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材教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7003962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9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材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材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材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材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材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2 手指教学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接触”等8个词语。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3.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4.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2.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秽”的字音,学生容易错读为“岁”;“窈窕”二字可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薄”。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搔”“貌”和“庸”字,其他

2、的字学生可以自学。2.阅读理解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表格的呈现,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事物,感悟文本所蕴含的道理。3.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风趣的语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接触”等8个词语。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教学过程板块一 谜语激趣,导入新课我们来猜一个谜语。课件出示: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猜器官)指名学生猜

3、谜底。(手指)2.“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这句话足以说明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五根手指呢?对这样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作家丰子恺写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手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手指)3.引导学生依次说出五根手指的名称。伸出你们的一只手,让我们来叫出这五根手指的名称吧!4.教师小结: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却很少有人去仔细想它们,丰子恺先生就仔细研究过它们,并且把它们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课文中的插图非常有趣,丰老先生对这五根手指的描述更有趣,并且还向我们阐明了一个人生的哲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中吧。【设计意图】采用猜

4、谜语的方法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依次说出五根手指的名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板块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初读课文,找中心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找出文中的中心句。(指名学生读)相机出示课件。课件出示: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2.理清文章的结构。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总分总)3.了解课文的段落大意。根据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将课文划分成三部分,怎样划分?(指名学生说)相机出示课件。 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课件出示:这篇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指出五根

5、手指 ;接着以风趣的语言具体描写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 。(2)谁能根据课件上的提示,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学生说)预设: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5.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师相机正音,再齐读。6.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搔”“貌”和“庸”字。(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找出段落中心句、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板块三 细读课文,了解大拇指1.学法指导。刚刚同学们能轻松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因为大家找到了课文中的关键句

6、。抓关键句、抓关键词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方法。2.品读第1自然段。请同学们放声朗读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关键句。(指名学生读)课件出示: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1)指名学生读。(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五根手指的?(姿态、性格、长处、短处)(3)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从“姿态”和“性格”这两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把五根手指当成人来写。)(4)用笔圈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板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5)教师小结:这一句话概括指出五根手指姿态不同,性格不同,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那么,五根普通的手指,在作者眼中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长处与短处呢

7、?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对大拇指的描写吧!3.研读第2自然段,了解大拇指。(1)探究大拇指的姿态。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大拇指姿态的句子。指名学生读画线的句子。课件出示: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大拇指的姿态的?(作者从体形、头形、构造三个方面,寥寥几句便使大拇指的姿态跃然纸上。)大家注意一下“他”这个字,你有什么体会?(一个“他”字让大拇指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的人,十分有趣。)你能读出这句话的趣味性吗?(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再指名学生读齐读)教师小结:这个“他”字贯穿全文,

8、突出了丰老先生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大家要注意品读、感悟类似的句子。(2)探究大拇指的性格。用笔画出描写大拇指性格的句子。指名学生读画线的句子。课件出示:l 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l 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大拇指有什么性格特点?(肯吃苦,但不贪功,默默奉献)谁能读出大拇指肯吃苦的精神。(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再指名学生读齐读)(3)探究大拇指的作用。用笔画出描写大拇指作用的句子。指名学生读画线的句子。课件出示: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

9、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说说大拇指有什么作用。(扶住琴身、抵住水、按住血、扳住重物、翻书页、揿电铃)这段话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排比句)排比句的运用不仅能增强语言的气势,还能突出作者的情感。这段话中哪些词突出了大拇指“最肯吃苦”的性格?(相帮、死力、拼命、用劲)你能有感情地朗读出大拇指的作用吗?(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再指名学生读齐读)4.教师小结:我们从姿态、性格和作用三个方面了解了大拇指。作者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大拇指,语言十分幽默和风趣,读的时候能让你联想到实际生活中与之相似的人。【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运用找关键句和关键词的方

