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iang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总结无机化学部分一、物质的颜色物质分类颜 色单质名称颜色名称颜色名称颜色石墨黑色金刚石无色硅灰黑色白磷白或黄色红磷红棕色硫淡黄色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深红棕色I2紫黑色铜紫红色金金色铯金色氧化物NO2红棕色N2O4无色Na2O2淡黄色FeO黑色Fe2O3红棕色Fe3O4黑色MnO2黑色CuO黑色Cu2O红色HgO红色Ag2O棕黑色酸或碱碱(固体)白色碱(晶体)无色Fe(OH)2白色Fe(OH)3红褐色Cu(OH)2蓝色盐FeS黑色FeS2黄色CuS黑色Cu2S黑色HgS黑色PbS黑色FeCl36H2O 棕褐色FeSO47H2O绿色CuCl2棕黄色CuSO4白
2、色Cu2(OH)2CO3绿色CuSO45H2O 蓝色AgCl白色AgBr淡黄色AgI黄色Ag2CO3白色Ag3PO4黄色KMnO4紫黑色水合离子或络离子Cu2+蓝色Fe2+浅绿色Fe3+棕黄色MnO4-紫红色CuCl42- 黄色Fe(SCN) 2+ 红色颜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注:(1)Fe(OH)2变成Fe(OH)3的中间产物为灰绿色。(2)CuCl2稀溶液为蓝色,浓溶液呈绿色。附表1 卤素单质及其溶液(由稀到浓)颜色卤素气态液态固态水溶液有机溶液氟淡黄绿色氯黄绿色黄绿色黄绿色溴红棕色深红棕色黄橙色橙红红棕色碘紫红色紫黑色棕黄褐色紫紫红色注:(1)常见有机溶剂为密度小于水
3、的苯、酒精、汽油;密度大于水的CCl4、CS2等,它们均为无色。 (2)碘酒:褐色附表2 常用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指示剂PH范围酸色碱色甲基橙3.14.4橙色红色(pH3.1)黄色(pH4.4)甲基红4.46.2橙色红色(pH4.4)黄色(pH6.2)石蕊5.08.0紫色红色(pH5.0)蓝色(pH8.0)酚酞8.210.0粉红色无色(pH8.2)红色(pH10.0)注:(1)蓝色石蕊试纸遇酸变红;红色石蕊试纸遇碱变蓝。(2)pH试纸(黄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其它1久置的浓硝酸(溶有NO2)呈黄色,工业盐酸(含杂质Fe3+)呈黄色。2粗溴苯(含杂质Br2)呈褐色,粗硝基苯(含杂质NO2)呈淡黄
4、色。3无色的苯酚晶体露置空气中可被氧化成粉红色的有机物。4苯酚与Fe3+作用呈紫色。5I2与淀粉溶液作用呈蓝色。6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呈黄色。二、俗名总结序号物质 俗名 序号 物质 俗名 1 甲烷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1 Na2CO3 纯碱、苏打 2 乙炔电石气 12 NaHCO3 小苏打 3 乙醇酒精 13 CuSO45H2O 胆矾、蓝矾 4 丙三醇甘油 14 SiO2 石英、硅石 5 苯酚石炭酸 15 CaO 生石灰 6 甲醛蚁醛 16 Ca(OH)2 熟石灰、消石灰 7 乙酸醋酸 17 CaCO3 石灰石、大理石 8 三氯甲烷氯仿 18 Na2SiO3水溶液(水玻璃)9 NaCl食盐
5、19 KAl(SO4)212H2O 明矾 10 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 20 CO2固体 干冰 三、金属及其化合物部分考点揭秘钠及其化合物:(一)、钠1 N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命题角度为是否违反电荷守恒定律。2 Na的保存:放于煤油中而不能放于水中,也不能放于汽油中;实验完毕后,要放回原瓶,不要放到指定的容器内。3 Na、K失火的处理:不能用水灭火,必须用干燥的沙土灭火。4 Na、K的焰色反应:颜色分别黄色、紫色,易作为推断题的推破口。注意做钾的焰色反应实验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避免钠黄光的干扰。5 Na与熔融氯化钾反应的原理:因钾的沸点比钠低,钾蒸气从体系中脱离出来,导致平衡能向正
6、反应移动。(Na+KCl(熔融)=NaCl+K(二)、氢氧化钠1 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2 溶解时放热:涉及到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将浓氨水滴加到氢氧化钠固体上,其反应原理为:一是NaOH溶解放出大量的热,促进了氨水的分解,二是提供的大量的OH-,使平衡朝着生成NH3的方向移动。与之相似的还有:将浓氨水或铵盐滴加到生石灰上。涉及到的方程式为NH4OHNH3H2O NH3H2O3 与CO2的反应:主要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CO2少量和过量时,产物不同)4 潮解:与之相同的还有CaCl2、MgCl2(三)、过氧化钠1 非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因其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外,还有氧气生
7、成,化学方程式为:2Na2O2+4HCl=4NaCl+2H2O+O22 过氧化钠中微粒的组成:1mol过氧化钠中所含有离子的数目为3NA,或说它们的微粒个数之比为2:1,命题角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3 过氧化钠与水、CO2的反应:一是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二是考查电子转移的数目(以氧气的量为依据)。4 强氧化性:加入过氧化钠后溶液离子共存的问题;过氧化钠与SO2反应产物实验探究。(四)、碳酸钠与碳酸氢钠1 俗名:Na2CO3(纯碱、苏打);NaHCO3(小苏打)2 除杂:CO2(HCl):通入饱和的NaHCO3溶液而不是饱和Na2CO3溶液。3 NaHCO3(
