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报告制度 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处理安全生产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亡,特制定本制度。 一、事故统计报告 (一)发生重伤事故后,受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或企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当立即用最快的速度报告企业主管部门。 (二)发生一般死亡事故,即一次事故中死亡职工1-2人的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报告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园区安监部门和区安监局、公安、监察、工会等部门。 (三)发生伤亡事故不得以任何理由不报、虚报、瞒报或故意拖延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也不得阻碍和干预企业执行报告。 (四)发生重伤、死
2、亡事故,应积极抢救伤员和财产,保护现场,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动和取走现场物件,因抢救受伤人员和国家财产,防止事故扩大而需要一定物件时,必须无条件提供。同时对事故现场必须做好标识、记录、拍照或摄像。死亡事故的现场需经事故调查组同意后方可进行清理。 二、事故调查: (一)1至2人的重伤事故,由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园区综治办、安监部门负责组织有关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二)一般死亡事故,由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园区综治办、园区安监部门会同区安监局、公安、监察、工会组织调查,企业的主管部门牵头负责。 (三)事故调查组在调查过程中,必要时,也可以邀请其他部门的人员和有关专家参加,事故调查组成员与发生事
3、故有直接利害关系者,应予以回避。 (四)事故调查组应查明事故原因,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确定事故责任者,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建议。 (五)发生伤亡事故的企业主管部门应根据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并分送到发生事故的企业和调查组成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的经过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 2、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事故的性质及认定依据; 3、对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及处理意见; 4、事故的教训及采取的防范措施; 5、其他需要报告的问题; 6、事故调查工作应当于事故发生之日起30天内完成,遇有特殊情况,可以适当
4、延长,但不得超过60天。 7、发生伤亡事故的企业,应给事故调查组提供工作上的方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或干预事故调查工作。 三、事故处理: (一)、企业发生死亡事故,企业分管领导、企业主管部门、安监部门、企业负责人应当及时赶赴现场,协助企业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并指导和协助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二)、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三)、企业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处理作业、玩忽职守造成伤亡事故的,或事故发生隐瞒不报、谎报、故意拖延报告,破坏事故现场及擅离职守逃匿的,将按国家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四)、企业发生特重大伤亡事故,按国家、省、市
5、、区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篇: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报告制度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报告制度 为切实加强我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统计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事故统计报告制度。 一、事故报告的程序和时限 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汇报调度室,调度室值班人员向矿长报告;矿长在接到重伤、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及以上事故(包括井下突水虽无人员伤亡但采区或生产水平被淹事故,突水、冒顶或其它原因有人员被困事故,井下发生各类火灾事故)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报告XX县区煤矿安全监察分局。 二、事故报告和统计的范围 1、发生造成人员死亡、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的各类
