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训练 编辑:区为 校对:下卡
专题练习:标点符号(4)
班别 姓名 考号 得分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白话文(又叫语体文,就是用现代语写的语言)从什么时候起用作小学教材,我记不真切了,大概在七、八十年前。
B.“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我明天一大早就走。你有什么事要我办吗?”小王总是那么热情。
C.学生考试达不到标准,也不能给他们一个不及格就了事,必须研究学生所以达不到标准的原因——是教师自己的指导不完善呢?还是学生的资质上有缺点,学习上有疏漏?——竭力给他们补救或督促。
D.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B.推开窗户一看,呀,流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
C.这次云南丽江地震的捐款,据不完全统计:高三年级捐了862元,高二年级捐了754元,而高一年级则多达1584元,同学们十分踊跃。
D.电视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的引人注目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健将、商界名人等等。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教室里布置简单,只有三幅标语挂在墙上:“学贵有恒”,“于无疑处见疑,方是进矣。”“百川归海”。
B.一进校门,就看见了“为做二十一世纪的主人而勤奋学习! ”的横幅标语。
C.周老师对学生说:“我们学习上要不断进步;否则就要后退。古语不是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嘛’? ”
D.据吉林省的有关调查,当问及“遭遇社会风险时怎么办”,有68.0%的人回答“依靠组织解决”,只有32.0%的人回答“依靠自己解决”。
4.下列运用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A.百科全书基本上有两种:一是综合性的;一是专业性的。综合性的是包括古今中外一切学科和门类知识的大型百科全书;专业性的是专门介绍某一学科某一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
B.<<水浒传>>里景阳冈下那个小酒铺门前,一杆旗子高竖,上书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C.文学工作者应培养起自己对语言的敏感,才有利于遣词用字,写出明确、清晰、生动、
鲜明、节奏和谐、音调优美的作品来。
D.你可曾想到白发苍苍的老父老母?可曾想到嗷嗷待哺的儿女?可曾想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将因此而蒙受巨大的创伤!
5.破折号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 人们应该赞扬你的母亲——伟大的中国!
B.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也不能同时容纳30个人吃粥。
C.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盒纸装着的饼干。
D.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
6.下列引号的作用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
A.张老师改作文,确实有“点石成金”的功夫!
B.别有用心的人们强令吴吉昌去瓜园“立功赎罪”,永远不准他再进棉花地。
C.我看,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D.在某些喜欢息事宁人的人看来,他们也许还算是“好人”。
7.下列句中破折号均表解释,但从被解释的部分看,有一项与其它三项不同,它是哪项?
A.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
B.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想着,不觉对山那边微笑了。
C.她手里毫不吃力地提着箱子——箱子并不大——走过去。
D.(蝉的幼虫)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蜕掉身上的皮。
8.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图形文字和原始绘画有本质的区别:图形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原始绘画不是。绘画要求传情表达逼真,而图形文字只求达意明确。
②去年七月全国卫生会议,就明确地订出: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总方针。
③这种人因为他们过去过着好日子,后来逐年下降,负债渐多,渐次过着凄凉的日子,“瞻念前途,不寒而栗”。
④“在地图上神游天地,”塞万提斯写道,“不像旅行那样要花钱,会使人疲劳,又可免受
冷热饥渴之苦和种种不便。”
⑤人类最好的朋友——水,有一个怪脾气:从摄氏4℃开始,越冷越发“胖”,到0℃时就结冰啦!
A.①②⑤ B.②③ C.③④ D.②④⑤
9.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学,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B.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C.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
D.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参考答案
专题训练标点符号(4)
1.[解析]综合考核标点符号.A项中"七,八十年"不用加顿号,是概数连用.C项中的问号是选择问,第一个问号换成逗号,第二个问号应删去,因破折号起括号作用.D项中括号多余,引号多余,都应删去.答案:B
2. [解析]综合考查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A项第二个顿号改为逗号,使前后内容并列.B项"呀"之后应加叹号,因为是独词句.C项的冒号改为逗号,因是插人语,且冒号也全带动不起后面的内容.答案:D
3.[解析]本题主要是对引号的考查.A项"于无疑处见疑,方是进矣"之后的句号应改为逗号放在引号之外.B项去掉感叹号,因为是在句中.C项中的分号应改为逗号,问号改为句号.答案:D
4.[解析]综合考查标点符号.A项第一个分号应改为逗号.C项"鲜明"之后加逗号,因句子长,前后并列层次不一样.D项"心灵"后面用逗号,因与后面是一个句子. 答案:B
5.[解析]这是国家考试命题中心样题中的一个标点题,考查的是破折号的用法.ACD项都是解释,说明,而B项是递进用法.答案:B
6.[解析]这也是国家考试中心公布的样题之一,考查的是引号.DCD三项中的引号实际是反语,引用的目的恰恰是其反面.A则是重点强调.答案:A
7.[解析]这也是高考命题中心的样题之一, 考查的也是破折号,只不过考查的角度不一样. ACD都是对事物的具体解释,而B则是一种意 义上的解释,或者说是一种意义上的转移,叫转 折也可.答案: B
8.[解析]这种题目较难,因为不是一个对,也不是一个错.①中的句号应改为分号,两者并列.②中的冒号去掉,在"以预防……为辅"加引号.⑤中的冒号改为逗号. 答案:C
9.D [A句中,"十分之二,三"应表示概数,故数字中间不能用顿号隔开.B句中,"远山近水皆有情"是句子的一部分,后引号应放在句号的前面.C句,从文意看,最后一句与前一句意思紧密相联,是进一步说明历代作家写文章的准则,故"力求"前的句号应改为逗号.括号内容是对"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的注释,应紧接在后引号后面]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