10、法,品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研读第2自然段,了解大拇指,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板块四 借助表格,学生自学1.了解文章的构段方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第25自然段的构段方式,你发现了什么?(这几个自然段的构段方式是一样的,都是先写姿态,再写性格,最后写作用。)2.大拇指的长处与短处我们已经从作者生动的描述中体会到了。那其他手指又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仔细地读一读,找出相关语句,然后完成下面的表格。课件出示:手指姿态性格作用启发大拇指形状不美、身体矮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肯吃苦、默默奉献扶住琴身、抵住水、按住血、扳住重物、翻书页、揿电铃食指中指无名

11、指、小指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学生自学,老师巡视,了解学情,相机指导)4.集体反馈,深入研究。全班交流汇报。指名各小组代表反馈表格中的内容,老师适当引导。(根据学生交流,老师随机点击,补充课件上表格的内容)5.完成课后习题第1题。根据填好的表格,说说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指名学生说)6.教师小结: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不同的作用,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设计意图】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长文短教,通过一张表格把文本的重点问题明朗化、简单化。让学生在完成表格的同时,加强对五根手指各自特点的认识,进而受到启发

12、。第2课时课时目标1.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2.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教学过程板块一 介绍手指,感受风趣的语言1.了解作者。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很风趣,我们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丰子恺。(课件出示作者简介)2.引导学生介绍手指。丰子恺先生写的课文,如同他的漫画一样幽默、风趣,那是智慧的闪现。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他笔下的手指。3.第一次介绍手指。向同桌介绍你喜欢的手指,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或词语来介绍。(同桌之间互相介绍)4.第二次介绍手指。四人小组内介绍你喜欢的手指,可以边看自己填写的表格边介绍,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介绍。(小组内互相

13、介绍)5.第三次介绍手指。全班交流汇报。推荐小组代表上台介绍,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这样介绍好在哪,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补充或改进。(集体反馈成果)6.感受风趣的语言。课件出示: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1)猜一猜这段话描写的是哪根手指。(中指)(2)这段话除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中指比作关公,把无名指、食指分别比作关平、周仓。)(3)教师小结:关平和周仓是我们阅读过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他们都以关羽护卫的形象出现。作者运用

14、恰当的比喻,让我们由手指联想到人,将三指的关系描述得相当传神。运用这种风趣的语言,可以使我们的介绍更加生动。7.用风趣的语言介绍无名指和小指。(1)谁能用风趣的语言介绍一下无名指和小指?(指名学生介绍学生评价)(2)请班上一名学舞蹈的女生演示兰花指的动作。8.第四次介绍手指。谁能用风趣的语言,有条理地向大家介绍你喜欢的手指。(指名学生上台介绍)9.积累风趣的语言。课文的语言很风趣,如,“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找出类似的句子体会体会,再抄写下来。10.教师小结: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才能相得益彰。【设计意图】引

15、导学生通过介绍手指,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训练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指导学生积累课文中风趣的语言。板块二 练习仿写,学会运用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仿写。不仅仅是我们的手指,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事物会让我们有所感悟。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有趣的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课件出示人的五官图)2.提出仿写要求。我们身上的五官也同样具有不同特点,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3.指导仿写方法。(1)我们也学着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描写五官。仿写鼻子的同学可以这样开头:课件出示:让我们生存,让我们呼吸的第一高手,我看非鼻子莫属。他是由两个双胞胎兄弟组合而成,或矮矮的

16、,扁扁的(2)请仿写鼻子的同学接着往下写。(3)仿写眼睛的同学可以这样开头:课件出示:眼睛位于五官的最上方,是非常忙碌的器官。这花花绿绿的大千世界全靠他传递到我们的脑海中(4)请仿写眼睛的同学接着往下写。4.学生写课后小练笔。(1)学生边思考边仿写。(学生自由仿写)(2)学生边读边修改自己的小练笔。(3)学生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小练笔。5.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通过介绍手指,我们再一次领略了丰子恺先生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而且还学着进行了创作。生活中到处充满着美,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平凡的小事、普通的事物也会让我们有所启发。【设计意图】通过范例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

