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青年非认知能力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3199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年非认知能力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青年非认知能力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青年非认知能力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 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第 期(总第 期总第 卷).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安徽省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激励机制研究”()作者简介:高芳凝()女陕西榆林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劳动经济学研究李宝礼()(通讯作者)男安徽滁州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城市经济学研究青年非认知能力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高芳凝李宝礼(安徽科技学院 财经学院安徽 蚌埠)摘要:青年高质量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和异质性三个角度分析了青年非认知能力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 所得主要结论如下:()青年的非认知能力可以显著提升其就业质量非认知能力显著促进工资收入、职

2、业发展、工作稳定性和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强度青年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和外向性对就业质量提升更为重要()青年非认知能力主要通过降低过度教育概率、增强互联网信息渠道依赖和提高社会资本水平提升就业质量()青年非认知能力对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在体制外青年中更为明显关键词:非认知能力就业质量青年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一、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指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

3、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相对应的现实情况是:当前我国青年劳动力就业质量不容乐观 从客观角度看青年就业存在非正规就业比例较高、工作时间偏长、工作稳定性差、工资收入低且增长慢等问题从主观角度看随着年龄增加青年工作满意度呈下降趋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工作不再仅仅是生存的需要就业质量成为影响青年就业意愿的关键青年就业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福祉决定着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更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在就业形势愈加严峻的背景下研究青年的就业质量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有关青年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既有文献主要关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户籍、工作部门等青年劳动力个人特征以及产业转型、新就业形态、弹性工作

4、等外部因素 其中人力资本是决定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 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升人的学习能力使其付出较少的成本获得更高成就传统人力资本理论假定能力是天生的并将教育视为能力的代理变量而忽视了非认知能力的作用 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非认知能力得以操作化测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非认知能力对劳动力收入尤为重要赫克曼()等开创性地将非认知能力纳入经济模型构建了新人力资本理论 作为新人力资本的核心组成部分非认知能力对青年就业质量的影响如何?影响渠道有哪些?到目前为止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基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大多数研究表明非认知能力对劳动者工资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就业质量是一个综合概念不仅包含工资收入还包括工作

5、稳定性、工作保障、工作满意度等要素总体来看关于非认知能力与就业质量综合水平的文献还较少少量研究非认知能力对就业质量综合影响的文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献主要以农民工群体为研究对象对青年群体就业质量的关注不足 基于此本文利用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在业青年为研究对象探究非认知能力对其就业质量的综合影响、分项指标影响、影响机制和影响异质性为实现青年更高质量就业提供合理化建议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一)青年非认知能力与就业质量非认知能力是与计算推理、词汇知识等认知能力相对应的常用个性特质进行衡量的能力 非认知能力能够提升就业质量对此主要有两种理论解释:激励增强偏好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 一方面鲍尔斯()

6、、金蒂斯()与奥斯本()提出“激励增强偏好”()来诠释非认知能力是如何影响工作报酬的 劳动者的工作产出不仅取决于生产技能和工作小时数还与劳动者自身的努力程度相关 生产技能和工作小时数可以通过合同来确定但劳动者的努力程度是难以准确界定的 具有强烈“激励增强偏好”的员工如更加自律、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更容易努力工作更值得信任为了保证劳动者的努力程度雇主往往会考察劳动者身上具有的某些非认知能力特征来推断其工作“努力”的可能性并愿意为其提供更好的工作待遇提升其就业质量 另一方面赫克曼和科尔宾()基于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认为非认知能力在自身积累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提升认知能力的积累和边际收益而间接提升工资收入等

7、方面的就业质量现有非认知能力对就业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主要关注了就业质量的某一维度如工资收入、工作稳定性、工作满意度 第一大量实证结果表明非认知能力对工资收入有正向作用 林奎斯特()和韦斯特曼()采用瑞典征兵数据发现非认知能力每提高 个标准差收入增长 程虹和李唐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开放性和尽责性对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收入具有促进作用且开放性对工资收入的边际贡献更显著 第二非认知能力能够提升工作稳定性 有研究发现尽责性和情绪稳定性可显著降低我国中职毕业生转换工作的概率提升其工作稳定性 第三非认知能力与工作满意度显著正相关 基于来自美国样本的元分析发现情绪稳定性和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最大其