8、少量与过量)与石灰水的反应:命题角度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4 鉴别:用BaCl2、CaCl2或加热的方法,不能用石灰水。5 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问题:因HC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顺序为c(Na+)c(HCO3-)c(OH-)c(H+)c(CO32-),也有c(CO32-) c(H2CO3)。(五)、氯化钠:1 除杂: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利用二者的差异情况,进行分离。NaCl(KNO3):蒸发、结晶、过滤;KNO3(NaCl):降温、结晶、过滤。2 氯碱工业:电解饱和的食盐水,以此为载体,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题目的突破口为:
9、一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判断此极为电解池的阳极;二是在电解后的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液变红,判断此极为电解池的阴极。3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因其是高中化学中的第一个定量实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命题角度为:一是计算所需的物质的质量,二是仪器的缺失与选择,三是实验误差分析。点评:钠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碳酸氢钠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电解饱和的食盐水已成为高考的热点。铝及其化合物:(一)、铝1 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因它是唯一能与碱反应的金属,具有代表性,易成高考的热点,主要涉及除杂问题。2 铝箔的燃烧:现象是铝箔熔化,
10、失去光泽,但不滴落。原因是铝表面的氧化膜保护了铝,氧化铝的熔点(2050)远远高于铝(660)的熔点。3 铝、铁钝化:常温下,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发生化学反应)不是不反应,因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膜。但在加热条件下,则能继续反应、溶解。4 铝热反应:实验现象: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光芒,放出大量的热,有大量的熔化物落下来。引燃剂:镁条、氯酸钾;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5离子共存:加入铝能产生氢气的溶液,说明此溶液含有大量的H+或OH-,酸溶液中不能含有NO3-、AlO2-,溶液中一旦有了NO3-,溶液就成了HNO3,它与铝将不再产生氢气;碱溶液中不能含有Al3+、NH4+,但可含有
11、AlO2-。(二)、氧化铝1熔点高:作耐火坩埚,耐火管和耐高温的实验验仪器等。2两性氧化物:因它是化学中唯一的两性氧化物,特别与碱的反应,更应引起重视。3工业制备铝:2Al2O3(熔融)4Al+3O2(三)、氢氧化铝1制备原理:命题角度为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强调用氨水,而不能用强碱。2两性氢氧化物:因它是化学中唯一的两性氢氧化物,特别与碱反应,更应引起重视。3治疗胃酸过多:因其碱性不强,不会对胃壁产生强剌激作用,但可与胃酸(盐酸)反应,不能用强碱如NaOH。4明矾净水原理:因溶液中的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Al(OH)3胶体,它可以和悬浮水中的泥沙形成不溶物沉降下来,故明矾可用作净水剂。点评:铝及
12、其化合物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如铝与碱的反应、Al2O3、Al(OH)3分别是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利用铝能与碱反应而其他金属不能,经常出现在实验题中,有关Al、Al3+、AlO2-的离子共存问题,也是高考的热点。铁及其化合物:(一)、铁1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可能设计成探究实验,探究产物等。2铁的生锈:纯铁不易生锈,生铁放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原理是发生电化学腐蚀,涉及的主要反应原理:Fe-2e-=Fe2+(负极),2H2O+O2+4e-=4OH- (正极),4Fe(OH)2+O2+2H2O=4 Fe(OH)3, 2Fe(OH)3.xH2O =Fe2O3.nH2O+(2x-n) H2O3铁与氯
13、气、盐酸反应:产物分别为FeCl2 、FeCl3,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在推断题和实验题的除杂中经常出现。(二)、氧化物1铁的氧化物成分:废铁屑的主要成分Fe2O3;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 nH2O;黑色晶体、磁性氧化铁为Fe3O4;红棕色粉未,俗称铁红,作红色油漆和涂料的为Fe2O3,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它是炼铁的原料。铁在氧气燃烧与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都是Fe3O4。以上知识,往往容易出现在推断题和实验题中。(三)、氢氧化物1实验室制备Fe(OH)2 :现象: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沉淀。命题角度为:为较长时间的看到Fe(OH)2白色沉淀,采取的防护措施:一是煮沸,二是将胶头滴
