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手指教学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接触”等8个词语。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3.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4.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2.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秽”的字音,学生容易错读为“岁”;“窈窕”二字可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薄”。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搔”“貌”和“庸”字,其他
2、的字学生可以自学。2.阅读理解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表格的呈现,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事物,感悟文本所蕴含的道理。3.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风趣的语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接触”等8个词语。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教学过程板块一 谜语激趣,导入新课我们来猜一个谜语。课件出示: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猜器官)指名学生猜
3、谜底。(手指)2.“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这句话足以说明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五根手指呢?对这样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作家丰子恺写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手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手指)3.引导学生依次说出五根手指的名称。伸出你们的一只手,让我们来叫出这五根手指的名称吧!4.教师小结: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却很少有人去仔细想它们,丰子恺先生就仔细研究过它们,并且把它们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课文中的插图非常有趣,丰老先生对这五根手指的描述更有趣,并且还向我们阐明了一个人生的哲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中吧。【设计意图】采用猜
4、谜语的方法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依次说出五根手指的名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板块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初读课文,找中心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找出文中的中心句。(指名学生读)相机出示课件。课件出示: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2.理清文章的结构。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总分总)3.了解课文的段落大意。根据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将课文划分成三部分,怎样划分?(指名学生说)相机出示课件。 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件出示:这篇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指出五根
5、手指 ;接着以风趣的语言具体描写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 。(2)谁能根据课件上的提示,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学生说)预设: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5.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师相机正音,再齐读。6.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搔”“貌”和“庸”字。(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找出段落中心句、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板块三 细读课文,了解大拇指1.学法指导。刚刚同学们能轻松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因为大家找到了课文中的关键句
6、。抓关键句、抓关键词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方法。2.品读第1自然段。请同学们放声朗读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关键句。(指名学生读)课件出示: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1)指名学生读。(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五根手指的?(姿态、性格、长处、短处)(3)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从“姿态”和“性格”这两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把五根手指当成人来写。)(4)用笔圈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板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5)教师小结:这一句话概括指出五根手指姿态不同,性格不同,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那么,五根普通的手指,在作者眼中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长处与短处呢
7、?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对大拇指的描写吧!3.研读第2自然段,了解大拇指。(1)探究大拇指的姿态。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大拇指姿态的句子。指名学生读画线的句子。课件出示: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大拇指的姿态的?(作者从体形、头形、构造三个方面,寥寥几句便使大拇指的姿态跃然纸上。)大家注意一下“他”这个字,你有什么体会?(一个“他”字让大拇指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的人,十分有趣。)你能读出这句话的趣味性吗?(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再指名学生读齐读)教师小结:这个“他”字贯穿全文,