8、次是尽责性和外向性宜人性和开放性的相关性相对较小 坦普勒()认为在集体主义文化更浓厚的亚洲情境中除了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和尽责性外宜人性同样与工作满意度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并利用新加坡数据证实了该观点 此外也有少量研究关注非认知能力对就业质量的综合影响发现非认知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就业质量提升但研究对象仅为农民工群体其结论不一定适用于青年群体以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发现青年劳动力的非认知能力能显著增加其工资性收入青年开放性和情绪稳定性对其职业地位有显著正向影响 鉴于收入和职业地位是就业质量的重要表现非认知能力对它们的贡献预示着青年非认知能力是影响其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说:青

9、年非认知能力可以显著提升其就业质量(二)青年非认知能力对就业质量影响的作用机制教育匹配、互联网使用和社会资本均是影响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青年非认知能力还可能通过降低过度教育概率、增强互联网信息渠道依赖度、提高社会资本水平而提升其就业质量.青年非认知能力通过降低过度教育概率而提升就业质量教育是重要的人力资本教育与职业是否匹配同样影响就业质量 过度教育是教育与职业不匹配的一种表现指劳动者教育水平高于岗位要求的教育水平的情形过度教育对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和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对离职倾向和工作转换概率有显著正向影响总体上降低了劳动者的就业质量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规模不断扩大

10、同时青年过度教育比例上升年为.且青年劳动力的过度教育比例和增长速度均高于中年劳动力在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相同的情况下劳动者的非认知能力越高通过职业搜寻获得与教育水平相符的工作的概率越大向下匹配即过度教育的概率越小因此教育匹配可能是青年非认知能力影响其就业质量的重要渠道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说:青年非认知能力通过降低过度教育概率而提升就业质量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青年非认知能力通过互联网信息渠道影响就业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信息搜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主要信息获取渠道之一 信息搜寻结果与个体的搜寻能力密切相关而搜寻能力与非认知能力紧密相关个体的外向性、严谨性、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等非认

11、知能力越高其搜寻能力越强同时互联网使用显著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质量互联网使用概率越高将互联网作为重要信息渠道的可能性越大互联网信息渠道是互联网使用影响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青年作为网民的中坚力量非认知能力可能通过影响互联网信息渠道而作用于其就业质量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说:青年非认知能力通过增强互联网信息渠道依赖度而提升就业质量.青年非认知能力通过社会资本影响就业质量社会资本能够提供异质性信息和人际情感联系进而帮助个体获得更好待遇的工作 关于社会资本和青年就业的实证研究表明青年社会资本对职业收入、职业层次和职业稳定性有正向影响 理论上非认知能力较高的青年通常人际交往能力也较强更擅于扩大社会网络

12、形成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的质量也往往比较高从而为青年就业提供更多支持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说:青年非认知能力通过提高社会资本水平而提升其就业质量(三)青年非认知能力对就业质量影响的异质性非认知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会因工作单位所有制而不同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二元体制分割体制内单位享有更多的财政资源支持具有工资高、福利保障好和就业稳定的特点这意味着更高的就业质量在合同不完全和监管困难的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更可能通过考察劳动者身上具有的某些非认知能力特征来推断其工作“努力”的可能性而确定相应的工作待遇从这个角度看与体制内工作的青年相比非认知能力对体制外工作青年的就业质量更为重要 在体制单位内部由于较为严格

13、的限薪制度和覆盖较广的社会保障体制内就业的青年无论非认知能力高低其就业质量的差异较小 与之相比体制外单位更多受市场规律引导更加追求效率就业质量内部差异较大工资待遇更多由劳动者和雇主谈判决定非认知能力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可能更明显 相关实证研究也表明非认知能力对个体工作表现的影响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更为突出如林奎斯特和韦斯特曼发现非认知能力对低技能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影响高于认知能力因为非认知能力的作用在于如何避免失败认知能力则在于如何追求成功 另外库尔科瓦()等发现不同劳动力市场对能力类型的偏好也有很大差异认知能力在正规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市场上更受青睐而非认知能力在需求灵活性强的劳动力市场上更被看重