14、管插入液面以下,三是加一层油膜,如苯、汽油等。2Fe(OH)3的受热分解:2Fe(OH)3Fe2O3+3H2O,与此相以的还有Cu(OH)2、Al(OH)3。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因其具有独特性,制备胶体的过程和对应的方程式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实验操作要点:四步曲:先煮沸,加入饱和的FeCl3溶液,再煮沸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强调之一是用等号,强调之二是标明胶体而不是沉淀,强调之三是加热。(四)、铁盐与亚铁盐1Fe2+、Fe3+的检验:(1)Fe2+:一是碱液法:先生成白色沉淀,又迅速转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二是先加入K
15、SCN溶液,不变色,再加入氯水后,出现血红色。(注意:此处不用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其具有紫色)(2)Fe3+:一碱液法:加入碱液,出现红褐色沉淀。二是加入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络合物)2铁盐与亚铁盐的配制:因Fe2+、Fe3+易水解,且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配制过程为:先将它们溶解在对应的酸中,然后加水冲稀到指定的浓度。(注意:配制亚铁盐溶液时,要加入少量的铁粉,以防止Fe2+的氧化)3制印刷电路板常用FeCl3作腐蚀液:一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违反电荷守恒定律),二是利用此反应式设计成原电池,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4离子共存
16、:不能与Fe2+共存的离子:(H+、NO3-)、(MnO4-)、(ClO-);不能与Fe3+共存的离子有:I-、SO32-、SCN-。主要是对Fe2+的还原性、Fe3+的氧化性的考查,此点是离子共存问题和实验题的常见命题点。5Na2FeO4(高铁酸钠)作新型净水剂:原理是高价铁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同时生成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杂质悬浮物,因此它是一种新型的净水剂.6Fe2+、Fe3+、Cu2+、Al3+的除杂:这是近几年高考实验命题的热点。原理是利用Fe3+、Cu2+、Al3+水解完全生成沉淀所需的PH范围不同。一般操作方法是:先是加入氧化剂(氯气或H2O2),将Fe2+氧化成
17、Fe3+,然后加入CuO、Cu(OH)2、CuCO3等其他物质(以不引入杂质离子为准),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待Fe3+水解完全生成沉淀(此时其他离子不水解),过滤除去。点评:它和其他金属及其化合物相比,知识点多,高考命题往往将知识、实验、化学概念与理论考查集于一身,设计成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题目,因此,它在高考中的霸主地位不可动摇。铜及其化合物1铜绿的形成:2Cu+O2+CO2+H2O=Cu2(OH)2CO3, 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采用的方法是(1)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2)不能将青铜器与银质(金属活性差的金属)接触,避免发生电化学腐蚀。 2波尔多液消毒:主要应用在农业植物杀菌和公共
18、场合的消毒。其主要成分组分CuSO4溶液、石灰水,原理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重金属还有Ba、Pb、Hg、Cd、Ag、Au等3粗铜的精炼:重在考查精炼原理:考查角度为电极材料,电极反应及溶液浓度变化等。精炼原理为:电解池中,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电解质为硫酸铜溶液。阳极反应:Cu- 2e- = Cu2+、Fe-2e-=Fe2+、Ni-2e-= Ni 2+;阴极反应:Cu2+ e- = Cu,硫酸铜溶液浓度降低。4电解硫酸铜溶液:它是考查电解原理及规律的重要载体,必须熟练书写其电解方程式。5铜与浓硫酸反应: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不加热不反应;铜与稀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也不反应,但在有
19、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如通入O2(加热)或加入H2O2,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H2SO42CuSO4+2H2O, Cu+2H2O2+H2SO4=CuSO4+4H2O。6制备CuSO4方案的选择:方法如下:一是CuCuOCuSO4, 二是用铜和浓硫酸的反应。方案的选择主要从绿色化学概念角度进行:一是原料利用率高,节约成本;二是不产生有毒气体,不造成大气污染。与之相同的还有Cu(NO3)2的制备。8Cu2+水解:与Fe3+结合考查实验除杂;CuCl2溶液的蒸干、和含有结晶水时除去结晶水,分别对应的操作是加入盐酸,和在HCl气氛中加热。点评:近几年的高考题中,有关对铜及其化合物的考
