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NB∕T 10673-2021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 环境技术要求与导则(能源).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0649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32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NB∕T 10673-2021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 环境技术要求与导则(能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NB∕T 10673-2021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 环境技术要求与导则(能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NB∕T 10673-2021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 环境技术要求与导则(能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NB∕T 10673-2021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 环境技术要求与导则(能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NB∕T 10673-2021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 环境技术要求与导则(能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19.040 K 40/49 NB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能 源 行 业 标 准 NB/T 106732021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 环境技术要求与导则 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requirements and technical guidelinessensor equipment of smart distribution station 2021 - 04 - 26 发布 2021 - 07 - 26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 布 NB/T 106732021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2 4 技术要求 . 3 5 环境条件 . 4 6 试验要求 . 5 7 检验规则 . 13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与防护 . 1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种类. 1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防护措施. 18 NB/T 10673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8)归口。 本文件

3、起草单位: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电力试验研究院、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薛家湾供电局、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瑞丽供电局、重庆大学、广州穗能通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南方电力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广州市恒力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赛宝计量检测中心服务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无锡索亚特试验设备有限公司、福建省新能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莫文雄、王红斌、王

4、俊、方健、张敏、何嘉兴、王勇、郝方舟、刘鑫、陈川、姚顺春、戴栋、谢从珍、王婷婷、卢志民、姜臻、贾志东、许雪冬、周柯、张明阳、张欢、李光茂、刘宇、杨森、王强钢、杨鸣、刘赛足、庞松岭、云昌盛、刘磊、潘慧猷、王希林、罗新东、刘亚东、严英杰、赵海龙、周中明、蒋光遒。 NB/T 106732021 1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 环境技术要求与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术语及定义、技术要求、环境条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防护措施等。 本文件适用于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设计、制造、运行、包装、运输、贮存、防护等过程提供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

5、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1-2020 环境试验 概述和指南 GB/T 2422 环境试验 试验方法编写导则 术语和定义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 2423.3-2016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6、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 循环) GB/T 2423.10-2019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振动(正弦) GB/T 2423.16-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J及导则:长霉 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 GB/T 2423.18-2012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GB/T 2423.22-2012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N:温度变化 GB/T 2423.45-2012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7、Z/ABDM:气候顺序 GB 3100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 3101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4797.1-2018 环境条件分类 自然环境条件 温度和湿度 GB/T 4798.1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1部分:贮存 GB/T 4798.2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2部分:运输和装卸 GB/T 4798.3-2007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第3部分: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453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

8、撞试验 GB/T 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NB/T 106732021 2 GB/T 17626.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0

9、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 33905.4-2017 智能传感器 第4部分:性能评定方法 DL/T 1498.1-2016 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则 JB/T 4159 热带电工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2421-2020、GB/T 242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有气候防护场所 weather-protected location 能防止天气直接影响的场所。 3.2 智能配电房 smart distrib

10、ution station 智能配电房是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传感设备等技术,实现对配电房内设备状态、环境状态监测,具备有气候防护场所的电力设施。 3.3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 sensor equipment of smart distribution station 安装在智能配电房中,用于采集、传输、处理配电房内设备状态、环境状态等信息的传感设备,传感设备种类见附录A。 3.4 主站系统 master system 主站系统是对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感知到的信息进行汇集、存储、处理、 分析、显示、 监控的设备。 3.5 监测终端 monitoring terminal 监

11、测终端主要完成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数据存储、处理、远传及联动等,并将处理后的状态信息上传至主站系统。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及结构要求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应满足如下要求: NB/T 106732021 3 a)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在显著部位应设置持久明晰的、 完整的铭牌或标识, 标志应包含产品的型号、 名称、 额定量、 制造商和商标, 出厂日期及编号, 各种量值与单位的文字符号应符合 GB 3100及 GB 3101 相关要求,印刷或刻字应清晰; b)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外观完整、整洁,活动件稳固,应无明显的锈蚀、凹凸痕、划伤、裂缝和毛刺,镀层不应脱落,标牌文字、符号应清晰、耐久; c) 智