14、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假说:青年非认知能力对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在体制外工作青年中更为明显三、数据说明、计量模型与描述性统计(一)数据说明.数据来源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于 年在全国 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基线调查是一项全国性、大规模的社会追踪调查项目 首次在全国大型综合调查中引入了国际上通用的大五人格简短量表且包含了个人工资收入、人口统计学特征、工作特征等详细信息为本文实证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本文主要关注在业的青年受雇群体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普查将青年年龄界定为 岁由于 成人问卷包含的是 岁以上人群因此本文将青年劳动力的年龄界定为 岁 排除失业、自我经营、上学和变量缺失的数据后最

15、终有效样本量为 个.被解释变量:就业质量就业质量具有多维综合性包含客观和主观两方面 客观方面关注劳动者的客观工作条件如工资收入、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工作稳定性、职业发展、工作技能等主观方面关注个体的主观评价如工作满意度 充分借鉴现有研究遵循全面性、可得性、主客观相结合的原则本文从工资收入、工作强度、工作保障、工作稳定性、职业发展和工作满意度六个维度构建青年就业质量指数 工资收入用平均每月税后工资收入对数表示工作强度用每周工作时间衡量为降低异常值的影响工资收入和工作强度均进行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后 的缩尾处理工作保障根据青年劳动力是否享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或住房公积金进行

16、测度工作稳定性用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测量职业发展用“过去 个月是否获得行政职务晋升或技术职称晋升”来表示用“总的来说对这份工作有多满意”的回答结果表示工作满意度 其中工作强度为负向指标其他五项是正向指标 将各项分维度指标标准化后进行等权重加权平均最后乘以 得到青年就业质量指数.核心解释变量:非认知能力参考已有研究采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大五人格量表即从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神经质(反向为情绪稳定性)和宜人性 个维度测度青年的非认知能力 这五个维度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所有人格特质并在不同文化中具有高度普适性用其衡量非认知能力已是国际趋势 其中尽责性与责任心、勤奋和办事效率有关开放性与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和好

17、奇心有关情绪稳定性与焦虑、紧张和抗压能力有关外向性与开朗、健谈、不保守有关宜人性与礼貌、宽容和为他人着想有关 与以往研究中非认知能力指标选取较为随意不同 采用了与美国、德国和英国家庭调查相同的大五人格简短量表每个维度有 个题目每个题目得分为(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参考李根丽和尤亮的研究用每个维度题目的平均得分来衡量该维度非认知能力的高低五个维度的加权平均构成非认知能力综合指标 其中为保持和其他维度作用方向的一致性将神经质得分反向为情绪稳定性表 主要变量定义及描述统计变量定义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被解释变量就业质量指数取值为分值越高就业质量越好.工资收入平均每月税后工资收入取对数.工作强度每

18、周工作时间(小时).工作保障至少享有五险一金中一项否.工作稳定性签订劳动合同否.职业发展过去个月获得行政职务或技术职称晋升否.工作满意度满意程度由低到高取值为.核心解释变量非认知能力非认知能力综合指标.尽责性尽责性题目得分的平均值.开放性开放性题目得分的平均值.情绪稳定性神经质题目反向赋分后取平均值.外向性外向性题目得分的平均值.宜人性宜人性题目得分的平均值.中介变量过度教育是否.互联网信息渠道互联网作为信息渠道的重要程度由低到高取值为.手机费用月平均手机费用取对数.人缘关系人缘关系的自主评价得分由低到高取值为.控制变量年龄实际年龄(岁).性别男性女性.婚姻在婚其他.党员是否.户口非农户口农业

