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统一战线视域闽西苏区全过程人民民主问题初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12196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一战线视域闽西苏区全过程人民民主问题初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统一战线视域闽西苏区全过程人民民主问题初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统一战线视域闽西苏区全过程人民民主问题初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卷 第 期 年 月龙 岩 学 院 学 报 苏区研究统一战线视域闽西苏区全过程人民民主问题初探俞如先(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古田分校 福建龙岩)摘要:闽西苏区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民主理论同闽西具体实际和历史文化相结合,于古田会议前后,在推进统一战线实践的过程中,开创性地进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道路,相关理论、机制的创新和探索,奠定了闽西苏区中国共产党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历程的独特历史地位,彰显了闽西苏区独特的历史贡献。关键词:闽西苏区;统一战线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

2、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是人类民主新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要遵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通过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机制找到最大公约数,并紧紧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推进民主制度的完善,从而实现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链条的各阶级、各阶层群众广泛覆盖。闽西是革命老区、苏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西苏区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民主理论同闽西具体实际和历史文化相结合,在古田会议前后进行了具有全过程人民民主特征的新型人民民主道路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闽西苏区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全过程人民民主历史演进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具有独特的历

3、史地位。一、闽西苏区全过程人民民主道路的开辟人民民主是土地革命的力量之源、生命力之所在。人民民主不仅体现在人民民主政权产生时所基于的选举民主,还体现于人民民主政权产生前后的协商、决策、管理、监督环节,人民的民主全程、深度和广泛参与。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对人民民主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也从实践中看到了人民民主实践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弊端。“一些地方有了代表会,亦仅认为是对执行委员会的临时选举机关;选举完毕,大权独揽于委员会,代表会再不谈起封建时代独裁专断的恶习惯深中于群众乃至一般党员的头脑中,一时扫除不净,遇事贪图便利,不喜欢麻烦的民主制度。”并着手探索如何走出一条党领导包含协商民主等的新型人民

4、民主道路问题。如毛泽东主张民主制度要能够让群众充分讨论、协商。“一哄而集的群众会,不能讨论问题,不能使群众得到政治训练,又最便于知识分子和投机分子操纵。”但囿于井冈山开展革命斗争的主客观条件以及革命斗争形势的变化,因井冈山为敌人所占领,其设想的新型人民民主道路实际不可能在井冈山去付诸实践。闽西的情况与井冈山一带有很大的不同。地理上,闽西地域较为广阔,全境易于展开,地形有利。闽西还远离中心大城市,四周均有高山屏障,敌人聚集较为不易。而且民勤物阜,解决给养也较为容易。群众经宣传、教育,普遍支持革命。福建军阀不统一,国民党反动派军事力量总体较为薄弱。从 年 月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俞如先,男,福建长

5、汀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古田分校、福建行政学院古田分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客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苏区统战史。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 年度立项课题“闽西苏区统一战线视域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统一战线视域闽西苏区全过程人民民主问题初探苏区研究到 月,闽西先后爆发了罗怀盛、郭滴人、邓子恢领导的龙岩县后田暴动,朱积垒领导的平和县长乐暴动,郭伯屏、傅柏翠领导的上杭县蛟洋暴动,张鼎丞、卢肇西等领导的永定暴动。这四次暴动虽然均遭到挫折,但革命果实和群众基础还在。这些都为毛泽东领导开创闽西革命根据地提供并创造了有利条件。年 月、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下来后,两次入闽,有力推动了闽西革命形势的发

6、展。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在很短时间内,就在闽西这块纵横 多里的地区内,解决了 多个区、多个乡的土地问题,约有 多万贫苦农民得到了土地。同时,闽西也普遍建立了党领导的各级政权。以长汀县为例。至 年 月,“(长汀全县)除了几个偏僻的小乡村尚未起来暴动外,其他中心区域早已分光田地,建立苏维埃了,全县赤色区域约占十分之九,人口约有二十五万左右。”其间,闽西苏区的地方领导人已经开始进行包括选举民主在内的多种民主形式相互补充民主道路的探索。如选举民主实践方面。年 月底的永定暴动后,永定的溪南一带短时间内,就成立了十多个乡苏维埃政府,并通过民主选举成立了区一级的苏维埃政府。年 月间,进行溪南区的选举工作,选举

