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下周练6答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037505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下周练6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下周练6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度九(下)周练试卷答案(六) 命题:李勤 班 级: 姓 名: 得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晋侯①赏从亡者,介之推②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③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④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⑤?”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⑥为之田⑦。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选自《左传》 【注释】①晋侯:指晋文公,即重耳。他逃亡在外,在秦国的帮助下回晋继承君位。②介之推:晋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以食文公。③献公:重耳之父晋献公。④二三子:指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子是对人的美称。⑤怼(dui):怨恨。⑥绵上:地名,在今山西介休县南、沁源县西北的介山之下。⑦田:祭田。 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晋侯赏从亡者 亡:逃亡 B.禄亦弗及 弗:没有 C.能如是乎 是:这样 D.以志吾过 志:志向 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天实置之( 安排     )                  (2)禄亦弗及(   没有     )  (3)尤而效之( 埋怨,指责     )                 (4)且旌善人(  表扬,表彰     )  3、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与“二三子以为己力”相同的一项是(  D    )(4分)      A.、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B、不以物喜      C、 以绵上为之田       D、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①偷窃别人的钱财,尚且说是盗窃。更何况把贪占上天的功劳作为是自己的力量(贡献)呢? (2)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②言语,是身体的装饰。身体将要隐居了,还要装饰它吗?这样是乞求显贵啊。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4分) A、晋侯说“以志吾过”,文中他的“过”是未让介之推这样不争名不夺利的好人得到赏禄 。 B、介之推是一个不求荣华显达,不贪功好利之人,心中如何想,就如何表现在外,绝对不做心口不一的事情,这种品行是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的。 C、介母了解儿子的品性,深知上下相蒙的朝政的险恶,所以她与儿子一起归隐来表达对儿子的理解和支持。 D、介之推跟他母亲的对话,深刻批判了争功请赏、猎取名利的行径。当时的社会,上下相互欺蒙,沆瀣一气,是介之推归隐的最主要原因。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9题。(18分) 倒挂的油画 我家的餐馆开在美院边上,美院的师生常常来餐馆吃饭。我的父亲是个很优秀的厨师,他不懂艺术,但是一直很尊重这些搞艺术的人。   父亲眼中似乎只有两类画家:一类是成功的,另一类是怀才不遇的。成功的画家常常请客,在餐馆里提前存上一笔钱,吃完饭就拂袖离去;怀才不遇的画家都喜欢赊账,偶尔还掉账单的一部分,然后继续赊账。   陈是个怀才不遇的画家。有一天,陈吃完饭后,找父亲借钱。他说自己的母亲病危,他非常想去见她最后一面。父亲想都没想就帮他出了机票钱,嘱咐他立刻打的去机场,千万不要留下终身遗憾。   一个月之后,陈重回餐馆吃饭。他对父亲千恩万谢,一定要送他一幅画。父亲指着餐馆墙壁上挂满的画说:“你看,很多有困难的学生都以画抵账,我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画了。过去的事情你不要放在心上,尽管来吃饭就是……”   陈恳切地说:“这幅画不是为了抵账,而是为了报恩。我陪伴在母亲身边看着她咽气的时候,最感谢的人就是你。你让我没有留下终身遗憾,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就画了这幅油画。您务必要收下,否则我……”   父亲终究不忍拂了陈的好意,便把这幅画带回了家里。这是一幅抽象派的油画,几团大大的色块,深浅不一,形状莫名。由于客厅、卧室墙壁上都有了装饰品,所以父亲把这幅画挂在了厕所里。于是,我们家人如厕的时候都可以欣赏这幅画了。 厕所靠东,朝阳温暖的光线常常落在这幅画上,色块隐隐浮动,凸凹有致。我们越看越觉得奇妙,不知不觉脑中就会出现很多美丽的联想。母亲说她每次注视这幅画的时候都会想到她的家乡,想到漫天彩霞和她少女时候的梦;父亲说他会联想到自己的父亲,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无法送终,那种挥之不去的哀愁也浓缩在浮动的色块中了……   后来,父亲把这幅画从厕所请到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父亲常说陈能画出这么伟大的作品,让我们这一家“粗人”都为之感动,有朝一日他会大有出息的。