19、户口.受教育水平实际受教育年限(年).健康自评健康状况分.体制内是否.职业职业类型虚拟变量共类 行业行业类型虚拟变量共类 西部是否.中部是否.东部是否.中介变量()过度教育 参照李根丽的做法将青年的实际受教育程度与“胜任工作的教育程度”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赋值为 表示过度教育其他情况赋值为 ()互联网信息渠道 参考相关研究将“互联网作为信息渠道的重要程度”作为其代理变量取值为 分值越高表示互联网信息渠道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依赖度越高()社会资本 借鉴王沛沛的研究选取月平均手机费用(取对数)和人缘关系的自我评价(取值为 分)作为社会资本的代理变量.控制变量参考已有文献本文控制了性别、受教育

20、水平、年龄、户口、婚姻、健康状况、是否党员等个体特征单位类型、职业和行业等工作特征并加入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特征以反映经济发展差异 其中单位类型控制体制内和体制外工作的差异体现劳动力市场的体制分割用虚拟变量体制内表示青年的工作单位属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国有单位时取值为 是私营、外商等其他企业时取值为(二)计量模型设定.基准回归模型本文主要考察青年非认知能力对其就业质量指数及各分项指标的影响根据被解释变量的性质选取 模型、模型或 模型当被解释变量为就业质量指数、工资收入对数、工作强度时由于是连续变量设定 模型:()其中为青年的就业质量指数、工资收入对数或工作强度是非认知能力为可能影响青年就业

21、质量的控制变量 为随机误差项当工作保障、工作稳定性或职业发展为被解释变量时由于是二值变量使用如下 模型:()()()其中 ()表示青年有工作保障、工作稳定性或职业晋升的概率当工作满意度为被解释变量时由于是顺序变量因此采用 模型:()()()()其中 为青年的工作满意度表示包括非认知能力与控制变量在内的所有解释变量.中介效应模型为验证非认知能力是否通过过度教育、互联网信息渠道和社会资本影响青年就业质量参考温忠麟和叶宝娟的方法构建中介效应模型 首先对方程()进行回归检验青年非认知能力对其就业质量的总影响效应其次在 显著的基础上使用方程()以中介变量为被解释变量检验非认知能力对中介变量的影响效应最后

22、使用方程()检验非认知能力和中介变量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其中 是中介变量 如果 和 都显著则说明青年非认知能力部分通过中介变量进而影响就业质量然后根据 是否显著区分为部分中介和完全中介 如果 和 有一个不显著则需要通过 法进一步检验(三)描述性统计.青年就业质量基本情况表 展示了主要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结果显示 年青年就业质量指数的均值为.标准差为.最小值仅为.最大值为 具有较大差异 从各分项指标来看:青年的平均月工资对数为.平均月工资为 元低于 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 元在工作强度方面青年的平均周工作时间为.小时高出周法定工作时长约 小时在工作保障方面至少享有五险一金一项的

23、青年占比为.在工作稳定性方面有.的青年签订了劳动合同在职业发展方面过去 个月获得行政职务或技术职称晋升的青年占比为.在工作满意度方面青年的平均得分为.介于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青年非认知能力与其就业质量的相关性对青年的非认知能力与就业质量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见表 可以看出青年的非认知能力与其就业质量指数及各分项指标均至少在 水平上显著相关 分维度看除尽责性外其他 个维度非认知能力均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与就业质量指数显著正相关 然而相关关系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本文接下来将检验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特征、工作特征等控制变量后青年非认知能力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效应表 青年非认知能力与就业质量的相关性分析就业质

24、量工资水平工作强度工作保障工作稳定性职业发展工作满意度非认知能力.尽责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宜人性.注:、和分别表示在、和 水平上显著后表同四、实证分析结果与分析(一)基准回归本文首先研究了青年非认知能力对其就业质量指数及各分项指标的影响使用基准回归模型得到相应结果如表 所示 所有模型的 值均在 之间通过了多重共线性检验 回归结果显示非认知能力对就业质量指数的影响在 水平上显著为正非认知能力每提高 单位就业质量指数平均提高.单位这相当于青年就业质量指数均值的.(./.)从就业质量分项指标来看除了工作保障外其余各项的非认知能力回归系数均至少在 水平上显著即青年非认知能力显著促进了其工资

