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读 一、单选(共4小题,总分:40分)1.根据本讲,是大革命的集成者,也是大革命的摧毁者。a.罗伯斯比尔b.拿破仑c.路易十八d.克拉维埃2.根据本讲,贵族的信誉随着其权力的命运消失:贵族在精神领域一向占有的统治地位已成真空,因此在那里能尽情扩张,独自占有这个位置。a.僧侣b.资产阶级c.军人d.作家a.否定b.没有回答c.不明确d.肯定 4.根据本讲,当发动大革命的一代人被摧毁或丧失锐气时,当对自由的热爱在无政府和人民专政中被挫伤而软弱无力时,当慌乱的民族摸索着寻找新的主人的时候,便有了重新建立的极好机会。a.文人政治家b.军事领袖c.专制政府d.民主政府 二、多选(共2小题
2、,总分。20分)1.根据本讲,托克维尔所强调的,也是贯穿于全书的基本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和。a.断层性b.连续性c.暴力性d.反复性 2.根据本讲,法国的旧制度下没有自由和自由,致使每一种公众激情都乔装成哲学;政治生活被强烈地推入文学之中。a.政治b.出版c.游行d.言论 三、判断(共4小题,总分。40分)1.根据本讲,革命前三四十年左右,法国经济停滞,公共财富减少。 正确 错误 2.托克维尔认为,法国大革命比历史上任何事件更加惊人。它在行动中如此充满对立,如此爱走极端,不是由原则指导,而是任感情摆布。 正确 错误3.根据本讲,托克维尔在证明大革命势在必行,合情合理的时候,没有走向形而上学的极端。
3、 正确 错误 4.本讲认为,革命之所以发生,往往并非因为人们的处境每况愈下。那些忍受高压强权毫无怨言、甚至毫不自知的人民,往往在压迫稍有放松之时奋起反抗,挣脱枷锁。 正确 错误篇二: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读(上)课程的考试(100分)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
4、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共4小题,总分。40分)1.根据本讲,革命的主要起源是。a.社会因素b.宗教因素c.经济因素d.文化因素2.根据本讲,旧制度末期的等级社会中社会流动已经出现,表现为穿袍贵族的出现和经济力量的增长。a.无产阶级b.资产阶级c.工农阶级d.中产阶级3.根据本讲,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是。a.马克吐温b.雅克卢梭c.涂尔干d.托克维尔4.根据本讲,世纪是西方国家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代。a.16-17b.17-18c.18-19d.19-20 二、多选(共2小题,总分。20分)1.根据本讲,旧制度末期,法国民众的两种激情是指。a.要求减税b.要
5、求地位c.要求平等d.要求自由 2.根据本讲,贵族的没落不仅体现在、和上,还表现在他们不能审时度势。a.情感b.经济c.政治d.文化 三、判断(共4小题,总分。40分)1.根据本讲,法国革命史一场政治革命,但不是一场社会革命。 正确 错误 2.根据本讲,旧制度下法国社会普遍存在的、时时发生的极度的不自由是引起人民的愤怒、引发革命的根本原因。 正确 错误3.1856年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出版,同年,英国、美国、德国等国有译著出版,135年后,才有中译本。 正确 错误 4.根据本讲,革命往往是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开端,一种新的政治文化形成的最初形态。 正确 错误篇三: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读 走向平等自由之
6、路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读(上)许平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二o一三年十一月 走向平等自由之路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读(上)许平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二o一三年十一月 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讲的是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导读,具体的题目是走向平等自由之路,在讲课之前我想跟大家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影响史。这本书是在1959年出版的,出版的当时这个作者托克维尔他非常不自信的在给他英国妻子写信中写到,他说我这本书可能不会讨好任何一派,保皇党也不会看到一个旧制度的完美的图片,革命派可能也看不到对革命的赞赏。只有自由派可能会喜欢,但是自由派又非常少,所以他对这本书的前途非常担忧。但是没想到,他在1956年出版之后,他1959