6、生产安全事故,都要按规定报告和统计。事故报告和统计范围由原来的“伤亡事故”扩展为包括急性工业中毒和直接经济损失在内的“安全生产事故”。 2、施工单位承包矿井内的基建、安装工程,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一律由工程发包单位负责报告和统计。 3、发生事故及在救灾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或非本单位的人员伤亡都应统计报告。 4、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因病导致死亡,必须先按规定时限和程序报告分局。经分局调查确认系由职工本人疾病造成的,不按事故统计。 5、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下、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不列入统计范围。 三、其他方面 1、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人员要立即向调度室汇报,并迅速在安全的情
7、况下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同时应当尽量保护事故现场原始面貌。 2、调度室在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按事故报告程序报告矿长、有关矿领导、安监科、辅助救护队、医院等有关部门。 3、矿长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派人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及事故的现场勘查,并按规定进行上报。 4、事故抢救工作结束后,应根据事故实际情况组成事故调查组,及时组织调查分析。 轻伤事故及非人身三级事故由主管业务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重伤及非人身 一、二级事故由分管矿长主持组成事故调查组;死亡事故由矿长主持组成临时事故调查组协助上级组织的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 5、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人员伤
8、亡、经济损失情况;确定事故责任者; 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 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快速上报XX县区煤矿安全监察分局。 6、事故调查组的权利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单位、及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7、参加事故调查分析的人员包括。所有现场目击者、事故当班负责人、事故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和值班领导、向调度室汇报者、参加事故抢救和处理的职能部门人员、及科室有关矿领导等。 8、事故调查分析程序 事故现场人员及分管领导汇报从生产安排到正式生产直至事故发生全过程; 参加抢救及现场勘查人员汇报现场实际情况; 事故经
9、过调查清楚后,开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调查小组集体讨论通过,责任成立。 责任明确后,认真总结事故教训并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矿长或主持事故调查负责人作定性总结,确立事故,并对事故善后事宜作安排。 9、事故调查分析清楚后,事故调查组应根据矿及上级有关规定及时研究对事故的处理意见,并作出事故处理决定,同时做好上级事故调查组来矿进行事故调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0、事故报告和现场示意图由事故单位技术人员编绘后报事故调查组,等调查组确认符合实际后,属发生重伤及以上事故的,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迅速电传快报XX县区安全监察分局。 11、事故防范措施必须由事故单位或涉及单位按规定时间具体实施,安监科负责监督落
10、实。 12、事故的调查分析,矿工会、安监科要做好记录,按照事故统 计有关规定进行事故统计、存档、上报工作。 13、严格按照煤矿矿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办法规定要求进行统计上报。上报工作主要由安监科具体负责。 14、按国家煤矿原煤生产事故以及基本建设事故统计上报。原煤生产事故:所有井下生产和技术管理人员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开拓延深发生的事故;地面工业广场原煤生产系统指煤外运装车前和原材料第一次卸车后的生产服务系统,如矿井压风、通风、排水、供电、调度通讯、支架(柱)检修、矿灯房、自救器房等发生的事故;救护队处理矿井隐患发生的事故。 15、按非伤亡事故统计上报: 按事故等级分为一级非伤亡事故
11、、二级非伤亡事故、三级非伤亡事故。 16、按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程度统计上报: 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 17、事故报告时间规定 矿发生重伤及以上事故,必须立即汇报XX县区安全监察分局。按规定填报事故报告。 18、工伤后1个月内死亡的,计入事故总死亡人数;上月报表报出后死亡的,只在死亡的月份报一次死亡,上月报的负伤事故不再修改,到年底一次性更正。 19、生产区域内的交通事故。生产矿井以更衣、洗澡为界,职工上班更衣后,下班洗澡前乘坐本单位交通车发生的事故计入原煤生产事故。乘坐交通部门车辆或其它交通原因造成的事故由交通部门统计。 20、下列事故不统计到本矿伤亡事故总数中,列表统计
