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振动输送机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标准编号)
1. 适用范围、分类组成
1.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水平振动输送机安装
1.2 分类组成
水平振动输送机按驱动方式不同分为:电磁振动输送机、气力、液压和机械振动输送机。其中使用较多的为:电磁动输送机、机械振动输送机中的惯性振动输送机、偏心连杆振动输送机两种。其主要结构如图1.2(1)~1.3(3)所示。
1、 减振器;2、惯性振动电动机;3、料槽
图1.2(1) 惯性振动输送机结构示意图
1、 料槽;2、前减振器;3、推力板;4、后减振器;5、电磁振动器
图1.2(2) 电磁振动输送机外形示意图
1、 驱动装置;2、槽体;3、导向杆;4、主振弹簧;5、底架
图1.2(3) 偏心连杆式输送机机构示意图
2.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
2.1.1 取得完整的设计文件和设备技术文件;
2.1.2 进行图纸会审并形成记录;
2.1.3 对其到货的振动式输送机进行现场察看,阅读其安装说明及试运转要求。
2.1.4 编制施工方案并获得监理单位(或其它相应权力部门)的批准,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2.1.5 相关标准规范
2.1.5.1 《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98
2.1.5.2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2.1.5.3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2.1.5.4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91
2.1.5.5 《化工建设安装工程起重施工规范》HG20201-2000
2.1.5.6 《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规定》HG20237-94
2.2 人员准备
2.2.1 振动式输送机安装主要工种为钳工、电工、焊工、起重工和油漆工,人员数量根据施工方案进行配备,特殊工种人员应持证上岗;
2.2.2 开工前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健康及环境保护教育方面的岗前教育;
2.2.3 就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并形成记录。
2.3 施工机具及器具准备
2.3.1 施工机具的选择在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结合本单位的技术装备现状及现有机械可能利用的情况,充分发挥施工机械的效率和利用程度。
2.3.2 施工机具主要有:卷扬机、吊车、叉车、手动运输车、导链、千斤顶、电焊机、气焊工具、钳工工具、刀具及电工工具。
2.3.3 吊车型号的选择应根据设备所处的位置高度、回转半径及设备重量确定。
2.3.4 测量器具:连通管、水平仪、经纬仪、框式水平尺、直径为0.35-0.5钢丝线、线锤、钢卷尺、钢盘尺及钢板尺。
2.3.5 所选用的工具、机具、器具必须完好、准确。所有机具必须经检验合格,施工测量及计量器具必须经技术检验机构检查部门计量合格,颁发计量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
2.4 材料准备
2.4.1 开箱检查
对业主供应的设备要有业主、供货厂家、监理、安装单位四方共同参加。开箱检查按下列程序进行:
(1)检查包装物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做出记录;
(2)开箱并取出装箱清单;
(3)查验产品合格证、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4)点验实物:按装箱清单对实物进行清点,检查数量是否齐全;
(5)参加开箱各方代表在开箱记录上签字;
(6)设备入库保管。
2.4.2 安装辅料准备
根据施工方案或预算准备安装辅料,一般应包括焊条、氧气、乙炔、平垫铁、斜垫铁、油漆。
2.5 作业条件准备
2.5.1 图纸会审并完成设计技术交底;
2.5.2 施工方案审批;
2.5.3 土建基础验收并完成中间交接;
2.5.4 必要电源接至现场;
2.5.5 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2.5.6 施工场地周边清理干净。
3. 施工工艺
3.1 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
机座(架)安装
支撑弹簧安装
输送槽安装
驱动装置安装
附件安装
试 车
3.2 操作工艺
3.2.1 测量放线
用经纬仪确定输送机纵向中心线,与基础实际轴线偏差应不大于20mm。同时输送槽轴线并引出母线。
3.2.2 机座(架)安装
机座(架)组装按前、后、中顺序进行。
由于土建预埋件的位置、标高误差,使之很难完全满足安装要求,同时考虑机座(架)制造误差,安装前应逐个埋件,逐个支腿进行测量,必要时对支腿进行修正,埋件进行延伸,保证支架安装达到下列要求:
3.2.2.1 机座(架)中心线与输送机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3mm。
3.2.2.2 机座(架)中心线与直线度编差在任意25m内不应大于5mm。
3.2.2.3在垂直于机座(架)纵向中心线的平面内,机座(架)横截面对角线差不应大于平均长度的3/1000。