20、查有“升温”的表现。它的命题有如下特点:一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二是与铁等其他金属一同出现在实验题中。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考点归纳硅及其化合物(一)、硅1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排第二,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2熔点高,硬度大,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2用途: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以及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等。(二)、二氧化硅(SiO2):(1)SiO2的空间结构:SiO2直接由原子构成,不存在单个SiO2分子。(2)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3)化学性质:SiO2常温下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与水、酸反应(氢氟酸除外),能与强碱溶液、氢氟酸反应,高温条件下可以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强碱反应:生成的硅酸钠
21、具有粘性,所以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试剂瓶存放NaOH溶液和Na2SiO3溶液,避免Na2SiO3将瓶塞和试剂瓶粘住,打不开,应用橡皮塞)。与氢氟酸反应SiO2的特性:(利用此反应,氢氟酸能雕刻玻璃;氢氟酸不能用玻璃试剂瓶存放,应用塑料瓶)。高温下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CaOCaSiO3(4)用途:光导纤维、玛瑙饰物、石英坩埚、石英钟、仪器轴承、玻璃和建筑材料等。(三)、硅酸(H2SiO3):(1)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能形成硅胶,吸附水分能力强。(2)化学性质:H2SiO3是一种弱酸,酸性比碳酸还要弱,但SiO2不溶于水,故不能直接由SiO2溶于水制得,而用可溶性硅酸盐与酸反应制取
22、:(强酸制弱酸原理). (此方程式证明酸性:H2SiO3H2CO3)(3)用途:硅胶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四)、硅酸盐硅酸盐: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硅酸盐种类很多,大多数难溶于水,最常见的可溶性硅酸盐是Na2SiO3,Na2SiO3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又称泡花碱,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液体,可以作黏胶剂和木材防火剂。硅酸钠水溶液久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 (有白色沉淀生成)传统硅酸盐工业三大产品有:玻璃、陶瓷、水泥。硅酸盐由于组成比较复杂,常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点评:有关硅及化合物知识,在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硅及二氧化
23、硅的用途,出现的频率很高。氯及其化合物1、氯气(Cl2):(1)物理性质:黄绿色的有毒气体,液氯为纯净物(2)化学性质:氯气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很容易得到电子,作强氧化剂,能与金属、非金属、水以及碱反应。与金属反应(将金属氧化成最高正价)NaCl2=(点燃)2NaCl CuCl2=(点燃)CuCl22Fe3Cl2=(点燃)2FeCl3(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只生成FeCl3,而不生成FeCl2。)(铁跟盐酸反应生成FeCl2,而铁跟氯气反应生成FeCl3,这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盐酸,是强氧化剂。)与非金属反应Cl2H2 =(点燃) 2HCl(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现象: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将H2和C
24、l2混合后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发生爆炸。Cl2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中,应注意次氯酸是弱酸,要写成化学式而不能拆开。将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浅黄绿色),氯水含七种微粒,其中有 。氯水的性质取决于其组成的微粒:(1)强氧化性:Cl2是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实验室常用氯水代替氯气,如氯水中的氯气能FeCl2反应。(2)漂白、消毒性:氯水中的Cl2和HClO均有强氧化性,一般在应用其漂白和消毒时,应考虑HClO,HClO的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不可逆。(3)酸性: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故可被NaOH中和,盐酸还可与NaHCO3,CaCO3等反应。(4)不稳定性:次氯酸见光易分解,久置氯水(
