的气候、远高于其他地区的海拔、脆弱的生态环境、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条件,很难吸引人才的聚集以及科技力量的投区域社会研究陈昭彦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经营开发路径研究34青藏高原论坛TIBETANPLATEAUFO

18、RUM2023 年 3 月第 1 期第十一卷总第四十一期入。目前青海将生态畜牧业与互联网科技结合,创新的将青海天然的自然风光、生态牧场、牲畜产品、5G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的项目,但仍然受到人才、资金、基础建设和科技的限制,项目的推进仍需克服诸多困难才能推进。三、青海生态农畜产品经营开发路径基于以上分析,结合青海实践,本文提出必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产品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形抓手和实践载体,从加大生态产业化、生态产品认证和标准确立、产业链、品牌建设、产品价格和目标客户确定、交易平台确立以及发挥政府职能六个方面提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经营开发路径,才能实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

19、输出地战略目标,实现青海生态农畜产品生态价值。(一)青海生态农畜产品生态产业化生态产业化是指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市场化经营的方式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推动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转变,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发展7。实现青海生态物质产品价值,需要促进生态产业与生态畜牧业之间的经营主体融合,培育“生态+畜牧业”的新兴业态,是青海生态物质产品价值转化的重要突破口。一方面,“生态+畜牧业”不但能够将畜牧业价值链延伸,从而提高生态畜牧产品的生态附加值,并且可以为市场培育产业化经营主体,通过吸引牧户和企业的方式,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提供助力。青海在生态产业化发展中采用创新生态产业发展模式

20、和生态产业的品牌化战略,以提高生态产品生态价值转化效率。1.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经济青海坚持稳定草原承包基本经营制度,维持牧民草原承包经营权,在充分尊重牧民意愿的基础上,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经济。加上青海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大部分地区属于禁止和限制开发地区,不可能通过大规模产业化经营实现生态产品价值。为维护草原生态系统,高端化、集约化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能够提高青海生态农畜产品附加值。截至2017年12月,青海省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达到2.31亿亩,其中青海内流转面积占全省48.74%,并已组建48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有6245户牧民入社,整合草场5182.37万亩,整合牲畜125.

21、21万头(只)8。通过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经济,青海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生产经营方式从传统的粗放低效状态向集约高效状态转变,利益分配模式由传统按劳分配向整合劳动、草场、资金、技术、管理等多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转变。借助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青海牧民收入渠道持续拓宽,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富裕的劳动力积极向交通运输、建筑、餐饮、手工艺品加工等二三产业发展。另外,在借助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实现青海生态农畜产品价值时,并非提高牦牛等农畜产品生殖数量,而是通过科学养殖、集约化养殖、现代化养殖体系建设,实现缩短牦牛生产周期,四季均衡出栏,打破当前牦牛出栏面临的“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2.打造青海生态数字牧场

22、模式新时代数字经济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青海地区因生态环境脆弱性和敏感性、畜牧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沿用落后传统的放牧生产方式,导致当地畜牧业经营效益较低,牧区社会经济发展迟缓,畜牧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亟待发展和突破。青海生态数字牧场模式是借助5G技术,为该地区产业的信息化和产品物联网等方面提供支持,使培育壮大绿色产业模式成为可能。5G通过优先发展数字技术,将数字技术“嫁接”到传统行业,从而带动国民经济全领域、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赋能,既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将实体经济“点石成金”;既能使国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又能稳定经济增长。该模式结合5G技术在大

23、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方面的优势,利用其信息采集自动化、成本精细化管理、养殖管理智能化和产销履历溯源管理等平台,优化高原畜牧业在“饲养销售管理服务”各环节的发展方式,构建完整的信息服务体系,提升畜牧产业经营和交易主体信息和产品知识的获得、处理、传播和利用效率,加快对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大幅提高畜牧产业的生产水平、畜牧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和管理决策水平,畜牧产品质量控制水平和管理决策水平,使畜牧业的产、供、销体系紧密结合,使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品质、效益等得到明显改善,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过程。青海生态数字牧场模式的关键在于整合青海优质、纯净、天然的自然要素,借助现代通讯、销售、冷链、物流等科技手段,在