12、上报备案。本矿支援或承包外单位工程发生伤亡事故由外单位统计报告。矿外组织的安全检查、培训、科研、学习、参观等活动发生的伤亡事故。 职工在生产岗位因突发疾病造成的伤亡事故。 发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伤亡事故。如冰雹、地震、龙卷风等。 21、外单位承包矿井内的生产、安装,发生死亡事故由发包单位按本矿伤亡事故统计报告。 22、伤亡事故调查报告要签注事故时间、调查时间、呈报时间。 23、发生 一、 二、三级非伤亡事故,必须立即将事故的时间、地点、经过、简要原因、初步经济损失,用快速的办法报XX县区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分局。井下发生非伤亡事故要通过调查处理后做终结报告。 24、本规定与上级规定相抵触的,
13、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上级下发新规定时,相关部分按新规定标准执行。 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制度 陕西腾辉矿业有限公司双山煤矿 2017年 安全事故汇报、调查、处理、分析、归档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我矿生产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管理责任,明确生产安全事故管理责任,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管理程序,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安全生产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1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煤矿安全事故汇报调查处理分析及归档管理制度。 (一)伤亡事故 伤亡事故按伤害程度分为以下三类: 1、轻伤事故。 2、重伤事故。 3、死亡事故。 (二)非伤亡事故。 非伤亡事故,划分为
14、一级非伤亡事故、二级非伤亡事故和三级非伤亡事故三类。 1、一级非伤亡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一级非伤亡事故。 (1)发生的事故使全矿停工8小时以上,或采区停工3昼夜以上; (2)瓦斯、煤尘燃烧或爆炸; (3)煤与瓦斯突出,其突出煤量超过50吨(含50吨); (4)井下发火封闭采区或影响安全生产; (5)水灾使矿井全部或一区停止生产; (6)矿用火工品爆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及以上; (7)因生产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万元及以上; (8)造成设备直接损失价值超过50万元; (9)地面车间供电中断7天以上或地面中断供电2天以上; (10)运输设备撞车、追尾造成设备严重损坏; (11)3
15、千伏级及以上变配电设备误停、误送电; (12)主排水系统故障造成泵房进水; (13)基建施工企业造成全矿工程停工8小时以上 (14)上级认为应调查处理的其它非伤亡事故; 2、二级非伤亡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二级非伤亡事故; (1)发生的事故使全矿停工2小时以上,但不足8小时或采区停工8小时以上,但不足3昼夜; (2)采区排水系统故障造成泵房进水; (3)化工、火工品爆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2万元以上但不足5万元; (4)因生产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2万元以上但不足50万元; (5)主排水泵停泵,造成泵房进水或淹泵; (6)全矿停电6小时以上;地面车间供电中断4小时以上至7天, (7)上级
16、认为应调查处理的其他非伤亡事故。 3、三级非伤亡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三级非伤亡事故; (1)因水灾迫使一个工作面停止生产; (2)化工、火工品爆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0.5-2万元; (3)地面造成车间供电中断1-4小时; (4)因生产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价值0.5-2万元; (5)造成设备直接损失价值0.1-2万元; (6)因设备故障影响生产(或基建施工)1小时及以上; (7)未列入矿井 一、二级非伤亡事故范围的其它非伤亡事故; (三)人身未遂事故 按事情情节和危害程度分为重大人身未遂事故和一般人身未遂事故。 1、重大人身未遂事故。指事故性质恶劣,情节与历史上所发生的重大伤亡事故相似,
17、一旦发生将会造成3人以上(含3人)死亡,只是凭侥幸才未酿成后果的事故。 (1)工作面未撤出人员提前放炮; (2)有害气体使多人被熏事故; (3)运人车辆行驶中颠覆矿车事故; (4)3千伏级以下的变配电设备误停、送点事故; (5)压风设备、管路爆炸事故; (6)火工品爆炸或丢失事故; (7)水或煤水使3人及以上被冲事故; (8)上级认为应由上级调查处理的其他未遂事故; 2、一般人身未遂事故。指事故情节与历史上所发生的死亡事故相似,如果发生将会造成人员伤亡,只是因侥幸才未造成死亡后果的事故。 (1)工作面放炮险些崩人事故; (2)皮带或刮板运输机刮人、挤人、铰人、物料顶人事故; (3)人身触电或电