25、水平、工作稳定性、职业发展和工作满意度显著降低了其工作强度 简言之表 的回归结果验证了假说 青年非认知能力对其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在控制变量方面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户口、体制内和东部地区对青年就业质量的影响显著与文献已有结论基本一致不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青年就业质量存在较大的体制差异 在其他变量相同的情况下与体制外青年相比体制内青年的就业质量指数高出.分项指标看体制内青年月工资收入更低、工作保障和工作稳定性更高、工作时间更短职业发展和工作满意度的差异不显著进一步考察各维度非认知能力对青年就业质量的影响具体结果见表 从青年就业质量指数看开放性、情绪稳定性和外向性更为重要从青年就业质量各

26、分项指标看各维度非认知能力的重要性有所不同首先青年情绪稳定性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最大 情绪稳定性每提高 单位青年就业质量指数平均提高.单位 情绪稳定性对工资水平、工作强度、工作保障、工作稳定性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均至少在 水平上显著且是工作保障和工作稳定性的唯一显著的非认知能力维度 其次为开放性开放性每提高 单位青年就业质量指数平均提高.单位 开放性显著促进了工资水平、职业发展和工作满意度且对工资水平和职业发展更重要这与程虹和李唐的结论类似 第三外向性高的青年更具有领导力和活跃度容易获得更多人脉资源其工作强度更低职业晋升概率更大工作满意度更高综合就业质量更高 第四尽责性对就业质量指数的影响为正但不

27、显著从各分项指标看尽责性对工资收入和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向作用而且是工作满意度的最显著的预测因素 另外宜人性对就业质量指数、工资水平、工作保障、工作稳定性和职业发展的影响为负这与现有文献认为宜人性对工资收入具有负向作用的结论基本一致但统计上不显著 有趣的是宜人性高的青年劳动力虽然工资水平、工作保障和工作稳定性等客观就业质量没有显著提高甚至有降低倾向但其工作满意度更高这与坦普勒基于新加坡数据的分析结果一致宜人性高的个体因在工作中建立和谐的关系而得到鼓励和奖励进而带来更高的工作满意度(二)稳健性检验.回归不同类型的职业对非认知能力的需求有所不同青年劳动者也会根据自身的非认知能力主动选择更适合的工作以

28、取得更高的就业质量 为解决模型可能存在的自选择问题本文借鉴王春超和张承莎的方法根据全样本非认知能力的均值将大于平均值定义为“高”水平组取值为 等于或小于均值定义为“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水平组取值为 采用 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 以性别、受教育水平、年龄、户口、婚姻、健康、党员、体制内为匹配变量匹配后所有变量的标准化偏差有较大幅度降低且偏差值低于 检验的结果不拒绝处理组和控制组无系统差异的原假设即匹配结果较好地平衡了数据 表 展示了近邻一对四匹配、核匹配、半径卡尺匹配和局部线性匹配四种方法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非认知能力的 处理效应均在 水平上显著且四种匹配方法的结果相似说明在处理样本选择问题后青

29、年非认知能力对其就业质量仍有显著正向影响表 非认知能力对青年就业质量的影响变量就业质量工资水平工作强度工作保障工作稳定性职业发展工作满意度非认知能力.(.)(.)(.)(.)(.)(.)(.)年龄.(.)(.)(.)(.)(.)(.)(.)性别.(.)(.)(.)(.)(.)(.)(.)婚姻.(.)(.)(.)(.)(.)(.)(.)党员.(.)(.)(.)(.)(.)(.)(.)户口.(.)(.)(.)(.)(.)(.)(.)受教育水平.(.)(.)(.)(.)(.)(.)(.)健康.(.)(.)(.)(.)(.)(.)(.)体制内.(.)(.)(.)(.)(.)(.)(.)地区(西部)中部