12、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应采取必要的防电磁干扰措施, 外露导电部分应在电气上连成一体, 与被监测设备电气系统应完全隔离,并可靠接地; d) 对外连接的机械接口、电气接口正确,内部电气线路应排列整齐、固定牢靠、走向合理,便于安装、维护,并用醒目的颜色和标志加以区分。 4.2 性能要求 4.2.1 通用性能要求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应具备如下通用要求: a)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应具备数据采集、处理、实时传输至监测终端等功能; b)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应采用低功耗、免维护、小型化的设计标准,具备高可靠性的要求; c)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应具备自检功能,并可将自检信号上传至监测终端; d)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应

13、具备可靠的供电电源。 4.2.2 环境适应性要求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应具备如下环境适应性要求: a)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应满足防低温、防高温、防盐雾、防霉菌、防水、防潮、防灰、防尘、防振、耐磨损等特性要求,要求在正常工作条件下长期可靠工作; b)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应满足发热元器件的通风散热要求。 4.2.3 互换性要求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应具备如下互换性要求: a)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坚持安全可靠、设备接口统一、支持互换操作、即插即用的原则; b)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应安装方式灵活,且不能破坏原设备结构,不能影响设备原性能; c)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应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互换性和兼容性的要求

14、。 4.2.4 安全性要求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应具备如下安全性要求: a)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在接入网络之前, 应按照当地电力网络的等级保护测评标准, 进行基础安全配置, 达到应对网络安全事故基本能力的最小化配置, 并符合国家网络安全防护的相关要求。 b) 传感设备接入智能配电房后,不影响原配电房中电力设备的连接方式、绝缘性能、密封性能及接地性能,不应对原配电房中电力设备有磨损或其他伤害,不应影响配电房的安全运行; c) 当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或损坏时,不应对周围设备造成损坏; d)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不应采用对人体有害的材料或者遇火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材料; 5 环境条件 5.

15、1 一般要求 NB/T 106732021 4 5.1.1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在选择环境条件时,可采用 GB/T 4798.3 中规定的规定执行。 5.1.2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实际使用中将受到多种环境参数的综合影响,包括气候、特殊气候、生物、化学活性物质、机械活性物质、机械、水浸条件等条件。 5.2 环境参数等级 5.2.1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参考GB/T 4798.3-2007中表1的等级参数。 5.2.2 特殊气候条件 特殊气候条件等级参考GB/T 4798.3-2007中表2的等级参数。 5.2.3 生物条件 生物条件参考GB/T 4798.3-2007中表3的等级参数。 5.2.4

16、化学活性物质条件 化学活性物质条件参考GB/T 4798.3-2007中表4的等级参数。 5.2.5 机械活性物质条件 机械活性物质条件参考GB/T 4798.3-2007中表5的等级参数。 5.2.6 机械条件 机械条件参考GB/T 4798.3-2007中表6的等级参数。 5.2.7 水浸条件 水浸条件包括两种等级。等级1:有;等级2:无。 5.2.8 电磁环境条件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外壳、交流电源端口、直流电源端口、I/O信号/控制端口满足如表1所示的电磁环境条件等级: 表1 电磁环境条件等级 应用部件 试验项目 严酷等级条件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4 级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3 级

17、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5 级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5 级 外壳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5 级 电压暂降抗扰度试验 3 级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4 级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4 级 交流电源端口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3 级 NB/T 106732021 5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4 级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4 级 直流电源端口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3 级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4 级 I/O 信号/控制端口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3 级 6 试验要求 6.1 试验环境条件 推荐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在下列大气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 温度:1