7、区的代表。月,召开区的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溪南区苏维埃政府。永定暴动期间,还拓展民主形式,进行了协商民主的实践。暴动领导人张鼎丞、邓子恢等人运用协商民主的形式,成功制定并实施了“抽多补少”的分田政策。“在溪南没收和分配土地的创举中,邓子恢同志和我分别找一些有经验的、熟悉土地情况的老农民(雇农、贫农、中农、富农)来开座谈会,进行详细的有系统的调查研究,和农民代表共同商议。制定了没收和分配土地的政策,并制定出具体的办法,经苏维埃政府讨论,作出了正式的决定。”可见,在 年的永定暴动期间,永定的领导人已经开始了民主形式拓展的有益尝试。毛泽东指导闽西苏区创建及发展之初,基于井冈山时期和闽西永定暴动期间人

8、民民主实践的经验,以闽西为实践基地,指引闽西的党和红军开始了民主形式拓展的全面探索。比如在坚持民主选举的基础上,拓展民主形式,进行民主管理的制度创新和实践探索。年 月,在毛泽东指导下召开的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苏维埃政权决议案。该决议案开宗明义强调,“苏维埃是新的国家政权形式,是被压迫工农群众自己管理政事镇压旧统治阶级的政权组织,因此它要吸引广大群众参加管理政事与群众发生密切的联系。”通过这一政权制度的实施,选举工农兵代表进入各级权力机关。以闽西龙岩县(今新罗区)工农兵代表大会为例。“县则由各乡选农民代表一人,县各行业工会选代表若干人,红军和赤卫队选代表若干人,组成县工农兵代表大会

9、,成为县人民政府最高权力机关。”从制度机制上,保证了占人口多数的工农群众能够通过代表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群众可以行使权力的人民代表会议。”至 年 月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期间,毛泽东设想的新型人民民主道路基本成型,成功走出了一条包括民主选举在内,多种民主形式相互补充的民主道路。“这次大会,由于毛党代表在会前做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发扬了民主,使党内取得了思想上的统一,因此正式会议只开了几天。”毛泽东开创民主道路的古田会议模式以选举民主为基础。“(古田会议)最后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书记,朱德、陈毅等十一人为委员的新前委。”还进一步拓展其他新的民主形式。其中吸纳了民主协商的形式。“在我们分组讨论中,毛党代表

10、(指毛泽东同志)不断深入到各个小组,具体指导。他一面听我们发言,一面还做记录,并不时向我们提出一些问题。”拓展了民主决策的形式。古田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以下简称“古田会议决议”)中,强调:“在组织上,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在对“家长制”和“极端民主化”等错误思想批判的基础上,确立了作为民主决策制度保障的民主集中制。还发展了民主监督的形式。古田会议决议规定了:“士兵会的权能及其和军事政治机关的关系。”以此为依据,年 月 日,红一方面军总政部印发的红军士兵会章程进一步明确了士兵会的职权,为军队民主监督提供了制度遵循。“士兵会有审查军中经济、监督军队给养之权(如

11、审查收支、清算伙食数目等)。”由此可见,至古田会议前后,在毛泽东的指导和亲自推动下,闽西的党和红军已经成功探索出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等的民主形式,有的还以会议决议的形式固定下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闽西苏区新型人民民主道路,毫无疑问具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明特征。年至古田会议前后,党领导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开辟全过程人民民主道路的实践探索也是坚持统一战线正确策略路线的过程。如期间持续推动的苏维埃政权建设就具有巩固工农联盟的意义。通过统一战线视域闽西苏区全过程人民民主问题初探苏区研究苏维埃政权确立工人、农民的领导权。年 月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案明确规定:“政权机关

