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内蒙古种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5315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60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种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内蒙古种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内蒙古种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8 专题论述农业是国家的基础袁种植业是农业的先驱遥 作为国家战略性尧基础性尧高技术的核心产业袁种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遥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种子销售基地袁 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遥 叶种子法曳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种子行业的完全放开袁 我国民营种子企业迅速崛起袁 从而完全破除了种业发展前期国营种子公司独占经营方式的格局袁 形成了多样化的种业运营市场主体遥 自党的十八大开始袁中共中央重视种业发展袁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委员会将野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冶确立为核心目标袁2021 年又发布了叶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曳1袁 为推动种业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政策支持遥20

2、21 年为野十四五冶的开局之年袁中共中央将种植业视为农村科技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袁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袁要加强种植业的建设袁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袁推进现代种植业提升工程袁以实现种植业的崛起遥 面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竞争挑战袁本文作者深入分析了我国作物种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袁 明确内蒙古自治区作物种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袁提出新时期内蒙古自治区作物种业发展对策袁对增加内蒙古自治区种业核心竞争力和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遥1内蒙古作物种业发展现状1.1种质资源保护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袁 国家积极投入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袁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尧科学研究与创新利用管理体系

3、袁取得了显著成效袁为种业的发展打下了扎实根基遥 2020 年袁在圆满完成了阶段性种质资源保护目标的基础上袁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了持续到 2035 年的新目标院建立一套完善尧科学高效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机制袁加快开发应用袁实现种业的发展与竞争力的提升遥 截止到 2022 年袁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总量已经突破了 53 万份袁为作物育种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遥内蒙古拥有广阔的土地袁 复杂多变的地貌和变化多端的天气袁以及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袁使得当地的粮食作物和野外植被具备独特的地域性和抗逆性袁 为我国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提供了重要的支撑遥 从 圆园 世纪 50 年代至今袁内蒙古自治区一直致力于收

4、集粮食作物种质资源袁 并在1956 年和 1979 年进行了 圆 次大范围的收集袁成功募集到了大批的地方品种尧野生近源种和特色资源遥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重要资源袁内蒙古于 2020 年参与了全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采集袁对自治区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采集袁基金项目院内蒙古自治区野科技兴蒙冶行动重点专项项目渊KJXM2020001冤曰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渊2021MS03070冤遥作者简介院张超渊1987-冤袁男袁本科袁助理研究员袁从事玉米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遥 E-mail:通讯作者院王丹渊1980-冤袁女袁博士袁副研究员袁研究方向为玉米栽培育种遥 E-mail:内蒙古种

5、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张超郑威冯晔王春雷刘涵淼崔石新裴宽王丹渊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内蒙古通辽 028015冤摘要院种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袁在我国粮食进口面临野卡脖子冶的潜在风险下袁关注种业发展袁实施种业振兴具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遥 内蒙古是全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种子销售基地袁其种业的发展对于保证国家口粮安全性有着重大而深刻的作用袁因此袁内蒙古应该加大投入袁积极推进种业的振兴遥关键词院种业发展曰现状曰种业振兴曰内蒙古20-专题论述 2023.8以强化对野生种质资源尧 早期地方栽培品种及特色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遥 据统计袁截至 2020 年底袁内蒙古已经拥有超过 1 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袁其中

6、 20 家企业保存了 8 万多份材料袁 而各农科院所和大专院校也保存了 5 万多份种质资源遥 通过不断更新繁殖和采集主要特征信息袁 越来越多的优质抗逆种质资源被培育出来遥 通过对特定重要资源的分子标记尧主要特征遗传的发现和鉴定袁 选育出一系列具有优质和抗逆性的新品种袁 为我国动植物抗逆高产优质育种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基础袁 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遥1.2种业发展现状2014 年以来袁 四大作物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项目的实施袁 为我国粮食增产带来了积极的影响遥2005 年袁 良种对粮食增产的增幅高达 36%袁2010 年突破 40%袁2014 年更是突破 43%袁为粮食安全带来了有力的保障遥 截止

