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用残损的手掌课后练习学习目标:1、 把握感情线索,用自己的理解、激情大声诵读诗歌。2、 品味诗歌优语言, 理解诗歌对比手法。 3、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学习重点: 感情诵读,把握全诗,体会诗人情感变化。学习难点:1、 对比手法的运用2、 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
2、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一、课前-预习检测1、给下列字词注音:残损 锦幛 荇藻 蓬蒿 蝼蚁 憔悴 蘸着 灰烬 堤上蹂躏2、朗读诗文时,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至少三点)3、默写古诗 春望4、自查资料,了解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的写作背景。戴望舒(1905-1950) 30年代
3、“现代派”的代表诗人,浙江杭州人。早期诗多抒写个人哀愁、情调比较低沉,这一时期代表作 一诗脍炙人口,诗人也因此获得了“ ”的桂冠。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诗人在 献给祖国母亲的歌。二、 课堂-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思考问题:(题型层次说明:1-2题自主思考,3-6合作完成)1、怎样理解“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2、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轻抚”到了什么?分别是怎样的感情? 3、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感情是通过哪些词语来表达的?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4、诗人在“摸索”这一动作中容纳了极复杂的感觉体验,由此而展开的内心情感的变化是怎样的呢? 5、诗歌哪句话总结了解放区的情况?“辽远的一角”是指
4、什么? 6、“永恒的中国”应该怎样朗读?为什么说那里是“永恒的中国”? 三、拓展 此时我们站在2017年的中国,“一带一路”让世人再次聚首中国,祖国已经不再是诗人手中“残损”的,此刻你最想对祖国说点什么? 四、课后知识巩固1、补全诗句。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 ,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 ,那么 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 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 水 2、戴望舒, 派诗人。因创作了一首诗歌 被称为“ ”。3、分析下列比喻句的作用。(1)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2)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4、找出文中冷色调和暖色调的词语。看看它们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自古以来,许多仁人志土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不惜以抛头颅、洒热血的代价来奋力抗争。请列举其中你所知道的一些人和事,和大家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