18、535; 相对湿度:25%75%; 气压:86kPa106kPa。 注1:如果有关规范认为在这些条件下试验不可行,宜将实际试验时的条件记录在试验报告中; 注2:在试验期间,大气环境条件应相对稳定; 注3:如果对试验结果没有影响,则相对湿度可以忽略。 6.2 一般要求 一般要求如下: a) 同一试验样品需依次进行两种及以上的环境试验项目时,推荐按 GB/T 2421-2020 和 GB/T 2423.45-2012 中的要求来安排试验顺序; b) 各项试验完成后, 试验样品应能正常工作, 在试验样品中带电回路之间及带电回路与地之间用绝缘测量仪器进行绝缘电阻测量,测得的绝缘电阻满足表 2 中的要求

19、。 表2 绝缘电阻要求 额定工作电压UN 绝缘电阻要求 UN60V 100 M(用250V绝缘电阻表测量) 250VUN60V 100 M(用500V绝缘电阻表测量) c) 所有环境试验完成后, 应对试验样品进行绝缘强度试验, 绝缘强度应满足本文件 6.5 中的要求。 6.3 外观和结构检查 根据4.1的要求,逐项对外观结构进行目测检查。 6.4 绝缘电阻试验 6.4.1 依据标准 按 GB/T 33905.4-2017 中的规定进行。 6.4.2 试验过程及性能要求 试验样品各独立电路与外露的可导电部分之间,以及各独立电路之间,绝缘电阻的要求见表 2。 6.5 绝缘强度试验 NB/T 106

20、732021 6 6.5.1 依据标准 按 GB/T 33905.4-2017 中的规定进行。 6.5.2 试验过程 绝缘强度试验电压应根据试验样品的额定工作电压和表 3 中的规定确定, 试验样品各独立电路与外露的可导电部分之间,以及各独立电路之间,应能承受频率为 50Hz,历时 1min 的工频耐压试验而无击穿闪络及元件损坏现象。 表3 工频耐压试验 额定工作电压Ur 交流试验电压有效值 Ur60V 0.5 kV 250VUr60V 2.0 kV 6.5.3 性能要求 试验期间,应不出现飞弧和击穿,试验后试验样品能够正常工作,绝缘电阻满足表 2 中的要求。 6.6 冲击电压试验 6.6.1

21、依据标准 按 DL/T 1498.1-2016 中的规定进行。 6.6.2 试验过程及性能要求 采用外接电源供电的监测设备, 可选做冲击电压试验。 要求监测设备各独立电路与外露的可导电部分之间,以及各独立电路之间,应能承受 1.2/50 s 的标准雷电波的短时冲击电压试验而无击穿闪络及元件损坏现象。当额定工作电压大于 60 V 时,开路试验电压为 5 kV;当额定工作电压不大于 60 V时,开路试验电压为 1 kV。试验后试验样品应无绝缘损坏和器件损坏,绝缘电阻应满足表 2 中的要求。 6.7 低温试验 6.7.1 依据标准 按 GB/T 2423.1-2008 中试验 Ad 进行。 6.7.

22、2 试验过程 按试验 Ad 进行,将试验样品放入温度为室温的试验箱中,然后将温度调节到 T2K。试验样品在此条件下达到温度稳定后,通电以实际工况运行验证其低温下启机能力,并在该条件下持续暴露 16h。 6.7.3 严酷等级 严酷等级见表 4。 NB/T 106732021 7 表4 低温试验严酷等级 湿热 亚湿热 干热 暖温 寒温I 寒温II 寒冷 试验温度 T() -5 -10 -25 -20 -40 -33 -50 试验持续时间 t(h) 16 16 16 16 16 16 16 注1:T为试验温度; 注2:具有良好温度调节的配电房,试验温度选取20; 注3:上述严酷等级作为参考值,各城市

