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及应对策略——以无锡市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704534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及应对策略——以无锡市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及应对策略——以无锡市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9极端气候冲击是现阶段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 2020指出,我国增温速率显著高于全球同期平均水平;瑞士再保险压力测试表明,若不采取任何行动,到 2050 年中国因气候变化导致的损失将高达 GDP的 24%,比全球平均损失高 6 个百分点。2020 年 9 月,中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预防极端气候造成的损失已迫在眉睫。近几年,无锡市极端天气频发,直接影响着市民生活、地方经济及金融稳定。无锡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暴雨、台风、强对流、高温等,年均暴雨日数为 3.2 天,近十年年均暴雨

2、日数达到 4.1 天,2016 年更多达 9 天;日最大雨量也在近几年创新纪录,2017 年达到 211.3 毫米;台风、强对流对无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带来暴雨、短时强降水、龙卷风、闪电、降温、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在温度方面,无锡常年平均高温天数为 14 天,而近几年高温日数基本都超过 20 天,2017 年极端最高气温达到 40.6。气候变化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如果金融机构未对气候风险加以足够重视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减缓及适应措施,有可能造成经营决策失误和财产损失,甚至有可能在极端气候的冲击下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1。一、气候冲击与无锡市金融风险:影响机理气候冲击对无锡市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一方

3、面,气候冲击对各类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且该影响是相互交织的,不同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存在交叉性、传递性和放大效应,最终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无锡市产业链、供应链与周边邻近地区存在紧密联系,周边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其所引致的金融风险理论上也会对无锡市金融系统造成一定冲击;宏观经济、环境与气候政策势必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一)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气候风险气候变化通过信贷业务对商业银行产生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一是抵押品发生物理损失。气候变化引致的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家庭、企业贷款抵押物价值贬损,影响借款人偿债能力、降低借款人违约成本,从而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扩大。二是企业高碳

4、资产价值下跌。低碳转型使得大量作为抵押物的高碳资产折旧速度加快或提前冲销,这也将提高借款人的信用风险,降低商业银行信贷头寸的安全性2。三是借款人长期信贷需求降低。长期来看,气候变化对实体经济将会产生消极影响,尤其是低碳转型政策对传统高碳企业不利,引起就业疲弱,降低借款人的预期盈利,改变借款人长期风险偏好,最终长期内收稿日期:2023-03-01基金项目:无锡市科协软科学研究课题(KX-22-B33)作者简介:徐玮(1990),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气候金融。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及应对策略以无锡市为例徐玮(无锡太湖学院 商学院,江苏 无锡 214064)摘要:近年来,极端气候冲击事件屡

5、见不鲜,导致金融机构面临的气候相关风险日益提升。重视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减缓及适应策略,对金融机构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及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以无锡市为例,系统阐述气候冲击对无锡市金融风险的影响机理,总结无锡市金融机构在减缓和适应气候风险中做出的努力,并针对现有不足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气候冲击;气候相关金融风险;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808(2023)26-0069-04DOI:10.3969/j.issn.2096-0808.2023.26.013商业观察2023 年 9 月中 第 9 卷 第 26 期Management pla

6、n70管理方略导致家庭、企业信贷需求下降。四是短期内流动性需求增加。自然灾害的发生短期内可能会增加家庭、企业信贷资金需求以支持灾后重建;剧烈的气候冲击给商业银行带来的严重物理损失将会导致家庭、企业融资信心受损,融资不确定性增加,从而刺激谨慎性货币需求,进而引发商业银行“钱荒”。(二)保险公司所面临的气候风险气候变化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对无锡市保险公司造成冲击。一是自然灾害的直接冲击。无锡市保险公司推出的保险产品中,与气候冲击相关的保险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居民住房财产保险、农业保险等。保险公司承担被保险人物理损失的风险,一旦爆发集中性、大规模的极端气候事件,将会影响保险公司的可持续经营,甚

7、至有可能导致保险公司破产。二是气候变化的间接影响。当前,气候变化所引致的极端高温、极端降水等现象正逐渐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3。然而,目前保险公司在对人寿险、重疾险等保险产品进行定价时,尚未充分考虑气候变化趋势,导致保费的制定普遍低估了气候事件的损失程度。保险公司面临的气候风险还可能传染给商业银行。为了提升偿付能力,保险公司抛售资产回笼资金,可能引起抵押品资产价格下跌,导致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提高;即使保险公司提高了气候风险的保费,也可能会引起保险覆盖率的下降,从而降低抵押物价值,提高借款人融资压力和商业银行信贷头寸的安全性。(三)证券公司所面临的气候风险气候变化对证券公司的影响主要通过股市