18、弧烧人事故; (4)运输设备、车辆刮、挫、撞、轧人事故; (5)人员高处坠落或坠物险些砸人事故; (6)设备检修时误动作伤人事故; (7)水或煤水冲人事故; (8)其它由事故调查小组认定为一般人身未遂事故。 二、事故汇报 1、事故发生后,跟班队长或班组长立即责令停止作业,安排现场人员救护伤者,及时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并保护好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相关物体时,必须做好标记,以利于现场勘察。 2、现场事故发生或接到事故发生信息后,跟班队长或班组长立即亲自或安排专人将事故情况(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单位性质、影响范围、人员伤害程度及数量等)向矿调度室汇报。自发生事故10分钟内事故单位未向调度室
19、汇报的。视为故意隐瞒事故。 3、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调度室接到汇报后立即向矿值班领导汇报,安排运输队准备好人车及罐笼,保证运输畅通;同时通知医院做好接诊工作,并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值班人员做好应急准备;矿值班领导根据伤情汇报给矿长和公司及工会。 4、发生重伤及以上事故、三级及以上非伤亡事故,未遂事故,矿值班领导根据事故情况安排救护工作并决定向矿长汇报,矿长或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30分钟内报告公司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 5、重大事故或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非伤亡事故,应立即上报公司。凡是需要立即上报的生产安全事故,可以用电话直接上报,随后补报文字报告。事故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续报。 6、需要向国
20、家、省、市、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汇报的,按照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1号)执行。 7、报告事故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本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产能等基本情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它应当报告的情况。 使用电话快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本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
21、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 8、事故有关的业务科室接到通知后必须立即到矿调度室参与事故处理工作,并根据调度室安排指定专人到现场察看情况,协助事故事故单位处理工作并及时掌握现场真实情况; 9、如职工发生人身伤害后向本单位汇报,而事故单位未按事故汇报程序向矿调度室汇报的,侧视事故单位故意隐瞒工伤,同时谁造成信息阻断的要承担医疗费用的60,由劳资科核算时在个人工资中扣除。 10、如职工个人发生人身伤害(施工地点单人作业的)而没有在第一时间汇报给调度室或本区队的,视为伤者故意隐瞒工伤,承担医疗费用的80,由劳资科在其本人工资中扣除。同时视该职工所在单位故意隐瞒工伤。 11、由于职工人身伤害原因
22、无法进行信息沟通,周围知情人员出现不汇报、不组织救援等不作为行为,导致严重后果的,给予解除劳动合同;情节特别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 三、各科室职责 1、通安科负责组织对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做好事故追查会议记录,及时向矿领导提供事故报告,并统计上报,建立各类事故台账。 2、生产技术科负责组织对顶板,“一通三防”、水灾、井下爆破等非专业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做好事故追查会议记录,建立非伤亡事故台账。并于2个工作日内把事故报告报安检科,报告需标明事故类型、级别、事故经过、处理意见、防范措施等内容。 3、机电科负责组织对机电运输非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做好事故追查会议记录,建
23、立非伤亡事故台账。并于2个工作日把事故报告报通安科,报告需标明事故的类型、级别、事情经过、处理意见、防范措施等内容。 4、调度室负责组织对其它非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做好事故追查会议记录,建立非伤亡事故台账。并于2个工作日内把事故报告报安检科,报告需标明事故的类型、级别、事情经过、处理意见、防范措施等内容。 四、事故调查 (一)成立事故调查组 发生伤亡和非伤亡事故,由矿成立事故调查组。分管矿领导主持,业务科室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及责任单位参加,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并提交事故报告。轻微伤及一般非伤亡事故由责任单位进行追查,并于1天内提出事故报告交安检科。 (二)事故调查程序 发生轻伤及