23、可根据使用地区的环境条件确定实际参数; 注4:试验温度是结合GB/T 4797.1-2018中表4及GB/T 2423.1-2008中6.6.1确定的; 注5:试验持续时间是参考GB/T 2423.1-2008中6.6.2确定的。 6.7.4 合格条件 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试验样品应能正常工作。试验结束后,在正常试验环境条件下恢复 2h 后应能正常启动运行,试验样品的绝缘电阻满足表 2 的要求。 6.8 高温试验 6.8.1 依据标准 按 GB/T 2423.2-2008 中试验 Bd 进行。 6.8.2 试验过程 按试验 Bd 进行,将试验样品放入温度为室温的试验箱中,然后将温度调节到 T2K

24、。试验样品在此条件下达到温度稳定后,通电以实际工况运行验证其高温下启机能力,并在该条件下持续暴露 16h。 6.8.3 严酷等级 严酷等级见表 5。 表5 高温试验严酷等级 湿热 亚湿热 干热 暖温 寒温I 寒温II 寒冷 试验温度 T() 55 55 55 55 50 50 45 试验持续时间 t(h) 16 16 16 16 16 16 16 注1:T为试验温度; 注2:具有良好温度调节的配电房,试验温度选取25; 注3:上述严酷等级作为参考值,各城市可根据使用地区的环境条件确定实际参数; 注4:试验温度是结合GB/T 4797.1-2018中表4及GB/T 2423.1-2008中6.6

25、.1确定的; 注5:试验持续时间是参考GB/T 2423.2-2008中6.5.3确定的。 6.8.4 性能要求 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试验样品应能正常工作。试验结束后,在正常试验环境条件下恢复 2h 后应能正常启动运行,试验样品的绝缘电阻满足表 2 的要求。 NB/T 106732021 8 6.9 温度变化试验 6.9.1 依据标准 按 GB/T 2423.22-2012 中试验 Nb 进行。 6.9.2 试验过程 按试验 Nb 进行,将试验箱中的温度稳定至 252K,以(10.2)K/min 的速率降低到低温 T12K,在箱内温度达到稳定后,试验样品在此温度下暴露 3h。然后将试验箱中的空气

26、温度以(10.2)K/min 的速率升高到高温 T22K,箱内温度达到稳定后,试验样品在此温度下暴露 3h。然后将试验箱中的空气温度以(10.2)K/min 的速率降低到 252K。对上述试验进行 2 个循环。 6.9.3 严酷等级 严酷等级见表 6。 表6 温度变化试验严酷等级 湿热 亚湿热 干热 暖温 寒温I 寒温II 寒冷 低温 T1() -5 -10 -20 -20 -33 -25 -40 高温 T2() 55 55 55 55 50 50 45 温度变化率(K/min) 10.2 10.2 10.2 10.2 10.2 10.2 10.2 持续时间(h) 3 3 3 3 3 3 3

27、循环次数(次) 2 2 2 2 2 2 2 注1:T1为试验低温,T2为试验高温; 注2:具有良好温度调节的配电房,试验低温选取20,试验高温选取25; 注3:上述严酷等级作为参考值,各城市可根据使用地区的环境条件确定实际参数; 注4:试验低温是结合GB/T 4797.1-2018中表4及GB/T 2423.1-2008中6.6.1确定的; 注5:试验高温是结合GB/T 4797.1-2018中表4及GB/T 2423.2-2006中6.5.2确定的; 注6:试验持续时间是参考GB/T 2423.22-2012中7.2.3确定的。 6.9.4 性能要求 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试验样品应能正常工作。

28、试验结束后,在正常试验环境条件下恢复 2h 后应能正常启动运行,试验样品的绝缘电阻满足表 2 的要求。 6.10 交变湿热试验 6.10.1 依据标准 按 GB/T 2423.4-2008 中试验 Db 方法 2 进行。 6.10.2 试验过程 将试验样品放入试验箱的有效空间内,先在温度 253K、相对湿度为 25%75%的条件下进行预处理,试验样品达到温度稳定,按 GB/T 2423.4-2008 中图 2b)所示的周期循环 2 次。试验周期结束后,从试验箱中取出产品, 在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恢复, 用棉布将试验样品上所有能接触到的表面和部件上的水渍抹去,在恢复后,测量绝缘电阻和进行性能试验。

