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逻辑机理、践行路径及实证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3591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2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逻辑机理、践行路径及实证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逻辑机理、践行路径及实证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逻辑机理、践行路径及实证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9 月第 9 卷第 17 期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逻辑机理、践行路径及实证分析甘子成(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510925)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深刻转型时期,新兴信息技术引发巨大变革,一系列新情况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产生深刻影响。新形势下,思政课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课堂教学,更加关注课堂主体即学生的社会性特征,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因此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具备时代发展的必然性。本文拟对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逻辑机理、践行路径及实证分析加以探讨。一、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逻辑机理(一)立足理论与实践

2、相统一的辩证关系1.立足实践对理论的决定性。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把握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列宁指出:“如果把实践标准作为认识论基础,那么我们就必然得出唯物主义。”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3这蕴含人类社会实践是理论形成的根源、发展的动力及检验标准的客观规律,表明人们对理论的深刻学习及创新发展必然要立足和回归人类社会实践。因此,当前思政课要克服“理论讲授的抽象性和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被动性的短板”4,必然要立足实践对理论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原理,发挥以实践为中心的

3、社会大课堂的育人功能。即利用社会大课堂的新颖形式、素材资源促进理论教学的具体化、生动化;利用社会大课堂的交互性、参与性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立足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理论是实践的升华,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它具有预见性、指引性、能动性,能为人们的实践行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指出,理论也能具有武器的作用,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列宁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对党的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假如党“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7。因此,思政课必然要坚持理论属性、彰

4、显理论特色、深化理论意蕴,教育引导学生深入把握和积极践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核与精髓。即发挥思政小课堂的理论涵养功能,筑牢社会大课堂的理论底色,克服没有理论支撑的“泛社会实践”的形式主义,引导学生由“知”向“行”转化。(二)遵循人类认识基本规律的重要要求1.遵循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辩证统一规律的要求。间接经验是指个体从书本或在他人言传身教中获得的知识;直接经验是指个体投身社会实践而获得的知识。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是人类获得知识的两条不可或缺的途径。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8。思政小课堂侧重于书本知识学习,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重要方式;思政大课堂侧重于实践

5、行动,是学生获取直接经验的重要方式。以人类认识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辩证统一规律作为基础,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具备了认识论的逻辑合理性。两者结合既能使学生有效地获得间接经验,为学生探寻直接经验奠定基础,又能使学生有效地获得直接经验,为学生学习间接经验创造条件。2.遵循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统一规律的要求。DOI:10.16681/ki.wcqe.202317005作者简介:甘子成(1983),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本文系 2022 年教育部第二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编号:20230108763);2021 年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

6、职院校思政课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编号:GDJG2021242);2020 年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思政课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理论蕴涵和思路方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JGXM202020)。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逻辑机理,然后分析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践行路径,最后论述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实证分析。关键词: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逻辑机理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23)17-0017-04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9 月第 9 卷第 17 期感

7、性认识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以感官为基础而获得的“事物现象、事物具体方面、事物外部联系”的相关认识;理性认识作为认识高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抓住“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内部联系”的相关认识。人认识的第一次飞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深入实践调查,获得足够和有效的感性材料;二是发挥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的作用,将感性材料概念化、系统化。人的认识再投入实践有利于认识实现第二次飞跃,通过实践可实现认识的功能价值,并且检验认识的客观真理性。从人类认识运动基本规律入手进行分析,思政课是促进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不断突破、不断跃升的教育过程。基于这种逻辑机理,思政课要保持系统的开放

8、性和发展性,促进小课堂与大课堂共同作用于学生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不断飞跃的认识过程。(三)追求“提质增效,担当使命”的价值驱动1.受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的价值驱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通过“启智润心、培根铸魂”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思政课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实效性。当前,尽管思政课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仍然存在“重理论性,轻实践性”“轻理论性,重实践性”“既轻理论性,又轻实践性”三种状况9,削弱了思政课的实效性。相关因素表明,思政课开展系列改革创新具备必然性。而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打破了教学的场域、观念限制,拓展了教学的资源和视野,这是

9、提升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式方法。2.受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价值驱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价值理念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宏大目标。一是促使学生形成理论目标,即有利于教育引导学生学好马克思主义,运用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二是促使学生形成情感目标,即有利于教育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质及厚植家国情怀。三是促使学生形成实践目标,即有利于教育引导学生坚持实践观点,做到知行合一,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践行动。二、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践行路径(一)提升教师能力,发挥结合的关键作用1.提升教师理论能力。思政课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理论、弄懂理论,包括通过探究原著

