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試析宋元時期的三種趙普傳記——以文本來源與人物形象爲中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04959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3.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試析宋元時期的三種趙普傳記——以文本來源與人物形象爲中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試析宋元時期的三種趙普傳記——以文本來源與人物形象爲中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試析宋元時期的三種趙普傳記——以文本來源與人物形象爲中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試析宋元時期的三種趙普傳記 以文本來源與人物形象爲中心胡潮暉作爲北宋最重要的開國功臣之一,趙普的政治生涯頗具争議性。關於不同時期對趙普的不同評價,張其凡 趙普評傳 有較爲詳細的介紹,其中南宋趙彦衛 雲麓漫鈔 中的一條記載頗值得注意:近世行狀、墓誌、家傳,皆出於門生故吏之手,往往文過其實,人多喜之,率與正史不合。如近日蜀本 東都故事趙普傳 與正史迥然如兩人,正史幾可廢。趙彦衛所説的“東都故事”當是指南宋王稱所撰 東都事略,“正史”則是指 國史。通觀 東都事略趙普傳,王稱的確對趙普不吝溢美之詞,由此可推測 國史 對趙普評價並不是很高,趙彦衛因而感嘆“正史幾可廢”。趙彦衛的這個説法帶來了兩個問題:第

2、一,趙彦衛並未説明 國史趙普傳 與 東都事略 趙普傳 之間的具體區别,那么趙普在 國史 中的形象具體是什么樣的,東都事略趙普傳 又做了哪些調整?第二,衆所周知“宋史 多 國史 原本”,而 宋史趙普傳 對趙普雖有非議,但總體上仍較爲推崇,那么 宋本文是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浙江大學宋學研究中心課題“宋史 列傳文本來源與生成過程研究”(項目編號 )成果。張其凡 趙普評傳,北京出版社,年,頁。趙彦衛 雲麓漫鈔 卷八,全宋筆記 第編第册,鄭州:大象出版社,年,頁。張其凡 趙普評傳 較爲謹慎,稱“東都故事 一書,現在存留的宋代官私目録書均未著録,不知道是不是 東都事略 的别名”(頁)。綜合考慮“

3、東都故事”的書名、紀傳體體裁及刊刻地點,所謂“東都故事”應該是 東都事略 的誤記。趙翼撰,王樹民校證 廿二史劄記校證 卷二三,北京:中華書局,年,頁。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十二輯史 趙普傳 與 國史趙普傳 之間的關係究竟如何,宋史趙普傳 是否另有所本?爲回答上述兩個問題,本文嘗試從文本來源與人物形象這兩個角度對 國史 東都事略 宋史 這三種趙普傳記稍作分析。一、宋史趙普傳 的文本來源與 國史趙普傳 的復原趙普卒於淳化三年(),當入天聖八年()上進的太祖、太宗、真宗 三朝國史。不過,太祖、太宗 兩朝國史 在大中祥符九年()即已成書,天聖八年上進的 三朝國史 實際只是將太祖、太宗 兩朝國史 與新修的

4、 真宗國史合爲一書而已。宋朝的 國史 皆已亡佚,但經過大量研究,筆者發現對於多數人物來説,“宋史 多 國史 原本”這一判斷是成立的,趙普亦不例外。將現存史籍中引述 國史趙普傳 的相關文字與 宋史趙普傳 進行比較亦可證明這一點。現存史籍中述及 國史趙普傳 的相關文字涵蓋八事。一爲“杯酒釋兵權”事。續資治通鑑長編 稱“此事最大,而 正史、實録 皆略之”。宋史 趙普傳 未載此事。二爲趙普遷太子太保事。續資治通鑑長編 稱:“普遷太子太保,正史、實録 及 百官表 並不記。”而 宋史趙普傳 載趙普“太平興國初入朝,改太子少保,遷太子太保”,當是另有依據。三爲趙普密奏金匱之盟事。元朝史官袁桷在 修遼金宋史搜

5、訪遺書條列事狀 中提到:杜太后金縢之事,趙普因退居洛陽,太宗嫉之。後以此事密奏,太宗大喜,秦王廷美、吴王德昭、秦王德芳,皆繇普以死。今 宋史 普列傳無一語及之,李燾作 通鑑長編,亦不敢載。蔡崇榜 宋代修史制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年,頁。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二,北京:中華書局,年,頁。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二二,頁。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北京:中華書局,年,頁。王稱 東都事略 卷二六 趙普傳 載:“太宗即位,改太子少保,遷太子太保,時盧多遜爲相,數於上前毁普。”(濟南:齊魯書社,年,頁)宋史 的依據或是 東都事略。袁桷著,楊亮校注 袁桷集校注 卷四一 修遼金宋史搜訪遺書條列事狀,北京

6、:中華書局,年,頁。試析宋元時期的三種趙普傳記袁桷卒於泰定四年(),其時 宋史 尚未修成,因此袁桷所説的“宋史”實際上是指宋修 國史。而 宋史趙普傳 載:會柴禹錫、趙鎔等告秦王廷美驕恣,將有陰謀竊發。帝召問,普言願備樞軸以察奸變,退又上書,自陳預聞太祖、昭憲皇太后顧托之事,辭甚切至。太宗感悟,召見慰諭及涪陵事敗,多遜南遷,皆普之力也。根據袁桷的説法,宋史趙普傳 中“退又上書,自陳預聞太祖、昭憲皇太后顧托之事,辭甚切至”“及涪陵事敗,多遜南遷,皆普之力也”等語當是 宋史 史官根據 續資治通鑑長編 東都事略 等相關材料所增,而非 國史 原文。四爲太宗語趙普“人誰無過”事。續資治通鑑長編 載:會如京