29、试验样品从试验箱中取出后,在正常试验环境条件下的 24h 内完成外观检查,8h24h 内完成其表面油漆附着力的测定。 NB/T 106732021 9 6.10.3 严酷等级 严酷等级见表 7。 表7 交变湿热试验严酷等级 湿热 亚湿热 干热 暖温 寒温I 寒温II 寒冷 试验高温 T() 55 55 55 55 55 55 55 循环次数(次) 2 2 2 2 2 2 2 注:试验高温是参考GB/T 2423.4-2008中第5章确定的。 6.10.4 性能要求 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试验样品应能正常工作。试验结束后,在正常试验环境条件下恢复 2h 后应能正常启动运行,试验样品的绝缘电阻满足表

30、2 的要求。另外,在正常试验环境条件下,交变湿热试验结束恢复 2h 后,试验样品外观及附着力应满足下列要求: 金属电镀件和化学处理件的外观应不低于 JB/T 4159 中二级要求。 表面油漆外观和附着力应不低于 JB/T 4159 中一级要求。 塑料零部件的外观应不低于 JB/T 4159 中二级要求。 6.11 恒定湿热试验 6.11.1 依据标准 按 GB/T 2423.3-2016 中的规定进行。 6.11.2 试验过程 将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放入试验箱的有效空间内,在不加湿的条件下,2h 内将温度上升至 402K 进行预热,当产品达到温度稳定后,将箱内相对湿度加湿到(933)%RH;在温

31、度为 402K,相对湿度为(933)%的条件下保持 96h,在 0.5h 内将相对湿度降低至 73%77%,然后在 0.5h 内将温度调节到室温。在试验的第 1 小时,第 50 小时,最后 2 小时进行功能试验。试验结束恢复后,测量试验样品的绝缘电阻并进行性能试验。 6.11.3 严酷等级 温度 402K,相对湿度(933)%,试验时间 96h。 6.11.4 性能要求 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试验样品应能正常工作。试验结束后,在正常试验环境条件下恢复 2h 后应能正常启动运行,试验样品的绝缘电阻满足表 2 的要求。 6.12 盐雾试验 6.12.1 Ka:盐雾试验 6.12.1.1 依据标准 对暴

32、露于空气中的产品金属防护层按 GB/T 2423.17-2008 的规定进行。 NB/T 106732021 10 6.12.1.2 试验过程及性能要求 试验过程及性能要求见表 8,试验结束后试验样品应能正常工作,且绝缘电阻满足表 2 的要求。 表8 盐雾试验(Ka) 底金属材料 防护层类别 性能要求 试验时间 h 碳钢 锌 未出现白色或灰黑色、棕色腐蚀产物 48 合金钢 锌铬涂层 未出现白色或灰黑色、棕色腐蚀产物 96 镍铬合金 未出现灰白色或绿色腐蚀产物 96 镍 未出现灰白色或绿色腐蚀产物 48 锡 未出现灰黑色或绿色腐蚀产物 48 铜和铜合金 银 未出现灰白色或绿色腐蚀产物 24 铝和

33、铝合金 阳极氧化 未出现灰白色产物 48 注:用户如有特殊要求,由制造商与用户协商开展盐雾试验。 6.12.2 Kb:交变盐雾试验 6.12.2.1 依据标准 按 GB/T 2423.18-2012 中的规定进行。 6.12.2.2 试验过程 试验过程见表 9。 表9 交变盐雾试验(Kb) 严酷等级 试验过程 按 GB/T 2423.18-2012 严酷等级(2) 试验前,按规定测量产品的绝缘电阻和进行功能试验。试验样品按使用状态放入盐雾箱内,在1535温度条件下连续喷雾 2h,喷雾过程结束时,将受试设备按使用状态放入温度为40 2K,相对湿度为(933)%的湿热箱内,历时 20h22h。对上