10、、领悟经典,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通过涉猎名家专著、大量掌握史料,深入了解必备的历史理论知识;通过阅读相关行业书籍、相关领域书籍,厚积教育学科、思政学科的理论知识。同时,要在观念和行动上避免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毛泽东同志指出,“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10。因此,思政课教师不能单纯地为学理论而学理论,而是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提升运用理论的能力。2.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一是要重视培养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包括深耕教材,结合学情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能力;灵活运用有效

11、教学方法的能力;运用过程性评价和效果性评价方法的能力。二是要重视培养教师社会调查能力。“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11。因此,学校要促使教师树立实事求是的社会调查态度,以及培养注重问题导向、有效运用社会调查方法的能力。三是要鼓励教师发挥专业特长,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者,用自己的品行影响学生。3.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12“信息技术+教育”的契合点很多,故信息技术具有赋能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优势。具体办法如下:一是要促进教师观念进步,勇于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积极应用信息技术;二是要鼓励教师学习与教学密切相关

12、的信息技术,并开展相关信息化教学技能的集体培训及一对一跟踪指导;三是要坚持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大赛,以赛促教,实现“赛教相长”的效果。(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结合的水平1.重视实践教学地位。要在思维和行动两个维度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地位。一是学校各个相关层面要明确开展实践教学的意义,形成实践教学是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一环的观念,以落小、落实、落细为原则构建实践教学工作体系。二是学校要加强领导,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机制,马克思主义学院要认真贯彻执行,其他教学职能部门要积极协同落实,把实践教学作为全校大事来抓。三是学校各个相关层面要重视调研工作,掌握实践教学的重点、难点、痛点,并认真听取师生对于实践教学的

13、意见和建议,积极探索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2.丰富实践教学内涵。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思政课实践教学要以丰富实践教学内涵为根本。一是要用“问题链”丰富实践教学的内涵,突出问题意识,以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9 月第 9 卷第 17 期解决问题为抓手,以问题贯穿教学;紧扣教学目标,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重点、难点问题;追求用彻底理论激活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二是要在坚持正确方向中丰富实践教学的内涵,紧扣立德树人的目标,为学生“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服务;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促进学生知行合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三是要通过充分开发教学资源丰富实践教学的内涵。实践教学涵盖

14、面广,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主题;时间跨度大,涉及历史、现实,甚至是未来的主题,对此,学校要统筹整合各种资源,为实践教学提供充分的资源。3.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适合内容的形式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因而加强思政实践教学要以创新教学形式作为重要条件。一是要探索精准细致的实践教学形式。要以地区、学校、专业情况为基础,以学情为中心,精准确定每个专业、每个班级的实践教学形式。二是要探索虚拟教学实践形式。在“互联网+”宏观背景下,实践教学要向虚拟领域拓展延伸,探索构建虚拟仿真平台、数字化马克思主义学院,把实践教学的活动内容制作成动画、网页、视频等资源,让学生在平台中利用数字化

15、资源完成各式各样的实践任务。三是要推动实践教学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协同增效,包括与创新创业实践、学生专业实训、劳动教育实践、技能比赛等相结合。(三)坚持协同增效,增强结合的保障力量1.坚持校内协同增效。这是促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根本。一是部门之间的协同增效。学校要做好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顶层设计,认真统筹全校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重要任务及教学安排,让各部门在协作攻关、协同联动、协商行动中全面赋能。二是课程之间协同增效。这既包括思政课程之间的协同增效,即协同制定行动方案,一体化地推进,又包括思政课程与其他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协同增效,具体可以课程思政方式有效推进落实。三是教师之间

16、的协同增效。即推动思政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依据自身特长承担相应教学模块任务;组建结构化教学团队,通过丰富教师来源结构,实现优势互补,扩大跨学科教学和研究的覆盖面,形成多元师资优势。2.坚持家校协同增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13促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坚持家校协同增效是关键。一是学校要转变观念,认清家校协作是促进两者结合的重要渠道,推动思政课从学校走进家庭。二是学校要主动组建家校协同育人专门机构,推动教师与家长建立协作关系,利用家庭关系促使学生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三是要加强学生

17、群体“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主题教育,在思政小课堂中诠释家庭、家教、家风的意义,讲好优秀家风的动人故事;在社会大课堂中促使学生践行良好的家教、家风,让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由“知”转化成为“行”。3.坚持社会协同增效。学校要以“坚持开门办思政课”的思路作为指引,调动各种社会资源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服务。一是要与党政干部、行业专家、模范先进人物等建立协同关系,让他们走进思政小课堂,从而诠释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伟大成就、感人故事。二是要与所在社区(村落)建立协同关系,结合学校优势与社区(村落)服务的需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村落)活动、投身社区(村落)服