7、年去世,他去世之前这本书就已经再版了四次,而且相继被翻为各种语言,在全世界传播。而我们国家是在135年之后才有了中译本,当然这主要是有政治的和历史的一些原因。 一、大革命和旧制度概要 为了大家便于理解这本书,所以在介绍这本书之前,我想把法国旧制度的情况和革命进程,革命结果大致的线索跟大家描述一下,这样呢大家也容易理解书本身所指的内容。 首先呢跟大家讲一下法国的旧制度,法国的旧制度其实是在欧洲是最经典的封建制度,所谓最经典的封建制度就是他造成的是一个等级制,所谓等级制是这个社会中他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僧侣,第二等级是贵族,其他不是僧侣,不是贵族的,都属于第三等级,包括什么土地上的农民,包括工
8、商业章,其他市民啊等等,这些都是第三等级,而这个等级是怎么建立的呢,他是在公元四到五世纪的时候,蛮族入侵,进入到了法国土地的时候,当时蛮族入侵的军事首领,他为了上次他底下的亲兵,没有东西赏赐,他只有是赏赐土地,那赏赐土地的时候就划这一块给他,划那一块给他。划这土地的同时,他同时把土地连通土地上的人民赏赐给他了,这样一来呢,就在得到这个土地的亲兵,最后就演变成领主,所以领主就是,他是这片领土的主人。而在这个领土上的人民,是从从属于他的臣民。这个领主呢,他对国 王效忠是用打仗服兵役这样一种形式效忠。而底下的臣民他要对领主尽义务的是要给他服劳役,地租,要给他食物地租,要给做种种事儿,甚至包括什么打扫
9、卫生,看孩子等等,而这个领主呢,这个领地本身就是属于那个领主的,封建主的。大小不同的领主,也后来我们所只有的法国贵族的公侯伯子男。他们是因出身而造成的贵族。就咱们所说封建社会是出身的不平等。就你永远不可能。因为当初你不是贵族阶层里的,你永远不可能是贵族。这是当时旧制度的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就是等级制,就是不平等。 第二个特征就是封建专制制度,所谓封建专制,咱们知道路易十四,可能大家都听说过,路易十四他所造成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专制制度,一切都是他的。他最经典的话就是朕即国家,我就是这个法兰西。他把所有的权力都掌在自己手里。那大家可能会问了,贵族干吗呢,贵族他不是在底下还有他的权力,他掌握地方权力,
10、这就是专制制度和贵族制度他们本身共融在一体,他们矛盾所在,路易十四他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为了削弱大贵族的权力,他呢,建立一个凡尔赛宫,这大家都知道,极尽奢华,建立一个凡尔赛宫,建立一个凡尔赛宫它的一个政治目前就是要把贵族从剥离他们和他们领主上人民的关系,使他们集结到凡尔赛宫来,铸建以他所派的行政官员,咱们现在说官僚体制,以官员去取代原来的贵族。这样就造成了一个,法国旧制度特点,第一,不平等,三个等级制,而这三个等级,第一等级用祷告为国王服务,第二等级用剑用战争为国王服务,第三等级呢,承担着全部的国家的财政负担,因为第一第二等级他是也免税权的。这时当时的一个极不合理极不公平极不平等的这样一个贵族
11、体制。这是大革命前的大致状况。我再跟大家介绍一下大革命中,革命的状况。革命开始呢是1789年5月份召开三级会议为开始点的,当时并不是想革命,当时是因为国王要贵族纳税,因为国家财政困难,要贵族纳税,贵族拒不纳税,因为他们有史以来,从来都不纳税,所以他们要求召开三级会议,来解决这个问题。三级会议是什么呢,是法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会议,这个会议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是征收新税的时候召开三级会议,批准征收新税。在王权最鼎盛的时候,路易十四的时候,他已经不再开这个会议了。国王本身就是我要征新税,我就有权征新税。而现在当贵族反叛国王的时候,他就要召开三级会议,召开三级会议之前呢,全国有一个,后来看是革命动员
12、过程。要求各个等级,就僧侣贵族和第三等级,他们分别的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当时叫陈情书。陈情书的起草过程等于一场革命的发动。因为人们都在把自己的愿望表达出来,我想怎么着,我想怎么,而这时候大家想到,法国的旧制度不再是一百多年前的旧制度,不再是路易十四时代的,这时候新的精神,新的社会发展要求都出现了,人们思想都受了这个引导,所以人们要求改变现状。最后第三等级的会议召开之后,原来是按等级投票,每一个等级投一票,所以一共就三票,僧侣和贵族很显然是站在维护通知阶级的,再一个就是说第三等级。第三等级永远是一票,其他两个等级呢他是两票,这个会议召开呢就是第三等级要求按人头投票,因为第三等级他们最大的长处,他们