7、使柴禹錫等告秦王廷美驕恣,將有陰謀竊發。上召問普,普對曰:“臣願備樞軸以察奸變。”退,復密奏:“臣開國舊臣,爲權倖所沮。”因言昭憲顧命及先朝自愬之事。上於宫中訪得普前所上章,並發金匱,遂大感寤,即留承宗京師,召普謂曰:“人誰無過,朕不待五十,已盡知四十九年非矣。”辛亥,以普爲司徒、兼侍中。(原注:“不待五十,已知四十九年非”此太宗盛德要語也。今 正史 乃削去,可不惜哉!今依 實録 具載聖語。實録 又云即日復相,則恐未然。正史 稱未幾復相,當得其實也。丁謂 談録 則云上元夜召普觀燈,即命爲相。亦與 正史 不合,今不取。)宋史趙普傳 並無“人誰無過”等語,稱趙普“俄拜司徒兼侍中”則與 國史“未幾復

8、相”相合。五爲雍熙三年()趙普上 諫伐燕疏 事。北宋崇寧()年間,邵伯温曾“得葉子册故書一編,有趙普中書令雍熙三年爲鄧州節度使日,諫太宗皇帝伐燕疏與劄子各一道”,“其疏與國史所載大略相似,有不同者”。李 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頁。金匱之盟乃 宋史 史官尤爲關注的事件,如 宋史魏王廷美傳 中就有文字直接取材自 續資治通鑑長編,參見顧宏義 宋初政治研究:以皇位授受爲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年,頁;顧宏義 宋史 的史源及其相關問題,唐宋歷史評論 第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年,頁。“及涪陵事敗,多遜南遷,皆普之力也”則可能由王稱 東都事略 卷二六 趙普傳“廷美廢,多遜南遷,普之力也”(

9、頁)一語轉化而來。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二二,頁。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頁。邵伯温 邵氏聞見録 卷六,北京:中華書局,年,頁。邵伯温 邵氏聞見録 卷六,頁。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十二輯燾亦稱 國史趙普傳 所載 諫伐燕疏 曾遭 國史 史官“删潤”。檢 宋史 趙普傳,此份手疏的文辭與 邵氏聞見録 續資治通鑑長編 所録的確有所不同。李燾又指出,實録趙普附傳 誤載趙普此次上疏的前因後果,國史趙普傳 已做出修正:普附傳云上親耕耤田,普上疏引姚崇十事以諫,因求入朝。按十事乃普引以諫伐幽州,與耤田不相關,附傳誤矣。蓋未嘗見普手疏,故妄載於耤田,正傳亦已改之。宋史趙普傳 稱趙普因“大軍出討幽薊,久未班師”而

10、上疏,與 國史 的説法相合。六爲雍熙四年趙普上 諫伐燕劄子 事。根據邵伯温的説法,國史 並未收録此劄。李燾亦稱“普劄子所言尤切,本傳悉不載”。宋史趙普傳 未收録此劄。七爲趙普上 謝請班師批答表 事。趙希弁 讀書附志 稱“希弁又得其 謝請班師批答 一表於 國史 本傳”。宋史趙普傳 載有此表。八爲趙普建議以趙保忠復領夏臺故地事。續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 載:普傳 云:普建議以趙保忠復領夏州使,圖李繼遷,保忠反與繼遷同謀爲邊患。時論歸咎於普,頗爲同列所窺,不得專決。因稱疾,遂罷相。宋史趙普傳 亦載此事: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二七,頁;馬端臨 文獻通考 卷二三三引李燾 趙韓王遺稿序,北京:中華書局,年

11、,頁。分别參見 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頁;邵伯温 邵氏聞見録 卷六,頁;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二七,頁。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二七又云 國史趙普傳“有云 晦朔荐更,已及初夏”(頁),然 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 作“晦朔屢更,荐臻炎夏”(頁)。“晦朔荐更,已及初夏”一語見於吕祖謙編 宋文鑑 卷四一所録此疏(北京:中華書局,年,頁),可知 宋文鑑 所録出自 國史。對比 宋史 與 宋文鑑 所録,則知 宋史 在 國史 基礎上又有删削。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二八,頁。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頁。邵伯温 邵氏聞見録 卷六,頁。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二七,頁。趙希弁 讀書附志 卷下,晁公武撰,孫猛

12、校證 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古籍出版社,年,頁。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頁。楊仲良編 續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 卷一 趙普復相,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宛委别藏本,年,頁。試析宋元時期的三種趙普傳記李繼遷之擾邊,普建議以趙保忠復領夏臺故地,因令圖之。保忠反與繼遷同謀爲邊患,時論歸咎於普,頗爲同列所窺,不得專決明年,免朝謁,止日赴中書視事,有大政則召對。冬,被疾請告,車駕屢幸其第省之,賜予加等。普遂稱疾篤,三上表求致仕,上勉從之,以普爲西京留守、河南尹,依前守太保兼中書令。九爲趙普寡學術事。趙希弁 讀書附志 載:傳(引者按:指 國史 趙普本傳)亦稱:普初以吏道聞,寡學術。及爲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

