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5∕T 3322-2024 铜合金棒拉伸工艺技术规范(内蒙古自治区).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03884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3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5∕T 3322-2024 铜合金棒拉伸工艺技术规范(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15∕T 3322-2024 铜合金棒拉伸工艺技术规范(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15∕T 3322-2024 铜合金棒拉伸工艺技术规范(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15∕T 3322-2024 铜合金棒拉伸工艺技术规范(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15∕T 3322-2024 铜合金棒拉伸工艺技术规范(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77.120.30 CCS H 38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33222024 铜合金棒拉伸工艺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rawing process of copper alloy rod 2024-01-25 发布 2024-02-25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33222024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设备要求.1 5 原材料成分要求.3 6 工艺流程.3 7 生产工艺要求.4 8 过程控制.5 DB15/T 33222024 I

2、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包头震雄铜业有限公司、震雄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包头分院、呼伦贝尔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包头市检验检测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苗鹤馨、李占元、杨崇伟、董德付、王强、侯敏、杜晓丹、贾润飞、黄晓磊、李霞、陶红春、侯亚丽、雷娟、云婧、简婧、刘月、籍江波、要铎、牛琳、

3、温雅迪、温爱芳。DB15/T 33222024 1 铜合金棒拉伸工艺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铜合金棒拉伸工艺的设备要求、原材料成分要求、工艺流程、生产工艺要求、过程控制。本文件适用于直径不大于8.0 mm的铜合金棒拉伸生产铜合金线的工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728 锡锭 GB/T 1028 工业余能资源评价方法 GB/T 3048.2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2部分: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 GB/

4、T 3952 电工用铜线坯 GB/T 4135 银锭 GB/T 4423 铜及铜合金拉制棒 GB/T 4909.2 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2部分:尺寸测量 GB/T 4909.3 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3部分:拉力试验 GB/T 4909.9 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9部分:镀层连续性试验多硫化钠法 GB/T 4909.11 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11部分:镀层附着性试验 GB/T 4909.12 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12部分:镀层可焊性试验焊球法 GB/T 5231 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 21652 铜及铜合金线材 GB/T 24789 用

5、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 26016 高纯镍 GB/T 39091 工业余热梯级综合利用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设备要求 基本要求 4.1.1 生产线应配备铜合金棒拉伸所需拉丝机组等配套设备。DB15/T 33222024 2 4.1.2 退火设备应配有符合工艺控制要求的温度控制装置、时间控制装置及相配套的记录装置,记录装置应具备即时显示时间、温度等功能,拉丝设备参数数字可控,存储数据可备查阅。4.1.3 应保证仪表的精确度,定期检定或校准。4.1.4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应符合相应设备的节能、节水产品要求,用能设备宜优先选用节能设备。4

6、.1.5 企业应按照 GB 17167 和 GB/T 24789 要求配备、使用和管理能源、水及其他资源的计量器具和装置。4.1.6 根据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需求,原则上宜采用行业推荐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操作系统,配套部署园区级、企业级智慧化管理平台。拉丝机 4.2.1 单、双头大拉机组 宜采用9模或13模单、双头连拉连退大拉机进行生产,进线直径规格宜不大于8.0 mm,出线直径规格1.2 mm3.5 mm,退火线、未退火线均可进行拉伸。4.2.2 单头中拉机组 宜采用17模或21模连拉连退中拉机进行生产,进线直径规格宜为1.2 mm3.5 mm,出线直径规格0.4 mm1.4 mm

7、,退火线、未退火线均可进行拉伸。4.2.3 单头小拉机组 宜采用24模小拉机进行生产,进线直径规格宜为0.4 mm1.4 mm,出线直径规格0.1 mm0.5 mm,退火线、未退火线均可进行拉伸。4.2.4 单头微拉机组 宜采用24模微拉机进行生产,进线直径规格宜为0.1 mm0.5 mm,出线直径规格0.03 mm0.10 mm,退火线、未退火线均可进行拉伸。分析仪器和检验装置 原材料检验和铜合金线成品检验均为日常检验,检验项目、分析仪器、检验装置等如表 1 所示,检测仪器、装置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校准或检定。表1 分析仪器和检验装置 检验产品种类 检验项目 分析仪器、检验装置 取样对象 取样