12、中确立工人贫农的领导权。”并经由苏维埃政权团结农民,巩固工农联盟。“团结农民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巩固苏维埃政权。”其间,还结合闽西的实际和历史文化,采取正确的策略,扩大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如张鼎丞等人领导永定暴动期间从实际出发,根据群众意愿,对除反动分子之外拥护土地革命的一般地主和富农采取团结的政策。“除反动分子外,一般地主家属也参与分田。”富农的土地也不用没收,只抽出多余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富农也一样参与分配土地。富农甚至也被赋予一定的政治权利。年 月,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案规定,“富农凡亲自劳动者可以参加政权。但须防止他们在政权中的领导(不要使他们当选为政府及农会的委员)。”通

13、过一系列坚持原则性基础上体现灵活性的政策达到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目的。古田会议除了具有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意义外,还有统一战线的意义。古田会议决议从决议高度确立了根本工作路线意义的群众路线。“党对军事工作部分要有积极的注意和讨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古田会议确立的群众路线回答了统一战线的对象和方法问题,具有统一战线战略策略的意义。“实际上是保障红军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对象和方法的最早理论表述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古田会议实现了红四军党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但也应该看到红四军党

14、员来源成份复杂,“拿成份来讲,工人三百多,智(知)识分子二百多,小商人二百多,农民占九百多。”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彻底克服尚需时日,“最显著的是单纯军事观点与极端民主化倾向大有克服,其他的也在渐渐克服中。”红四军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基于求同存异为基础,求同存异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原则,具有统一战线团结党外的实践指导意义。可见,闽西苏区开辟全过程人民民主道路的实践探索,有着坚持统一战线正确策略路线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二、闽西苏区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基础的初步奠定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实践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同闽西具体实际、历史文化相结合

15、,初步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为闽西苏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探索提供了理论指导,初步奠立了理论基础。(一)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团结党外群众的武器。闽西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群众观的理论自觉、实践自觉,高度重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问题。年 月 日,由毛泽东同志起草的前委致中央的信即强调:“红军不是一个单纯打仗的东西,他的主要作用是发动群众,打仗仅是一种手段,并且打仗的时间与做群众工作的时间,乃是一与十之比。”当时,闽西苏区的地方领导人邓子恢等也在闽西苏区创建之初,进行了运用群众路线的初步探索。“在红四军消灭了陈国辉匪军之后,广大群众

16、的革命情绪空前高涨,我们又采取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因此这次县委几条决议便异常迅速和顺利地执行。”当然,邓子恢所指的群众路线只是工作方法意义的群众路线。同毛泽东一道转战闽西,并也参与指导闽西苏区创建的陈毅同志基于闽西革命斗争实践,在与当时党中央的领导李立三、周恩来一同起草的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中,首次提出了“群众路线”的概念。毛泽东在对闽西苏区土地革命过程中争取群众,壮大革命力量的实践进行理论上升。在其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了党根本工作路线意义的“群众路线”,“党对军事工作部分要有积极的注意和讨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古田会

17、议决议不仅明确了党和红军巩固党的阶级基础的任务,即“要发动自己阶级的广大群众的基础”,还明确了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争取的群众对象,诸如中小商人、知识分子的学生、城乡破产无产阶级(如游民群众)、地主阶级武装组织的民团靖卫团的团丁群众等统一战线的对象。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统一战线高度回答了党和红军团结、争取的对象问题,找到了革命事业成功的力量源泉,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的初步形成。同时,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础,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理论指导。统一战线视域闽西苏区全过程人民民主问题初探苏区研究(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闽西苏区

18、的地方领导人重视把握闽西的客观实际和历史文化特点,并由此出发决定革命斗争的策略和战略。年的永定暴动期间,张鼎丞、邓子恢等同志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制定并实施了大体符合实际的“抽多补少”政策。之后,又在毛泽东同志的指导、推动下,从实际出发,年南阳会议通过的富农问题决议案,正式增加了闽西党组织创造的“抽肥补瘦”新原则。这一政策、办法有助于团结大多数,并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充分肯定。“闽西苏维埃在几年来与敌人伟大的斗争,坚决执行了土地革命的任务,创造广大的苏区,实行土地政纲是有伟大的成功与胜利的。”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年 月 日,毛泽东率领红四军解放了长汀城。其间,毛泽东同志在其住处

