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07654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施工测量方案1.编制依据1.1 工程施工图1.2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4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1.5北京市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1.6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01-41-2002)2.工程概况3.测量准备工作3.1测量器具准备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序号测量器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电子经纬仪DJD2PG台1检测合格2自动安平水准仪AL332台2检测合格3激光垂准仪D2J3台1检测合格4钢卷尺50m把2检测合格5m把10检测合格5水准标尺5m根1检测合格6标准弹簧拉力秤0150N把2检测合格7阳光伞把2

2、3.2人员准备姓 名岗位名称资 格技术负责人工 程 师质检员持 证放线员持 证放线员持 证3.3技术准备熟悉设计图纸,详细了解各轴线与各墙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建筑物与建筑红线间的位置关系,复测测绘院的测量成果,并做定位桩点的保护措施。4.测量放线质量标准依据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4.1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符合下表1:表1项目允许偏差(mm)每层规程要求本工程要求33总高(H)30mH60m10560mH90m151090mH20154.2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细部轴线,平面角度校核闭合差不大于10,量距精度不低于1/10000。各部位放线允许误

3、差符合表2。项目允许偏差(mm)规程要求本工程要求外廓主轴线长度(L)L30m5330mL60m10560mL90m151090mL2015细部轴线22承重墙、梁、柱边线33非承重墙边线33门窗洞口线33表24.3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按每段三个点分别向上传递标高,以备校核。标高允许误差符合下表3。表3项目允许偏差(mm)规程要求本工程要求每层32总高(H)30mH60m10560mH90m151090mH20155.测量方法5.1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5.1.1定位依据的校核:依据测绘院提供的4个建筑物轴线交点坐标反算其

4、边长及夹角;对现场的桩点进行实测实量,当测设结果达到误差1/40000时,则可作为本工程的测设依据。5.1.2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四周离建筑物在10m以上(西北角轴附近离围墙6m),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所以东侧控制点距轴6m,西侧控制点距轴8m,南侧控制点距轴6m,北侧控制点距轴5.5m,组成四边形控制网。5.1.3控制线测设及引桩的制作根据规划局给出的四角轴线交点坐标,精确定位出各轴线。再据单位工程特点,确定细部控制线,制定控制线原则应避开墙、柱,引控制线采用直角坐标法。本工程在距轴、轴、轴、轴、轴、轴、轴、轴、轴各1m处设置九条主控制轴线,并向外引测控制轴线点,及设四个角点,控制点均

5、在地下预埋地桩,设置轴线点,控制轴线点加以妥善保护。布设的轴线控制点要求通视,引桩制作如图1,控制点布置图附图1。5.1.4根据测绘院提供的BM2(52.416院内东南墙根下)、BM3(51.804院内东北大门门墩下),二点高程控制点数据(具体数据详见测绘成果资料),向建筑物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北侧1个,西北侧1个。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5.1.5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5.2基础定位和垫层放线5.2.1打降水井前,施工测量人员按基坑开挖平面图进行施工放线,用白灰撒出建筑物的边坡线,并在白灰线上每间隔10m钉一个5050300的小方木

6、,方木上刷红色油漆,经质量科验收后,报监理签字认可。5.2.2开挖前,校核小木桩尺寸,按小木桩撒白灰线,在机械开挖过程中,让专职测量放线员负责看坡,在边坡开挖中,按撒的白灰线和测量施工方案中的坡度,严格控制每层土的下口线,用挖土机慢慢修坡,严禁超挖。5.2.3当机械挖至8.5m时,安置仪器于轴线控制桩上,后视同一条轴线的另一控制桩,测定主轴线,放出护坡桩中心线,进行护坡桩施工。5.2.4主楼当机械挖至槽底500mm时,测出轴、轴、轴、轴的控制线后进行CFG施工,完成CFG桩以后进行人工清槽。裙楼机械挖至槽底上300mm,人工及时跟上清至槽底上200mm,放出基础钎探点。基础钎探点,横距1500

7、,纵距1300,保证点与点间距1500。5.2.5当人工清至槽底标高时,重新测出主轴线的垫层边界线。当垫层砼施工后,用以上方法,测设主轴线,严格检查主轴线之间的尺寸误差,合格后,再放防水墙线。5.3平面控制5.3.1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他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5.3.2地下轴线投测第一次投测为地下室底板防水保护层上的投测,根据场区控制轴线桩点将主要轴线控制点逐个投测到基础防水保护层面上,然后在保护层面上进行轴线网的校核,当校核误差在允