13、的优势就在于他们的人数多。所以这样呢就人们寄希望于第三等级会 议发生变化,其实是对过去的表面上是个程序上的变化,其实是对旧制度的一个革命性的推翻。人们都在等着,就寄希望于这个三级会议,人们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但这个时候人们等不及了。因为这个会议没有满足人们的欲望。所以等不及了,咱们只是,7月14号,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这个作为革命的开始。当时很有意思的一个镜头就是仆从跑到国王路易十六哪儿去,说国王不好了,说市民暴动了,他说是一场骚乱吗,他说,不,这是一场革命。就这时候人们已经看到,革命已经爆发了,已经像摧毁一切的这样一种形式爆发了,真正爆发之后呢,法国革命和其他革命不同之处就是他一波又一波的
14、革命者投身与革命,然后后来的革命者把前面的革命者又推向前进,推上断头台,把革命推向前进。先是代表大资产阶级,代表贵族的,他们被称作是斐扬派,斐扬派他们要实行一定的改革,废除封建制度啊等等,就是废除贵族的免税特权等等。但是后面这个阶级,他们按照理想的要求,觉得还不够,还要往前推,第二个是吉伦特派,吉伦特派把前面一派推向断头台之后,他们推行更激进的革命,制革更激进的革命就是他要把国王杀死,然后送上断头台,满足工商业者的要求,把革命推向前进。到后来,连吉伦特派也不能满足,因为以平等的要求来进行号召,进行革命,它是一个非常激进的,能够调动最底下处于不平等阶层体制下最底层人民的革命能动性,所以他们第三代
15、上来的雅各宾派,雅各宾派又吉伦特派推向了断头台,然后他们推行更激进的,比如平分土地等等。法国一个很特殊的一个国界环境就是,当法国进行革命的时候,整个欧洲联合起来来遏制法国革命,括已经进行了革命的英国,英国组织反法联军,扼杀法国革命,法国革命一次两次三次粉碎干涉军。 革命这样振荡,一步一步往前推,在这个推的过程中呢,断头台垫地,革命在吞噬自己的儿子,把原来的革命者一波一波的推下去,最后达到革命的顶峰,其实这个革命的顶峰已经超过了法国所能允许的法国历史所能允许的一个限度。这样十几年过去了,人们已经疲惫了,革命停不下来,人们需要秩序的时候,这个时候,咱们知道,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八零几年,拿
16、坡仑回来,他作为执政府,实施了午夜政变,最后他建立起来了拿坡仑帝国,而拿坡仑帝国呢,他是怎么样一个,他是以人民的名义进行统治,或者是以革命的名义进行统治的一个帝国。他甚至比被推翻的那个旧制度更加专制,他尽管设了几个院,什么保民院什么等等,一个学者对他的评价就是,他对宪法起草过程是从左手到右手。其实他操纵了所有的过程,尽管表面上是民主的形式。这样一个帝国建立,他其实是以革命的名义建立的。因为他的名言就是说,我就是大革命,和前面的路易十四,朕即国家基本是相似的。就是说法国在经过了个革命的过程,推翻了那种专制,最后出现的还是一个专制的国家。拿坡仑领导了,他确实是通过拿坡仑法典把法国革命基本的成果,比
17、如说小土地制度,固定下来,私有权,咱们所说的物权法,固定下来,而且他一个最大功绩就是他领导法国打败了几次反法联盟,但是他走的太远了,他再往前走已经为欧洲所不允许,法国也无能为力了,在欧洲的反法联盟的情况下,拿坡仑帝国倒台,倒台之后出现的是什么,是复辟王朝回来,复辟王朝再回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就是 说,过去的25年他们什么都没学会,什么也没有忘记。回来的贵族,他要想重新回到大革命之中他所失去的一切,要找会他的一切,土地啊,爵位啊,他的特权等等,但是法国人民不允许了,中间出现一个拿坡仑的百日王朝,拿坡仑就兵不血刃,带着一千骑兵在法国登陆以后,然后直接走到了巴黎,人们就希望英雄再来主持他们,但是又为当
18、时的封建制度所不允许,封建的欧洲所不允许,最后出现了复辟王朝,复辟王朝之后,1830年又出现一场革命,建立了西野王朝,西野王朝之后呢,1848年,法国再一次出现革命,这次人民又要求共和,但是又没有成功,最后出现的是什么,是第二帝国,1851年建立第二帝国,建立第二帝国,它是拿坡仑的侄子,咱们知道波拿巴,他顶着拿坡仑的旗号,头上有拿坡仑的光环,人们就相信他,因为那是选出的皇帝,他是靠民主的方式选出这个皇帝,推上了领导的位置,这时候他又实行专制,但是到末期的时候,到第二帝国末期的时候,开始了一些自由的改革,最后呢,法国才真正朝向了他革命者当初所期望的目标前进。最后到了1875年的时候,第二帝国已经
