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市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设计参评教案有趣的汉字年级:五年级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 授课人:武汉市育才小学一分校 王蔓u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汉字的特点、意义及其作用,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技能目标:能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和相关技法大胆的创作,完成字画结合、新颖有趣、具有美感的作品。情意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u 教学重点: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欣赏汉字的美,体验用中国画的形 式表现汉字。u 教学难点:根据汉字的特点,运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和方法大胆的进 行创作,画出新颖、有趣的作品。u 教学准备:课件、古
2、今文字卡、宣纸及其他国画材料。u 学生准备:查阅资料了解汉字的相关知识,墨、中国画颜料、毛笔、宣纸、调色盘等相关工具。u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连线游戏:师出示同一个汉字的古、今两种版本,请学生连线。2、师总结:同一个字却展现出不同形态,汉字真有意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趣的汉字。揭示课题:有趣的汉字二、讲授新课(一)了解汉字的发展历史1、观看汉字演变的短片,配合教师生动的讲解,了解汉字的发展历史,感受汉字之美。 (甲骨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师总结:跟随图片,我们一同感受了汉字发展的奇妙之旅,从具象到抽象,从复杂到简单,汉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每个时期都具有
3、其独特的魅力。它记录着记录着人类发展的历史,人们劳动生活的种种情景,它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二)了解汉字的作用与意义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找寻汉字出现的事物,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2、学生看书反馈,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体会汉字的作用。(三)欣赏作品,感受字画结合的表现形式,激发创作欲望(1)欣赏名家作品,感受字画结合的表现形式,体会作品的文化内涵。1、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画家古干的农家乐,感受字画结合的艺术魅力,体会画家的创作情感。l 提问:画里藏了哪些字?你觉得画家把这些组合在一起,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指名回答)l 关注全体学生,师适当引导学生感受情景:青山绿水,牛羊成群是一种
4、怎样的场面啊!大家看,牛、羊、鱼、树同在一起,相处是那样和谐,多么快乐、祥和的自然情景啊!2、课件展示其他名家作品,教师指导学生欣赏体会,进一步感受字、画结合这种形式作品的趣味性和美感。师总结:大师们的作品画中有字,字画结合,体现了书画同源。(2)继续欣赏学生作品,通过小组相互交流,加深对字画结合的认识,引发共鸣,激发创作欲望。(四)师生共同完成作品,学习具体的绘画方法1、教师表达自己的创作愿望和具体想法设想画面:日出东方,捕鱼人乘着小舟来到山水之间洒下渔网捕鱼的美丽情景。2、请学生帮助自己选择适合画面的汉字、3、教师进行现场演示,并对技法进行一定的讲解,提出需注意的细节。师演示并伴有解说:先
5、用墨写上山字,这边还有几座小山,太阳躲在山后,多个不同位置和不同大小的水字组合表现出有层次的水面。这时,可以用稍小点的笔勾出“舟”,迎着阳光,人在舟上洒下了网。画面稍干以后,我们就该用上颜色了,老师这时换上了一只干净的毛笔,一笔曙红,太阳顿时有了生命感;侧风花青涔出水面波光粼粼的感觉,这时水分一定要饱满,看水面似乎流动起来了!接着我们可以用稍鲜艳点的色彩画出小鱼,画面就显得更为生动了。三、创作表现(一)提出要求1、选择自己喜欢的汉字组合成一幅画。2、用中国画的材料和方法,大胆的想象和表现,使作品新颖有趣,具有美感。3、提示学生需要细心和静心,注意墨汁和水的使用。(二)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创作有困难的学生。四、评价与展示(一)完成的学生上台粘贴自己的作品(如果时间充裕,鼓励完成快的学生继续创作)。(二)组织学生共同观看作品,开展自主评价,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或介绍自己的作品,谈谈想法。 五、拓展(一)师总结:这节课,咱们一起了解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感受了汉字的形美。其实汉字除了形美,音美意也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作用也发生着变化。汉字的魅力与伟大,值得每个中国认为他骄傲。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的传统艺术走向世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