8、许范围之内,再进行细部小线的测放,地下二层、一层及首层(0.000)楼面的定位操作方法同上。5.3.3首层楼面轴线投测在首层楼面板砼浇筑前,在砼楼面轴线控制交点的位置上预埋24020010钢板,注意钢板与结构面埋平。利用经纬仪对场区轴线坐标再次进行校核,无误后把控制主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然后对各轴线组成的方格网进行角度及距离的核对,边角的各项精度指标不得低于下表所示:等级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建筑物高度60100m101/1000首层楼板根据校核好的轴线控制网进行细部放样,完毕后在钢板埋设位置的一纵一横控制线交点上,用1mm钻头打孔,镶入铜丝,并要对其做好保护,作为以上各楼层平面控制的

9、基准点。这些点所组成的方格网即为0.000以上各楼层的平面控制网,内控点控制网见附图2。在0.000以上各楼层楼板施工的过程中,要预先在内控点区上方相应位置预留一个150150的孔洞(激光洞),用于内控点的竖向传递。首层各内控点的1m2范围内严禁堆放各种材料及杂物,激光孔洞严禁堵塞,以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直至结构封顶。5.3.4首层以上楼层轴线投测投点引测:将激光垂准仪架设在首层内控点上,标明靶放在待测楼层的相应预留洞上,对中整平垂准仪后,打开发光电源并调整激光束,直至接收靶标明到的光斑最小、最亮。慢慢旋转铅直仪,接收把将得到一个激光圆,当该圆直径小于3mm时,圆心即为该控制点的接收点,然

10、后依次投测所需其它控制点。轴线放样:利用光学经纬仪和50m钢尺对待测楼层的接收点所组成的方格网进行角度、距离的测量,满足精度要求后,即作为该楼层的平面控制网,其次进行各轴之间的细部放线工作。5.4高程控制5.4.10.000以下高程的传递基础施工,与基槽开挖同步进行,用塔尺逐步向下传递标高,以控制挖土深度。基槽开挖至槽底上500时,采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导入护坡桩上,校核塔尺导下的标高,且基坑四周不低于四点(每一个方向不低于一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他控制标高后,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5.4.20.000以上高程的传递当施工至首层后,为保证地上部分的标高及楼层的净高要

11、求,在首层外墙上下通视的大角建筑1m线上,作为该工程的常用水准点,并且每一施工流水段的水准点不应少于三处,且相互闭合,每层均采用首层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不得逐层向上丈量,且层层校核。然后在待测楼面层用水准仪将引测上来的水准点作闭合,当误差在3mm以内取平均值作为该楼层的标高基准点,从而依次进行各项测量工作。5.4.3层间标高水平传递各层墙体、柱钢筋上相对标高1米线的抄测。在绑好墙筋、柱筋、合完模后,将上一层的楼板上皮建筑标高1米控制点抄测到每个房间四角的墙体钢筋上(或每个柱子的四角钢筋上),用红漆做出明显标记,便于控制墙体砼浇筑高度,上层楼板砼浇筑厚度,及门窗洞口钢筋绑扎控制和水电专业的使用。

12、墙体、柱子拆模后各层建筑1m线的抄测。墙、柱拆模后,及时在每道墙两侧和柱四周抄测建筑1米线,并弹好墨线,为后面支顶板、大梁、钢筋绑扎、门窗安装、水暖电管件安装及地面施工提供可靠的标高依据。建筑1米线要做到墙墙有线,不得缺失。5.4.4沉降观测本工程按设计要求严格作好沉降观测记录。此项工作将由业主方委托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来完成,我部积极予以配合。5.5装修测量5.5.1二次结构施工以原有控制轴线为准,引放其他墙体、门窗洞口尺寸。主要的建筑1米线以各楼层原有的1米线为准,同一水平线的标高误差控制在3mm以内,在不便于用水准仪的地方可用透明水管施测。5.5.2外墙四大角以控制轴线为准,保证四大角垂直