19、垮台了,这个时候,法国才一票多数通过了共和国,这个共和国的法案通过之后,共和国还是摇摇欲坠,意识到一战前咱们看到法国政府也非常软弱,一直到二战之后,到1958年的时候,戴高乐再次出山的时候,他对前面的法国整体的改革,一改革就是第五共和国,第四共和国和前面第三共和国,所不同之点就是他提高了行政权力,提高了政府的权威提高了总统的权力,然后保留的人们的选举制度。而总统是人民选出来的,直接选举出来的。这样一来,就是说法国他最后他希望的一个,就是说,这是法国革命的结果,就是说,他希望一个能以他们的名义来掌控的一个政府,这时对法国民族特性的一个看法。我给大家介绍这个大致的法国革命前革命后的过程,而这个国家
20、恰恰是我们理解旧制度和大革命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要从这个历史事实中去理解托克威尔如何进行思考的。下面呢我们就开始解读接制度与大革命。 就这样一本小书,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说明这本书本身它里面所包含的内容和智慧肯定它是会超越时代的,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大家要学这本书的原因。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这本书具体内容,背景、内容、影响和意义。 我们主要从这四个方面来讲,首先第一个是革命的时代与革命的思考,第二个是旧制度与大革命,讲的就是旧制度和大革命的关系,其实就是我们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第三个是革命是走向平等的唯一门槛吗。这里对是否要进行革命提出了置疑,当然最主要是对托克维尔的
21、置疑。第四个我们要讲的话是法国革命给我们的历史启迪。 二、革命的震荡与时代的思考 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出现的背景,这本书是在1956年出版的,当时在1819世纪,正是西方要走向现代社会的一个转型的一个时代。在当时整个时代的主题就是如何 在摧毁传统的封建的制度之后建立一个新的社会,这是当时人们所思考的中心问题。托克维尔他也说,他说不只是法国和欧洲已经公开显明的这是旧的社会制度已经永远消失了。对于这个时代的我们来说,唯一的任务就是在贵族制消失的废墟之上,如何进一步和审慎的重组一个没有君主制的新的民主社会。 就是说这个课题是当时整个时代思考的课题,如何建立新的民主社会。它需要历史的思考,也需要一门新的
22、政治科学。所以托克维尔他所要完成的就是这样一个思考,解答的是这样一个时代要思考的问题。这是当时整个社会的大背景。我们再看看法国,法国从1789年革命爆发到1814年,拿坡仑帝国垮台。法国在革命的浪潮中翻滚了1/4世纪,当时的人们在创造历史,但是没有人来精心来思考历史。当革命振荡余波消逝之后,人们才开始了对革命的反思,对历史的思考。 19世纪在法国出现了很多的历史学家,而且非常著名,这些人基本上都出生在革命的动荡年代。而且他们亲身经历了革命的这种时代,他看到了阶级之间的碰撞,所以他们在聚焦革命这个核心命题的时候,他们不约而同的都用企业斗争的观点来解释法国大改革。他们或者是描述,或者是讴歌,或者是
23、复活革命。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而他们这些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解释历史,作为一种思想的遗赠给了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源泉。 在这一些关于法国革命的历史中只有托克维尔他是卓尔不群的。他不站在任何阶级的立场上,既不批判,也不讴歌。他没有很偏执的明确的立场,而恰恰是从历史出发。他的研究应该说是卓尔不群的,把19世纪法国革命的研究推向了最高峰。他这本书里所包含的深邃的历史智慧是穿越时代和跨越国界的。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从中汲取他的思想滋养和历史的教育。 这本书是在1850年酝酿的,这个时候大革命已经过去了30年,30年是一个足以让人们有历史眼光的一个时段。虽然革命的振荡的余波还在存在着,革命的目标
24、还没有达到。但是人们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思考它了。当时托克维尔刚刚写完论美国的民主,这是他的另一篇名著。而且因此获得了法国科学院院士的一个称号,这个时候在1850年12月的时候,他就给他的朋友写信,他说我一直在酝酿写一本新著。要把事实和思想,历史哲学和历史本身结合起来。设法说明使人们明白构成这个时代链条的主要环节,那些重大事件的原因特点和意义。他认为这些思想不仅应该涉及那个时期,而且要涉及此前和此后的时期,涉及他的特点,涉及完成帝国的那位卓越人物。当然指的是拿坡仑,涉及他给法国大革命的运动、国家命运以及真个欧洲命运所昭示的方向。 从他信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托克维尔他所要做的不是叙述历史,而是思考历