3.2.2.4 机座(架)支腿对建筑物地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间距的2/1000。
3.2.2.5 中间机座(架)的间距误差不应大于1.5mm,高低差不应大于间距的2/1000。
3.2.2.6 机座(架)接头处的左右偏差和高低差均不大于1mm。
3.2.2.7 检查符合要求后补刷油漆,漆种、色泽应与原构件一致。
3.2.3 支撑弹簧安装
机架安装完毕,并固定牢固后,进行支撑弹簧安装,要求支撑弹簧装配静变形量不应大于额定振幅的1/10。
3.2.4 输送槽的安装
(1)输送槽直线度偏差不应大于3/1000且10m长不超过5~8mm,纵向不水平度大于1/1000横向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0.5/1000;
(2)输送槽法兰连接应紧密牢固,不加软垫,且与物料接触处的错位不应大于0.5mm;
(3)水平输送槽安装完毕后,其输送槽底的水平应满足出料端略低于进料端0~3mm;
(4)进料口、排料口的连接部分不得产生限制振动的现象。
3.2.5 驱动装置安装
振动电机的安装按生产厂家的装配说明进行;如果振动器与电机分离,则电机的轴线应比振动器的轴线低3-5mm。驱动装置的安装角度应与振动方向角保持一致,其相位角度的允许偏差为±1度。
3.2.6附件安装
输送机的附件包括电机保护装置,减振装置等,所有附件安装完毕后必须经过检查确认。
3.2.7 所有螺栓必须加防松措施。
3.2.8 试车
3.2.8.1 空负荷试车
(1)空负荷试车的条件
① 前述工作全部完成,并符合要求;
② 相关的电气施工和自控施工全部完成并符合要求;
③ 所有润滑点均按规定加注润滑油脂;
④ 输送机周围及通道清理完毕;
⑤ 电气系统、安全连联锁装置、制动装置、操作控制系统和信号系统均应经模拟或操作检查,其工作性能应灵敏、正确、可靠;
⑥ 盘动各运动机构,使传动系统的输入、输出轴旋转一周,不应有卡阻现象;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于输送机运转方向应相符合。
(2)空负荷试车的合格标准
① 输送机应启动平稳、迅速,振动应稳定,无左右摆动、跳动、冲击和不正常声响;
② 输送机振幅、振动方向角均不应大于额定值的10%;长度大于15m的振动输送机,其前、中、后段的振幅偏差均不应大于额定振幅的10%;
③ 橡胶弹簧温升不得超过50℃,金属弹簧的温升不得超过70℃,偏心连杆式振动输送机的轴承和电机温升不得超过50℃;电磁铁线圈的温升不得超过65℃;
④ 空负荷试车时间不少于4小时。
3.2.8.3 负荷试车
(1)负荷试车应具备的条件
① 空荷试车合格;
② 必要的试车物料;
③ 输送机上、下游畅通;
④ 联锁试验合格。
(2)负荷试车合格标准
① 振幅下降量不应大于额定振幅的10%;
② 物料在输送槽中应运动流畅,无明显阻料、跑偏、打旋和严重跳料现象;
③ 输送量不应小于额定输送量的90%;
④ 停车前应先停止加料,待输送机卸料口无物料卸出后,方可停车;当数台输送机联合运转时,其停车顺序应与启动顺序方向相反。
3.3 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3.3.1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3.3.1.1 注意用电安全,雨季到来之前应对所有的施工用电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输电线路的绝缘良好。
3.3.1.2 制定防洪措施,如在施工现场及道路两侧设排水明沟,使雨水及时排出场外,并保持水沟畅通,防止施工现场积水。
3.3.1.3 材料仓库要采取可靠的防雨措施。
3.3.1.4 当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0%时不允许进行焊接作业。
3.3.2防雷电、台风技术措施
3.3.2.1 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3.3.2.2 风力五级和五级以上时严禁进行吊装作业。
3.3.2.3 台风来临前要对施工临时设施、安装的设备等采取加固措施。
3.3.3 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3.3.3.1 组织施工人员培训学习,掌握有关冬季施工方案、施工措施、质量标准及操作要点。
3.3.3.2 冬季施工必须做好防滑工作。对脚手架上斜道和场内运输道路,要有可靠防滑措施,除应及时清扫霜雪外,尚可采用撒炉灰、锯末、砂子等方法进行防滑
3.3.3.3机具设备要采取防冻措施,避免损坏机具设备。车辆、机械均应根据冬季本地区气候条件更换润滑油及燃料。机械设备及车辆应根据使用要求加注防冻液。加注前应仔细检查系统的密封性,不同类型的防冻液不能混装。
3.3.3.4加强冬季施工管理措施,明确冬季施工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明确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每个工序按标准、规范、规程和技术措施组织施工。
3.3.3.5 焊接作业应避风、雨、雪的影响,相对湿度不高于90%。
3.3.3.6 认真执行质量、安全检验制度,确保冬季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4. 工程验收和移交
4.1 准备好如下资料
4.1.1 竣工图
4.1.2 设计变更和修改的有关文件。
4.1.3 主要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4.1.4 钢结构工程验收记录及文件;主要焊接部位的焊接检查记录。
4.1.5 施工中使用的设备技术文件。
4.1.6 隐蔽工程施工及验收记录。