13、、方正,线锤投测下下贯通,竖向垂直线供玻璃幕墙控制校核。5.6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5.6.1基础工程测绘院提供平面控制点(接桩)引测施工控制轴线桩(定位放线)验线测绘院提供平面控制点(接桩)引测施工控制轴线桩(定位放线)验线砼垫层标高抄测降水、护坡及土方开挖CFG桩施工验槽XwgXwg土方开挖边线及标高控制基坑标高抄测基槽钎探放槽边线砌保护墙报验监理底板防水及保护层放基础底边线地下结构底板上放样报验监理底板施工标高控制报验监理地下结构5.6.2地下结构工程顶板放线报验监理竖向结构施工建筑+1m线标高抄测标高报验横向结构标高控制横向结构施工5.6.3地上结构施工各层在竖向墙、柱模板拆除后立即抄测

14、建筑1米水平控制线标高并报验,以便检查浇筑后质量及下一步施工。抄测建筑+1m线标高上(钢筋上)竖向钢筋绑扎报验监理顶板放线在固定钢筋上丈量上一层建筑+1m线控制标高楼板及砼结构5.6.4二次结构及装修工程抄测建筑+1m线控制标高砌二次结构放二次结构位置线其它项目施工 6质量保证措施6.1严格执行GB50026-93规范及DBJ01-21-95规程,执行项目部制定的各项测量管理制度。测量前,认真熟悉设计图纸,明确建筑物与红线、各轴线与墙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校核各项的尺寸。6.2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定位和水准点的引测,必须以测绘院给定的桩位进行,并事先对桩位进行复核,经甲方及监理确认后,方可使用

15、。6.3主轴线控制桩要采用砼灌注桩进行保护,标高点做好明显标志,放线人员要妥善保护,以免桩位碰动,给测量及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6.4测量时仪器要精平,对中要准确。测角以长边定短边,测高程仪器支在两点之间,保证前后视等长。6.5测量工作要步步校核。测角采用复测法,盘左盘右取平均值;高程引测采用附合测法,即由已知点BM3引测各点位到现场后,再回到另一已知高程BM2进行附合。测量时,每个读数都要由两名放线员分别读数;计算数据时,经两人复核。主轴线采用量对角线的方法进行检查,细部尺寸放线完毕后,放线人员互相对换,进行检查门窗口、洞口、独立柱的位置数量,墙边线和每道墙体控制尺寸是否正确。1米线抄测,要

16、看其四角及门窗两侧是否交圈。6.6每次轴线及标高的抄测完成后,必须经质检员、技术负责人及监理工程师验线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6.7测量放线人员做好原始数据记录和计算记录,将测量工作的内容、成果等详细填入测量资料里,并签字。6.8减少测量误差方法:6.8.1.经纬仪:1) 采用盘左、盘右复测法2) 以长边定短边3) 选用DJD2-PG电子经纬仪4) 注意保养仪器,在检定期内使用并每星期自检6.8.2.水准仪1) 采用附合测法2) 前后视线等长3) 塔尺要扶正,保证顺直4) 高差(或应读前视)要算对、测准,用红蓝铅笔紧贴尺底划线5) 现场引测标高采用精密定平法6) 相邻测点间距3m,一根柱要抄

17、测4个点7) 小线要细(1mm),墨量适中,弹线要绷紧。8) 在检定期内使用,并每星期自检6.8.3.钢尺量距:1) 丈量两点间定线要直,以保证丈量的距离为两点之间直线距离。2) 丈量时尺身要水平,以保证丈量的距离为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3) 前后测手拉力要准(用标准拉力100N),要稳。4) 前后测手动作配合要齐,对点与读数要及时、准确。6.8.4.仪器的使用与维护:1) 测量器具必须由专人负责保管,非测量人员不得擅自使用测量仪器。2) 仪器要防震、防潮、防晒,保护目镜,保护物镜。3) 钢尺要防折、防踩、防轧、防潮、防电、护尺面。4) 仪器搬运要轻拿轻放;器具每次使用后,要作必要的清洁工作。7

18、测量复核措施7.1.1.本工程的测量复验主要采用互检,复查,复验。轴线及水准控制(1米线)主要由每段测量负责人组织测放,由经理部测量责任人组织各段测量负责人复查,两次较差应控制在3mm以内。7.1.2.每段的细部测量由各段技术测量人员配合测量负责人测放,由每段测量负责人复测,误差也不应超过3mm。7.1.3.全部放测完成后,由技术主管、质检员、测量主管检查验收,合格后报请监理复验,以确保无误。7.2.资料管理7.2.1.施工测量记录按北京市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要求编制,编号,根据资料内容和数量进行装订。7.2.2.施工资料内容:1) 工程定位图纸(总平面图、首层建

