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重庆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抽测试题(物理 2008.1)
选择题一(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4.粗糙的水平桌面上放着的电风扇,当叶片静止时电风扇受到桌面施加的摩擦力为F1;当电风扇启动后向水平方向吹风时,电风扇受到桌面施加的摩擦力为F2,则
A.F1=0,F2=0 B.F1=0,F2≠0
C.F1≠0,F2=0 D.无法确定
15.一个不计重力的初速度不为零的带电粒子,分别在电场和磁场中都能出现的运动情况是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曲线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
16.如图所示,导热良好的固定不动的气缸开口向下,气缸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计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气缸内活塞可以自由滑动且不漏气,活塞下挂一个沙桶,沙桶装满细沙时,活塞恰好静止,外部环境温度恒定。现给沙桶底部开一小孔,细沙缓慢漏出,则在此过程中
A.气缸内气体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B.气缸内气体压强增加,内能不变
C.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温度升高
D.气体向外界放热,气体内能减少
17.一列波速为10m/s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1.00s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关于x=2m处的质点在t=0.95s时的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为零,加速度具有沿y轴正方向的最大值
B.速度为零,加速度具有沿y轴负方向的最大值
C.加速度为零,速度具有沿y轴正方向的最大值
D.加速度为零,速度具有沿y轴负方向的最大值
18.长木板A静止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B以水平初速度v0滑上A的上表面,经过t1时间后,二者达到相同的速度为v1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不能求得的物理量是
A.木板获得的动能
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C.木板的长度
D.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选择题二(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9.如图所示,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 将一个带正电的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 从抛出时到小球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 (不计空气阻力)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机械能在逐渐减少
B.小球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其电势能的减少量
C.小球动能的减少量等于其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D.小球动能的改变量等于其受到的重力和电场力所做功的代数和
20.如图所示,在真空中A、B两点分别放置等量的正的点电荷,在A、B两点间取一矩形路径abcd,该矩形路径关于A、B两点连线及连线的中垂线对称。现将一电子沿路径a→b→c→d→a移动一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d点的场强相同
B.a、b、c、d点的电势相同
C.电子从c点到d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电子从d点到a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21.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18时29分,“嫦娥一号”进入绕地球运动轨道,然后经过变轨、中途修正、近月制动,最终进入绕月球运动轨道。设“嫦娥一号”卫星绕地球运动时离地球表面有一定高度,只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而做匀速圆周运动;绕月球运动时,只受月球的万有引力作用而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嫦娥一号”卫星绕地球运动与绕月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和周期之比,则可以求出
A.地球质量与月球质量之比
B.地球平均密度与月球平均密度之比
C.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与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
D.卫星绕地球运动线速度大小与绕月球运动线速度大小之比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74分)
22.实验题(本题2小题,共18分。)
(1)甲、乙、丙三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游标卡尺测量某圆筒的直径时,测量结果分别如下:
甲同学:使用游标为1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5.06 cm;
乙同学:使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5.065 cm;
丙同学:使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读数为5.065 cm。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读数不正确的是________同学。
另一位同学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物体的厚度,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厚度为_________ mm。
(2)某一电压表的刻度线清楚,但刻度上的数字模糊不清了。某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测定该电压表的量程和内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已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请您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①请按照图甲的电路图,在图乙的实物图上完成连线。
图甲 图乙
②该小组同学接通电路后,无论怎么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也无法达到满偏刻度。但他们发现,当电压表指针达到三分之二满偏刻度时,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I1、I2。则该电压表的量程为__ ______,该电压表的内阻为_ _ ___ __。(以上两空均用I1、I2、R0表示)
③由于电流表A1有内阻,该小组测出的电压表量程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内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以上两空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3.(16分)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 斜面与水平面的连接处是光滑圆弧,在斜面上距水平面高分别为h=0.2m 和H=0.8m 的两个位置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物体A和B(均可看成是质点)。g取10m/s2,求:
(1)A、B两物体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和;
(2)从开始释放A、B两物体到B物体追上A物体所用的总时间。
24.(18分)如图所示,竖直面内的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d,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从AD边的中点,以某一水平初速度进入正方形区域。若正方形区域内未加电场时,小球恰好从CD边的中点离开正方形区域;若在正方形区域内加上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小球可以从BC边离开正方形区域。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进入正方形区域的初速度;
(2)要使小球从BC边离开正方形区域,求所加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的场强E的方向和E的大小范围。
25.(20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停着一辆平板车,其质量为2m,长为L,车上右端(A点)有一块静止的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金属块与平板车的上表面之间存在摩擦,以上表面的中点C为分界点,已知金属块与AC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与CB段的动摩擦因数为未知。现给车一个向右的水平恒力F=5μmg,使车向右运动,同时金属块在车上也开始滑动,当金属块滑到中点C时,立即撤去这个水平恒力F,最后金属块恰好停在车的左端(B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撤去力F的瞬间,金属块的速度v1、车的速度v2分别为多少?
(2)金属块与CB段的动摩擦因数μ’。
重庆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抽测试题(物理)答卷
22.(1) ;
(2)①
② ;
③ ;
23.解:
24.解:
25.解:
重庆市200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抽测试题(物理)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4.B 15.D 16.B 17.A 18.C 19.BD 20.BD 21.AD
22.(1)丙;6.060 (6.059-6.061均可) (6分)
(2)① 如图所示(4分)
②; (4分)
③偏小;偏小 (4分)
23. 解:(1)设A物体的质量为m,B物体的质量为M。A、B两物体下滑过程机械能守恒:
(2分)
解得: (2分)
(2分)
(2)设A、B两物体下滑的时间分别为为、。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A、B两物体下滑的加速度均为: (2分)
由运动学公式: (2分)
解得: (2分)
在水平面上两物体均做匀速运动,所以当B物体追上A物体时,有
(2分)
解得: (2分)
24.解:(1)未加电场时,小球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公式:
水平方向: (2分)
竖直方向: (2分)
解得: (2分)
(2)要使小球从BC边离开正方形区域,应加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2分)
小球从C点离开正方形时,设场强为E1,由牛顿第二定律:
(1分)
初速度方向位移: (1分)
垂直初速度方向位移: (1分)
解得: (1分)
小球从B点离开正方形时,所加匀强电场的场强为E2,由牛顿第二定律: (1分)
初速度方向位移: (1分)
垂直初速度方向位移: (1分)
解得: (1分)
场强E的大小范围为: (2分)
25.解:(1)撤去F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金属块:μmg=ma1 (2分)
平板车:5μmg-μmg=2ma2 (2分)
从给车一个向右的水平恒力到刚撤去该力的过程,平板车与金属块发生的位移满足关系:
s2-s1=L/2 (2分)
即:
解得: (2分)
所以: (2分)
(2分)
(2)撤去F后,金属块在平板车的CB段滑动的过程,设最终的共同速度为v3,根据动量守恒,有
(3分)
该过程系统机械能损失等于摩擦生热,有:
(3分)
解得: (2分)
Page 8 of 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