4.1.7 重要工序的施工记录及签证。
4.1.8 附属机、电设备及管线安装施工及验收记录。
4.1.9 试运转记录
4.1.10 重大技术问题及处理的文件
4.1.11 其它有关资料
4.2 办理验收签字和移交手续
5. 质量标准及质量检验
5.1 振动式输送机安装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见表5.1,检验结果及时填写记录。
表5.1 振动输送机安装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项别
项 目
质量标准
检验方法
检查数量
保
证
项
目
1
机座(架)安装
按设计要求及安装使用说明书固定牢靠
观察检查
按一个厂房,车间内、外的输送机台数抽查10%,但不得少于1台
2
进料口、出料口的安装
进料口、出料口的连接部分不得产生限制振动的现象
3
试运转
1、空负荷:(1)输送机启动平稳、迅速,振动稳定,无左右摆动、跳冲击和不正常声响;(2)输送机振幅、振动方向角、振动频率的偏差均不大于额定值的10%;长度大于15m的振动输送机,其前、中、后段的振幅偏差均不应大于额定振幅的10%;
(3)橡胶弹簧温升不得超过50℃,金属弹簧的温升不得超过70℃,偏心连杆式振动输送机的轴承和电机温升不得超过50℃;电磁铁线圈的温升不得超过65℃
2、负荷:(1)振幅下降量不应大于额定振幅的10%;(2)物料在输送槽中应运动流畅,无明显阻料、跑打旋和严重跳料现象(3)输送量不应小于额定输送量的90%
检查试运转记录或试车检查
基
本
项
目
1
驱动装置安装
应符合GB50231-98的要求
检查施工记录
允
许
偏
差
项
目
1
输送槽直线度
3/1000且10mm长不超过5~8mm
拉钢丝线用钢尺检查
按一个厂房,车间内、外的输送机台数抽查10%,但不得少于1台
2
输送槽水平度
纵向
1/1000
用水平尺查
横向
0.5/1000
3
输送槽法兰错位
0.5mm
用平尺和钢板尺检查
4
驱动装置安装角度与振动方向相位角度差
±1°
角度尺和钢板尺
5
支撑弹簧装配后静变形量
≤额定振幅的1/10
钢尺
5.2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2.1 支架、输送槽在运输、储存、安装过程中要稳拿稳放,避免损坏、变形;
5.2.2 输送槽在安装过程中禁止强制连接,如有变形校正后再安装。
5.3 施工记录
5.3.1 振动输送机安装记录(见附表四)
6. 成品保护
6.1 振动式输送机均为散件供货,重点预防零部件散失和机架存放不当引起变形。
6.2 振动式输送机安装完毕后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坠物、踩踏以免输送槽等部件发生变形。
7.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7.1 施工过程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表7.1)
表7.1 施工过程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
主要控制措施
1
高处作业
高层平台无护栏
设置围栏
作业面孔洞较多
采取可靠覆盖措施
小型零部件容易坠落
随身携带桶或包,并放置可靠位置
2
施工用电
电源线较长、接头漏电
严格检查尽量用整根电缆
3
吊装作业
起重设备有故障、绑扎不牢、违章指挥
吊装前对起重机工具严格检查,严禁使用不合格工具,并在现场设置安全警戒区,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
4
施工用电、动火
火灾
1. 现场备足够的消防器材,非火警不得动用。凡动用明火和电、气焊必须开具动火证,并设专人看火。
2. 电气焊工作业前,应清楚作业范围内易燃物品或采取有效隔离措施。电气焊作业完毕应切断电源、气源,并检查确认操作区域内无火灾隐患。
3. 氧气乙炔瓶严禁放在动火地点下方,应使用防回火装置及有效遮盖。
5
试车作业
触电
1. 工作接地及保护接地应符合要求。
2. 配电箱、仪表箱上的应设明显的警示牌。
6
试车作业
物体打击
试车前应检查所有紧固件是否已紧固。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
7.2 主要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表7.2)
表7.2 主要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活动
环境因素
主要控制措施
1
安装及试车
噪音产生
尽量避免夜间施工扰民
2
焊割
火花、烟气产生
消除易燃品,人员做好防护
3
全过程
废弃物丢弃
及时清理,集中放在规定位置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
7.3 作业环境要求
7.3.1 现场通风
施工现场土建基本完工,现场垃圾清理完成,无粉尘等污染,通风良好,如需要可用抽风机强制通风。
7.3.2 现场照明
现场照明必须保证施工的需要,禁止使用移动式照明灯具、太阳灯,危险场所夜间应设安全警示红灯。手持式必须是安全电压光源。
7.3.3 现场安全设施
7.3.3.1 加强安装前安全设施搭设和检查,焊设安全桩,拉设安全绳,在必要部位拉设安全网。
7.3.3.2 加强对施工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的教育,进行必要的奖惩,对洞口临边,做好醒目标识和严格的防护措施。
8. 具体管理措施
8.1 建立健全各施工组织机构,施工现场成立项目经理部,配备精干高效的专业管理人员,明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
