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半年思想总结(一)
5月25日,我被党组织光荣的发展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其后,是本科论文答辩和毕业典礼等,我的党的理论学习主要在进入研究生学习的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党课学习,并顺利结业,通过学习,我觉得自己在一些思想观点的认识上有了明显提高。
通过党课学习和同志间的交流,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尤其在拜读了刘少奇同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和胡锦涛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后,我对共产党员应有的修养和我党一些重要思想观念有了进一步了解。刘少奇同志指出:每一个共产党员,不应该只是做一个起码的够格的党员,而应该按照党章的规定力求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觉悟程度,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而指出,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能够不能够把自己个人的利益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是考验这个党员是否忠于党、忠于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标准,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严肃的话题,也是很难做到的,试想,共产党员出于普通民众,处于普通生活,如何能没有一点私心?我认为,在现实中,应该做到的更多是双赢,或是多面进步,为人民谋福利,为党争取利益的同时,实现自己的利益,当然,我党的政策符合这一法则。刘少奇在总结中认为共产党员在思想意识上进行修养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忠诚纯洁的进步的模范党员和干部。这就要求: (一)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来建立自己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建立自己的党和无产阶级的坚定立场。(二)根据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根据党和无产阶级的坚定立场,去检查自己一切的思想行动,纠正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同时,以此去观察问题、观察其他同志。(三)经常采用正确的态度、适当的方式,去和党内各种不正确的思想意识,特别是对于影响到当时革命斗争的各种不正确的思想意识进行斗争。(四)在思想、言论、行动上严格地约束自己,特别是对于同当时革命斗争有关的政治思想、言论和行动,要用严格的立场和正确的原则来约束自已,除此以外,最好连许多“小节”(个人生活和态度等)也注意到。但是,对其他同志的要求,除开原则问题和重大的政治问题以外,就不要过分严格,不要在“小节”上去“吹毛求疵 ”。 这篇文章虽然相对于现在社会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我认为这个总结仍然是非常好,非常实际的,可以应用于现在。我们在党课结束的讨论会上,很多同学也认为,共产党员也是人,也会存在各种坏毛病,但只要原则性问题掌握好,大方向把握住,在关键时刻站得住脚,就是可以的。这一点我也是赞同的。
自从江泽民同志提出共产党员应该贯彻“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后,党内掀起了学习三个代表的热潮。胡锦涛总书记也就此发表多次讲话,我学习的是其中一篇——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在“三个代表”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看完文献后,我觉得这真是一次理论和实践指导性都很强的文章。胡锦涛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不仅表明我们党在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动性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再一次有力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仍然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胡锦涛同志还结合三个代表给我们重要警示: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就不能对人民群众产生感召力、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全面把握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特征,也要全面把握它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的特征。我觉得这个观点真的是一个非常灵活而且适用的,对我党的理论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党课学习的最后我们还开了个分组讨论会,讨论的题目很广泛,但主要是如何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发展自己。同学们提出了很多见解,我觉得很多都很有道理。比如,有的同学说,党员有时候在对党呼声不利的时候甚至不敢承认自己是党员,这是大方向把握不住的情况,因此应该培养坚定的立场;有的同学说,党员有时在看到对党议论不好的时候,不能起来辩解,这是理论修养不够的问题,因此应该加强理论修养;有的同学说,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有好的模范作用,比如,应该积极为同学服务。我觉得他们说得都有道理,我补充说,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首先要做一个热情积极的人,也许学习上不能起带头作用,但在其他方面,我应该让别人看到自己是一个积极、开朗、乐于助人的人,如果我能坚持这样做,我对自己就是满意的了。总结一下,我觉得,在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的今天,党员一方面严于律己,加强自身修养,另一方面要积极服务社会,这才是真正合格的党员。
在党课学习之外,我们的党支部内部组织生活会也让我学到很多东西。比如,我们党支部召开过一次题为:立足专业,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这次组织生活学习,我对历届三中全会都有了一个较深入了解,我在会上也作了发言,表达了我对以往历届三中全会的看法。
1978年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84年召开十二届三中全会,88年十三届三中全会,此后每隔五年召开一次三中全会。三中全会对我党和我国经济、政治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我们可以从这些政策趋势中看到党的政策变化特点。
首先,我觉得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的政策是不断加深市场化的进程。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扩大企业自主权,第十二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届已经不再提计划经济,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改善经济环境,十四届指出要完全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政企分开,十五届就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问题提出相应政策,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明晰产权,完善企业管理体制等。可见,以市场为主导的思想关贯穿着这历次三中全会中,并且,政府干预经济也不再依靠行政手段为主,而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主,主要起引导作用。包括西部开发,发行国债进行基础设施投资,降低利率刺激消费等。
其次,国际化进程加速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关税政策的调整,风险投资的促进,反垄断的实行,信用体系的建立等等,表明了我国与国际接轨的动向。我国对外交往明显更开放,与外界交流领域更广阔,取得效果也越发明显。
最后,实践为主的指导思想越发明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可以清晰地记得那种感性的想法指导实践的错误方针,包括两个凡是的政策,盲目照搬苏联发展模式,一厢情愿的大生产运动等。而现在越来越重视实践,每项政策一般先要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则大规模采用,例如经济特区的政策,保税区的政策等。这就避免了无谓的损失,不断积累了经验,摸着石头过河更加有保障。我们可以看到,一般的三中全会每五年举行一次,在这五年中,是前一阶段政策的检验时期,也是发现问题的时期,如果发现新问题,在后面的政策再改正。是真正的实践指导思想。
在改革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如我们说政企分开,是否是说政府领导不是企业领导就是政企分开了?实际中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往往是与政府官员关系好的企业得到发展,而不是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发展更好,这作为一个现象,很可能到下个三中全会就能完满解决。
我觉得我们党是一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党,在我党带领下,中国的未来是很光明的,作为预备党员,我有责任履行党员的各项义务,同时努力学好专业课,并积极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关注党内的理论动态并认真学习,以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己的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