25、史。不是涉及某一段的具体的历史,而是要昭示发展方向的历史。他认为要把他强力的光线,投向前一个时代和后一个时代的历史思考。 第二篇: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读下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读(下) 一、单选(共4小题,总分:40分)1.根据本讲,是大革命的集成者,也是大革命的摧毁者。a.罗伯斯比尔b.拿破仑c.路易十八d.克拉维埃2.根据本讲,贵族的信誉随着其权力的命运消失:贵族在精神领域一向占有的统治地位已成真空,因此在那里能尽情扩张,独自占有这个位置。a.僧侣b.资产阶级c.军人d.作家 3.根据本讲,“革命是走向平等的唯一门槛。”的答案是的。a.否定b.没有回答c.不明确d.肯定 4.根据本讲,当发动大革命的
26、一代人被摧毁或丧失锐气时,当对自由的热爱在无政府和人民专政中被挫伤而软弱无力时,当慌乱的民族摸索着寻找新的主人的时候,便有了重新建立的极好机会。a.文人政治家b.军事领袖c.专制政府d.民主政府 二、多选(共2小题,总分。20分)1.根据本讲,托克维尔所强调的,也是贯穿于全书的基本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和。a.断层性b.连续性c.暴力性d.反复性 2.根据本讲,法国的旧制度下没有自由和自由,致使每一种公众激情都乔装成哲学;政治生活被强烈地推入文学之中。a.政治b.出版c.游行d.言论 三、判断(共4小题,总分。40分)1.根据本讲,革命前三四十年左右,法国经济停滞,公共财富减少。 正确 错误 2.托
27、克维尔认为,法国大革命比历史上任何事件更加惊人。它在行动中如此充满对立,如此爱走极端,不是由原则指导,而是任感情摆布。 正确错误 3.根据本讲,托克维尔在证明大革命势在必行,合情合理的时候,没有走向形而上学的极端。 正确 错误 4.本讲认为,革命之所以发生,往往并非因为人们的处境每况愈下。那些忍受高压强权毫无怨言、甚至毫不自知的人民,往往在压迫稍有放松之时奋起反抗,挣脱枷锁。 正确 错误篇二: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读 走向平等自由之路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读(上)许平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二o一三年十一月 走向平等自由之路旧制度与大革命导读(上)许平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二o一三年十一月 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
28、给大家讲的是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导读,具体的题目是走向平等自由之路,在讲课之前我想跟大家先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影响史。这本书是在1959年出版的,出版的当时这个作者托克维尔他非常不自信的在给他英国妻子写信中写到,他说我这本书可能不会讨好任何一派,保皇党也不会看到一个旧制度的完美的图片,革命派可能也看不到对革命的赞赏。只有自由派可能会喜欢,但是自由派又非常少,所以他对这本书的前途非常担忧。但是没想到,他在1956年出版之后,他1959年去世,他去世之前这本书就已经再版了四次,而且相继被翻为各种语言,在全世界传播。而我们国家是在135年之后才有了中译本,当然这主要是有政治的和历史的一些原因。 一、大革命
29、和旧制度概要 为了大家便于理解这本书,所以在介绍这本书之前,我想把法国旧制度的情况和革命进程,革命结果大致的线索跟大家描述一下,这样呢大家也容易理解书本身所指的内容。 首先呢跟大家讲一下法国的旧制度,法国的旧制度其实是在欧洲是最经典的封建制度,所谓最经典的封建制度就是他造成的是一个等级制,所谓等级制是这个社会中他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僧侣,第二等级是贵族,其他不是僧侣,不是贵族的,都属于第三等级,包括什么土地上的农民,包括工商业章,其他市民啊等等,这些都是第三等级,而这个等级是怎么建立的呢,他是在公元四到五世纪的时候,蛮族入侵,进入到了法国土地的时候,当时蛮族入侵的军事首领,他为了上次他底下