34、述试验进行 3 个循环。 注:用户如有特殊要求,由制造商与用户协商开展交变盐雾试验。 6.12.2.3 性能要求 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束后,试验样品还应能正常工作,且绝缘电阻满足表 2 的要求。 6.13 霉菌试验 6.13.1 依据标准 按 GB/T 2423.16-2008 中的规定进行。 6.13.2 3 严酷等级、试验过程及性能要求 严酷等级、试验过程及性能要求见表 10。 NB/T 106732021 11 表10 霉菌试验 严酷等级 试验过程 性能要求 按 GB/T 2423.16-2008中试验方法 1,28d 选择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整机为试验样品,试验结束后,按相关规范要求立即进行

35、外观检查。 试验期间及试验后, 试验样品应能正常工作。试验样品经长霉试验后长霉面积不超过GB/T 2423.16 中规定的 2a 等级的长霉程度。 注:用户如有特殊要求,由制造商与用户协商开展霉菌试验。 6.14 外壳防护试验 6.14.1 依据标准 按 GB/T 4208 中的规定进行。 6.14.2 试验过程 按 GB/T 4208 中第 13 章、第 14 章的规定进行。 6.14.3 严酷等级 试验样品的严酷等级如下: a) 智能配电房水浸传感设备的防护等级建议为 IP58; b) 智能配电房其他类别传感设备的防护等级建议为 IP40。 注:上述严酷等级作为参考值,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

36、择相应的严酷等级。 6.14.4 性能要求 性能要求如下: a) 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试验样品应能正常工作; b) 试验结束后,试验样品的绝缘电阻满足表 2 的要求; c) 防尘试验的性能要求按照 GB/T 4208 中第 13 章中的规定; d) 防水试验的性能要求按照 GB/T 4208 中 14.3 中的规定。 6.15 振动试验 6.15.1 依据标准 按 GB/T 2423.10-2019 中的规定进行。 6.15.2 试验过程 按 GB/T 2423.10-2019 中第 8 章和附录 A 的要求进行振动试验。 6.15.3 严酷等级 根据 GB/T 2423.10-2019 第 5

37、 章及附录 C 中的规定,推荐的严酷等级见表 11。 NB/T 106732021 12 表11 振动试验严酷等级 频率范围 Hz 位移幅值或加速度幅值 mm 或 m/s2 扫频循环数 0.15 或 20 10 20 100 10150 0.35 或 50 20 注:上述仅为推荐的严酷等级,如用户有其他特殊要求,可参考GB/T 2423.10-2019第5章及附录B、附录C中的规定选取相应的严酷等级。 6.15.4 性能要求 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试验样品应能正常工作,且试验后试验样品不应发生紧固件松动、机械损坏等现象,试验样品的绝缘电阻满足表 2 的要求。 6.16 冲击试验 6.16.1 依据

38、标准 按 GB/T 14537 中的规定进行。 6.16.2 试验过程 按 GB/T 14537 中的要求进行冲击试验。 6.16.3 严酷等级 根据 GB/T 14537 中规定的严酷等级 1 级进行冲击试验。 6.16.4 性能要求 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试验样品应能正常工作,且试验后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不应发生紧固件松动、机械损坏等现象,试验样品的绝缘电阻满足表 2 的要求。 6.17 碰撞试验 6.17.1 依据标准 参考 GB/T 14537 中的规定进行。 6.17.2 试验过程 按 GB/T 14537 中的试验流程进行。 6.17.3 严酷等级 根据 GB/T 14537 中规定的严