19、 “辛耕别墅”,召集了包括钱粮师爷、老衙役、老裁缝、老教书先生、老佃农、流氓头子等 种人在内的座谈会,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有利于团结广大群众的正确的政策。“通过社会调查,摸清了长汀的经济、政治和民俗风俗,并据此制定了各项城市政策,狠狠打击了反动分子,团结了广大人民。”毛泽东基于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以及对闽西苏区经济社会的新颖认知和闽西苏区地方领导同志的新鲜经验,初步洞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性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最早提出了理论联系中国实际的实际化论断。古田会议决议首次强调指出:“(支部)会议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考察问题的环境,要参考上级的指示,这样

20、就发动了同志们的心思才力,由会议的政治化与实际化,同志们每个的头脑也都政治化实际化了。每个同志都政治化实际化,党的战斗力就强大起来了。这就是会议的教育意义。”头脑作为“心之官”是接受思想理论的器官。这里的头脑指代的是理论。“头脑联系中国实际的实际化”即是“理论联系中国实际的实际化”。而毛泽东所强调的实际不仅包括国家的社会现状、特点,还包括国家的历史(含文化积淀)等内容。“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和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的内容。”由此可见,毛泽东“理论联系中国实际的实际化”论断某种意义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初表述,标志着理论联系实际思想路线的初步形成。闽西传统社会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21、影响。闽西文化中蕴含许多积极的思想内容。客家文化蕴含着“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必然走向等积极的思想内容”。土地革命时期,受积极思想内容的启迪,闽西人易于接受革命思想的影响。“工农文化程度较高,封建思想较少,易于接受革命的思潮。”如出身于长汀巨商之家的李欣,其选择革命的道路,就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蒙重要的原因。“我从一个富家子弟走上了与中国的劳苦大众同生死共命运的道路,与家庭教育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不无关系。”恰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闽西文化(含客家文化)的影响,土地革命前后闽西的部分地主在行为上展现了“仁慈”的一面。也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对除反动分子之外拥护土地革命的闽西一般地主和富农采

22、取团结正确对待的政策,符合理论联系实际思想路线的精神,符合闽西历史文化的特点,而且实践上既扩大了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也扩大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覆盖面。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具有统一战线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双重指导意义。古田会议确立的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二者均有民本性、人民性共通的特点,连通中华民族文明历史和土地革命,在人民至上、历史统一的基础上融合成一个互补的理论整体。其中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具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论高度,也因这一理论,使二者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成为科学的理论,发挥着指导统一战线、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强大的引领力、推动力的作用,初步奠定了中国共产

23、党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的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指导闽西的地方领导人,运用包括群众路线、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等理论,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成功开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并使之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闽西苏区全过程人民民主机制的探索(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孕育的机制统一战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是护佑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强大法宝。闽西苏区创建前夕,闽西的地方领导人就注重夯实群众基础,已开始了运用统一战线策略的实践探统一战线视域闽西苏区全过程人民民主问题初探苏区研究索。年 月底的永定暴动前夕,张鼎丞在家乡永定县金砂运用统一战线策略,发动群众开展豁免群众痛恨的“冠

24、婚丧祭屠宰捐”的合法斗争,发起这项斗争能够最广泛争取群众支持。“我们预先估计选择这个斗争口号,能够动员最多的人参加,不仅劳动人民拥护,即使有钱人,由于他们杀猪吃肉最多,也能争取他们参加。”为此还专门选取了 年年关时间点,以达到最佳的斗争目的。“我们采取的政策是统一战线的,力争团结尽可能多的群众前来参加选择的时机又是旧历年关来临,群众杀猪宰羊最多的时候,所有这些都是很巧妙和恰当的。”中国共产党人深知统一战线的重要意义。为了巩固工农联盟,毛泽东非常重视满足贫苦农民的土地需求问题。年由红军第四军政治部发布了专门的土地法,实行土地革命的正确路线,在闽西掀起了分田分地真忙的土地革命热潮。“实行土地革命是