24、以上人身伤亡事故和三级及以上非伤亡事故,调度室通知相应事故调查组组长及成员,事故调查组组长及成员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分析,并与12小时之内组织追查。发生轻微伤及一般非伤亡事故,值班矿长安排人员到现场调查分析,并由责任单位于12小时之内组织追查。事故责任单位和相关业务科室配合调查组搜集材料: 1、由安全科负责搜集提交的材料有: (1)事故单位、地点、时间、伤害人员、姓名、人数; (2)事故当班班前会内容,作业程序,操作时动作或位置; (3)施工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及贯彻措施情况; (4)当事人材料; 事故发生后,安监科与责任单位要尽快搜集与事故有关的相关材料(对证人口述要做好记录和考证)。
25、 2、由行政办负责搜集提交的材料有: 受害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种、职务、工龄,本工种工龄、用工形式、技术状况及安全技术、安全知识培训情况。 3、由机械队负责搜集提交的材料有: (1)事故前设备、设施等的性能、质量,有关设计、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 (2)设备、设施的操作规程,操作设备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及规章制度等;(3)事故地点(设备地点)工作环境及个人防护措施等。 4、由生产技术科负责搜集提交的资料有: (1)采煤工艺情况; (2)事故当班检查、记录、汇报情况; (3)现场质量情况; (4)施工工艺及采剥等情况; (5)地质、水文地质情况,有关设计资料及技术要求; (6)绘制事故现
26、场图(标明受伤者及相关人员设备设施位置)。 五、事故分析追查 1、事故发生后,经医院及相关部门初步鉴定属重伤或二级以上非人身伤害事故的,由对应的调查组进行事故分析追查。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照有关制度,把事故的原因、责任、防范措施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于24小时内提交矿矿务会讨论决定后执行。轻伤事故由安检科组织相关科室进行追查,于24小时内提交事故报告,并按制度提出处理意见报矿矿务会通过执行。 2、经矿务会批准的事故报告,由通安科负责下发事故通报。 六、事故报告及统计 对事故分析追查完毕,经矿务会批准的事故报告,由安全科于24小时内以文件形式向公司及相应部室报告,报告要附有对相关人员的处理
27、意见、伤病人员登记表、事故现场示意图、事故现场照片、医院对伤害人员伤害程度鉴定、物证、人证材料、直接、间接损失材料等。 安全科对事故报告进行汇总存档,并根据事故报告建立工伤事故台账和非伤亡事故台账,调度室、生产技术科、机电科根据业务范围分别建立非伤亡事故台账。通安科建立的非伤亡事故台账要包括调度室、生产技术科、机电科等三个科室所有非伤亡事故台账的内容。 第三篇:安全生产事故报告调查统计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调查统计制度 为依法、及时、准确的查清事故的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调查处理伤亡事故,因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
28、,责任分明,依法建立按规定如实上报各类事故制度。 二、本着有事故报事故,无事故报平安,及时、准确无误地如实上报各类事故和按月填报伤亡事故的月报告。 三、在辖区内发生除轻伤事故外的伤亡事故,因立即按规定报告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公安机关、工会、行业主管部门,并在4小时内书面报告事故情况(含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类别、经过、伤亡情况、损失情况、初步原因分析)。并按照应急制度要求,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保护好现场,组织抢险、施救。 四、发生轻伤事故,由用人单位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五、发生一般死亡事故和重特大伤亡事故,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上级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公安机关、监察机关、
29、工会、行业主管部门等组成的伤亡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六、省、市、县(区)所属单位在本行政区域内发生各种伤亡事故,由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监察机关、工会、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镇政府积极配合。 七、对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事故迟延不报、有意破坏事故现场的,以及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事故调查及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篇:村安全生产事故报告调查统计制度村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和调查处理制度 为严格依法、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按照国家有关规