13、釋卷,謚以忠獻,取慮國忘家、薦可替否之法也。宋史趙普傳 亦載此事: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爲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上述九事,趙普遷太子太保及密奏金匱之盟二事乃元朝史官所增,其餘七事 國史 有載則 宋史 亦有載,國史 不載則 宋史 亦不載,國史趙普傳與 宋史趙普傳 之間的承襲關係顯而易見。不過,復原 國史趙普傳 的關鍵在於確定 宋史趙普傳 中還有哪些内容乃元朝史官所增。經逐條核查,筆者發現 宋史趙普傳 中有多條記事出自筆記小説。一爲太祖雪夜訪趙普事:太祖數微行過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聞叩門聲,普亟出,帝立風雪中,普惶懼迎拜。帝曰:“已約晉王矣。”

14、已而太宗至,設重裀地坐堂中,熾炭燒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與普計下太原。普曰:“太原當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則我獨當之,不如姑俟削平諸國,則彈丸黑子之地,將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試卿爾。”此事出自 邵氏聞見録。二爲錢俶贈趙普海物事: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頁。趙希弁 讀書附志 卷下,晁公武撰,孫猛校證 郡齋讀書志校證,頁。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頁。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頁。邵伯温 邵氏聞見録 卷一,頁。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十二輯時錢王俶遣使致書於普,及海物十瓶,置於廡下。會車駕至,倉卒不及屏,帝顧問何物,普以實對。上曰:“海物必佳。”即命啓之,皆瓜子金也。普惶恐頓首謝曰:“臣

15、未發書,實不知。”帝嘆曰:“受之無妨,彼謂國家事皆由汝書生爾!”此事出自 涑水記聞。三爲趙普屢言太祖不足事:初,太祖側微,普從之游,既有天下,普屢以微時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達,謂普曰:“若塵埃中可識天子、宰相,則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復言。此事出自 丁晉公談録。四爲趙普讀 論語 事:每歸私第,闔户啓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 論語 二十篇也。根據顧宏義的研究,此事源出 鐵圍山叢談,以 東都事略 爲中介進入 宋史。五爲趙普補綴奏牘事:嘗奏薦某人爲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普顔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他日補綴

16、舊紙,復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此事出自 涑水記聞。六爲趙普堅請某人當遷官事: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頁。司馬光 涑水記聞 卷三,北京:中華書局,年,頁。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頁。潘汝士 丁晉公談録,北京:中華書局,年,頁。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頁。顧宏義 趙普“夜讀 論語”傳説探源,宋史研究論叢 第 輯,北京:科學出版社,年,頁。不過顧宏義認爲“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爲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一句亦出自 東都事略,實際上 國史 已有此句,詳見前文。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頁。司馬光 涑水記聞 卷一,頁。試析宋元時期的三種趙普傳記又有群臣當遷官,太祖素惡其人,不與。普堅以爲請

17、,太祖怒曰:“朕固不爲遷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懲惡,賞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賞天下之刑賞,非陛下之刑賞,豈得以喜怒專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隨之。太祖入宫,普立於宫門,久之不去,竟得俞允。此事出自 涑水記聞。七爲趙普爲曹彬辨白事:太宗入弭德超之讒,疑曹彬不軌,屬普再相,爲彬辨雪保證,事狀明白。太宗嘆曰:“朕聽斷不明,幾誤國事。”即日竄逐德超,遇彬如舊。此事出自 王文正公筆録。八爲趙普援救祖吉事:祖吉守郡爲奸利,事覺下獄,案劾,爰書未具。郊禮將近,太宗疾其貪墨,遣中使諭旨執政曰:“郊赦可特勿貸祖吉。”普奏曰:“敗官抵罪,宜正刑辟。然國家卜郊肆類,對越天地,告于神明,奈何以吉而隳陛下赦令哉

18、?”太宗善其言,乃止。此事出自 王文正公筆録。上述筆記小説的成書時間皆晚於 三朝國史,而且出自 涑水記聞 的三條紀事有明確的出處,因此這些記事無疑是 宋史 史官所增,而非出自 國史。將出自筆記小説的八事以及趙普遷太子太保、密奏金匱之盟二事除去之後,國史趙普傳 即可大致得到復原。二、明褒暗貶:國史趙普傳 對趙普的微妙態度由於材料的限制,國史趙普傳 的具體文本來源與生成過程已無法詳 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頁。司馬光 涑水記聞 卷一,頁。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頁。王曾 王文正公筆録,北京:中華書局,年,頁。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頁。王曾 王文正公筆録,頁。其中錢俶贈趙普海物事爲富弼所云,趙普補

19、綴奏牘、堅請某人當遷官二事爲趙興宗所云。對於出自 國史 的記事,司馬光 涑水記聞 一般會作説明,如卷三所載張佖怨張洎事即注明“事見 國史”(頁)。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十二輯考,不過趙普在 國史 中的形象仍可通過現存的文本進行推測。除去元朝史官所增内容之後,國史 可大致得到復原,而趙普在其中的形象頗爲負面。一方面,國史 對趙普的功績著筆不多。洪邁曾這樣概括趙普在太祖一朝的功績:趙韓王佐藝祖,監方鎮之勢,削支郡以損其强,置轉運、通判使掌錢穀以奪其富,參命京官知州事以分其黨,禄諸大功臣於環衛而不付以兵,收天下驍鋭於殿巖而不使外重。建法立制,審官用人,一切施爲,至于今是賴。東都事略趙普傳 對趙普的這些