25、浅黄绿色)会变成稀盐酸(无色)失去漂白性。(5)沉淀反应: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氯水中有Cl)。自来水也用氯水杀菌消毒,所以用自来水配制以下溶液如FeCl2、Na2CO3、NaHCO3、AgNO3、NaOH等溶液会变质。Cl2与碱液反应:与NaOH反应: 与Ca(OH)2溶液反应: 此反应用来制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 ,有效成分为 。漂白粉之所以具有漂白性,原因是:Ca(ClO)2CO2H2O=CaCO3+2HClO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同样,氯水也具有漂白性,因为氯水含HClO;NaClO同样具有漂白性,干燥的氯气不能使红纸褪色,因为不能生成HClO,湿的氯气能使红纸褪色
26、,因为氯气发生下列反应Cl2H2OHClHClO漂白粉久置空气会失效(涉及两个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 ,漂白粉变质会有CaCO3存在,外观上会结块,久置空气中的漂白粉加入浓盐酸会有CO2气体生成,含CO2和HCl杂质气体。氯气的用途:制漂白粉、自来水杀菌消毒、农药和某些有机物的原料等。2、Cl的检验:原理:根据Cl与Ag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AgCl沉淀来检验Cl存在。方法:先加硝酸化溶液(排除CO32-、SO32-干扰),再滴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有Cl存在。点评:氯气的强氧化性及氯水的漂白性是一直是高考的命题的热点,如Cl2氧化Fe2+、
27、Cl2氧化SO2等,另外,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漂白液、漂白粉及漂白精等内容,也较为重要。在2008年的高考实验中,让你根据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选取合适的实验装置。硫及其化合物1、硫元素的存在:硫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个,化学性质较活泼,容易得到2个电子呈2价或者与其他非金属元素结合成呈4价、6价化合物。硫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_态, 又有 态。(如火山口中的硫就以 存在)2、硫单质:物质性质:俗称硫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熔点低。化学性质:S+O2 =(点燃) SO2(空气中点燃淡蓝色火焰,纯氧中为蓝紫色)3、二氧化硫(SO2)(1)物理性质:易溶于水,有毒气体,易液化。(3)化学性质:SO2能与
28、水反应:亚硫酸为中强酸,此反应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定义:在相同条件下,正逆方向同时进行的反应。(关键词:相同条件下)SO2为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a、与NaOH溶液反应:SO2(少量)2NaOHNa2SO3H2O SO2(过量)NaOHNaHSO3 对比CO2与碱反应:CO2(少量)Ca(OH)2CaCO3(白色)+H2O 2CO2(过量)Ca(OH)2Ca(HCO3) 2 (可溶)将SO2逐渐通入Ca(OH)2溶液中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消失,与CO2逐渐通入Ca(OH)2溶液实验现象相同,所以不能用石灰水来鉴别SO2和CO2。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这
29、说法是对的,因为SO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SO2将通入酚酞变红的溶液,溶液颜色褪去,体现了SO2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而不是漂白性,SO2不能漂白指示剂。SO2具有强还原性,能与强氧化剂(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气、氧气等)反应。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新制氯水褪色,显示了SO2的强还原性(不是SO2的漂白性)。(催化剂:粉尘、五氧化二钒)(将SO2气体和Cl2气体混合后作用于有色溶液,漂白效果将大大减弱。)SO2的弱氧化性:如2H2SSO23S2H2O(有黄色沉淀生成) SO2的漂白性: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会恢复原来的颜色。用此可以检验SO2的存在。SO2
30、Cl2漂白的物质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使湿润有色物质褪色原理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与水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加热能恢复原色(无色物质分解)不能复原SO2的用途:漂白剂、杀菌消毒、生产硫酸等。4、硫酸(H2SO4)(1)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纯的硫酸为无色油状粘稠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稀释浓硫酸要规范操作:注酸入水且不断搅拌)。不挥发,沸点高,密度比水大。(2)浓硫酸三大性质:吸水性:浓硫酸可吸收结晶水、湿存水和气体中的水蒸气,可作干燥剂,可干燥H2、O2、SO2、CO2等气体,但不可以用来干燥NH3、H2S气体。脱水性:能将有机物(蔗糖、棉花等)以H和