25、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争取农民同盟军进而发展党的统一战线的重要内容。”统一战线不仅要保障统一战线团结对象的经济利益,还要在政治上保障统一战线团结对象的民主权益。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孕育出协商民主”。闽西苏区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统一战线,不仅孕育了协商民主,还孕育了新型人民民主道路的其他形式。如前所述,具有统一战线意义的古田会议进一步完善了新型人民民主道路的民主形式。中国共产党人重视新型人民民主道路覆盖面的问题。年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曾盛赞苏维埃民主的广泛性,“苏维埃实行最宽泛的民主。”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巩固党的

26、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法宝作用,孕育了闽西苏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扩大了新型民主道路的覆盖面。闽西苏区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把团结阶级群众,巩固党的阶级基础置于工作的优先位置,强调指出:“我们党若不能团结广大的工农群众尤其是产业工人群众于党的周围但仍然不能促进这一革命潮流的高涨。”认为:“(团结苏维埃最基本的群众关系)闽西苏维埃得到巩固的发展。”阶级力量上看,乡村贫民、城市手工业工人、中农等是团结的对象。闽西革命主力是广大的乡村贫民(百分之七十五)和城市手工业工人,中农是可以帮助革命的。也因此闽西苏区除高度重视满足广大贫苦农民的土地需求外,还高度重视维护工人、雇农贫农当家作主的权益。

27、“注意苏维埃选举工作,使工人或雇农贫农当选,防止富农及一切地主的奸细混入。”同时,争取、团结广大的中间力量,如 年 月 日发布的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会议宣言中的苏维埃政府组织法案关于选举权、被选举权,在总纲有“非剥削劳动者”“非宗教徒”等的限制性条件,但同时在选举条例针对该限制性条件所指向的阶级、社会群体群众,诸如“过去收租过活者”“经常营放高利贷或开当铺者”“利用资本雇用工人谋利的商人及工厂厂主”“宗教师及现在宗教徒、僧道、尼巫等”,又充分考虑其现实表现和政治态度的主观、客观实际,灵活地以“不在此例”的处理,赋予这一部分人群选举权、被选举权的政治权益。进一步扩大了除反动分子外争取、团结的范围

28、和对象,扩大了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这使得苏区群众在历史上第一次享有了最真实、最广泛、最管用的政治权力。”闽西苏区统一战线孕育的新型人民民主道路中民主形式的丰富性、民主参与对象的广泛性,恰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明特性。统一战线孕育全过程人民民主机制的重要作用,彰显了统一战线的法宝地位。(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治保障机制统一战线孕育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落实归根结底需要法治提供保障闽西苏区法治保障机制建设始于苏区创建之初,即 年 月永定县溪南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成立当日就制定了土地法劳动法婚姻条例惩贪条例等四部法律。把永定溪南区土地改革的成果通过土地法的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年 月闽西苏区建立后,在以毛泽

29、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指导下,又进行了空前的法治创新实践。年 月 日,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颁布了 个宣言、个决议案、部法律。闽西苏维埃各级政府也先后制定了大量法律文献,内容涵盖苏维埃组织、选举、婚姻、土地、文化、司法、刑事、军事、老弱病残、商事、社会管理等。其中关于选举、婚姻、文统一战线视域闽西苏区全过程人民民主问题初探苏区研究化、司法、刑事、军事、老弱病残、商事、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法制工作最早的立法。闽西苏区的法治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首次尝试运用法治手段进行局部执政的伟大创举。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的大规模、成体系的法治实践

30、。奠定了闽西是共和国法治摇篮的地位。闽西苏区较为完备的法律和卓有成效的执行也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系统的法治保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保障农民土地权利民主化成果方面。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的土地法案在大体沿袭溪南区苏维埃政府执行的土地法精神的基础上,根据分田实践中广大农民反映的意愿,对分田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对分得土地肥瘦不均的农户进行重新调整,解决了广大贫苦农民在分田过程中得到好田少坏田多的问题,分田原则也由此从“抽多补少”发展到“抽肥补瘦”。年 月全苏一大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该法规定:“所有封建地主、豪绅、军阀、官僚及其他大私有主的土地,无论自己经营或出租,一概无任何代价地