20、功績就有更爲詳細的叙述,然而 宋史趙普傳 對此却只有寥寥數語:(乾德)五年春,加右僕射、昭文館大學士。俄丁内艱,詔起復視事。遂勸帝遣使分詣諸道,徵丁壯籍名送京師,以備守衞;諸州置通判,使主錢穀。由是兵甲精鋭,府庫充實。國史 對“杯酒釋兵權”一事(即洪邁所説的“禄諸大功臣於環衛而不付以兵”)更是隻字未提,以致李燾感嘆“甚可惜也”。考慮到 宋史 史官對趙普的功績亦給出了較高的評價,如果 國史 詳載趙普的功績,宋史 史官似無必要將其删去。另一方面,宋史 用了很多筆墨描寫太祖對趙普的不信任:普爲政頗專,廷臣多忌之。時官禁私販秦、隴大木,普嘗遣親吏詣市屋材,聯巨筏至京師治第,吏因之竊貨大木,冒稱普市貨鬻

21、都下。權三司使趙玭廉得之以聞。太祖大怒,促令追班,將下制逐普,賴王溥奏解之。故事,宰相、樞密使每候對長春殿,同止廬中;上聞普子承宗娶樞密使李崇矩女,即令分異之。普又以隙地私易尚食蔬圃以廣其居,又營邸店規利。盧多遜爲翰林學士,因召對屢攻其短。會雷有鄰擊登聞鼓,訟堂後官胡贊、李可度受賕骫法及劉偉僞作攝牒得官,王洞嘗納賂可度,趙孚授西川官稱疾不上,皆普庇之。太祖怒,下御史府按問,悉抵罪,以有鄰爲秘書省正字。普恩益替,始詔參知政事與普更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權。洪邁 容齋隨筆 卷七,北京:中華書局,年,頁。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頁。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二,頁。試析宋元時期的三種趙普傳記未幾,出

22、爲河陽三城節度、檢校太傅、同平章事。與此同時,宋史 關於趙普與太宗關係的描寫則頗顯刻意,例如:(太平興國)八年,出爲武勝軍節度、檢校太尉兼侍中。帝作詩以餞之,普奉而泣曰:“陛下賜臣詩,當刻石,與臣朽骨同葬泉下。”帝爲之動容。翌日,謂宰相曰:“普有功國家,朕昔與游,今齒髮衰矣,不容煩以樞務,擇善地處之,因詩什以導意。普感激泣下,朕亦爲之墮泪。”宋琪對曰:“昨日普至中書,執御詩涕泣,謂臣曰:此生餘年,無階上答,庶希來世得效犬馬力。臣昨聞普言,今復聞宣諭,君臣始終之分,可謂兩全。”又如:(雍熙)四年,移山南東道節度,自梁國公改封許國公。會詔下親耕籍田,普表求入覲,辭甚懇切。上惻然謂宰相曰:“普開國元

23、臣,朕所尊禮,宜從其請。”既至,慰撫數四,普嗚咽流涕。實際上,在太祖一朝,趙普與趙光義的關係長期緊張,特别是乾德二年()趙普拜相、位在趙光義之上後,兩人更加不和,展開了激烈的政治鬥争。例如,乾德四年(),趙光義向太祖告發宋琪與趙普交善,宋琪因此被貶。開寶四年(),趙普則尋機貶死趙光義的心腹幕僚姚恕。趙光義長期未能封王,或是因爲趙普的强烈反對。開寶六年()八月趙普罷相,九月趙光義即封晉王,位居宰相之上。而在太宗即位之後,趙普雖助太宗打擊趙廷美、盧多遜,但太宗對趙普終有猜忌,使用竇偁、郭贄、柴禹錫等藩邸舊臣制約趙普。總之,趙普在太宗一朝表面上備受尊崇,但他與太宗實際上若即若離,互相利用而又互相提防

24、。作爲太宗之子,真宗在撰修 國史 時自然要爲尊者諱。國史將趙普開寶六年罷相一事解釋爲趙普因專權失去太祖信任,又刻意描寫太宗與趙普“君臣情深”,實際上只是 國史 史官的欲蓋彌彰。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頁。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頁。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頁。張其凡 趙普評傳,頁;顧宏義 宋初政治研究:以皇位授受爲中心,頁。張其凡 趙普評傳,頁。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十二輯除了趙普與太祖、太宗之間的關係以外,國史 中還有兩處記事值得注意,第一是雍熙三年()北伐時趙普上 諫伐燕疏 事,第二是雍熙四年()趙元僖推薦趙普事。國史 在記述這兩件事時分别引用了趙普、趙元僖的奏疏以及太宗賜趙普的手詔、趙普的

25、謝表。宋史趙普傳 全文約 字,除去元朝史官所增内容後約有 字,趙普上 諫伐燕疏、趙元僖推薦趙普二事約有 字,占用了整篇傳記大約三分之一的篇幅,但這兩件事在趙普的整個政治生涯中似乎稱不上特别重要。國史 史官之所以對這兩件事特别關注,應該與當時的政治背景有關。太宗實録 完成於咸平元年(),其中的 趙普附傳 並未收録趙普 諫伐燕疏 原文,甚至誤以爲趙普此次上疏與太宗“親耕耤田”有關。而在澶淵之盟之後成書的太祖、太宗 兩朝國史 中,趙普上疏的緣由不僅得到糾正,趙普的奏疏以及太宗賜趙普的手詔、趙普的謝表經删改後亦被收入傳記當中。奏疏中説“戰者危事,難保其必勝;兵者凶器,深戒於不虞”,而雍熙北伐最後果然遭