31、O原子个数比21脱去,炭化变黑。强氧化性: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显示强氧化性(6价硫体现了强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也能与非金属反应。()与大多数金属反应(如铜):(此反应浓硫酸表现出酸性和强氧化性 )()与非金属反应(如C反应):(此反应浓硫酸表现出强氧化性 )注意:常温下,Fe、Al遇浓H2SO4或浓HNO3发生钝化,而不是不反应。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使许多金属能与它反应,但在常温下,铝和铁遇浓硫酸时,因表面被浓硫酸氧化成一层致密氧化膜,这层氧化膜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的进一步反应。这种现象叫金属的钝化。铝和铁也能被浓硝酸钝化,所以,常温下可以用铁制或铝制容器盛放浓硫酸和浓硝酸。(3)、硫酸的用
32、途:干燥剂、化肥、炸药、蓄电池、农药、医药等。点评:SO2的性质及酸雨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如SO2的漂白性,还原性等。特别注意:能使下列物质褪色体现的是SO2的何种性质?能使溴水、氯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褪色等。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是否有沉淀生成?若再通入足量的氨气、氯气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原理是什么?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氮及其化合物1、氮的氧化物:NO2和NON2O2 =(高温或放电) 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 2NOO2 = 2NO2一氧化氮:无色气体,有毒,能与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与CO中毒原理相同),难溶于水,是空气中的污染物
33、。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与溴蒸气颜色相同)、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此反应中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以上三个反应是“雷雨固氮”、“雷雨发庄稼”的反应。2、硝酸(HNO3):(1)硝酸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油状液体。低沸点(83)、易挥发,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呈白雾状。(2)硝酸的化学性质:具有一般酸的通性,稀硝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能氧化大多数金属,但不放出氢气,通常浓硝酸产生NO2,稀硝酸产生NO,如:Cu4HNO3(浓) 3Cu8HNO3(稀) 反应还原剂与氧化剂
34、物质的量之比为 ;反应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常温下,Fe、Al遇浓H2SO4或浓HNO3发生钝化,(说成不反应是不妥的),加热时能发生反应:Fe6HNO3(浓)Fe(NO3)33NO23H2O3、氨气(NH3)(1)氨气的物理性质:极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易液化。(2)氨气的化学性质:a.溶于水溶液呈 性:NH3H2ONH3H2ONH4OH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受热会分解:NH3H2ONH3 H2O氨水中的微粒: (六种微粒)。喷泉实验的原理:是利用气体极易被一种液体吸收而形成压强差,使容器内气体压强降低,外界大气压把液体压入气体容器内,在玻璃导管尖嘴处形
35、成美丽的“喷泉”。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1)气体在吸收液中被吸收得既快又多,如NH3、HCl、HBr、HI用水吸收,CO2、SO2,Cl2、H2S等用NaOH溶液吸收等。(2)装置的气密性要好。(3)烧瓶内的气体纯度要大。b.氨气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因NH3溶于水呈碱性,所以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的存在,因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也可以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集气瓶口,如果有大量白烟生成,可以证明有NH3存在。(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课本P88图433)1)原理: 2)装置特点:固固气体,与制O2相
36、同。3)收集:向下排空气法。4)验满:a. b. 5) 干燥:用碱石灰(NaOH与CaO的混合物)或生石灰在干燥管或U型管中干燥。不能用CaCl2、P2O5、浓硫酸作干燥剂,因为NH3能与CaCl2反应生成CaCl28NH3。P2O5、浓硫酸均能与NH3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所以NH3通常用碱石灰干燥。(4)氨气的用途:液氨易挥发,汽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使得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因此,液氨可以作制冷剂。4、铵盐铵盐均易溶于水,且都为白色晶体(很多化肥都是铵盐)。(1)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NH4Cl NH4HCO3 (2)干燥的铵盐能与碱固体混合加热反应生成氨气,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制备氨气: (3)N