30、的亲兵,没有东西赏赐,他只有是赏赐土地,那赏赐土地的时候就划这一块给他,划那一块给他。划这土地的同时,他同时把土地连通土地上的人民赏赐给他了,这样一来呢,就在得到这个土地的亲兵,最后就演变成领主,所以领主就是,他是这片领土的主人。而在这个领土上的人民,是从从属于他的臣民。这个领主呢,他对国 王效忠是用打仗服兵役这样一种形式效忠。而底下的臣民他要对领主尽义务的是要给他服劳役,地租,要给他食物地租,要给做种种事儿,甚至包括什么打扫卫生,看孩子等等,而这个领主呢,这个领地本身就是属于那个领主的,封建主的。大小不同的领主,也后来我们所只有的法国贵族的公侯伯子男。他们是因出身而造成的贵族。就咱们所说封建
31、社会是出身的不平等。就你永远不可能。因为当初你不是贵族阶层里的,你永远不可能是贵族。这是当时旧制度的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就是等级制,就是不平等。 第二个特征就是封建专制制度,所谓封建专制,咱们知道路易十四,可能大家都听说过,路易十四他所造成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专制制度,一切都是他的。他最经典的话就是朕即国家,我就是这个法兰西。他把所有的权力都掌在自己手里。那大家可能会问了,贵族干吗呢,贵族他不是在底下还有他的权力,他掌握地方权力,这就是专制制度和贵族制度他们本身共融在一体,他们矛盾所在,路易十四他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为了削弱大贵族的权力,他呢,建立一个凡尔赛宫,这大家都知道,极尽奢华,建立一个凡尔
32、赛宫,建立一个凡尔赛宫它的一个政治目前就是要把贵族从剥离他们和他们领主上人民的关系,使他们集结到凡尔赛宫来,铸建以他所派的行政官员,咱们现在说官僚体制,以官员去取代原来的贵族。这样就造成了一个,法国旧制度特点,第一,不平等,三个等级制,而这三个等级,第一等级用祷告为国王服务,第二等级用剑用战争为国王服务,第三等级呢,承担着全部的国家的财政负担,因为第一第二等级他是也免税权的。这时当时的一个极不合理极不公平极不平等的这样一个贵族体制。这是大革命前的大致状况。 我再跟大家介绍一下大革命中,革命的状况。革命开始呢是1789年5月份召开三级会议为开始点的,当时并不是想革命,当时是因为国王要贵族纳税,因
33、为国家财政困难,要贵族纳税,贵族拒不纳税,因为他们有史以来,从来都不纳税,所以他们要求召开三级会议,来解决这个问题。三级会议是什么呢,是法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会议,这个会议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是征收新税的时候召开三级会议,批准征收新税。在王权最鼎盛的时候,路易十四的时候,他已经不再开这个会议了。国王本身就是我要征新税,我就有权征新税。而现在当贵族反叛国王的时候,他就要召开三级会议,召开三级会议之前呢,全国有一个,后来看是革命动员过程。要求各个等级,就僧侣贵族和第三等级,他们分别的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当时叫陈情书。陈情书的起草过程等于一场革命的发动。因为人们都在把自己的愿望表达出来,我想怎么着,我
34、想怎么,而这时候大家想到,法国的旧制度不再是一百多年前的旧制度,不再是路易十四时代的,这时候新的精神,新的社会发展要求都出现了,人们思想都受了这个引导,所以人们要求改变现状。最后第三等级的会议召开之后,原来是按等级投票,每一个等级投一票,所以一共就三票,僧侣和贵族很显然是站在维护通知阶级的,再一个就是说第三等级。第三等级永远是一票,其他两个等级呢他是两票,这个会议召开呢就是第三等级要求按人头投票,因为第三等级他们最大的长处,他们的优势就在于他们的人数多。所以这样呢就人们寄希望于第三等级会 议发生变化,其实是对过去的表面上是个程序上的变化,其实是对旧制度的一个革命性的推翻。人们都在等着,就寄希望
35、于这个三级会议,人们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但这个时候人们等不及了。因为这个会议没有满足人们的欲望。所以等不及了,咱们只是,7月14号,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这个作为革命的开始。当时很有意思的一个镜头就是仆从跑到国王路易十六哪儿去,说国王不好了,说市民暴动了,他说是一场骚乱吗,他说,不,这是一场革命。就这时候人们已经看到,革命已经爆发了,已经像摧毁一切的这样一种形式爆发了,真正爆发之后呢,法国革命和其他革命不同之处就是他一波又一波的革命者投身与革命,然后后来的革命者把前面的革命者又推向前进,推上断头台,把革命推向前进。先是代表大资产阶级,代表贵族的,他们被称作是斐扬派,斐扬派他们要实行一定的改革,