26、到失敗。很顯然,真宗君臣是想借趙普的 諫伐燕疏 來證明澶淵之盟的合理性。至於趙元僖推薦趙普的奏疏,當與趙普復相後打擊趙昌言、胡旦等人一事合而觀之。太宗實録 明確指出,趙昌言、胡旦等人被貶與趙元僖有關:(陳)象輿素與(趙)昌言善,董儼、胡旦皆昌言同年生,(梁)顥又常在昌言幕下,四人皆與昌言厚善,日夕多會於昌言之第。故京師有“陳三更”、“董半夜”之言。先是,有傭筆人翟潁者,奸險誕妄,素與胡旦親狎,旦知可使,乃作大言怪誕之辭,使潁上之。初爲潁改名馬周,以爲唐馬周復出也。其言多排毁時政,自薦可爲天子大臣,力舉十數人,皆公輔之器,令昌言内爲之助,人多識其辭氣,知旦之爲也。會京尹陳王使親吏儀贊廉知其事,白

27、上,捕馬周繫獄。時張去華爲府判官,親窮治之,具狀聞。上怒,杖馬周脊,黥面流海島,禁錮終身,昌言等並加貶黜。“京尹陳王”即趙元僖。國史趙普傳 先是詳載趙元僖推薦趙普復出,隨後又記載趙普打擊趙昌言、胡旦等人,“會旦令翟馬周上封事,排毁時政,普深嫉之,奏流馬周,黜昌言等”,或是暗指趙普與趙元僖有結黨之嫌,以此彰顯真宗得位之合法性。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二八,頁。宋史 卷二五六,頁。錢若水修,范學輝校注 宋太宗皇帝實録校注 卷四四,北京:中華書局,年,頁。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頁。此點承吴錚强師提示。關於趙普與趙元僖的關係,可參看何冠環 論宋太宗朝之趙普,香港中文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年,頁。試析宋元

28、時期的三種趙普傳記總之,趙普在 國史 中的形象頗爲負面,很可能與其在 實録 附傳中的形象類似。一方面,國史 未詳細記録趙普在太祖朝的功績,而是將趙普刻畫爲一位權臣,並著力突出太祖對趙普的不信任。另一方面,國史 對趙普在太宗朝任相時的決策也直接提出了批評,稱“普建議以趙保忠復領夏州使,圖李繼遷,保忠反與繼遷同謀爲邊患。時論歸咎於普,頗爲同列所窺,不得專決”,又暗示趙元僖與趙普結黨。儘管 國史 也借太宗之口稱贊趙普“盡忠國家,真社稷臣也”,但從整體來看,國史趙普傳 無疑是一篇對趙普明褒暗貶的傳記。三、東都事略趙普傳 的文本來源關於王稱所撰 東都事略,李心傳有這樣一段評價:(淳熙)十三年八月,又有知

29、龍州王稱亦獻 東都事略 百三十卷於朝。洪内翰(邁)主之。明年春,除直秘閣。然其書特掇取 五朝史傳 及 四朝實録附傳,而微以野史附益之,尤疏駁。不過就 趙普傳 而言,東都事略 補充了十餘條 國史 未載的記事,其篇幅約占整篇傳記的一半,趙普的人物形象也因此發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絶非“微以野史附益之”那般簡單。若將 國史 中可能有載而被 宋史 史官删去的記事姑置不論,東都事略趙普傳 補充的記事共有十五條。一爲趙普進征李筠策事,源出 太師魏國公尚書令真定王趙普神道碑(以下簡稱 趙普神道碑)。續資治通鑑長 太宗實録趙普附傳 稱“普於中書接見群官,必語次尋繹有言人短長者。既退,即命吏追録之。事發,引以爲證

30、。由是群官悚息,無敢言者,中書事益壅蔽”,見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二九,頁。隆平集 主要摘録自 實録 國史 等官史,故 隆平集 亦多載趙普的負面事迹,見曾鞏撰,王瑞來校證 隆平集校證 卷四 趙普傳,北京:中華書局,年,頁。楊仲良編 續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 卷一 趙普復相 引 國史趙普傳,頁。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頁。李心傳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 甲集卷四,北京:中華書局,年,頁。如王稱 東都事略 卷二六 趙普傳 載:“普嘗戒其子弟曰:吾本書生,偶逢昌運,受寵逾分,當以身許國。私家之事,吾不復與。爾等宜自勉勵,無重吾過。故輔兩朝、出入三十餘年,未嘗爲子弟求恩澤者。”(頁)此段文字李燾 續資治通鑑

31、長編 卷二九(頁)有載而未見於筆記小説,或出自 國史。宋太宗 太師魏國公尚書令真定王趙普神道碑,杜大珪編 新刊名臣碑傳琬琰之集 上卷一,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影印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宋刻元明遞修本,年,頁。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十二輯編 亦載此事,然文字較 趙普神道碑 有較多删節,東都事略 所記或直接取自 趙普神道碑。二爲趙普進征李重進策事。趙普神道碑 亦載此事,然文字與 東都事略 有較大區别。續資治通鑑長編 所記與 東都事略 更爲接近,或取自 實録 等官史。東都事略 或據 續資治通鑑長編 增入。三爲金匱之盟事。續資治通鑑長編 綜合了 太祖新録 國史 等官史與 涑水記聞 的説法,東都事略 所記當取自 續資

32、治通鑑長編,例證有三:第一,涑水記聞 稱太后欲傳位“二弟”(趙光義、趙廷美),李燾則以官史爲據,稱太后僅欲傳位趙光義,將“二弟”改爲“汝弟”,東都事略 亦作“汝弟”。第二,官史稱趙光義亦入受顧命而 涑水記聞 未載,續資治通鑑長編 從 涑水記聞之説,東都事略 亦未載趙光義。第三,東都事略 中有“敢不如太后教”等語,這些内容見於 續資治通鑑長編 而不見於 涑水記聞。四爲“杯酒釋兵權”事,源出 涑水記聞。五朝名臣言行録 續資治通鑑長編 皆有引此事。東都事略 可能參考過 續資治通鑑長編,例如“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八姓”一語,東都事略 與 續資治通鑑長編 所記相同,而 涑水記聞 與 五朝名臣言行録 則作“數