7、到 2020 年 12 月袁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 96%袁粮食总产达到 6 695 亿 kg袁环比增长了 0.9%袁 这为我国持续的粮食丰收和主要农产品的稳定供应带来了强大的保障遥 近年来袁大宗果蔬品种选育获得了重大突破袁 国内市场自有品种的生产涵盖率已经达到了 87%袁 这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持遥内蒙古作为农业种业大区袁 近年来加大了良繁基地建设脚步袁在呼伦贝尔伦市尧赤峰市尧乌兰察布市设立了黄豆尧小麦尧马铃薯优质良种繁育基地袁该地区的优质良种繁育基地面积保持在 100 万亩以上袁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遥 为了提高质量监管水平袁 内蒙古成立了 1 家地区级和 9

8、家盟市级种子产品质量检验管理中心袁 并不断开展种子市场检查和打假专项行动袁以达到全覆盖面的监督管理遥2内蒙古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袁 粮食作物自主选育品种的比例已经达到 95%袁水稻和小麦两大主要粮食作物 100%自给自足袁 玉米自主选育品种的比例也从 85%大幅增长至 90%以上袁野中国粮冶用野中国种冶已经成为了现实遥 总体而言袁我国农作物种子供应保障良好袁但是有些农作物仍然存在较高的外部依赖性袁 这对农业发展的速度尧 质量和效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遥 为此袁内蒙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袁增加了畜禽良种和农作物良种的补贴袁并且大力发展良种繁育基地袁使种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遥 与此同时

9、袁种业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多缺陷和不足袁 如种质资源利用率低尧种业创新能力不足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较少等问题日益加剧遥2.1种质资源保护与研究利用水平亟待提高在过去的 40 年袁内蒙古自治区没有开展过全面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袁 没有建立完善的种质资源库和资源登记及管理机制袁 使得该区粮食作物各种资源的数量和储存状况无法准确统计袁 部分优渊特冤异种质资源种子的活力受到影响袁未能受到及时的保护遥 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和科研机构所采集和存储的作物种质资源状况也无法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遥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尧环境污染加剧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新品种的出现袁 有些野生资源及早期地方栽培品种正在大批消失袁

10、不但严重破坏了生物多样性袁 保护这些老品种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遥 因此袁 对此类资源进行保护和抢救性搜集就显得尤为必要遥内蒙古自治区种质资源基础研究比较滞后袁资源系统鉴定和优良遗传信息的深度挖掘应用仍处于落后状态袁 大多数针对资源的鉴定还停留在农艺形状的层面袁 缺乏准确的表型鉴定及全基因水平基因型鉴定袁缺乏突破性创新人才袁新品种的选育也难以满足现代种业的发展需求袁 从而限制了内蒙古自治区种业的发展遥 内蒙古自主选育玉米品种和马铃薯品种的市场份额仅分别为 20%和 10%袁 这显示出自育品种的市场份额较低袁 从而阻碍了高质量发展的步伐遥2.2种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由于种子企业规模较小尧盈利能力较弱尧

11、待遇水平不高袁加上优惠政策执行不彻底等不利因素袁导致很多研究骨干不情愿舍弃野铁饭碗冶袁从而使得种子企业无法吸引和留住高端核心科研人才袁 因此无法形成稳定高效的科研团队袁 并且科研经费投入较低也进一步加剧了科研人才的短缺遥 此外袁农作物种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袁经营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袁使种子企业在自主研发方面严重缺乏竞争力遥2.3种业创新与推广体系不健全长期以来袁 科研体制和推广机制的分离袁野育成好品种难冶和野好品种引进难冶的出现袁加之选育目标论文引导与市场引导的冲突袁 还有技术成果转化政策中野技术创新与转化脱节尧研究成果与市场脱节尧科技与经济脱节冶等重大问题袁都严重限制了种业技21-2023.8

12、专题论述术创新能力的发展袁 使得育种主体无法从公益性向企业化转型遥 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公益性育种与企业商业化投入育种不公平竞争袁 降低了企业投资农作物育种研发的积极性袁 进而希望以较少投入直接从公益性育种机构购买新品种权袁 或以联合与共同开发的方式获得农作物新品种权2遥 由于育种单位之间遗传材料交换困难袁种业公司总体上呈现多元化尧弱势化尧小规模化尧散乱化的现象袁产学研联系不够密切袁科研成果推广转化落后袁大联合与自主创新的育种体制建设尚未完成遥 品种试验尧审定尧登记尧示范尧推广也没有实现系统性架构的衔接遥 由于社会性服务机构兴起较晚袁受其能力限制袁无法满足广大种养殖户对优质品种的需求遥3内蒙古作物