36、废除封建制度啊等等,就是废除贵族的免税特权等等。但是后面这个阶级,他们按照理想的要求,觉得还不够,还要往前推,第二个是吉伦特派,吉伦特派把前面一派推向断头台之后,他们推行更激进的革命,制革更激进的革命就是他要把国王杀死,然后送上断头台,满足工商业者的要求,把革命推向前进。到后来,连吉伦特派也不能满足,因为以平等的要求来进行号召,进行革命,它是一个非常激进的,能够调动最底下处于不平等阶层体制下最底层人民的革命能动性,所以他们第三代上来的雅各宾派,雅各宾派又吉伦特派推向了断头台,然后他们推行更激进的,比如平分土地等等。法国一个很特殊的一个国界环境就是,当法国进行革命的时候,整个欧洲联合起来来遏制法
37、国革命,括已经进行了革命的英国,英国组织反法联军,扼杀法国革命,法国革命一次两次三次粉碎干涉军。革命这样振荡,一步一步往前推,在这个推的过程中呢,断头台垫地,革命在吞噬自己的儿子,把原来的革命者一波一波的推下去,最后达到革命的顶峰,其实这个革命的顶峰已经超过了法国所能允许的法国历史所能允许的一个限度。这样十几年过去了,人们已经疲惫了,革命停不下来,人们需要秩序的时候,这个时候,咱们知道,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八零几年,拿坡仑回来,他作为执政府,实施了午夜政变,最后他建立起来了拿坡仑帝国,而拿坡仑帝国呢,他是怎么样一个,他是以人民的名义进行统治,或者是以革命的名义进行统治的一个帝国。他甚至
38、比被推翻的那个旧制度更加专制,他尽管设了几个院,什么保民院什么等等,一个学者对他的评价就是,他对宪法起草过程是从左手到右手。其实他操纵了所有的过程,尽管表面上是民主的形式。这样一个帝国建立,他其实是以革命的名义建立的。因为他的名言就是说,我就是大革命,和前面的路易十四,朕即国家基本是相似的。就是说法国在经过了个革命的过程,推翻了那种专制,最后出现的还是一个专制的国家。拿坡仑领导了,他确实是通过拿坡仑法典把法国革命基本的成果,比如说小土地制度,固定下来,私有权,咱们所说的物权法,固定下来,而且他一个最大功绩就是他领导法国打败了几次反法联盟,但是他走的太远了,他再往前走已经为欧洲所不允许,法国也无
39、能为力了,在欧洲的反法联盟的情况下,拿坡仑帝国倒台,倒台之后出现的是什么,是复辟王朝回来,复辟王朝再回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就是 说,过去的25年他们什么都没学会,什么也没有忘记。回来的贵族,他要想重新回到大革命之中他所失去的一切,要找会他的一切,土地啊,爵位啊,他的特权等等,但是法国人民不允许了,中间出现一个拿坡仑的百日王朝,拿坡仑就兵不血刃,带着一千骑兵在法国登陆以后,然后直接走到了巴黎,人们就希望英雄再来主持他们,但是又为当时的封建制度所不允许,封建的欧洲所不允许,最后出现了复辟王朝,复辟王朝之后,1830年又出现一场革命,建立了西野王朝,西野王朝之后呢,1848年,法国再一次出现革命,这次
40、人民又要求共和,但是又没有成功,最后出现的是什么,是第二帝国,1851年建立第二帝国,建立第二帝国,它是拿坡仑的侄子,咱们知道波拿巴,他顶着拿坡仑的旗号,头上有拿坡仑的光环,人们就相信他,因为那是选出的皇帝,他是靠民主的方式选出这个皇帝,推上了领导的位置,这时候他又实行专制,但是到末期的时候,到第二帝国末期的时候,开始了一些自由的改革,最后呢,法国才真正朝向了他革命者当初所期望的目标前进。最后到了1875年的时候,第二帝国已经垮台了,这个时候,法国才一票多数通过了共和国,这个共和国的法案通过之后,共和国还是摇摇欲坠,意识到一战前咱们看到法国政府也非常软弱,一直到二战之后,到1958年的时候,戴
41、高乐再次出山的时候,他对前面的法国整体的改革,一改革就是第五共和国,第四共和国和前面第三共和国,所不同之点就是他提高了行政权力,提高了政府的权威提高了总统的权力,然后保留的人们的选举制度。而总统是人民选出来的,直接选举出来的。这样一来,就是说法国他最后他希望的一个,就是说,这是法国革命的结果,就是说,他希望一个能以他们的名义来掌控的一个政府,这时对法国民族特性的一个看法。我给大家介绍这个大致的法国革命前革命后的过程,而这个国家恰恰是我们理解旧制度和大革命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要从这个历史事实中去理解托克威尔如何进行思考的。下面呢我们就开始解读接制度与大革命。 就这样一本小书,为什么能有这么大
42、的影响力。说明这本书本身它里面所包含的内容和智慧肯定它是会超越时代的,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大家要学这本书的原因。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这本书具体内容,背景、内容、影响和意义。 我们主要从这四个方面来讲,首先第一个是革命的时代与革命的思考,第二个是旧制度与大革命,讲的就是旧制度和大革命的关系,其实就是我们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第三个是革命是走向平等的唯一门槛吗。这里对是否要进行革命提出了置疑,当然最主要是对托克维尔的置疑。第四个我们要讲的话是法国革命给我们的历史启迪。 二、革命的震荡与时代的思考 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出现的背景,这本书是在1956年出版的,当时在1819世纪,正是西方要