18、务。三是要与博物馆、革命遗址、乡村振兴示范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主体单位建立协同关系,建设社会大课堂实践基地。三、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实证分析笔者现选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章第五节“建设美丽中国”作为教学实践内容,践行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的方法理念。(一)思政小课堂:运用社会大课堂资源把握建设美丽中国的理想图景自从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的理念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总体布局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对此,教师在思政小课堂中可以水利工程专业元素为切入点,突出从社会大课堂中获取的素材及典型案例在思政小课堂中的应用。1.结合专业元素的教学导入。水利工程专业学生对水

19、资源的教学内容会产生亲近感,因而“建设美丽中国”一节教学以“20 世纪中期至今我国水资源质量的恶化和治理困境”的资料作为导入,使学生在面对水资源恶化的残酷事实中认识建设美丽中国的价值性和紧迫性,并从历史、现实等方面入手探究水资源质量恶化、环境恶化的原因。2.以社会大课堂的素材突破教学重点。“建设美丽中国”一节教学重点是启发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西部素质教育2023 年 9 月第 9 卷第 17 期共生”的理念。但现实中存在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并且存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观点。教师在组织学生辨析这些观点的基础上,可用从社会大课堂中获取的案例“广州从化莲麻村华丽转身”论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

20、展对立统一关系。莲麻村原本是广州的贫困村,但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助力下,其不仅实现了经济发展,而且保持了良好生态,两者形成了相得益彰的效应。学生通过具体案例能更好地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3.以典型的中国故事攻克教学难点。“建设美丽中国”一节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攻克难点,教学采取了讲故事的形式。首先,设置学生讲故事的环节,让学生讲述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相关的正面或反面故事。其次,给予学生正面引导,并讲述“塞罕坝:从莽莽荒原到葱葱林海三代青年人创造绿色奇迹”的故事。通过故事讲解可唤起

21、学生建设美丽中国的道德情操,鼓励学生向塞罕坝护林人学习。4.以日常生活躬行践履实现教学拓展。为了推动学生将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中,教师可布置以宿舍为单位的课后任务“垃圾分类,我们在行动”。这其实是将思想小课堂延伸到了社会大课堂。(二)社会大课堂:以思政小课堂理论引领调研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成效为增强“建设美丽中国”这一节的教学效果,教师可设置“调研建设美丽中国实践成效”的社会大课堂任务,具体以广州从化流溪河保护情况的实地调研为例。1.课前铺垫,自主探究。为了社会大课堂的顺利开展,教师通过学习社区群布置实地调研的主题和任务。学生根据教师安排,组建学习小组,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查找流溪河的

22、相关资源,制定调研问卷,为实地开展调研做准备。2.实地体验建设美丽中国的成果。流溪河是广州的重要水源地之一,受到重点保护,生态环境良好。学生到达流溪河的温泉镇河段,观察河流的水质和周围环境,走访河流附近的居民,了解河流保护情况,实地体验建设美丽中国的成果。3.专家讲解建设美丽中国的“秘诀”。为深入了解流溪河保护情况,笔者联系当地河长办公室的专家进行现场讲解。专家重点讲解了河流保护的意义、保护前后生态环境的变化,突出河长制度在保护河流生态中的作用,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保障。4.现场探讨优化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教师引导学生以流溪河生态保护经验作为切入点,现场探讨优化建设美丽

23、中国的路径。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各小组开展讨论,形成相关观点;二是各小组代表分享观点;三是各小组之间开展互评;四是请河长办公室的专家点评各小组的观点。四、结语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式,有利于解决思政课存在的“过度理论化”或“去理论化”的问题。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要坚持改革思政小课堂,开展以实践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将社会大课堂的内容融入思政小课堂的教学;要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开展具有理论基础和理论内涵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运用理论、检验理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不仅要创新形式,还要丰富内涵,形成提高思政课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的效应,为实现

24、立德树人教学目标服务,引导学生立鸿鹄之志,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参考文献: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5-136.2 列宁.列宁选集:第 2 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3.3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1.4 何益忠.论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20(10):71-75.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

25、选集:第 1 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6 列宁.列宁全集:第 6 卷M.第 2 版增订版.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4.7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人民日报,2016-07-02(1).8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8.9 张晓霞,王凯歌.高校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路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2-45,63.10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11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精神N.光明日报,2018-02-24(1).1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人民日报,2016-12-09(1).13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