8、突出了丰老先生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大家要注意品读、感悟类似的句子。(2)探究大拇指的性格。用笔画出描写大拇指性格的句子。指名学生读画线的句子。课件出示:l 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l 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大拇指有什么性格特点?(肯吃苦,但不贪功,默默奉献)谁能读出大拇指肯吃苦的精神。(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再指名学生读齐读)(3)探究大拇指的作用。用笔画出描写大拇指作用的句子。指名学生读画线的句子。课件出示: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
9、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说说大拇指有什么作用。(扶住琴身、抵住水、按住血、扳住重物、翻书页、揿电铃)这段话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排比句)排比句的运用不仅能增强语言的气势,还能突出作者的情感。这段话中哪些词突出了大拇指“最肯吃苦”的性格?(相帮、死力、拼命、用劲)你能有感情地朗读出大拇指的作用吗?(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再指名学生读齐读)4.教师小结:我们从姿态、性格和作用三个方面了解了大拇指。作者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大拇指,语言十分幽默和风趣,读的时候能让你联想到实际生活中与之相似的人。【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运用找关键句和关键词的方
10、法,品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研读第2自然段,了解大拇指,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板块四 借助表格,学生自学1.了解文章的构段方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第25自然段的构段方式,你发现了什么?(这几个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是一样的,都是先写姿态,再写性格,最后写作用。)2.大拇指的长处与短处我们已经从作者生动的描述中体会到了。那其他手指又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仔细地读一读,找出相关语句,然后完成下面的表格。课件出示:手指姿态性格作用启发大拇指形状不美、身体矮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肯吃苦、默默奉献扶住琴身、抵住水、按住血、扳住重物、翻书页、揿电铃食指中指无名
11、指、小指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学生自学,老师巡视,了解学情,相机指导)4.集体反馈,深入研究。全班交流汇报。指名各小组代表反馈表格中的内容,老师适当引导。(根据学生交流,老师随机点击,补充课件上表格的内容)5.完成课后习题第1题。根据填好的表格,说说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指名学生说)6.教师小结: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不同的作用,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设计意图】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长文短教,通过一张表格把文本的重点问题明朗化、简单化。让学生在完成表格的同时,加强对五根手指各自特点的认识,进而受到启发
12、。第2课时课时目标1.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2.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教学过程板块一 介绍手指,感受风趣的语言1.了解作者。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很风趣,我们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丰子恺。(课件出示作者简介)2.引导学生介绍手指。丰子恺先生写的课文,如同他的漫画一样幽默、风趣,那是智慧的闪现。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他笔下的手指。3.第一次介绍手指。向同桌介绍你喜欢的手指,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或词语来介绍。(同桌之间互相介绍)4.第二次介绍手指。四人小组内介绍你喜欢的手指,可以边看自己填写的表格边介绍,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介绍。(小组内互相
13、介绍)5.第三次介绍手指。全班交流汇报。推荐小组代表上台介绍,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这样介绍好在哪,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补充或改进。(集体反馈成果)6.感受风趣的语言。课件出示: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1)猜一猜这段话描写的是哪根手指。(中指)(2)这段话除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中指比作关公,把无名指、食指分别比作关平、周仓。)(3)教师小结:关平和周仓是我们阅读过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他们都以关羽护卫的形象出现。作者运用
14、恰当的比喻,让我们由手指联想到人,将三指的关系描述得相当传神。运用这种风趣的语言,可以使我们的介绍更加生动。7.用风趣的语言介绍无名指和小指。(1)谁能用风趣的语言介绍一下无名指和小指?(指名学生介绍学生评价)(2)请班上一名学舞蹈的女生演示兰花指的动作。8.第四次介绍手指。谁能用风趣的语言,有条理地向大家介绍你喜欢的手指。(指名学生上台介绍)9.积累风趣的语言。课文的语言很风趣,如,“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找出类似的句子体会体会,再抄写下来。10.教师小结: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才能相得益彰。【设计意图】引
15、导学生通过介绍手指,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训练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指导学生积累课文中风趣的语言。板块二 练习仿写,学会运用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仿写。不仅仅是我们的手指,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事物会让我们有所感悟。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有趣的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课件出示人的五官图)2.提出仿写要求。我们身上的五官也同样具有不同特点,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3.指导仿写方法。(1)我们也学着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描写五官。仿写鼻子的同学可以这样开头:课件出示:让我们生存,让我们呼吸的第一高手,我看非鼻子莫属。他是由两个双胞胎兄弟组合而成,或矮矮的