8、风险影响证券公司收益。为了响应社会经济全面低碳转型的政策要求,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将逐步减少对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等类型企业的融资支持;投资者对这类企业投资信心不足,大量资金从“三高一低”行业撤离,导致高碳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融资成本提升,企业市值下降,最终降低证券公司收益。由于金融机构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因此股市风险也会向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传导。一方面,证券公司与商业银行间存在资金存管、资金融通等业务往来,商业银行与上市公司之间也存在存贷款基本业务、投资等方面的交集,因此股市风险会向商业银行传导。另一方面,股市的下跌使得投入股市的保险资金遭受损失,影响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从而

9、实现气候风险从股市向保险公司的传导。(四)跨地区金融风险传染气候金融风险除了可能实现上述跨市场传导之外,还可能发生跨地区传染。无锡市是长三角都市经济圈的重要经济强市,也是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成员之一,与周边城市长期保持良好合作关系。气候风险可通过无锡市与其他城市间债权债务关系、商品交易、资产价格、企业担保链条等渠道,在有关联性的金融机构与企业、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交叉传染、扩散,形成金融体系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导致气候风险在空间的溢出。二、无锡市金融机构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管理措施无锡市金融机构主要从减缓和适应两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管理。“减缓”即支持绿色低

10、碳转型,减缓气候变化速率;“适应”即加强对气候风险的识别与管理,降低气候变化对金融系统的不利影响。(一)减缓气候风险的相关措施首先,探索个人碳账户,引导用户践行绿色行为。在中国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的指导下,无锡市现已有多家银行试水个人碳账户。2022年,建设银行无锡分行开展“走遍无锡”低碳轨迹活动,用户走路步数被纳入个人低碳出行行为并获取相应的绿色碳积分。碳积分可用于兑换绿色权益,如在 App 中兑换电子购物券、无锡地铁乘车券、微信立减金、支付宝券等礼品。截至 2022 年 9 月底,该活动已有 25 000 多名市民参与。无锡锡商银行还推出碳积分“锡灵力”,用户步行、接受无纸化金融服务、进

11、行碳知识答题等行为均可获得碳积分。无锡农商行设立“碳普惠金融业务办理专窗”,对碳积分高的经营贷客户给予贷款利率、授信额度等优惠。其次,扩展绿色融资渠道,支持企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近年来,无锡市金融机构在绿色项目贷款、绿色流动资金贷款两大基础性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探索出一系列新的产品模式和服务模式,扩大绿色信贷投放。例如,农业银行无锡分行、建设银行无锡分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了绿色 PPP 项目贷款业务,用于支持垃圾焚烧发电、污水和污泥处理等项目;兴业银行无锡分行将“股权+债权”的投贷联动模式引入绿色信贷业务中,开展绿色投贷联动业务;为加深与客户供应链业务的合作,招商银行无锡分行开展绿色能源行业供应

12、链金融业务“云证”服务;除此之外,各金融机构还积极培育发展了绿色工厂贷、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绿色融资租赁等创新产品和服务。截至 2021年年末,无锡市绿色信贷余额为 1 694.83 亿元,较上年增长 28.54%,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14.5 个百分点。最后,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助力化解气候环境损害风险。早在 2009 年,无锡市便被纳入国家环境保护部确定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以下简称“环责险”)试点城市之一。712011 年 2 月,无锡市出台无锡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实施意见,成为江苏省率先推出环责险及首个地方政府以政策手段助推环责险的城市。十多年来,环责险在无锡的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人保财险率

13、先推出“环责险+风险防范服务”的“无锡模式”,并在多地推广、升级。该模式下,保险公司聘请第三方专业人员对投保企业进行评估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行动建议以减缓环境、气候风险。截至 2021 年 6 月,无锡市环责险在保企业达 1 701 家,涵盖 22 个行业,累计参保企业逾 1.06 万家次,累计处理案件 130 多起,赔款金额 1 327 万元,累计保费收入 1.53 亿元,位居全国地级市排名第一。(二)适应气候风险的相关措施一是加强企业信息披露,为银行信贷决策提供参考。2022 年 4 月,无锡市首次公示2022 年度无锡市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向社会公开 1 821 家重点排污单位和实施强

14、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上述企业将按照规定披露碳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危险废物的产生及处置等相关信息。在开展环责险试点的过程中,无锡市保险机构也在探索响应机制,将收集到的企业环境风险管理信息同步分享给银行。另外,无锡市生态环境局也积极鼓励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上述信息的披露既有助于无锡市商业银行在向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决策时将气候变化与环境风险纳入贷款决策,也有助于提升市场公平性,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发展,提升企业偿债能力,最终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二是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前瞻性应对气候变化。随着央行绿色金融体系顶层设计的构建,无锡市商业银行逐步强化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