37、H4的检验:样品加碱混合加热,放出的气体能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该物质会有NH4。点评: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实验中“气体制备实验”一直是实验考查的热点之一。因此,要对氨气的制备原理、收集、干燥、检验、尾气的吸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梳理,另外,氨气的其他制取方法及氨气的性质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有机化学部分一、知识归纳:1、 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 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2、 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于水,
38、但高于65时,与水以任意比互溶。3、 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溴苯、溴代烷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一般都大于水。4、 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5、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6、 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7、 无同分异构体的有
39、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8、 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9、 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卤代烃(CH3CH2Br)、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
40、、多糖(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11、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12、能发生缩聚反应:苯酚(C6H5OH)与醛(RCHO)、二元羧酸(COOHCOOH)与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与二元胺(H2NCH2CH2NH2)、羟基酸(HOCH2COOH)、氨基酸(NH2CH2COOH)等。13、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制硝基苯(NO2,60)、制酚醛树脂(沸水浴)、银镜反应、醛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14、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苯环的侧链上烷
41、烃基与卤素。光CH3+Cl2 CH2Cl(注意在FeBr3催化作用下取代到苯环上)。15、常用有机鉴别试剂:新制Cu(OH)2悬浊液、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FeCl3溶液。16、最简式为CH的有机物:乙炔、苯、苯乙烯(CH=CH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醛、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17、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红色沉淀):醛类(RCHO)、葡萄糖、麦芽糖、甲酸(HCOOH)、甲酸盐(HCOONa)、甲酸某酯(HCOOR)。 18、常见的官能团及名称:X(卤原子:
42、氯原子等)、OH(羟基)、CHO(醛基)、COOH(羧基)、COO(酯基)、CO(羰基)、O(醚键)、 C=C (碳碳双键)、CC(碳碳叁键)、NH2(氨基)、NHCO(肽键)、NO2(硝基) 19、常见有机物的通式:烷烃:CnH2n+2;烯烃与环烷烃:CnH2n;炔烃与二烯烃:CnH2n-2;苯的同系物:CnH2n-6;饱和一元卤代烃:CnH2n+1X;饱和一元醇:CnH2n+2O或CnH2n+1OH;苯酚及同系物:CnH2n-6O或CnH2n-7OH;醛:CnH2nO或CnH2n+1CHO;酸:CnH2nO2或CnH2n+1COOH;酯:CnH2nO2或CnH2n+1COOCmH2m+1 20、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用无水CuSO4 变蓝 21、 发生加聚反应的:含C=C双键的有机物(如烯) 22、 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是:乙醇(浓硫酸,170),其他醇(浓硫酸、加热);卤代烃(NaOH醇溶液、加热)。23、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醇和酸 (羧酸和无机含氧酸,如磷酸、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