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括号说课稿梅城镇完小 闵壮军小括号是新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的内容。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一、说教材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小括号是在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例2中出现,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重点是学会使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并了解小括号的作用。通过学生熟悉的购买面包的情境,解决“还剩多少个面包?”这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解决。使学生感受到不只是单纯的计算题有不同的算法,对于一个实际问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答方法,重在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在一年级新教材中,小括号的认识是在学生已
2、经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能解决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编排。从剪星星的情境入手,通过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感受小括号产生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计算,明确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最终落脚点是运算顺序,强调的是算法。在这里,小括号的出现,也增加了式题的变化,能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因此本节课的定位是让学生通过问题情境,感受小括号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明白小括号的意义,知道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会按照正确的顺序口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二、学情分
3、析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掌握了不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问题,有一定计算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同时,学生在前面的口算学习中,会用圈、画等符号标注口算过程,这为学生“创造”小括号提供了素材。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知识经验和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计算。2、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3、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4、知道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四、教学策略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根据这一理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心理特征出发,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学习方法掌握新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五、教学过程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又要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还要重视学
5、生已有的经验。根据学校“三三幸福课堂教学”模式,我设计了三个环节:(一)序课上课初始开展1分钟口算比赛,目的有二,其一是复习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旧知,为本课时学习做好铺垫;其二是采取比赛的方式,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无意注意,有效地转移到有意注意中来,提高学习效果将学生的计算训练落实到课堂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二)学课从三个层次进行新知教学1、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小括号的意义。(1)左边3名同学,在右边2名同学,将5位同学靠拢站一起。通过情境引导,将“靠拢”与加法建立关系,促使学生对两数之和的理解,为学习一个数分别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之和作充分的知识准备。(2)10名同学排成
6、一队。a.先有2名同学走出来,再有3名同学走出来,分别站,不靠拢。还剩下多少名同学?怎样列式?b.同样是先有2名同学走出来,再有3名同学走出来,但是分别走出来的同学靠拢在一起。还剩下多少名同学?怎样列式?通过游戏活动形象地演绎一个数分别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之和的抽象过程,使得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从而为解决改变运算顺序的教学难点作了铺垫。(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脑思考,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将现实情境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结合情境先确定运算顺序,为小括号的引入作好充分的准备。)2、在交流活动中认识小括
7、号的意义。如果将第二种思路分步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应该怎样列式呢?先让学生尝试自己想、自己写,教师巡视。然后提出问题10一2 + 3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列式能表示先计算2 + 3吗?为什么?所以,学生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 + 3这里添上个符号,说明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和已有的认知经验,围绕“10一2十3能先算加法吗?”进行讨论,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感受引入新的符号的必要性。)课前根据学生情况预设学生可能会有的解决方法:( 1)画一条粗线表示先算2 + 3。( 2)画一个方框表示先算2十3。( 3)画一个圈儿表示先算2 + 3。( 4)画()表示先算
8、2 + 3首先肯定学生的想法很好。但让学生思考当他们面对这么多的符号,如果他们不说明,别人能看明白吗?(从而引出小括号)所以应该找一个统一的、简洁的符号,来表示先算后面的2 + 3。用“( )”这个符号来表示。并让学生跟教师一起来写一写。告诉学生这位新朋友的名字叫“小括号”。(板书课题:小括号)教师领读、学生齐读。通过“小括号就像我们的左手和右手,把2和3这对好朋友围在一起。”的比喻,加深学生对小括号的理解。明白小括号就是把先算的部分括起来。强调它改变了运算顺序,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的2+3=5,再算括号外面的10-5=5(师画运算顺序,并指导读法)。提出问题:如果遇到加了小
9、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什么?(生答)完善学生的答案,并给出小括号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算括号里面的。)(设计意图:通过认知冲突感受引人小括号的必要性,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并通过交流、比较,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感受小括号的简洁性、统一性。)3、在对比练习中巩固小括号的意义总结归纳主要是促进知识结构的形成、新知识模块的建立、解题技能的优化和思想方法的提高。因此在学生经历了刚才的“创造”过程,已经初步明白小括号的作用,再通过几个式题练习,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总结归纳出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教学P74例3,明白算理。(1)根据情景,说说10-2-
10、3=5表示什么意思?10-(2+3)=5表示什么意思?(2)计算时有什么区别?课件演示。(3)如果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计算?再通过算一算、说一说、比一比,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没有小括号的算式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三)结课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为了更好的体现这一教学理念,我在全课的结束之前,再一次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1.小括号本领这么大,你来夸夸它。用琅琅上口的儿歌既富有童趣又能牢记所学知识。小括号,你真棒,算式有你真奇妙。改变顺序少不了,先算括号要记牢。2.这节课你快乐吗?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