16、,扁扁的(2)请仿写鼻子的同学接着往下写。(3)仿写眼睛的同学可以这样开头:课件出示:眼睛位于五官的最上方,是非常忙碌的器官。这花花绿绿的大千世界全靠他传递到我们的脑海中(4)请仿写眼睛的同学接着往下写。4.学生写课后小练笔。(1)学生边思考边仿写。(学生自由仿写)(2)学生边读边修改自己的小练笔。(3)学生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小练笔。5.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通过介绍手指,我们再一次领略了丰子恺先生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而且还学着进行了创作。生活中到处充满着美,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平凡的小事、普通的事物也会让我们有所启发。【设计意图】通过范例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
17、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此环节意在完成课后的小练笔。板块三 领悟道理,总结全文1.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1)大拇指肯吃苦、默默奉献的性格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清洁工、老师、妈妈)(2)食指机敏、敢于探险的性格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警察叔叔、宇航员、飞行员、探险家)(3)中指养尊处优的性格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我自己、富豪)(4)无名指和小指能力薄弱的特点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婴儿、小学生)2.领悟文章的道理。(1)作者运用风趣的语言将五根手指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现在请你们按正确的姿势握住笔按老师的要求做,抬起大拇指有
18、什么感觉?再抬起食指、中指(2)刚才的实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指名学生说)用丰老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学生接读)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3)你从这句话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呢?(团结就是力量)3.教师小结:五根手指各有长处,各有短处,但他们团结起来,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都有缺点,如果我们团结起来,那就人人有用,人人有力量!这就是丰子恺先生通过普通的手指所阐明的人生哲理!让我们牢记它吧,再齐读一遍(学生接读)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
19、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4.推荐阅读。老师给大家推荐两本十分有趣的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一下。丰子恺儿童漫画选和小学生丰子恺读本,这两本书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丰子恺漫画的幽默和他漫画般简练传神的语言风格。5.教师总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还要注意在学习上学会与人合作,共同进步。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团结起来,一起探索知识的奥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领悟文章中蕴含的道理,推荐阅读丰子恺儿童漫画选和小学生丰子恺读本,感受丰子恺漫画的幽默,为本单元习作打好基础,并引导学生感受他漫画般简练传神的语言风格。板
20、书设计教学反思1.本文的教学可按照“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细读课文、感悟写法;品读课文、迁移运用”的步骤进行。五根手指的特点,学生容易把握,讨论的重点可以放在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上。通过介绍手指,既让学生了解了手指的特点,又感受到作者风趣的语言,还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结合课后小练笔,对学生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2.分析作者写出了五根手指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表达方法,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抓住文章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进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主要写的是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
21、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如,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这段话中,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姿态)特点不美,具体表现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进行描写,大拇指的形象便跃然纸上。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它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具体描写了拉胡琴、水要喷出来、血要流出来、重东西要翻倒去时它“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画出描写大拇指形状和体现其“吃苦”的句
22、子,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3.指导学生阅读归纳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姿态、性格、作用,利用填表格的形式鼓励学生自学,体现由扶到放的教学过程。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通用】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 看拼音写词语。du cng nu y pi hui zhng rng kng x tn x lu l xun zhun hn j lng l fng zhun m y nin dao bn do t ling 二、 选择加线字正确的读音,画“”。暴露无遗(y wi) 参差(ch c) 斩钉截铁(