19、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2) 交接桩记录。3) 设计变更文件及图纸。4) 现场平面控制网与水准点成果表。5) 施工测量记录。6) 竣工验收资料、竣工图。7) 沉降变形观测资料。8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8.1.仪器实行专负责制,建立测量仪器管理台帐,由专人保管、填写。8.2.所有测量仪器必须每年校准检定一次,具备合格的计量检定证书,并由项目测量负责人每半月自检一次。8.3.仪器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应干燥、无尘土。8.4.仪器使用完后,必须进行擦拭。8.5.仪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抱等,禁止置于有振动的车上。8.6.仪器现场使用时,测量员不得离开仪器。8.7.水准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准尺不做工具

20、使用。9测量管理制度9.1.所有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上岗前认真学习测量的相关规范。9.2.到现场放样前必须先熟悉图纸,对图纸技术交底中的有关尺寸进行计算、复核,制定具体的方案后方可进场。9.3.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控制点的布置,并随时检查控制点的保存情况,如有破坏及时纠正。9.4.及时掌握图纸变更、洽商,并及时将变更内容反映到图纸上。9.5.工作中应严格、认真、负责、及时校核,避免因测量出现大误差,影响施工质量、进度,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9.6.及时收集、整理、保管各种测量原始资料。9.7.对于施工测量,应主动、及时,不得延误。10安全保护措施10.1.测量放线人员进入现场内,严格遵守工地制

21、订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工地安全小组的领导。10.2.工地定期进行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以及现场三级安全教育。10.3.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内必须戴好安全帽,测量放线人员在高空引测外墙轴线点及标高点时必须系好安全带,注意脚下,防止踩空,不得违章作业。10.4.易出危险处做好明显的危险标志,放线人员更要注意,危险地段引线不可单独行动,至少两人,必须提高警惕。目 录1 编制依据12 工程概况13 测量准备工作24 测量放线质量标准35 测量方法46 质量保证措施107 测量复核措施128 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139 测量管理制度1410 安全保护措施14下面为附送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

22、!谢谢!毕业论文致谢词 我的毕业论文是在韦xx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论文凝聚着他的血汗,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对我的工作学习产生了深渊的影响,在此我向他表示衷心的谢意 这三年来感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的老师对我专业思维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他们在学业上的心细指导为我工作和继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里我要像诸位老师深深的鞠上一躬!特别是我的班主任吴廷川老师,虽然他不是我的专业老师,但是在这三年来,在思想以及生活上给予我鼓舞与关怀让我走出了很多失落的时候,“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对吴老师的感激之情我无法

23、用语言来表达,在此向吴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诚的谢意! 感谢这三年来我的朋友以及汽修0932班的四十多位同学对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三年来我们真心相待,和睦共处,不是兄弟胜是兄弟!正是一路上有你们我的求学生涯才不会感到孤独,马上就要各奔前程了,希望(,请保留此标记。)你们有好的前途,失败不要灰心,你的背后还有汽修0932班这个大家庭!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你们生我养我,纵有三世也无法回报你们,要离开你们出去工作了,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你们平安健康,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会好好工作回报社会的。 致谢词2 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老师从选题指导

24、、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这篇论文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才完成的 感谢所有授我以业的老师,没有这些年知识的积淀,我没有这么大的动力和信心完成这篇论文。感恩之余,诚恳地请各位老师对我的论文多加批评指正,使我及时完善论文的不足之处。 谨以此致谢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开学自我介绍范文:首先,我想说“荣幸”,因为茫茫人海由不相识到相识实在是人生一

25、大幸事,更希望能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与大家成为好同学,好朋友。其次我要说“幸运”,因为在短暂的私下接触我感觉我们班的同学都很优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我相信我们班一定将是团结、向上、努力请保留此标记。)的班集体。最后我要说“加油”衷心地祝愿我们班的同学也包括我在内通过三年的努力学习最后都能够考入我们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为老师争光、为家长争光,更是为了我们自己未来美好生活和个人价值,加油。哦,对了,我的名字叫“*”,希望大家能记住我,因为被别人记住是一件幸福的事!)查看更多与本文高中生开学自我介绍相关的文章。精品word文档可以编辑(本页是封面)【最新资料 Word版 可自由编辑!】 - 1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