31、实行没收。”与溪南土地法、闽西苏区土地法相比,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更进一步明确了没收土地的对象。该法对没收的土地具体分配方法,是以乡为单位,贫雇农、中农按人口平均分配,或按人口与劳动力的混合标准平均分配,富农若不参加革命活动,并且能够自食其力,可以分得坏田,地主不分田。其中的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符合条件的富农一样分田等规定与闽西苏区土地法基本一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的实施总体上保障了广大农民土地权利民主化的成果,有助于发挥以法治巩固党的阶级基础的作用。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由于受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的影响,采取不给一般地主生活出路的办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的群众基础。这是中

32、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与闽西苏区土地法的不同之处。保障选举民主方面。年 月,闽西苏维埃政府筹备处颁发了选举法律闽西工农兵代表会(苏维埃)代表选举条例,规定“凡在闽西赤色政权所及地方,年满 岁以上的劳动男女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工农兵代表由选民自下而上地选举产生。各级苏维埃代表按照农民、工人、士兵、教员的职业成分比例产生。该选举条例还明确规定了“本人及其家属均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 类人群,如过去及现在充当反动政府之官吏、警察、衙役及白军营长以上的官长;利用资本雇用工人谋利的商人及工厂主;宗教师及现在宗教徒、僧、道、尼、巫,等等。但是,这 类人群“努力革命工作,经政府许可及本人在外,其家属在三年

33、之内无反动行为,经政府恢复其选举与被选举权者,不在此列”。该条例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前已经在闽西苏区 个县全面实施,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 岁以上劳动男女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且把剥夺选举权的本人与家属严格区分开来,赋予了符合条件的家属以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扩大了民主的范围。闽西苏区的法律制度与实施不仅保障选举民主,也依法保障其他的民主形式,如保障民主管理。年 月,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了苏维埃政府组织法,这是最早的苏维埃政府组织法。在这部法律中首次对闽西苏维埃县级政权、区级政权和乡级政权的组织机构的任期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年 月,闽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又制定了修正闽西苏维埃政权组织法

34、,对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颁布的苏维埃政府组织法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根据该法的规定,至 年 月,闽西建立了 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机构,奠定了民主管理的制度条件。四、结束语闽西苏区时期,于古田会议前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创的新型人民民主道路,具有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明特征,而且实现了从孕育到落实法治保障的闭环运行。但是由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政治经验不尽丰富,理论上不尽成熟,在革命道路理论上一度依赖于国际路线。党内的“立三路线”、王明“左”倾路线均奉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为圭臬,使得统一战线遭到严重削弱,全过程人民民主也遭到严重侵蚀,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严重影响。历史充分证明,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35、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途径,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至关重要。统一战线视域闽西苏区全过程人民民主问题初探苏区研究注释: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 辑),年 月。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 辑),年 月,第 页。俞如先:客家文化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启示意义探析,闽西社科 年第 期,第 页。政协长汀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长汀文史资料(第 辑),年 月,第 页。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龙岩地区行政公署文物管理

36、委员会:闽西革命史文献资料(第 辑),年 月,第 页。参考文献:毛泽东选集:第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龙岩地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闽西革命根据地史北京:华夏出版社,中共长汀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长汀人民革命史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张鼎丞中国共产党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邓子恢龙岩人民革命斗争回忆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北京:东方出版社,:古田会议纪念馆见证古田会议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许金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根基:中央苏区时期民主实践创造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党史研究室红四军入闽和古田会议文献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张雪英,苏俊才闽西统战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中共龙岩地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长汀地委党史研究室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历史文献资料汇编厦门:鹭江出版社,孙占元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山东社会科学,():北京社会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林尚立基础与动力 协商民主何以在中国成长世纪行,():毛泽东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 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下)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傅加斌闽西苏维埃政权法治实践的意义与启示人民论坛,():责任编辑:张 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