24、提升青海地区影响力和影响范围的同时,提高生态物质产品和区域公共品牌知名度,通过直接市场交易,进而实现青海生态物质产品的价值。同时,青海省政府充分发区域社会研究35青藏高原论坛TIBETANPLATEAUFORUM挥数字经济的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和电子商务等多种应用形态,积极引导组织农牧民借助数字互联网技术发展电商模式,缩短与省外消费者的空间距离,拓宽农畜产品销售半径,为全国消费者提供优质有机农畜产品。(二)生态农畜产品认证和标准确立政府应建立统一的青海生态农畜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实施统一的生态农畜产品评价标准清单和认证目录,健全生态农畜产品认证有效性评估与监督机制,加强技术机构能力和信息平

25、台建设。青海生态农畜产品可以借助生态标签,对符合生态、绿色、有机、健康标准的生态农畜产品进行权威绿色产品认证,或授予产业或产业集群之地(包括产区认证、绿色生态产品认证、营养成分检验认证),然后公开、公布产品的真实信息。例如:青海河南县邮寄牛羊肉产品、贸易和基地分别获得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证书,河南县是中国面积最大、牲畜数量最多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凭借有机认证,此地畜产品的售价较同类产品高出20%30%,充分体现生态环境带来的生态溢价。获得生态产品认证的同时,青海各类生态农畜产品需要明确产品标准,产品标准一般以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标杆,但生态农畜产品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在明确标准时或许

26、存在国家标准并未建立或无法突出此类生态产品优势的情况,此时需要建立企业标准,为更好的实现青海生态农畜产品价值,并提升产品生态价值,建立的企业标准必须高于国家标准或以更高标准约束此类生态产品。具备生态产品认证和相应标准的青海生态农畜产品,进行直接交易时,更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生态溢价。(三)延伸产业链加强外溢市场发展青海生态农畜产品极其丰富,要在初级产品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在产业中下游扩充产业边界,增加产品附加值,注重特色产业上游发展,促进特色产业链集群形成,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扩大外溢市场。借助网络电商平台基础数据可以发现青海生态农畜产品大多还处于低端产业链,如“青稞”产品形式包括有青稞面粉、青稞奶

27、茶、青稞麦片、青稞醋、青稞酒、酸奶和青稞面条等;“藜麦”产品形式包括零食、麦片、酸奶、代餐粉等;“黑枸杞”产品形式包括黑枸杞饮料、酸奶、代餐粉、泡腾片等。青海省主要的牧畜产品生产和供应主要以牦牛与藏羊的肉类制品、乳制品为主,如牦牛产品形式包括牦牛肉、牦牛骨、牦牛奶、牦牛奶粉、酸奶、牦牛肉干、零食、调味料等;藏羊产品包括藏羊肉,羊奶、羊奶粉、酸奶、藏羊肉卷等。如果要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积极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和参与“一带一路”,推进外溢市场发展,青海必须投入科技研发力量,积极引进资本、技术,加大产业产品或项目的合作,瞄准市场需求,在初级产品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在产业中下游扩充产业边界,增加产品附加

28、值。青海还拥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种类,包括有冬虫夏草、雪莲花、黄芪、川贝母、大黄、秦艽、藏茵陈、党参、羌活、柴胡和车前草等名贵植物药材。尤其是青海省冬虫夏草是区域特色优势资源之一,资源的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冬虫夏草是我国名贵植物药材之一,与人身和鹿茸并称为中国“补品三宝”。由于近年来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提升,商家结合市场需求,对冬虫夏草进行产业链深度开发,从产品质量、品种、功能及包装开发设计到宣传,造成市场需求和供给出现了较大的缺口,直接影响到冬虫夏草的价格持续上涨以及相关交易市场的空前火爆。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高昂的市场售价,冬虫夏草成为三江源产区及周边地区居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

29、源。同时还要加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生态农畜产业,推动数字技术与特色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产业发展的效率,利用数字网络优势构建外向型生态农畜特色产业开拓新市场,改善营商环境,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和“一带一路”。(四)品牌建立生态产品品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特定产品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两类,产品品牌主要是指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用独特、抽象、易识别的心理概念从历史文化、前沿科技、情感表达、商业创意等多方面来体现其差异性,并在人们消费意识当中产生品牌定位和品牌识别。青海生态产品品牌建设,需要从品牌标准化建设入手,将小品牌、散品牌、弱品牌整合成大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形成规模优势,统一标准、要求、宣传,加大