39、酷等级 1 级进行冲击试验。 6.17.4 性能要求 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试验样品应能正常工作,且试验后试验样品不应发生紧固件松动、机械损坏等NB/T 106732021 13 现象,试验样品的绝缘电阻满足表 2 的要求。 6.18 电磁兼容试验 6.18.1 依据标准 按 GB/T 17626 规定进行。 6.18.2 试验过程 试验过程见表 12。 表12 电磁兼容试验 应用部件 试验项目 试验过程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试验过程按 GB/T 17626.2 规定的方法进行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试验过程按 GB/T 17626.3 规定的方法进行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试验过程按 GB/T

40、 17626.8 规定的方法进行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试验过程按 GB/T 17626.9 规定的方法进行 外壳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试验过程按 GB/T 17626.10 规定的方法进行 电压暂降抗扰度试验 试验过程按 GB/T 17626.11 规定的方法进行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试验过程按 GB/T 17626.4 规定的方法进行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试验过程按 GB/T 17626.5 规定的方法进行 交流电源端口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试验过程按 GB/T 17626.6 规定的方法进行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试验过程按 GB/T 17626.6 规定

41、的方法进行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试验过程按 GB/T 17626.5 规定的方法进行 直流电源端口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试验过程按 GB/T 17626.6 规定的方法进行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试验过程按 GB/T 17626.4 规定的方法进行 I/O 信号/控制端口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试验过程按 GB/T 17626.6 规定的方法进行 6.18.3 严酷等级 严酷等级条件按照本文件表1中的要求进行。 6.18.4 性能要求 在施加表 1 中电磁干扰的情况下, 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应在技术要求限值内功能或性能正常; 如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应能自行

42、恢复。且试验后试验样品的绝缘电阻满足表 2 的要求。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类型 7.1.1 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按表 13 中规定进行,在下列情况下需要进行型式试验: a) 新产品定型前或产品转厂生产时; b) 新结构产品投产前; c) 正式生产后,如设计、工艺材料、元器件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及性能时; NB/T 106732021 14 d) 正式生产时,定期或累积一定产量后,应周期性进行一次检验; e)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又重新恢复生产时; f) 出厂试验结果与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 g) 国家技术监督机构或受其委托的技术检验部门提出型式试验要求时; h) 合同规定进行型式试验时

43、。 7.1.2 出厂试验 制造厂应对生产的每台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附有合格证,方可允许出厂。出厂试验的项目和技术要求按表 13 的规定进行,制造厂应提供本标准规定的型式试验报告和出厂试验报告给用户。 7.2 检验项目 监测设备检验分为型式试验、出厂试验、到货检验试验和现场试验 4 类。型式试验、出厂试验、交接试验与现场试验的试验项目按表 13 的规定进行。 表13 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严酷等级 试验方法 型式试验 出厂试验 1 外观和结构检查 4.2.5 6.3 2 绝缘电阻试验 6.4.3 6.4.3 3 工频耐压试验 6.5.3 6.5.3 4 冲击电压试验 6.6.3 6.6

44、.3 5 低温试验 6.7.4 6.7.3 6 高温试验 6.8.4 6.8.3 7 温度变化试验 6.9.4 6.9.3 8 交变湿热试验 6.10.4 6.10.3 9 恒定湿热试验 6.11.4 6.11.3 10 Ka:盐雾试验 6.12.1.3 6.12.1.3 11 Kb:交变盐雾试验 6.12.2.3 6.12.2.3 12 霉菌试验 6.13.3 6.13.3 13 外壳防护试验 6.14.4 6.14.3 14 振动试验 6.15.4 6.15.3 15 冲击试验 6.16.4 6.16.3 16 碰撞试验 6.17.4 6.17.3 17 电磁兼容试验 6.18.3 6.1

