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马桥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2).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043204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桥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马桥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桥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我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近日,对我镇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总如下: 一、 马桥镇基本情况和近年来取得的成就 马桥镇地处保康县西南部,是保康县经济重镇、襄樊市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全镇辖 30 个村, 2 个社区,版图面积 473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7 万亩 ,境内资源丰富,素有 “ 磷矿之镇、水电之乡、药材之园 ” 的美誉。近年来,该镇 突出以工业园区建设和工业兴镇、农民持续增收、招商引资等项目建设、城镇建设和管理为目标, 着力培植磷化加工、小水电站、特色农业和商贸旅游四大产业,有力的推动了经济发展。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2012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0.8亿元,同比增长了50.4%;实现人口径财政收入2.79亿元,比上年同期2.33亿元增收0.46亿元,增长19.76%。实现公共财政收入1.52亿元,比上年同期1.24亿元增收0.28亿元,增长2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55元,同比增长55%。面对矿业经济的严峻挑战,开采磷矿石378万吨,销售磷矿石28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8.6%、37.9%。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药材、核桃、养殖等农业龙头公司7个,新发展核桃产业12000亩,新发展柴胡、苍术、金银花等药材基地3500亩,全镇特色产业基地规模达到70000亩;新建规模化养殖场47个,其中500头肉牛养殖场1个、200头肉牛养殖场1个、2000只规模养鸡场1个,全镇规模养殖户162个,全镇实现农业产值3.7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39%.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美化。 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人畜饮水改造、镇村道路建设、镇村环境整治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基本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镇村公路实现了村村道路畅通,且是水泥硬化路面。 国家奖扶资金1234万元全部用于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建设,全镇新建、扩建、改造、硬化公路83公里,新建桥梁4座,新挖堰塘96个,改造堰塘54个,新建水塔、水窖56个,铺设自来水管道39000米,新修、维修河堤3000米,排灌渠4000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善。投资330万元的垃圾填埋场全面完工,且已投入使用,大大美化了环境。 (三)、坚持搞规划建城镇,城乡建设迈开了新步伐。 全镇466户新盖了楼房,搬进了新居,857户进行了房屋改造、庭院美化。投资100万元对尧治河路、白红路沿线进行了改造性规划设计,对粉青河、横溪河两河沿岸绿化景观进行了规划设计。投资8000万元建环城过境路,投资200万元完成了华祥宾馆、中心油站、尧治河路等三处集镇景点绿化和中学门前塑形工程建设,投资150万元完成周湾小桥、黄龙观步行街、兴盛路横街等4处城中死角的供排水改造,街道硬化、亮化工程建设。投资250万元的滨河景观项目已完成路左侧的工程建设,右侧景观工程也已启动。 累计投资3000万元完成中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设计及社区重点项目建设,累计投资5000万元完成了黄龙观、堰垭、尧治河等3个村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和建设。投资400万元完成了唐二河小区建设和境内后高路沿线村庄、房屋改造、庭院绿化、环境美化工程。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不断加强 广大干部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不断增强,镇村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作风,镇政府要求一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有知识的农村致富者进入村支两委班子,带领群众搞致富,搞发展。村支两委成员交叉任职,使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各村还全面建立和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工作机制。 (五)、社会管理不断创新,优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在集镇重要路口安装红绿灯,在重要路段安装电子眼,对集镇重要部位的交通秩序实行了有效管控。成立垃圾清扫队,购买垃圾清运车、洒水车,实行全天候保洁。 镇政府不断加强教育环境改善,全面改善了中坪、金斗等一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条件,深入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由以上可见,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大多数村与过去相比都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还很艰巨。 二、 现阶段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企业安全生产的压力越来越大,矿业经济市场不稳定。 矿山虽然实行安全生产网络管理,加强了企业安全培训、安全隐患排查、六大系统建设的安全生产监管,但仍有安全事故的发生。今年习近平主席又要求禁止资源出口,这大大影响了磷矿的销售量及价格。现在马桥矿石到处堆积如山,销售量极少且价格低。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劳动力偏少,农业产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对经济的跨越发展拉动乏力。 我镇农民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农作物种植上也没有完全实行机械化种植。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 部分稍有知识的年轻人受沿海打工潮的影响都去外地打工去了,不愿在家发展产业致富。