15、披露,稳步推进气候风险压力测试。2022 年 7 月,宜兴农村商业银行发布 江苏宜兴农村商业银行环境信息披露报告(2021 年),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披露环境相关治理结构、战略及政策制度、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气候环境风险和机遇的识别管理、经营及投融资活动的碳减排等相关信息,成为无锡市首家完成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的地方法人机构。在此基础上,宜兴农商银行还引入绿色信贷自动识别系统,简化绿色贷款识别效率,并创新开展气候与环境风险压力测试,着重分析高碳行业转型风险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三是强化气候环境风险管理手段,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2020 年 11 月 6 日,无锡市气象局与中国

16、人保无锡市分公司合作探索创新“气象+保险”联合服务模式,共同在构建防灾减灾体系、开发“气象+保险”产品、研发无锡市“智慧气象+保险”服务平台、提供定制化气象实况和预报警报服务产品等方面进行协作,以降低气候风险冲击对企业经营乃至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另外,保险公司正逐步将气候变化纳入制定保费的考虑之中。如保险公司在为无锡英臻科技有限公司光伏发电项目设计保险产品时,对公司大量历史、实时气候数据进行整合,并充分考虑极端气候变化对公司光伏投资收益的潜在影响。对气候风险的合理定价有利于在极端气候条件下降低保险公司赔付压力,避免无锡市金融系统的连锁损失。三、无锡市应对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建议第一,加强气候风险相

17、关数据的披露与处理能力。当前无锡市企业、金融机构关于气候风险相关数据的披露质量不高、意愿不强且规范化程度较低,这不利于对相关数据的监测、处理和使用。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强化信息披露的标准化程度,对指标数据进行适当细化、量化,确保披露信息具有横向、纵向可比性;加强投资者引导,培养投资者绿色投资理念,增强投资者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的重视程度,倒逼金融机构和企业不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可以与多部门共同联合强化企业气候、环境相关信息披露监督工作;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应将环境与气候风险管理纳入信贷业务全流程,逐步健全相关政策制度、管理流程和方法工具等,提高对相关信息的处理和使

18、用能力。第二,开发适应性更强的气候风险分析方法与模型工具。目前针对气候风险的分析方法尚处于探索阶段,金融机构对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认识程度也不高。为此,首先应强化金融机构管理层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认知及对气候风险分析的重视程度。其次应切实提高金融机构气候风险分析能力。一方面,金融机构可在监管部门的组织和指导下与同业开展广泛交流,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摸索实践;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区块链、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逐步创新适应性更强、精确度更高的气候风险分析方法及风控模型工具4。最后,政府财政可对金融机构在该领域的人才引进、技术升级、研发等给予适当支持。第三

19、,提高银行绿色属性识别能力和效率,强化绿色金融风险管控。绿色金融的概念早在 2016 年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便得以明确。然而,现实中商业银行对项目绿色属性的识别存在困难,主要原因是绿色属性认定对专业性要求较高且重点应用领域不够明确;另一个问题是尚未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绿色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商业观察2023 年 9 月中 第 9 卷 第 26 期Management plan72管理方略对此,无锡市各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发绿色金融业务系统,在官方统计口径的基础上,细化绿色属性及绿色深浅程度的认定标准、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并适时更新,确保资金流向真正的绿色对象;将“是否绿”融入绿色信贷闭环管理流

20、程,实现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到贷后管理全流程的覆盖管理;通过设立风险担保基金、风险补偿专项基金等方式分散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风险。参考文献:1 刘波,王修华,李明贤 气候变化冲击下的涉农信用风险基于20102019年256家农村金融机构的实证研究 J 金融研究,2021(12):96-1152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 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基于央行职能的分析 R 中国人民银行2020年第3号工作论文,20203 王艳君,王东方,高妙妮,等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IPCC AR6 WG的解读 J 大气科学学报,2022,45(4):520-5294 闫贵壮,何畅 碳金融风险管理的数字化策略 J 中

21、国金融,2022(11):29-30Formation Mechanism an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of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Risks Taking Wuxi as an ExampleXU Wei(School of Business,Wuxi Taihu University,Wuxi 214064,China)Abstract:In recent years,extreme climate shocks are common which leads to increasing climate-related risks

22、faced by financial institutions.Taking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risks seriously and developing appropriate risk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are critical to the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the financial system as a whole.Taking Wuxi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23、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climate shock on financial risks in Wuxi,summarizes the efforts made b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mitigating and adapting to climate risks in Wuxi,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Key words:climate shock;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risks;risk manageme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