13、种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3.1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袁建立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为新品种选育工作提供了物质基础袁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实现种业振兴的重要前提遥 为了更好地保护内蒙古农作物种质资源袁本区组织了一次全方位的普查和抢救性收集行动袁 以便尽快查明其家底遥 此外还对重点县域的种质资源实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收集袁并加强了对珍稀尧濒危尧特有资源和特色地区品种的收集工作遥 截止到 2025 年袁本区将全面普查和收集内蒙古各旗县渊市尧区冤的作物种质资源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袁实现对种质资源保存的数字化管理袁并实施信息查询与共享利用业务袁以全面提升本区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的质量遥 促进种子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袁 在

14、海南南繁基地建立绿色通道袁为引进种质资源保驾护航袁对稀缺的优质抗逆种质资源的引进工作和本土化研究提供保障袁为丰富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做出贡献3遥在自治区范围内袁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袁改建和扩建种质资源库遥 在有条件的基层科研院所建立特色专业领域的种质资源库袁并且完善其基础设施袁为实现种质资源活体原位保存与种质材料异地集中保存奠定基础遥 提高种质资源保存收集人员的薪资待遇袁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得到体现遥3.2加强种业创新体系建设 袁实现种业自立自强新发展阶段袁生物种业创新刻不容缓袁要统筹考虑产量质量尧资源环境尧农业劳动力尧国际国内等多方面因素4遥 要构建一个以中小企业为核心尧科研机构为支持尧 农牧推广和

15、社会性服务团体为支持的现代种业技术创新服务网络遥 加强基础研发能力袁充分发挥涉农高等院校和研发机构的作用袁 深入开展种业技术基础和公益性科学研究袁 以提高种业发展水平遥 发挥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究资源优势袁对主要农作物的特异基因进行发掘和利用袁 推进生物育种的研究和应用袁为种业技术创新奠定基石遥 构建共同研究攻关协同服务网络袁 促进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将研发成果与野育繁推冶一体的种业公司的深入结合袁以提高种业发展水平遥 为了促进本区农牧业的高质量增长袁应该加强科技推广服务网络的建设袁发挥农牧系统的人才作用袁增强团队的总体能力袁加大先进技术的应用袁 在优质品种的广泛使用上获得突破性进展袁构建产学研用

16、合作机制袁推动成果转化到位袁以实现可持续增长遥3.3优化市场环境袁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种业想要发展袁离不开健全的管理体系袁以及法制与规范并存的市场环境和公平尧公正尧宽松尧有序的竞争环境遥 种子企业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袁原始创新就是种子企业的生命力遥 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存在袁如种业侵权调查取证困难尧维权成本较高等因素袁导致套牌侵权尧造假售假等情况在种子市场上屡禁不止遥 因此袁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执法体系袁助力种业发展袁为打好种业翻身仗奠定基础遥3.4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袁助力种业快速发展为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的实现袁完成对基地建设尧育种创新尧良种繁育尧资源保护的支持袁 建议

17、增加种业发展的政策支持袁 设立专项基金袁并且纳入地方财政预算遥 加大对地方龙头种子企业的政策倾斜袁为打造地方种业品牌保驾护航遥 针对种子企业野多小散弱冶的问题袁加大整治力度袁助力零散企业的整合遥 地方政府牵头打造现代化种业产业链袁推动优势资源向发展更好的龙头企业汇聚袁力争建成一个布局合理尧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遥参考文献1唐仁健.全力以赴推进种业振兴J.中国种业,2021(10):1-2.2周华强袁邹弈星袁刘长柱袁等援构建商业化育种新机制的战略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袁2016渊6冤院134-139.3黎茵援种业创新与国家粮食安全要要要我国种业资源优势及野卡脖子冶技术攻关J援北京交通大学学报渊社会科学版冤袁2021袁20渊3冤:108-114援4徐向梅.科技创新振兴种业N.经济日报,2022-06-29渊11冤.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