17、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此环节意在完成课后的小练笔。板块三 领悟道理,总结全文1.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1)大拇指肯吃苦、默默奉献的性格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清洁工、老师、妈妈)(2)食指机敏、敢于探险的性格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警察叔叔、宇航员、飞行员、探险家)(3)中指养尊处优的性格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我自己、富豪)(4)无名指和小指能力薄弱的特点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婴儿、小学生)2.领悟文章的道理。(1)作者运用风趣的语言将五根手指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现在请你们按正确的姿势握住笔按老师的要求做,抬起大拇指有

18、什么感觉?再抬起食指、中指(2)刚才的实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指名学生说)用丰老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学生接读)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3)你从这句话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呢?(团结就是力量)3.教师小结:五根手指各有长处,各有短处,但他们团结起来,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都有缺点,如果我们团结起来,那就人人有用,人人有力量!这就是丰子恺先生通过普通的手指所阐明的人生哲理!让我们牢记它吧,再齐读一遍(学生接读)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

19、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4.推荐阅读。老师给大家推荐两本十分有趣的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一下。丰子恺儿童漫画选和小学生丰子恺读本,这两本书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丰子恺漫画的幽默和他漫画般简练传神的语言风格。5.教师总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还要注意在学习上学会与人合作,共同进步。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团结起来,一起探索知识的奥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领悟文章中蕴含的道理,推荐阅读丰子恺儿童漫画选和小学生丰子恺读本,感受丰子恺漫画的幽默,为本单元习作打好基础,并引导学生感受他漫画般简练传神的语言风格。板

20、书设计教学反思1.本文的教学可按照“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细读课文、感悟写法;品读课文、迁移运用”的步骤进行。五根手指的特点,学生容易把握,讨论的重点可以放在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上。通过介绍手指,既让学生了解了手指的特点,又感受到作者风趣的语言,还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结合课后小练笔,对学生进行语言运用的训练。2.分析作者写出了五根手指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表达方法,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抓住文章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进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主要写的是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

21、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如,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这段话中,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姿态)特点不美,具体表现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进行描写,大拇指的形象便跃然纸上。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它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具体描写了拉胡琴、水要喷出来、血要流出来、重东西要翻倒去时它“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画出描写大拇指形状和体现其“吃苦”的句

22、子,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3.指导学生阅读归纳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姿态、性格、作用,利用填表格的形式鼓励学生自学,体现由扶到放的教学过程。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 看拼音写词语。m t bn zhu r ku jin yu bo f g da d y zo go 二、 用“”划掉加点字的错误读音。憎恶(zng zng) 正月(zhng zhng) 磅礴(png bng)花蕾(li li) 追悼(dio do) 气氛(fn fn)三、 区别字组词。 施(_

23、) 挠(_) 艰(_) 毅(_)拖(_) 晓(_) 坚(_) 义(_)讥(_) 浆(_) 斑(_) 篇(_)饥(_) 桨(_) 班(_) 偏(_)四、 补充词语,并回答后面的问题。技高一(_) 别出心(_) (_)(_)奇巧雄伟(_)丽 弄(_)成拙 威风(_)(_)1描写建筑物的词语有:_、_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_五、 选词填空。盼望 希望1说来也怪,暴雨果真像我(_)的那样停了。2因为想穿新雨衣,我开始(_)着变天。迅速 快速3夏天是万物(_)生长的季节。4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_)发展的良好势头。六、 按要求写句子。1.听到贝多芬的琴声,盲姑娘深受感动。(改为双重否定句)_2.他便

24、对父亲说:“可以叫我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改为转述句)_3.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使科学家们决定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修改病句)_4.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句话写下来。一望无际的西瓜地 一望无际的大海 一望无际的字宙_七、 根据课内外阅读内容填空。1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认识了_的桑娜夫妇、_的老支书和_的鲁迅先生;我们随着作者的如花妙笔,参观了_的草原,观看了_的开国大典,见到了_的丁香花2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_,主人公是_。3本学期我在古诗文的学习中任意徜徉,我遇到了关心人们生活,期盼丰收的辛弃疾;我遇到了_;我遇到了_。4唐代诗人_在浪