45、8.3 注1:表示必做检验项目。 注2:表示选做检验项目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与防护 8.1 标志 制造商应为每台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配置一个铭牌,铭牌应坚固、耐久,其位置应该是在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安装好并投运时易于看到的地方,且应具备下列标志: NB/T 106732021 15 a) 规格型号:防护类型应在产品型号中加以标明,即在产品型号后加环境代号“H”(有气候防护); b)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名称、制造商名称或商标; c) 额定参数; d) 生产日期、出厂年月及出厂编号; e) 产品执行标准。 8.2 包装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的包装应按 GB/T 13384 的要求。根据产品的类型

46、、结构、尺寸、运输方式等诸多因素,采用合理的包装材料及方式,应有内包装和外包装,包装应有防尘、防雨、防水、防潮、防振等措施。在各种储运、装卸条件下,不应因包装不善而产生损坏、精度降低及丢失等现象,并能防止磕、碰、伤、脏、锈、漏、松等七害的发生。 8.3 运输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运输环境条件应根据 GB/T 4798.2 确定其环境参数的严酷等级。 8.4 贮存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应贮存在通风、没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并根据 GB/T 4798.1 确定其环境参数的严酷程度。 8.5 防护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的环境适应性能应符合相应运行环境要求, 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 相关防护措施见资料性附录B。

47、 NB/T 106732021 16 附 录 A (资料性) 智能配电房传感设备种类 A.1 配电变压器监测类传感器,见表A.1。 表 A.1 配电变压器监测类传感器 监测监测量量 监测位置监测位置 传感传感设备设备 功能要求功能要求 高低压接线柱 温度传感器 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高低压接线柱温度状态 本体 红外热成像监测装置 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本体温度状态 油箱 温度传感器 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油箱上层油温状态 温度量 绕组 温度传感器 实时监测干式变压器绕组温度状态 局放量 本体 局放传感器 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局部放电情况 电流量 变压器进线端或出线端 电流传感器 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进线端或出

48、线端相电流 电压量 变压器进线端或出线端 电压传感器 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进线端或出线端相电压 油位量 油箱 液位传感器 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油位状态 注: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进行安装使用。 A.2 中压开关柜监测类传感器,见表A.2。 表 A.2 中压开关柜监测类传感器 监测监测量量 监测位置监测位置 传感传感设备设备 功能要求功能要求 温度量 电缆终端头 温度传感器 实时监测中压开关柜电缆室进线、出线电缆终端头温度状态 局放量 母线室、开关室、电缆室 局放传感器 实时监测中压开关柜母线室、开关室、电缆室等处局部放电状态 电流量 进线端、出线端 电流传感器 实时监测中压开关

49、柜相电流状态 电压量 进线端 电压传感器 实时监测中压开关柜相电压状态 开关分合闸量 开关动静触点 角度传感器 实时监测中压开关柜开关的分、合状态 SF6气压表量、开关分合闸状态量 SF6气压表、开关柜面板 智能摄像头 实时监测、分析中压开关柜 SF6气压表状态、开关分合闸状态 注: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进行安装使用。 NB/T 106732021 17 A.3 低压柜监测类传感器,见表A.3。 表 A.3 低压开关柜监测类传感器 监测监测量量 监测位置监测位置 传感传感设备设备 功能要求功能要求 温度量 低压出线电缆头处等关键部位 温度传感器 实时监测低压开关柜低压出线电

50、缆头处等关键部位温度状态 电流量 低压柜出线电缆 电流传感器 实时监测低压开关柜出线电缆的电流状态 电压量 低压柜出线电缆 电压传感器 实时监测低压开关柜出线电缆电压状态 注: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进行安装使用。 A.4 环境监测类传感器,见表A.4。 表 A.4 配电房环境监测类传感器功能要求 监测监测量量 监测位置监测位置 传感传感设备设备 功能要求功能要求 温湿度量 配电房内部 温湿度传感器 实时监测配电房内环境温度、湿度状态 SF6气体含量 配电房内部 SF6气体浓度传感器 实时监测配电房内 SF6气体浓度状态 O2气体含量 配电房内部 O2气体浓度传感器 实时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动力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