8.2 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8.3 严格按规程、规范进行施工和检查。
附表一 土建交接检验记录表
工程名称
安装地点
安装合同号
设备位号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安装单位
项目负责人
建设(监理)单位
项目负责人/监理工程
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检验项目
检验结果
合格
不合格
土
建
项
目
一
般
项
目
附表二
技术交底记录
项目:
装置:
工号:
时间
地点
交底人
参加人员
交底内容:
交底人(签字)
时间
被交底人(签字)
时间
附表三
开箱点件记录表
项目:
装置:
工号:
序号
品名规格
箱号
料号
单位
应发数量
缺少
破损
其他
建设单位负责人:
监理单位负责人:
供货方负责人:
施工单位负责人:
附表四
振动输送机安装记录
项目:
装置:
工号:
检查项目
内容及允许偏差
实测数据、结果
备注
机座(架)安装
按设计要求及安装使用说明书固定牢靠
进料口、出料口的安装
进料口、出料口的连接部分不得产生限制振动的现象
试运转
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
驱动装置安装
应符合GB50231-98的要求
输送槽直线度
3/1000且10mm长不超过5~8mm
输送槽纵向水平度
1/1000
输送槽横向水平度
0.5/1000
输送槽法兰错位
0.5mm
驱动装置安装角度与振动方向相位角度差
±1°
支撑弹簧装配后静变形量
≤额定振幅的1/10
监理单位代表
施工单位
施工人
建设单位代表
检查员
附表五
机 泵
安装工序质量控表
项目:
装置:
工号
位 号
名 称
工作介质
驱动机类型
传动方式
执行标准
检 查 项 目
等级
签名/日期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机器及附件接收
C
基础复查
C
机泵安装
CR
灌浆前检查
A
拆洗及回装
C(CR)
联轴节对
B
传动装置检查
C
润滑油系统检查、注油
C
冷却、密封系统检
C
试运转
AR
找 正 偏 差
对 中 偏 差
位 置
允 差
0O~180 O
90O~270 O
配管前
配管后
水 平
位置
允 差
a1
a2
a3
a4
a1
a2
a3
a4
中 心
径 向
标 高
轴 向
试运转
介质:
持续时间:
从驱动机方向读数
a1
百分表固定端: 。
a4 a2
a3 联轴节间距: mm
a=
tgθ=
机器轴承温度
前: ℃
后 ℃
驱动机轴承温度
前: ℃
后 ℃
压力
进: Mpa
出: Mpa
电机温升 ℃
电流(启动/运转): A
备注:
附表六
机器拆检及组装
间隙测量记录
项目:
装置:
工号:
位 号
名 称
执行标准
间隙测量部位
规定值(mm)
拆前间隙(mm)
组装后间隙(mm)
日期
注:间隙测量部位另附图(如果需要)
检查员
施工人
附表七
隐蔽工程质量记录表
项目:
装置:
工号:
工程名称
隐检项目
检查部位
填写日期
隐 蔽 内 容
填 表 人:
检
查
意
见
年 月 日
复 核 意 见
年 月 日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质 检 员:
年 月 日
参考文献
1、《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98
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98
3、《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4、《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5、《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HG-20237—94
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890668267e3349e33
密码:686d03401eefba96faba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e7a00c543af387fc0
密码:b26488ce65abc1787202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bac638
85c802fd52e
密码:3d1c344384327b85efff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50Dd97f0765bdf6998a3
密码:48db1c14e42a2b321fac
奖品名称:500万U豆体50D61
215eb41ae3cc919
密码:25bffae5346e7b7d2548
奖品名称:1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10D1cab621456ab278ab
密码:709f65f32865af2559c2
奖品名称:1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10D8f1d6a4b953f3474e
密码:6e2e4017cce30dc7e055
奖品名称:1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10Dd1fc6d6dd529b6892
密码:a5dbdd8338f91d2c0701
奖品名称:100万U豆体验卡
卡号:10D08377b71d4374262b
密码:1d7a7c21ebd99b798a54
1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