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分竹笋、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 观看图片,引出活动 问题:这些同学在做什么呢?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 把下面13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请你帮我分一分。 问题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 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3. 能
2、把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134=3(个)1(个) 问题:1.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 平均分后剩余的数叫什么?(平均分后剩余的数叫余数) 3. 可以把它读作什么?(读作:十二除以四等于三余一) 把下面8个草莓,每3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问题: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 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3. 能把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83=2(盘)2(盘)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讲解:算式里的“2”表示剩下的2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是”有余数的除法 。 三、练习题 1、圈一圈,填一填,及时巩固 2、有11根筷子,2根一双,一共有几双,还剩几根? 3、有15个,每4个一份,可分几份,还剩几个? 4、8个苹果,每3个一份,分了()份,还剩()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