33、十年間帝王凡易十姓”。五、六爲趙普反對符彦卿管軍、趙普補綴奏牘事,皆源出 涑水記聞。五朝名臣言行録 續資治通鑑長編 皆有引此二事。七爲太祖以幽燕地圖示趙普事,源出 邵氏聞見録。五朝名臣言行録 有引此事,續資治通鑑長編 則未引。八爲太祖雪夜訪趙普事,源出 邵氏聞見録。五朝名臣言行録 續資治通鑑長編 皆有引此事。李燾指出:“邵伯温 見聞録 云已約晉王者,蓋 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一,頁。宋太宗 太師魏國公尚書令真定王趙普神道碑,杜大珪編 新刊名臣碑傳琬琰之集 上卷一,頁。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一,頁。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二,頁。司馬光 涑水記聞 卷一,頁。朱熹 五朝名臣言行録 卷一 中書令

34、韓國趙忠獻王,朱子全書 第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年,頁;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二,頁。司馬光 涑水記聞 卷一,、頁。朱熹 五朝名臣言行録 卷一 中書令韓國趙忠獻王,朱子全書 第 册,頁;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四、卷一四,、頁。邵伯温 邵氏聞見録 卷六,頁。朱熹 五朝名臣言行録 卷一 中書令韓國趙忠獻王,朱子全書 第 册,頁。邵伯温 邵氏聞見録 卷一,頁。朱熹 五朝名臣言行録 卷一 中書令韓國趙忠獻王,朱子全書 第 册,頁;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九,頁。試析宋元時期的三種趙普傳記誤。今改曰吾弟,庶得其實。又云始定下江南之議,此尤誤。若謂荆、湖、西川則可耳。”東都事略

35、删去“已約晉王”一句,但仍稱“普薦曹彬、潘美可用。其後太祖征嶺南用潘美,伐江南任曹彬”。九、十爲錢俶贈趙普海物事、李煜贈趙普白金事,分别源出 涑水記聞 楊文公談苑。五朝名臣言行録 續資治通鑑長編 皆有引此二事。十一爲雷德驤攻擊趙普遭太祖怒斥事,源出 涑水記聞。五朝名臣言行録 續資治通鑑長編 皆有引此事。東都事略“太祖寵待普如左右手”一語僅見於 涑水記聞 原文及 五朝名臣言行録,續資治通鑑長編 未載,東都事略 此語當是取自 涑水記聞 或 五朝名臣言行録。不過,東都事略 應該也參考過 續資治通鑑長編 或 國史雷德驤傳。例如,涑水記聞稱雷德驤時爲御史中丞,續資治通鑑長編 則以 國史雷德驤傳 爲據將“

36、御史中丞”改爲“判大理寺”,東都事略 亦作“判大理寺”。又如 東都事略 中有“雷德驤憤其屬附普,增减刑名”一語,涑水記聞 未載此語,宋史雷德驤傳 以及 續資治通鑑長編 則有類似表述。十二爲趙普焚中外表奏事:方普之在相位也,嘗於視事閤坐屏後設二大甕,凡中外表奏,普意不欲行者,必投之甕中,滿則束緼焚之,以是人多怨者。此事或綜合自 隆平集 邵氏聞見録。十三爲趙普密奏金匱之盟、太宗語趙普“人誰無過”事。根據 續資治通鑑 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九,頁。王稱 東都事略 卷二六 趙普傳,頁。司馬光 涑水記聞 卷三,頁;楊億口述,黄鑒筆録,宋庠重訂 楊文公談苑 卷四,全宋筆記 第編第册,鄭州:大象出版社,年

37、,頁。朱熹 五朝名臣言行録 卷一 中書令韓國趙忠獻王,朱子全書 第 册,頁;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一二,頁。司馬光 涑水記聞 卷一,頁。朱熹 五朝名臣言行録 卷一 中書令韓國趙忠獻王,朱子全書 第 册,頁;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九,頁。王稱 東都事略 卷二六 趙普傳,頁。王稱 東都事略 卷二六 趙普傳,頁。宋史 卷二七八 雷德驤傳 作“其官屬與堂吏附會宰相趙普,擅增刑名”(頁)。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九作“其官屬與堂吏附會宰相,擅增减刑名”,並稱此段記載“依(雷德驤)本傳,稍取 談苑 及 記聞 删修之”(頁)。王稱 東都事略 卷二六 趙普傳,頁。曾鞏撰,王瑞來校證 隆平集校證 卷四 趙普

38、傳:“閤中設大瓦壺,中外章奏不欲行者,擲壺中,既而焚去。”(頁)邵伯温 邵氏聞見録 卷六:“國初,趙普中令爲相,於廳事坐屏後置二大甕,凡有人投利害文字,皆置甕中,滿即焚於通衢。”(頁)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十二輯長編 李燾注文以及袁桷 修遼金宋史搜訪遺書條列事狀 的説法,國史 既未提及趙普密奏金匱之盟事,亦未載太宗“盛德要語”,詳見前文。東都事略 所載或是依據 續資治通鑑長編。十四爲趙普爲曹彬辨白事,源出 王文正公筆録。五朝名臣言行録 續資治通鑑長編 皆有引此事。十五爲趙普讀 論語 事。根據顧宏義的研究,此事源出 鐵圍山叢談。五朝名臣言行録 續資治通鑑長編 皆未引此事。對於 國史 中已有記載的若