30、.(.)(.)(.)(.)(.)(.)(.)东部.(.)(.)(.)(.)(.)(.)(.)职业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行业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控制常数.(.)(.)(.)(.)(.)(.)观测值././.注:括号中是稳健标准误后表同 模型汇报.、值 模型和 模型汇报 、后表同表 各维度非认知能力对青年就业质量的影响就业质量工资水平工作强度工作保障工作稳定性职业发展工作满意度尽责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宜人性.(

31、.)(.)(.)(.)(.)(.)(.)控制变量是是是是是是是观测值././.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表 估计结果匹配方法处理组控制组标准误 值近邻一对四匹配.核匹配.半径卡尺匹配.局部线性匹配.注:核匹配使用的是默认核函数和宽带半径卡尺匹配的卡尺范围为.工具变量回归本文考察的是青年非认知能力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面临着由遗漏变量和反向因果带来的内生性问题 一方面青年的非认知能力和就业质量可能同时受到不可观测或难以度量因素的影响例如父母投资和认知能力等即存在遗漏变量问题 另一方面本文使用的是截面数据无法获得青年刚开始工作或更早时候的非认知能力而青年劳动力的非认知能力可能随着工作情况而变化由此

32、产生反向因果问题因此为了缓解上述内生性问题借鉴陈博欧和张锦华的研究使用同区县平均非认知能力作为青年非认知能力的工具变量 同一区县的青年因相似的成长环境、文化习俗等具有同群效应其非认知能力存在一定关联性满足工具变量的相关性要求 同时该变量体现的是群体层面的特征不直接作用于个体就业质量满足外生性要求 表 汇报了工具变量回归结果 从第一阶段回归结果看同区县平均非认知能力与青年非认知能力在 统计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同时第一阶段回归的 统计量为.高于经验值 说明不存在弱工具变量问题 第二阶段回归结果显示使用工具变量后非认知能力的系数仍在 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青年非认知能力对其就业质量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的估计结

33、果具有稳健性表 工具变量回归结果变量工具变量第二阶段工具变量第一阶段非认知能力.(.)同区县平均非认知能力.(.)控制变量是是观测值.另外本文还将青年重新界定为 岁或 岁群体使用更为客观的熵权法重新测算青年就业质量指数对基准模型再估计基准回归的结论仍具有稳健性(三)机制分析如前文所述青年非认知能力可能通过降低过度教育概率、增强互联网信息渠道依赖和提高社会资本水平而提升就业质量 本文使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机制检验结果见表 第()列显示非认知能力对过度教育的影响在 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和()列显示非认知能力对互联网信息渠道、手机费用和人缘关系的影响在 统计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表明青年非认知能力有助

34、于降低其过度教育概率、增强其互联网信息渠道依赖度和社会资本水平 同时()()()和()列中的过度教育、互联网信息渠道、手机费用和人缘关系的估计系数均在 水平上显著且非认知能力的系数依旧显著为正这意味着青年非认知能力确实通过降低其过度教育概率、增强互联网信息渠道依赖度和提高社会资本水平而促进就业质量提升假说、假说 和假说 得到验证(四)异质性分析青年就业质量存在较大的体制差异青年非认知能力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是否也存在体制异质性接下来用交互项来检验 具体地在基准回归模型基础上加入非认知能力与体制内虚拟变量的交互项 表 汇报了相应结果可以发现非认知能力与体制内的交互项系数为.在 水平上显著由此可见青

35、年非认知能力对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确实在体制外青年中更加明显 而且非认知能力对体制外青年就业质量各分项指标的正向作用(工作强度为负向作用)均大于体制内青年尤其在工作保障和工作稳定性两方面的差异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非认知能力对体制外青年工作保障和工作稳定性更为重要 这可能因为体制内单位和体制外单位差异最大的是合同签订率和五险一金覆盖率 样本青年中体制内青年签订合同和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有五险一金的比例分别为.和.然而体制外青年仅仅为.和.因此青年非认知能力对其就业质量的提升效应具有显著的体制差异对体制外青年更加明显从而验证了假说 表 机制分析过度教育就业质量互联网信息渠道就业质量手机费用就业质