果然,没过10年,陈成为我国著名的印象派画家之一。他的画开始被许多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据说市面上每幅画已经卖到了百万元。陈还是常常带朋友来我家的餐馆吃饭,他早就不赊账了,还常常请父亲喝一杯他自带的洋酒。相识于贫微时的感情,不用太多的言语,一颦一笑中就能看懂。   有一天,陈忽然说想看看当初送给父亲的画:“这么多年来,那仍是我这一生中最满意的作品。”父亲将他带到了家中,一进客厅陈就大叫起来:“你把我的画挂颠倒了!”   我们一家人都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原来当年他忘记了签名,而我们都是些看不懂抽象画的“粗人”。陈取下画,转过来,郑重其事地在右下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他半开玩笑地对父亲说:“哪一天你缺钱了,打电话给博物馆,他们会送钱上门并千恩万谢的。”   父亲很认真地说:“这幅画已经是我家的宝了,看了这么多年,我们已经有了感情。我虽然是个粗人,但是绝不会卖艺术和感情的。”   陈高兴地拍了拍父亲的肩膀说:“老哥,你真是我见过的最有文化的厨子。这幅画在你手里,真是值了。”   于是,这幅画就继续留在了我家的墙上。只是,我们一家人还是喜欢扭头来欣赏它颠倒过来的样子,就好像它本来就该如此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很多鱼龙混杂的现象,我越来越感觉到父亲朴实话语中的真谛——一个人风雅与否,不在于他是否懂得艺术和美,而在于他是否有一颗敬畏和尊重的心。 1、文章最后说“一个人风雅与否,不在于他是否懂得艺术和美,而在于他是否有一颗敬畏和尊重的心。”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从文中哪几件事可以看出父亲拥有“敬畏和尊重的心”?(6分) 在陈画家母亲病危时毫不犹豫的借钱给他,表现出父亲对人、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虽然不懂艺术却把学生们的画一一的挂在墙上,表现出父亲对艺术的敬畏与尊重; 坚决不变卖陈画家的画,表现出父亲对艺术和感情的敬畏与尊重。 2、同样是和父亲说笑,意味却不尽相同。请结合加点的词语品析下面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分) (1)然后他半开玩笑地对父亲说:“哪一天你缺钱了,打电话给博物馆,他们会送钱上门并千恩万谢的。” (2)陈高兴地拍了拍父亲的肩膀说:“老哥,你真是我见过的最有文化的厨子。这幅画在你手里,真是值了。 神态描写,半开玩笑——试探父亲,高兴——确信父亲真诚后的开心; 表现出重情重义的两人亲密和谐心意相通的关系 3、“倒挂的油画”是文章中的重要情节。仔细品读文章,你发现以此为题还暗示了文中的哪些内容?(4分) 父亲:身为厨师——最有文化(懂得敬重) 陈: 怀才不遇——大有出息(著名画家) 陈画家自己最满意的画作居然不是成名成家后画的,而是穷困不得志时的作品。 4、文中的父亲和画家无疑是可敬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他们的言行对于成长中的我们有哪些启发与引导?(6分) 父亲:乐善好施 淳朴善良 画家: 知恩图报 二人:重情重义 尊重艺术尊重人 三、作文(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清华大学精仪系81班本科生马冬晗,担任团支书等多项工作,依然连续三年成绩班级第一,她为何能成为“清华学霸”?或许我们能从她的学习计划表里找到答案。在她的学习计划表里,从周一到周日,每个小时都做了非常明确的学习安排…… 来自天津杨村一中的双胞胎兄弟苑子文、苑子豪,成功考上北大并联袂出书。据悉,他们小学曾被老师“退学”一级,列入坏学生名单,最后升入初中却是两个班的班长;他们以前是170斤的胖孩子,现在是正常体型还偏瘦。记者评价说,极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出类拔萃。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曾说:“最好的管理就是自我管理。”的确,成长的要义其实就是自我管理能力的习得,成长中的我们需要管好自己,唯有这样才能活得精彩、获得成功。 请以“管好自己就能飞”为题,联系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文言文翻译: 晋文公赏赐跟着他逃亡的人们,介推不提及应得的俸禄,而赏赐也没有给他。    介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现在惟独国君还在(人世)。惠公、怀公没有亲信,(国)内外都抛弃他们。天没有(打算)灭绝晋,(所以)必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君王又是谁呢?上天实际已经安排好了的,而这一个二个的认为是自己的贡献,(这)不是欺骗吗?偷窃别人的钱财,都说是盗窃。更何况把贪天的功劳作为是自己的贡献呢?下面的(臣子)将罪当做道义,上面的(国君)对(这)奸诈(的人)给予赏赐。上下互相欺瞒,难以和他们相处啊。”    他的母亲说:“你为什么不也去要求赏赐呢?(否则)这样(贫穷地)死去(又能去)埋怨谁呢?”    回答说:“责备这种行为而又效仿它,罪更重啊!况且说出埋怨的话了,(以后)不能吃他的俸禄了。”    他的母亲说:“也让国君知道这事,好吗?”    回答说:“言语,是身体的装饰。身体将要隐居了,还要装饰它吗?这样是乞求显贵啊。”   他的母亲说:“(你)能够这样做吗?(那么我)和你一起隐居。”便(一直)隐居到死去。   晋文公没有找到他,便用绵上作为他的祭田。说:“用它来标记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