留在家中都是一些年纪较大的文化低的中老年人,由于科技知识少,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三)、基层组织建设仍然处于薄弱环节 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还有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 (四)、部分村土地资源减少,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 在马桥大搞建设的同时,环城过境路、物流园的建设导致政府征收了农民的大量土地,而土地资源是有限的,部分村无矿产资源,又没企业,只有靠土地来经营,可土地被征收用来搞建设,农民的收入不断减少。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连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 三、 新形势下发展思路及个人的几点看法: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针对党的要求,马桥镇根据镇情,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强力推进矿化强镇、产业富镇、旅游名镇、城乡新镇“四镇战略”的实施,为全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矿化强镇,要求合理、最大限度的开发磷矿资源,规范开采,合理回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狠抓安全生产,全方位、全层次的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治活动,争创安全生产事故“零死亡”的乡镇。加快磷化深加工,把磷矿石通过深加工向磷酸盐等系列产品转化。 (二)、加快产业富镇,扶持龙头企业,发展药材产业,畜牧业,核桃业,可持续发展食用菌产业。通过联合发展、集体发展、招商发展等方式大力发展生产型、流通型、服务型的龙头公司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切实增加农业收入,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开发,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全面繁荣。 (三)、加快旅游名镇规划,要整体设计,提升功能,要搞宣传营销,服务创收。要开发具有马桥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发休闲度假游、生态观光游、登山健身游、田园农家游等系列旅游项目,以适应游客消费需求。加快对堰垭、林川、横溪、桃坪河等村的旅游规划与开发,进一步提升马桥旅游景点的内涵与品位。 (四)、加快小城乡建设,大力开展建设,加强城镇管理,集中建小区,加大力度治理环境。要逐步拉大城市框架,壮大城市规模。按照“高规格打造沿河新区、高品位建设滨河景观、高标准整治老城区”的思路,不断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抢抓新型农村社区机遇,按“突破重点,逐年实施”的原则和“一年实施5个村,6年全镇全覆盖”的思路,高规格、高起点规划相对集中的新农村居民小区。用足用活各项惠农政策资金,加大财政扶持、社会扶贫、强村带弱村力度,扎实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大力实施“一建三改”和庭院建设。 针对我镇的实际,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几点肤浅的看法和建议: (一)、要加强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培训 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战略,建设新农村,在农村必须靠农民去完成,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农民去支撑。目前,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和稍有文化、较高素质的农民都转移到外出务工,留在农村务农的主要是年龄偏大和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群体。这些人是当前农业生产的主体,对这一群体开展培训,提高他们的种养水平和整体素质,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同时,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素质支撑。我认为每个乡镇应该建立农村技术培训学校,每个村应该有一个培训点。财政每年拿出一定资金予以补助,帮助农民提高种养技术。新农村建设过程,就是解决“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即农民问题,而解决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农民素质,面对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素质工作刻不容缓。 (二)、要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很多媒体都反映农村中最普遍的是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解决这一难题是当前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读一年大学,生活费、学费大约要二万元,这比许多农户家庭一年纯收入的总和还要多。一般的阑尾炎手术在有条件的乡医院要1000—1500元,在城里医院要2200元—3000元,相当于一个农民一年纯收入的总和。更令农民难以支撑的是本就贫困的家庭中有人得了不治之症,钱花光了,病还治不好。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许多农村家长只担心大学昂贵的学费以及听说的那些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从而认为大学无用,使其孩子上完初中就下学了,最终找不到好的工作。而城市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让他们上大学,让他们在大学深造。当今,国家经济也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应要扩大我们的义务教育范围,让农村和城市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我本人认为,尽快普及高中义务教育对新农村建设必然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医疗上我省推出了新型合作医疗、购买医疗保险等一系列措施,重点对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医疗费用进行了补助。可是现在去门诊看病,光检查费用就很高,若不住院,检查费用是不予报销的。总之,购买医保和新型合作医疗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负担,所以门诊检查费用也应适当报销。 因此,我希望政府能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逐步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我们作为现今大学生,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 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