39、干記事,東都事略 也有調整。例如陳橋兵變事,宋史趙普傳 的記載較爲簡略,當是襲自 國史:太祖北征至陳橋,被酒卧帳中,衆軍推戴,普與太宗排闥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衆軍擐甲露刃,喧擁麾下。及受禪,以佐命功,授右諫議大夫,充 樞 密 直學士。東都事略 所載稍詳於 宋史:太祖北征,普從行。夜宿陳橋,六軍共議推戴,普諭將校曰:“并寇與犬戎相結,點撿奉命征討,爾輩甲兵幾何,便欲扶策天子。點撿一心忠赤,通於神明,若聞此事,必誅爾輩。”列校皆不退。普即戒諸將,勿令縱兵,若都城人心不摇,則四方自然寧謐。黎明入白太祖,時太祖醉卧帳中,欠伸徐起,則萬衆擐甲露刃,喧不可止。或以黄袍加太祖之身,扶太祖上馬,擁逼南行。既

40、而太祖受禪,普以佐命功授右諫議大夫、樞密直學士。涑水記聞 續資治通鑑長編 皆詳載陳橋兵變事,其主體部分當取自 實録 等官史。東都事略“若都城人心不摇,則四方自然寧謐”一語見於 續資治通鑑長編,然“并寇與犬戎相結,點撿奉命征討,爾輩甲兵幾何,便欲扶策天子。李焘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二二,頁。王曾 王文正公筆録,頁。朱熹 五朝名臣言行録 卷一 中書令韓國趙忠獻王,朱子全書 第 册,頁;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二四,頁。顧宏義 趙普“夜讀 論語”傳説探源,頁。宋史 卷二五六 趙普傳,頁。王稱 東都事略 卷二六 趙普傳,頁。司馬光 涑水記聞 卷一,頁;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一,頁。試析宋元時期的三種趙

41、普傳記點撿一心忠赤,通於神明,若聞此事,必誅爾輩”等語詳於 續資治通鑑長編 所記,或另有文本來源。又如趙玭攻擊趙普事,國史 的叙述主要表現了太祖對趙普的不信任。東都事略 則載:普遣親吏市木,關隴吏私市大木,冒稱普所市以規利。前三司使趙玭以白太祖,詔問太子太師王溥等:“普當何罪?”溥等奏:“趙玭誣罔大臣。”乃出玭爲汝州牙校。續資治通鑑長編 對此事的前因後果有詳細記載,或取材自 實録 等官史:前右監門衞將軍趙玭既勒歸私第,不勝忿恚,一日,伺趙普入朝,馬前斥普短。上聞之,召玭及普於便殿面質其事,玭大言詆普販木規利。先是,官禁私販秦、隴大木,普嘗遣親吏往市屋材,聯巨筏至京師治第,吏因之竊於都下貿易,故

42、玭以爲言。上怒,促閤門集百官,將下制逐普。詔問太子太師王溥等普當得何罪,溥附閤門使奏云:“玭誣罔大臣。”上意頓解,反詰責玭,命武士撾之。御史鞫於殿庭,普力營救,上乃特寬其罰,扶出之。(開寶四年)夏四月丙寅朔,責爲汝州牙校。國史 或爲塑造趙普的負面形象而未完整地摘録相關材料,只保留了不利於趙普的叙述,即引文加下劃綫部分。東都事略 則從相關材料中摘取了有利於趙普的叙述。綜上所述,東都事略 新增或做出過調整的記事,取材範圍包括筆記小説、趙普神道碑 以及 續資治通鑑長編 等。其中源出筆記小説的記事多見於 五朝名臣言行録,王稱有可能參考過 五朝名臣言行録。不過對於源出筆記小説的記事,王稱没有簡單地一抄了

43、之,而是依據 續資治通鑑長編 等材料做了若干改動。此外,王稱對 國史 原有的内容也有删减,如趙普建議以趙保忠復領夏州使、趙元僖上疏推薦趙普等事。不論是從材料的選擇還是從人物形象的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一作“太尉忠赤,必不汝赦”(頁)。趙普 皇朝龍飛記 作“强敵寇邊,雄師在此,爾等甲兵幾何,便欲扶策天子?況太尉一心忠赤,通於神明,若聞此事,必誅殺汝輩,不可草草比以并寇與犬戎結連侵犯封疆,諸公此行,奉命征討”(新刊國朝二百家名賢文粹 卷一一五,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影印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宋慶元三年書隱齋刻本,年,頁),東都事略 所載或源出於此。王稱 東都事略 卷二六 趙普傳,頁。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

44、一二,頁。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十二輯塑造來看,東都事略趙普傳 都稱得上是一篇精心編撰的傳記文本。四、東都事略 宋史 對趙普形象的調整相較 國史 而言,趙普在 東都事略 中的形象發生了較爲明顯的變化。東都事略 新增或做出過調整的將近二十條記事,篇幅占全篇傳記的一半以上,除趙普焚中外表奏事以及“廷美廢,多遜南遷,普之力也”一句外,或反映趙普的政治功績,或描寫太祖(以及太宗)對趙普的信任,均屬正面描寫。國史中對趙普的一些負面描寫也被王稱删去,如“普建議以趙保忠復領夏州使時論歸咎於普”一段。儘管 東都事略 中也有關於趙普專權的叙述(即趙普焚中外表奏事),但將其與雷德驤攻擊趙普事合而觀之,可以發現 東都