25、淘沙(其一)中运用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黄河的气势,主要诗句是:_,_。5在“日积月累”中,我感受到孟浩然“_”的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欣赏到朱熹“_”的绚丽春景;领悟到贺知章“_”的无奈和凄凉;感动于曹植“_”的爱国热情。(填序号)A捐躯赴国难,视如忽如归 B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6作为环保小卫士,请你写一份简单的倡议书,号召你们小区的居民们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活动,并用上“逐条说明”的方法说明你的观点。倡议书_八、 课外阅读。散步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

26、,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27、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着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向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

28、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根据意思写词语。1.相信并佩服。 ( )2.意见不一致。 ( )3.形容水的明净。 ( )2读句子,回答问题。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这里的“熬”为什么不能换成“度”? _2.“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信服”能换成“同意”吗?为什么?_3运用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1.为什么母亲本不愿意出来?后来为什么同意去散步? _2.发生分歧时,为什么我决定委屈儿子? _4选择。本文通过对一家人散步情形的描写,( )A赞美了生机勃勃的春天。B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好风气。C渲染了一种对生命、对亲人朴

29、素而真挚的爱。九、 按要求作文。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人们的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但最终,问题都会得到圆满解决。以我是对的!或你是对的!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_参考答案1、马蹄 笨拙 日寇 检阅 爆发 疙瘩 抵御 糟糕2、zng zhng bng li dio fn3、施工 阻挠 艰苦 毅力 拖车 拂晓 坚决 主义 讥笑 泥浆 斑点 篇章 饥饿 船桨 班级 偏向4、筹 裁 玲 珑 壮 巧 凛 凛 玲珑奇巧 雄伟壮丽 为了庆祝老爸的生日,大姐设计了一个别出心裁的生日宴会。5、希望 盼望 迅速 快速6、1.听到贝多芬的琴声,盲姑娘不能不深受感动。 2.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

30、 3.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 4.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有着几只小帆船,忽淡忽明,时不时有着几条小鱼跃出了水面。7、善良 不徇私情 爱憎分明 一碧千里 隆重、庄严 美丽、幽雅 高尔基 阿廖沙 热爱、向往田园生活的王安石 享受万紫千红的春景的朱熹 刘禹锡 夸张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C D B A 8、11.信服 2.分歧 3.水波粼粼21.因为母亲老了,身体也不好,用熬字比用度字更准确、传神。 2.不能。因为联系上文,母亲本不愿出来,我劝说后她才出来走走,信服比同意更能反映母亲的状态。 31.母亲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

31、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2. 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4BC9、范文:你是对的升上了六年级以后,我也慢慢地进入了这个紧张的学习环境之中。但是,同时我们背负的任务也增加了,这使我更加紧张。 我拿起书读了一遍又一遍,可是仍是一头雾水,可能是这样的背书方式不太适合我吧!没掌握好方法吧!但是,我依旧还是鼓起勇气到哥哥那试背了一遍。读的时候还过关的,很舒畅,可开始背时,又停停顿顿,这使我十分担心,我如果一直按照这个水平发展下去,该怎么办啊?接着,我又读了几遍,然后再一次到哥哥哪儿背,这样一直持续了很久,我却仍是一窍不通,哥哥也不耐烦了,皱着眉头。最终预料的还是降临了:哥哥把书扔在床上,就开始唾骂起我来:“大小姐,麻烦你背熟了再来找我,行吗?学什么学啊!我看你背百遍也是这样!”说完就走了,不见人影后,我就更努力去背。果然,在哥哥批评完我之后,马上我就会背了,而且非常舒畅。 我知道哥哥的用意了,他是为了我。他知道我是个不服输的孩子,所以才这么批评我。哥哥,你这样做是对的。18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