30、定上报事故情况,特制定制度如下: 1、调查处理伤亡事故,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分明,依法建立按规定如实上报各类事故制度。 2、本着有事故报事故,无事故报平安,及时、准确无误地如实上报各类事故和按月填报伤亡事故月报表。 3、在辖区内发生除轻伤事故外的伤亡事故,应立即按规定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工会、行业主管部门,并在24小时内书面报告事故概况(含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类别、经过、伤亡情况、初步原因分析)。并按照应急制度要求,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保护好现场,组织抢险、施救。 4、发生轻伤事故,由用人单位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 5、发生一般死亡
31、事故和重特大伤亡事故,村委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监察机关、工会、行业主管部门等组成的伤亡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6、省、市所属单位在本村政区域内发生各类伤亡事故由省、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机关、监察机关、工会、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村委要积极配合。 7、对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有意破坏事故现场的,以及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事故调查及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建立、完善安全生产事故报告档案,年终归档管理,做到有据可
32、查。 丁堰村委 第五篇: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XX县区城市燃气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情况,建立科学完善的事故统计分析制度,总结教训、预防事故,根据上级有关事故统计报告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范围为本公司下属各单位所有车辆(包括营运车辆,公务车辆)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 第三条。发生行车事故后,押运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抢救伤员,同时迅速向事故发生地的
33、公安交警部门、道路运管机构及车辆所属单位报告。 第二章 统计类 第四条。行车事故统计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四个等级。 1、轻微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轻伤12人;或现场车、物,损失折款1,000元以下的事故(当事故涉及多方时,包括多方车物损失,下同)。 2、一般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重伤1.2人;或轻伤3人及以上;现场车、物损失折款1,000元至30,000元以下的事故。 3、重大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死亡12人;或重伤3-10人;或现场车、物损失折款30,000元至60,000元以下的事故。 4、特大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死亡3人及以上;或重伤11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同时重伤8
34、人及其以上;或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及以上;或车、物损失折款60,000元以上的事故。 第五条行车事故类别分为,翻车、坠车、碰撞、刮擦、运行伤害、爆炸、失火等。 第六条。行车事故应负责任为全部、主要、同等和次要责任。 第三章 行车事故报告 第七条:行车事故报告分为:内部事故统计报告和上报事故统计报告。 第八条:内部事故统计报告是指:当车辆发生轻微事故造成人员受伤时,车辆单位接到事故报告开始,24小时内填报行车事故报告上报公司安全保卫部;未造成人员受伤的行车事故须及时填报行车事故报告,每起事故一份。各车队填报事故(登记)月报表,于在当月底25日前汇总上报安全保卫部。 上报事故统计报告形式为一般报
35、告和紧急报告两种。 第九条:一般事故报告范围 1、一次死亡(失踪)1-2人; 2、一次重伤3-9人; 3、遇险人数14人: 4、无人员伤亡但经济直接损失50100万元以下行车事故或车辆火灾事故。第十条:一般事故报告程序 公司在接到事故报告后4小时内(依基层单位接到报告时计算),按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快报内容填写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紧急报告范围 1、一次死亡(失踪)3人及以上的事故; 2、一次死亡重伤10人及以上的道路运输行车事故; 3、涉及外籍人员(包括港、澳、台)死亡的道路运输行车事故; 4、造成直接经济损失l00万元以上的道路运输行车事故; 5、事故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已造
36、成较大影响或易引发其他事端的,或其他需及时上报的重要情况。 第十二条:紧急报告程序 公司在接到事故报告后1小时内(依基层单位接到报告时计算),按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快报内容填写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报告后,应尽快了解详情,在5小时内补报或续报,事故初步原因要在8小日寸内续报上级主管部门。发生事故后,在死亡(失踪)人数不明的情况下,一律按紧急事故程序报告,待事故伤亡人数确认后再补报或续报。 第十三条:事故报告统一使用交通部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快报(见附表)格式,按照事故报告程序,由事故报告单位负责填报,报告的具体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年、月、日、时)、天气情况; 2、车辆牌号、车型、