45、事略 的叙述與 國史 的叙述實際上有著微妙的區别:太祖寵待普如左右手,判大理寺雷德驤憤其屬附普,增减刑名,因求見太祖,語不遜。太祖怒叱之曰:“鼎鐺尚有耳,汝不聞趙普吾之社稷臣乎?”德驤坐貶商州,又貶靈武。盧多遜在翰林,頻召對,攻普之短。會德驤之子有隣,憤其父流竄,乘隙訟堂吏過,悉抵以罪。而普由是罷爲河陽節度使同平章事。方普之在相位也,嘗於視事閤坐屏後設二大甕,凡中外表奏,普意不欲行者,必投之甕中,滿則束緼焚之,以是人多怨者。在 東都事略 的叙述中,趙普罷相主要是因爲盧多遜、雷有鄰等同僚的打擊,而非太祖的猜忌。王稱最後在“史臣論”部分稱贊趙普:自古受命之君,必有碩大光明之臣,以左右大業。太祖光宅

46、中夏,普以謀議居中,用能削百年藩鎮之權,剗五季僭僞之國,撥亂世反之正。獨相十年,天下廓廓,日以無事。至太宗寵遇愈隆矣。古之人臣,有非常之功,則人主亦必報之以非常之禮。觀二帝所以待普者,可謂至矣。勛名爛然,與宋無極,盛哉!可以這么説,趙普“勛名爛然”的功臣形象主要是通過王稱新增或做出過調整的楊仲良編 續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 卷一 趙普復相 引 國史趙普傳,頁。王稱 東都事略 卷二六 趙普傳,頁。王稱 東都事略 卷二六 史臣論,頁。試析宋元時期的三種趙普傳記記事重新構建起來的。東都事略 之所以重新構建趙普形象,當與其成書時代密切相關。作爲北宋最重要的開國功臣,趙普生前身後一直享有極高的地位,即便

47、國史 對趙普有所微詞,也難以直接表露出來,只能用春秋筆法明褒暗貶。時過境遷,特别是孝宗即位後宋朝皇位重新回到太祖一系,時人顯然不必回到太宗、真宗的立場來書寫與評價趙普。例如朱熹是這樣評價趙普的:如本朝趙韓王,若論他自身,煞有不是處。只輔佐太祖,區處天下,收許多藩鎮之權,立國家二百年之安,豈不是仁者之功!除了王稱精心編撰的 東都事略趙普傳 以外,李燾亦撰有 趙普别傳。李燾似乎未給其他宋人撰寫過單篇傳記,顯示了李燾對趙普形象問題的特殊關注。儘管李燾的 趙普别傳 已經亡佚,但可以想象,趙普别傳 中的趙普形象與 國史 中的趙普形象應該也會有相當的區别。與 東都事略 類似,宋史 史官對趙普也頗爲推崇,並

48、且同樣在 國史 的基礎上增加了若干源自筆記小説的記事。除讀 論語 事外,這些記事均見於 五朝名臣言行録,當是元朝史官據 五朝名臣言行録 增入。不過與 東都事略 相比,宋史 對趙普形象的調整顯得有些粗糙。一方面,宋史趙普傳增入的記事多爲趙普的生平逸事,字數也不算太多,僅占全篇傳記的十分之一左右,似未充分體現趙普的功業,例如“杯酒釋兵權”一事即未提及。另一方面,宋史趙普傳“史臣論”對趙普的品格以及太祖與趙普的君臣關係給予了高度評價:自古創業之君,其居潛舊臣,定策佐命,樹事建功,一代有一代之才,未嘗乏也。求其始終一心,休戚同體,貴爲國卿,親若家相,若宋太祖之於趙普,可謂難矣 及其當揆,獻可替否,惟義

49、之從,未嘗以勛舊自伐。張其凡 趙普評傳,頁。黎靖德編 朱子語類 卷四八,北京:中華書局,年,頁。周必大 敷文閣學士李文簡公燾神道碑,李燾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首,頁;宋史 卷二三 藝文志二,頁。參見王承略、楊錦先輯考 李燾學行詩文輯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年,頁。宋史趙普傳 對 宋名臣言行録 的參考恐非個例,例如 宋史司馬光傳 亦有類似情況,參見邱靖嘉、蒲俊 試析“司馬光擊甕”故事的史源及其産生背景,唐宋歷史評論 第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年,頁。宋史 卷二五六 史臣論,頁。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十二輯但是 宋史趙普傳 中仍有保留 國史 中趙普多行不法事並引起太祖猜忌的相關描寫,難免令人有傳論脱

50、節之感。不同於精心編撰的 東都事略趙普傳,宋史趙普傳 似乎只是 國史 與 五朝名臣言行録 的簡單拼凑。除了 五朝名臣言行録 以外,宋史 還以 東都事略 等其他材料爲據增入三事。除遷太子太保事外,其餘二事在“史臣論”部分均被提及,顯示了元朝史官對此二事的特殊關注。首先是讀 論語 事。宋史趙普傳“史臣論”云:家人見其斷國大議,閉門觀書,取決方册,他日竊視,乃 魯論 耳。昔傅説告商高宗曰:“學于古訓乃有獲,事不師古,以克永世,匪説攸聞。”普爲謀國元臣,乃能矜式往哲,蓍龜聖模,宋之爲治,氣象醇正,茲豈無助乎。宋史 史官在“史臣論”部分專門提起此事,當與理學興起後 論語 地位的上升直接相關。其次是趙普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