23、ji ji)豁(huhu)开 叉(chch)腿 咚锵(qingjing)三、 辨字组词。厉(_) 渑(_) 慢(_) 即(_) 堵(_) 励(_) 绳(_) 漫(_) 既(_) 赌(_) 四、 补全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两个词语写成一句完整的话。天(_)(_)角 心(_)气(_) (_)(_)天日前所(_)(_) 世(_)(_) (_)知非(_)句子:_五、 选词填空。检测 观测 猜测1.经过周密的天文(_),科学家公布了科学准确的数据。2.对于车体进行常规的(_),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率。3.这只是你的(_),说话是要讲事实根据的。既又 只要就 虽然但4.(_)有毅力,(_)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4、5.我(_)身在异国,(_)心总在思念着故乡和亲人。6.姐姐是个(_)聪明(_)俊俏的姑娘。六、 按要求写句子。1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急遽而漫长的变化。(缩句) _2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改为陈述句) _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举办一次奥运会,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改为反问句) _4听了老师的表扬,王丹的脸红了。(改为比喻句) _七、 课文理解与填空。1按原文填空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_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_过去;默默时,便从_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_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2 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我认识了匆匆的作者_,在文中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_。那个星期天的
25、作者是_,他第一次盼望的是_,结果母亲没有兑现承诺,原因是_。八、 阅读文章。在十六七岁时学会握手出发前,我将班里56名十六七岁的学生分成了28组。我告诉他们,这次外出游玩,只能有28人参加,剩下的一半必须老老实实待在教室里自习。狭小的空间里顿时一片哗然。他们觉得我的安排严重不公,因为不论是谁,都不可能主动放弃这次机会,甘愿待在闷热的教室里。他们决定用沉默来抵抗我的不公,想用这种非暴力的手段迫使我就范。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台下开始窃窃私语。我严肃地说:“我绝不可能改变主意,你们是同学,不管我把你们56人分成了几组,带走了几个人,你们的情谊仍旧不会改变。你真就如此吝啬?连一次小小的机会都不肯让
26、给你的同件?”这番话,再度使他们陷入沉默。在他们未出结果之前,我转身离开了教室。清早,旅行社的大巴开进了校园,班长将最后的名单递给了我,不多不少,整整28人。我惊奇地发现,这份名单的成员,竟是如此特别。他们的谦让,令我肃然起敬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把机会让给了家庭拮据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把机会让给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强者让给了弱者,男生让给了女生。名单上有多处涂改的痕迹,不难看出,他们曾发生过激烈的争执。临行前,我要求外出游玩的学生主动握一握那些让出机会、甘愿留在教室里的同学。于是,感人的一幕出现了,56只十六七岁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他们相互寒暄,微笑叮咛,那么和谐,那么温暖,那么友爱。旅行途
27、中,我建议他们写一篇简单的游记,送给这28组里的另外一个人,让他们也充分感受到你的快乐以及这沿途的美景。回程后,不管多么顽劣、多么厌学的孩子,他们都极其认真地完成了这次作业。当他们把游记主动送给那位留在教室里的同学时,阳光忽然灿烂起来。我让他们再次握手 感谢那位心地善良的同学 让你有了一段开心的旅程 感谢那位胸怀宽广的同学 让你有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他们的右手又紧紧握在了一起 没有谁因错失了良机而沮丧,也没有谁后悔当初的抉择。其实,我想让他们见识的,并不是一次短途旅行中的见闻,而是让他们在如此不公的条件下学会把最宝贵的财富装进自己的人生行囊中。1给第段画“”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2第段中写到“狭
28、小的空间里顿时一片哗然”,透过行为可见人物内心。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学生,听到“我”宣布这个消息你会想些什么?_3写人物说话时可不用“说”来表达,第段画“ ”部分你想换成什么?_4第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声音的延长B特殊含义C解释说明5当“我”宣布只能有28人外出游玩后,同学们的表现有哪些变化?(_)沉默(_)(_)6第段加点的句子运用了_的写法,可以从中感受到_。7文中两次写到“紧紧握在了一起”,第一次是因为_,第二次是因为_。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_。9根据文章内容来看,最后一段中“最宝贵的财富”指的是:_10对文中“我”的做法,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九、 作
29、文。以“我的梦想”为题目,写一篇小作文。_参考答案1、躲藏 挪移 徘徊 蒸融 空虚 叹息 裸露 旋转 痕迹 伶俐 方砖 蚂蚁 念叨 绊倒 体谅2、y c ji hu ch qing3、厉害 渑池 慢腾腾 即使 堵塞 鼓励 绳子 漫山遍野 既然 赌钱4、涯 海 平 和 暗 无 未 有 隔 绝 焉 福 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对祖国的感情永远不会变。5、观测 检测 猜测 只要 就 虽然 但 既 又6、1.我感觉到变化。 2.您说买菜回来就走。 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举办一次奥运会,这难道不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吗? 4.听了老师的表扬,王丹的脸红得就像一个大苹果一样。7、水盆里 饭碗里 凝然的双眼
30、匆匆 朱自清 无奈和惋惜 史铁生 星期天妈妈带他出去玩 母亲太忙碌了8、1, , ; , , 。2我是不可能主动放弃这次机会,因为待在闷热的教室里太无聊了。3我严肃地告诉他们4C5哗然 窃窃私语 沉默 6排比 同学之间谦让、友爱的氛围 7出游前的祝福和叮咛 出游同学归来后的感谢 8老师通过一次特殊的旅游活动让同学们懂得尊重、体谅他人,做事要谦让,心存感恩。9处事冷静,体谅他人,懂得谦让,学会感恩等。10赞成 因为通过举行的一次特殊的旅游让学生们懂得了尊重、体谅他人,做事谦让,心存感恩,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9、示例:我的梦想每个人都有梦想。有人想当一名歌声优美的音乐家,也有人想当一名富有艺术细
31、胞的漫画家,还有的人想当一位知识渊博的文学家我,一名普通的中学生。心里同样装载着许多不平凡的梦想。我想当一名科学家,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贡献。首先,我想发明一种神奇的芯片,只要把它放到人的头顶上,戴上它的人,不仅头脑会变得异常聪慧,而且身体健康。因为在当今社会缺的是人才,重要的是健康。然后,我还想发明一台矛盾调解器,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只要有国家发生了战争,我就会出动我的矛盾调解器,帮他们化解矛盾,像当年墨子止楚攻宋一样,阻止这场战争的发生,让世界变得更加和谐,充满温馨。我还想当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因为我们曾经学过一首诗歌叫我只看见你的眼睛。白衣天使在面对肆虐的病魔时,眼中充满了愤怒和冷静。在生死抉择的时刻,眼中饱含着坚毅和信心。在安慰受难的病员时,眼中流淌着温柔的深情。在战斗的日子里,眼中闪烁着高尚的心灵。这种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留一点梦想给自己,让天空中静静流淌的浮云带走阳光,让迷离的阳光恍惚地洒在身上,有一种淡金色的希望在酝酿。啊!虽然这些梦想离我还很遥远,但是我会努力学习,让梦想照进现实!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