37、核定人(吨)数、实载人(吨)数; 3、事故发生的地点、道路类别(高速、国道、省道、县乡道)、运行线路、线路类别、始发站(地)、车站等级; 4、发生事故的车辆单位(全称)、企业资质等级; 5、驾驶员(押运员)姓名、从业资格类别及证号; 6、人员伤亡、失踪人数、初步估算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7、事故概况; 8、事故原因、责任分析的初步判断; 9、报告人姓名、联系电话、报告日期; 10、报告单位盖章。 第四章 统计报表 第十四条:行车事故统计,由各单位向公司安全科逐级统计填报,填报说明如下: 1、上报事故是指一般及其以上事故。 2、当月未能认定事故责任的,在统计时,对已掌握的事故次数、伤亡人数情况,应
38、列入当月统计报表范围,并在当月报表中加以说明。事故责任认定后,再计入次月责任折合,按责任折合数据作相应调整及说明。 3、报告期内无上报事故的,也应填报统计报表,累计计算相关数据,并注明本月或季、半年、全年无上报事故。 第十五条:填报统计报表时应注意: 1、填表人的签名; 2、安全部门负责人在“统计负责人”上签名; 3、单位领导的签名; 4、填报日期; 5、加盖填报单位公章。 第五章 统计计算 第十六条:行车事故责任折合系数为: 1.00全部责任、0.75主要责任、o.5n等责任、0.25次要责任。 第十七条。上报事故是指一般及以上事故;责任折合事故次数是指实际事故次数与责任系数之积。 第十八条
39、。事故死亡人数是指事故发生的当时到事故后七天内实际死亡的人数;旅客死亡人数是指事故死亡人数中营运客车内死亡的乘客人数。 第十九条。事故受伤人数是指事故中乘客、行人(骑车人)和运输企业的职工或个体业户及聘用人员等全部重伤和轻伤人数之总和。 第二十条。重伤和轻伤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公安部联合颁布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确定。 第二十一条。责任折合事故死亡人数是指事故死亡人数乘以相应的责任系数之积的叠加(责任折合事故死亡人数=事故死亡人数责任系数)。 第二十二条。责任折合事故受伤人数是指事故受伤人数乘以相应的责任系数之积的叠加(责任折合事故受伤人数=事故受伤人
40、数责任系数)。责任折合重伤人数是指事故重伤人数乘以相应的责任系数之积的叠加(责任折合重伤人数=事故重伤人数责任系数)。 第二十三条。直接经济损失包括轻微及以上事故所发生的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死亡补助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院费和财产直接损失。 第二十四条。责任率是指统计期内实际事故次数与责任折合事故次数之比率。 计算公式: 责任率=责任折合事故次数 100 实际事故次数 第二十五条。事故率是指责任折合事故次数、责任折合事故死亡人数、责任折合事故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与总行程之比率。 1、百万车公里责任行车事故率(简称责任事故率)是
41、指统计期内责任折合事故次数与总行程之比率。 计算公式:责任事故率= 责任折合事故次数 总 行 程 2、百万车公里责任行车事故死亡率(简称责任死亡率)是指统计期内责任折合死亡人数与总行程之比率。 计算公式: 责任死亡率= 责任折合死亡人数 总 行 程 3、百万车公里责任行车事故受伤率(简称责任受伤率)是指统计期内责任折合受伤人数与总行程之比率。 计算公式: 责任受伤率= 责任折合死亡次数 总 行 程 4、百万车公里直接经济损失率(简称直接经损率)是指统计期内行车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与总行程之比率。 计算公式: 直接经损率= 统记期直接经济损失 总 行 程 5、百万车公里旅客死亡率(简称旅客死亡率)是
42、指统计期内行车事故造成旅客死亡人数与总行程之比率。 计算公式: 旅客死亡率= 统计期旅客死亡人数 总 行 程 程理人员必须立即携带工具(纸、笔、尺、相机)赶赴事故现场,查清伤者送院情况,了解报案(交警、保险)情况,拍摄现场及车辆照片(车辆前、后、左、右及内部),如现场已撤离,应向目击者、当事人或交警了解现场情况,绘制事故现场图。在安全 管理人员前往现场的同时,各级主管领导也须根据事故类型(附后)赶赴医院,详细了解伤者病情,准确的身份信息(身份证明)及联系方式,积极安抚伤者及家属的心情,及时与医生和院方沟通,尽力抢救伤者。 事故现场处理结束后,必须及时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教育全体从业人员吸取教训;落实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待事故责任认定后,必须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附:事故处理赶赴医院分级制度,轻微事故:部门安全主管;一般事故:主管安全经理;重大事故:分管副总经理;特大事故: 总经理第 六章附 则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对上报的事故报告、统计报表发现错、漏现象的,应及时作出更正说明,重新填报报表。 第二十七条。事故统计报告要求如实、及时准确反映安全事故情况,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如发生瞒报、谎报、迟报等情况的,将在年终安全目标考核时扣除事故报告得分造成负面影响或延误工作的,要追究相关工作人员直至领导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