43、走向现代社会的一个转型的一个时代。在当时整个时代的主题就是如何 在摧毁传统的封建的制度之后建立一个新的社会,这是当时人们所思考的中心问题。托克维尔他也说,他说不只是法国和欧洲已经公开显明的这是旧的社会制度已经永远消失了。对于这个时代的我们来说,唯一的任务就是在贵族制消失的废墟之上,如何进一步和审慎的重组一个没有君主制的新的民主社会。 就是说这个课题是当时整个时代思考的课题,如何建立新的民主社会。它需要历史的思考,也需要一门新的政治科学。所以托克维尔他所要完成的就是这样一个思考,解答的是这样一个时代要思考的问题。这是当时整个社会的大背景。我们再看看法国,法国从1789年革命爆发到1814年,拿坡
44、仑帝国垮台。法国在革命的浪潮中翻滚了1/4世纪,当时的人们在创造历史,但是没有人来精心来思考历史。当革命振荡余波消逝之后,人们才开始了对革命的反思,对历史的思考。 19世纪在法国出现了很多的历史学家,而且非常著名,这些人基本上都出生在革命的动荡年代。而且他们亲身经历了革命的这种时代,他看到了阶级之间的碰撞,所以他们在聚焦革命这个核心命题的时候,他们不约而同的都用企业斗争的观点来解释法国大改革。他们或者是描述,或者是讴歌,或者是复活革命。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而他们这些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解释历史,作为一种思想的遗赠给了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源泉。 在这一些关于法国革命的历史中只有托克维尔
45、他是卓尔不群的。他不站在任何阶级的立场上,既不批判,也不讴歌。他没有很偏执的明确的立场,而恰恰是从历史出发。他的研究应该说是卓尔不群的,把19世纪法国革命的研究推向了最高峰。他这本书里所包含的深邃的历史智慧是穿越时代和跨越国界的。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从中汲取他的思想滋养和历史的教育。 这本书是在1850年酝酿的,这个时候大革命已经过去了30年,30年是一个足以让人们有历史眼光的一个时段。虽然革命的振荡的余波还在存在着,革命的目标还没有达到。但是人们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思考它了。当时托克维尔刚刚写完论美国的民主,这是他的另一篇名著。而且因此获得了法国科学院院士的一个称号,这个时候在1850年12月的
46、时候,他就给他的朋友写信,他说我一直在酝酿写一本新著。要把事实和思想,历史哲学和历史本身结合起来。设法说明使人们明白构成这个时代链条的主要环节,那些重大事件的原因特点和意义。他认为这些思想不仅应该涉及那个时期,而且要涉及此前和此后的时期,涉及他的特点,涉及完成帝国的那位卓越人物。当然指的是拿坡仑,涉及他给法国大革命的运动、国家命运以及真个欧洲命运所昭示的方向。 从他信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托克维尔他所要做的不是叙述历史,而是思考历史。不是涉及某一段的具体的历史,而是要昭示发展方向的历史。他认为要把他强力的光线,投向前一个时代和后一个时代的历史思考。为了达到一个目的,托克维尔选择篇三:旧制度与大革命
47、(上)(下) 1、根据本讲,革命往往是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开端,一种新的政治文化形成的最初形态。 正确 错误 2、根据本讲,法国革命史一场政治革命,但不是一场社会革命。 正确 错误 3、1856年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出版,同年,英国、美国、德国等国有译著出版,135年后,才有中译本。正确 错误 4、根据本讲,旧制度下法国社会普遍存在的、时时发生的极度的不自由是引起人民的愤怒、引发革命的根本原因。 正确 错误 5、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是亚力克西德托克维尔。 正确 错误 6、如何实现新的民主社会,需要历史的思考,也需要一门新的政治科学。 正确 错误 7、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所包含的深邃的历史智慧穿越时代、跨越国界,直至今天,人们还在从中汲取思想的滋养和历史的教育。 正确 错误 8、托克维尔要做的,不是思考历史而是叙述历史。 正确 错误 9、托克维尔展示了他的俯拾即是的真知灼见,完成了对法国革命的历史哲学思考。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