36、量人缘关系就业质量()()()()()()()()非认知能力.(.)(.)(.)(.)(.)(.)(.)(.)过度教育.(.)互联网信息渠道.(.)手机费用.(.)人缘关系.(.)控制变量是是是是是是是是观测值././.注:列()使用 模型列()使用 模型其余列使用 模型表 异质性分析变量就业质量工资水平工作强度工作保障工作稳定性职业发展工作满意度非认知能力.(.)(.)(.)(.)(.)(.)(.)非认知能力体制内.(.)(.)(.)(.)(.)(.)(.)控制变量是是是是是是是观测值././.五、研究结论与建议本文基于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工资收入、工作强度、工作保障、工作稳定性、职业

37、发展和工作满意度六个维度构建青年就业质量指数用大五人格测度非认知能力采用实证方法分析了非认知能力对青年就业质量的影响、机制和异质性 研究发现:第一青年非认知能力能够显著提升其就业质量在进行 回归、工具变量回归和更换样本与替换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第二从就业质量分项指标看青年非认知能力能显著促进其工资收入、工作稳定性、职业发展和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强度第三从非认知能力各维度看开放性、情绪稳定性和外向性对青年就业质量提升更为重要第四从内在机制看青年非认知能力主要通过降低过度教育概率、增强互联网信息渠道依赖度和提高社会资本水平而提升其就业质量 第五从异质性看非认知能力对体制外工作青年就业质量的

38、影响更为明显本文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政府应加大对青年尤其是体制外工作青年就业质量和非认知能力的关注和投入加强非认知能力培训提高其创新精神、沟通能力、情绪控制等非认知能力发掘非认知能力在降低过度教育、增强互联网信息渠道依赖和社会资本方面的潜力从而帮助青年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另外深化现有教育体系改革改变过于偏重学业成绩的现象更加重视非认知能力培养促进青少年人力资本的全方面发展使他们能够以更高的综合能力进入未来劳动力市场参考文献:刘华胡文馨.非正式渠道与青年工作稳定性.经济学动态():.凌珑.中国劳动者主客观就业质量的变动趋势:基于年龄和队列视角的分析.人口与发展():.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39、郭冉田丰王露瑶.量减质升:青年就业状况变化及分析()基于 的调查数据.中国青年研究():.李韵秋张顺.哪类青年的社会资本更有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收入效应再探.中国青年研究():.李春玲.青年群体就业心态演变新趋势.人民论坛():.刘翠花戚聿东丁述磊.数字经济时代弹性工作如何影响青年就业质量?.宏观质量研究():.:.:():.:.():.():.():.:.:():.程虹李唐.人格特征对于劳动力工资的影响效应:基于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王春超张承莎.非认知能力与工资性收入.世界经济():.李根丽尤亮.非认知能力对非正规就业者工资收入的影响.财经研究():.梁宇

40、亮胡浩江光辉.性格决定命运:非认知能力对农民工就业质量影响及机制研究.西北人口():.周丹李五荣方劲平.非认知能力、社会包容度与农民工就业质量:采用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期数据的实证检验.西部论坛():.():.李晓曼杨婧涂文嘉.非认知能力对中低技能劳动者就业质量的影响与政策启示.劳动经济评论():.:.():.:.():.黄国英谢宇.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对青年劳动收入回报的影响.中国青年研究():.王沛沛.人格特质与青年职业地位.青年研究():.宋健赵秋婷.青年职业与教育匹配、职业期望及工作满意度.青年探索():.李根丽.过度教育对劳动者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王浩成

41、车俊铁.大学生人格特质对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图书情报工作():.丁述磊刘翠花.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使用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的视角.经济与管理研究():.张世虎顾海英.信息渠道变革引致乡村居民多样化高质量就业的逻辑.劳动经济研究():.乐章梁航.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资本与农村青年的初职获得:基于人力资本中介效应的实证分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心理科学进展():.():.陈博欧张锦华.社交能力与农民工工资性收入.财经研究():.(责任编辑:宫秀丽)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上接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