8、方法 原材料检验 化学成分 光谱仪 铜合金棒 GB/T 4423 铜合金线成品检验 化学成分 光谱仪 成品铜合金线 GB/T 21652 尺寸偏差 数显千分尺 成品铜合金线 GB/T 21652 伸长率 伸长率测试 成品铜合金线 GB/T 21652 抗拉强度 拉力实验机 成品铜合金线 GB/T 21652 电阻率 数字电桥 成品铜合金线 GB/T 21652 镀层连续性 成品铜合金线 GB/T 21652 镀层附着性 成品铜合金线 GB/T 21652 镀层可焊性 焊球试验装置 成品铜合金线 GB/T 21652 DB15/T 33222024 3 5 原材料成分要求 原材料组成 铜合金棒由

9、铜线坯添加相应的合金重新熔炼而成。铜线坯 应符合GB/T 3952中牌号为TU1、TU2的规定。合金成分 5.3.1 锡锭应符合 GB/T 728 的性能要求。5.3.2 银锭应符合 GB/T 4135 的性能要求。5.3.3 高纯镍应符合 GB/T 26016 的性能要求。5.3.4 当对合金成分有特殊要求时,应在作业指导文件中明确规定合金成分控制范围。6 工艺流程 一般要求 6.1.1 鼓励企业以绿色电力直供的方式作为电力消费的首选途径。6.1.2 宜按照 GB/T 1028、GB/T 39091 等标准的要求,鼓励企业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压余热等采取回收和再利用措施,加强能源梯级利用。生

10、产工艺流程 铜合金棒拉伸工艺技术流程图见图 1。图1 铜合金棒拉伸工艺流程图 DB15/T 33222024 4 7 生产工艺要求 原材料检验 化学成分应按照GB/T 5231的规定执行。拉伸工艺 7.2.1 铜合金棒大拉生产 单、双头大拉机组主要控制参数如下:a)退火电流 1200 A3700 A,退火电压 30 V50 V;b)线速度不大于 1000 m/min;c)拉丝液浓度 9%16%,温度为 20 45,pH 值 8.09.5。7.2.2 铜合金棒中拉生产 单头中拉机组主要控制参数如下:a)退火电流 70 A1200 A,退火电压 20 V45 V;b)线速度不大于 1000 m/m

11、in;c)拉丝液浓度 7%11%,温度为 20 45,pH 值 8.09.5。7.2.3 铜合金线小拉生产 单头小拉机组主要控制参数如下:a)线速度不大于 2300 m/min;b)拉丝液浓度 3%5%,温度为 20 45,pH 值 8.09.5。7.2.4 铜合金线微拉生产 单头微拉机组主要控制参数如下:a)线速度不大于 2300 m/min;b)拉丝液浓度 2%3.5%,温度为 20 45,pH 值 8.09.5。成品检验 7.3.1 尺寸偏差试验 尺寸偏差应按GB/T 4909.2的规定执行。7.3.2 力学性能试验 伸长率和抗拉强度应按GB/T 4909.3的规定执行。7.3.3 电性

12、能试验 电阻率应按GB/T 3048.2的规定执行。7.3.4 镀层 7.3.4.1 镀层连续性应按照 GB/T 4909.9 的规定执行。7.3.4.2 镀层附着性应按照 GB/T 4909.11 的规定执行。DB15/T 33222024 5 7.3.4.3 镀层可焊性应按照 GB/T 4909.12 的规定执行。8 过程控制 一般要求 根据不同系列产品要求,影响产品性能的重要参数应控制在作业指导文件规定的范围内,各参数根据不同产品、不同设备进行相应调整,确保各参数处于可控状态,保留相应生产记录。控制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冷却介质的流量和压力;b)退火电压、电流;c)冷却液浓度、pH 值和温度,更换周期;d)拉丝机机速、出口模直径;e)拉丝机收线、储线张力。过程变更认定 当拉伸过程发生重大改变时,且这种改变对产品性能产生有害影响时,应对过程能力进行重新评估,判定过程是否合格。过程记录可追溯性 应保留产品生产加工过程的工艺参数记录,记录至少保存一年,记录还应包括:a)拉丝机等设备的检修记录;b)温度测量、温控设备数据记录;c)控制设备和仪器的校准日期及结果;d)仪器维修或更换的日期;e)拉丝机收线、储线张力;f)其它以备追溯的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