30、品牌的推广力度,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青海生态产品价值最大化。例如利用青海三江集团三江牦牛品牌就是典型的生态农畜产品品牌。区域公共品牌则是倡导公共性、科学性、经济性、生态性和可持续性原则的系统工程,借助特殊自然资源、生态系统要素和产业发展条件形成的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品牌,区域公共品牌的建立较特定生态产品品牌的影响力更大,影响范围更广。例如以三江源为区域公共品牌,对于推广当地各类生态农畜产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具有促进作用。区域社会研究陈昭彦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经营开发路径研究36青藏高原论坛TIBETANPLATEAUFORUM2023 年 3 月第 1 期第十一卷总第四十一期政府层

31、面应当从两方面加大青海生态产品品牌建立的支持力度。第一,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品牌打造的支持度,并支持有条件区域的注册区域性公共品牌;第二,政府宣传机构应设立相应平台,对青海生态产品品牌进行广泛宣传,扩大产品影响力。(五)产品价格和目标客户确定针对青海生态农畜产品的市场溢价需要基于权威绿色产品认证的基础上,需要根据消费意愿才能确定市场化直接交易价格。根据相关调研资料和数据分析,约有接近50%的居民愿在2-10倍支付溢价购买此类产品,并且显示影响购买产品的主要因素在于:产自拥有洁净的空气、水源、植被等自然环境的地区;拥有国家权威、统一认证的绿色生态产品标识;各类营养指标明显高于普

32、通农畜产品且对人体有益。因此,在产品认证、标准确立和品牌建立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产品价格,是实现青海生态物质产品价值的关键环节。中国当前有1亿左右中产阶层,多数集中于中国东部和南部省份,根据相关资料数据分析,东部和南部省份居民对于青海生态农畜产品购买意愿并非最高,主要因为距青海距离较远,对青海生态条件、生态农畜产品品质、产品标准等信息不够了解。在青海农畜产品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的建立和宣传力度加大的基础上,关注高品质生活和身体健康、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中产阶层将是青海生态物质产品的目标客户群,为他们提供高品质生态物质产品的同时,青海能够实现更高的生态产品价值。(六)市场交易平台建立构建青海农畜产品市

33、场交易平台,主要用于宣传权威产业、企业、产品等信息,统筹产品价格并在合理区间调整等功能。市场平台需要在各类生态农畜产品认证和市场调查结果基础上,确定各类生态农畜产品价格,发挥初级市场作用,借助互联网、本地市场、跨境贸易市场等多种平台和方式完成此类高附加值生态物质产品的市场化交易。一方面能够为产品生产者带来较以往更高的收入同时,另一方面给消费者提供权威、真实信息和高质、绿色、有机的生态物质产品等一系列福利,进而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如搭建省级的青海农畜产品市场交易线上线下平台,每年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博览推介会,邀请农畜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和“特精专新”的中小企业参会,结合文化旅游,形成市场规模效应。

34、并积极组织参加各种世博会、展销会,有组织的引导开展网上直播带货。(七)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青海生态农畜产品的价值实现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是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制度供给者、监管者和参与者。第一,政府作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监管者,应当凭借法律手段和行政措施防止生态物质产品产权遭受侵害,保障生态物质产品市场交易过程中的公平性;第二,政府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以及完善能够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为青海生态农畜产品直接交易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第三,政府要围绕生态物质产品的供给和消费,为青海生态物质产品市场化直接交易提供顶层设计,包括标准制定、产品认证、品牌建设、宣传推广等多方面的支持;第四

35、,政府应当针对具体生态农畜产品修改和完善行政法律法规、明确相关交易规则、构建合理运行机制、运用有效政策工具等手段,促进和保障青海生态物质产品的生产、消费和价值实现。参考文献:1青海省生态环境厅.青海最大价值最大责任最大潜力在生态专题研究报告(2019)R.青海省生态环境厅政策规划信息公开,2019:4.2高晓龙,林亦晴,徐卫华,等.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0,(1).3张英,成杰民,王晓凤,等.生态产品市场化实现路径及二元价格体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3).4廖茂林,潘家华,孙博文.生态产品的内涵辨析及价值实现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2021,(1).5刘峥延,李忠,张庆杰.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与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2019,(2).6许英明,党和苹.西部生态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探讨J.西南金融,2006,(9).7李忠.践行“两山”理论建设美丽健康中国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21.8王昊.三江源生物多样性的田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责任编辑陈文烈责任校对薛振东区域社会研究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