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习作:有你,真好
【教学目标】
1.能选择一个人,表达自己对这个人的情感。
2.能通过对印象深刻场景的描述,把事情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
能选择一个人,表达自己对这个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选择一个人,表达自己对这个人的情感。
2.通过对印象深刻场景的描述,把事情写具体。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引导审题
1.导入新课:同学们,从大家呱呱坠地,到今天成长为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这一成长的路上,我们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人,有的人一直陪伴着我们,有的人只是偶尔见,有的人仅有一面之缘,在这形形色色的人当中,有没有人让你觉得特别温暖,让你从心底想说一声:有你,真好!(板书:有你,真好)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是“有你,真好”。(学生齐读习作题目)
2.引导审题:你觉得题目中哪个词最重要?(“好”,说明这个人应是积极向上的、温暖的、对自己有影响的、帮助过自己的等。)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成长过程导入新课,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唤醒学生的记忆,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寻找心中的那个温暖的“你”。
板块二 打开思路,细化选材
1.搭建支架,打开思路。
(1)打开思路:看到“有你,真好”这句话,你想到了谁?为什么觉得有他/她“真好”?看看下面的思维导图,你还会想到什么?(学生自主交流)
(2)唤醒记忆:请同学们静下心来填好学习单。(分发并填写学习单)
课件出示:
学习单
●在你最难过的时候,是同桌安慰了你。
●在你烦躁不安的时候,是(妈妈)开导了你。
●在你(迷茫)的时候,是(老师)点醒了你。
●在你(沮丧)的时候,是(爸爸)鼓舞了你。
●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朋友)帮助了你。
(3)小组分享交流。
2.罗列提纲,自主选材。
(1)表格引路:如何体现“有你,真好”中的“你”带给自己的种种感动和温暖?这当然离不开典型事例,写人主要是通过写事来展现的。(板书:典型事例)通过一件件事,一个个场景,我们能看出人物的性格、品质等特点。哪件事或哪几件事让你印象深刻?当时的场景是怎样的?
课件出示:
有你,真好
印象深刻的事情
当时的场景
(2)自主填写:请同学们在表格里填写令自己印象深刻、感触比较深的事情,以及当时的场景。
3.例文引路,指导选材。
(1)回顾示范:我们一起来看看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说说在这两篇文章中都用了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特点。
有你,真好
印象深刻的事情
当时的场景
闰土给“我”讲新鲜事
闰土依次介绍了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等新鲜事,其中雪地捕鸟和看瓜刺猹介绍得尤为详细
伯父受人爱戴
回忆了伯父生前的几件事:谈《水浒传》、笑谈“碰壁”、除夕放花筒、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2)优化选材。
①交流事例:小组内互评你所选的事例是否典型、有代表性,是否能打动其他人。
②小结选材:根据课本中的典型事例和我们自己的选材,同学们认为我们在选材时要注意哪些要素?(最能表现主题,最能打动人心,最有细节味,最具说服力,最能“以小见大”,最具震撼力)
③确定素材:请同学们根据选材的要求,再次筛选自己的材料,确定要写的素材。
【设计意图】运用思维导图、学习单打开学生的思路,将“你”立体化、具体化,发散学生思维。借用本单元文本,为学生搭建习作支架,指导学生优化选材,降低习作的难度。
板块三 自主写作,完成初稿
1.出示要求,表达情感。
(1)明确要求:请同学们默读页面文字,看看这次的习作最重要的要求是什么。(板书:真情实感)
(2)思考讨论:平时习作时,我们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3)归纳总结:事例具体,综合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和抒发真情实感等方法。
(4)想一想,说一说:既然已经选好了事例,你将如何写出你的真挚情感呢?(学生交流写法)
2.激发写作期待:听了同学们的构思,老师对同学们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期待,下面我们就来写写那个让我们感觉温暖的人。注意在习作中,要让人物的形象鲜明起来,让描写的场景鲜活起来,让真挚的情感流淌在我们的笔端。
提示:假想这个“你”就在眼前,用文字和这个人对话,注意始终用第二人称来写。
3.自主习作:学生静心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明确习作要求,运用热情、鼓励性的话语,激发学生的习作期待,给学生以习作的信心,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带有使命感和成就感。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能根据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评价并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习作表达,评价修改
1.互读评价。
(1)梳理评价标准:我们来回顾《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两篇课文的写法,再看看自己的习作,有没有达到以下要求:
①这篇习作是向某一个人倾吐心声吗?
②这篇习作写出了这个人的“好”了吗?
③这篇习作是否选择了典型事例来体现这个人的“好”?
④典型事例中印象深刻的事例是否写具体了?
⑤是否流露出“我”的真情实感?
(2)交流互评: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换习作,互换阅读,对照以上评价标准进行互评。
(3)教师巡视指导。
2.评改指导。
(1)交流反馈:同学们在互读互评中,发现了自己的习作存在哪些问题?(预设:场景不具体,抒情不能打动人等)
(2)引发思考:我们该怎么解决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交流)
(3)例文引路。
出示事例对比片段。
那次考试我没考好,非常难过。你安慰我,鼓励我,让我重新振作起来。同桌,有你真好!
那次考试我没考好,非常难过。你安慰我,鼓励我,让我重新振作起来。同桌,有你真好!又一次的考试完毕,往日悦耳的铃声似乎成了刺耳的噪音,老师抱着试卷缓缓走上讲台,我的心怦怦跳着,这次考试我考得很差,所以当试卷发下来时,那一个个红色的叉刺痛了我的眼睛,心刹那间阴沉下来,我真的很没用!我不由得将头低下来。你轻轻地拍拍我的背,什么也没说,却一直握着我的手。课间休息时,我的课本里多了一张纸条:一次的失败不算什么,让我们一起努力!我一下子振作起来,没关系,没关系,我可以再努力一次!同桌,有你真好!
出示抒情对比片段。
我非常感激你,同桌,有你真好!
你知道吗,你那一句鼓励的话,如同夹缝里的一缕阳光,照进我潮湿、灰暗的心房。我一下子振作起来,没关系,没关系,我可以再努力一次!同桌,有你真好!
①对比讨论:细读两个片段,看看哪边写得好,再说说为什么。
②总结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描写,把场景写具体,从而流露出真情实感;抒发感情时,如果能将所写对象的“好”加以提炼总结,让读者明白情感产生的原因,文章将更能打动人。
(4)自主修改:请同学们根据评价和修改方法,对照自己的习作二次创新行文,修改自己的习作。
【设计意图】运用例文习作片段,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评改,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轻松、准确地找到习作中的不足之处,对症下药,这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很有帮助。
板块二 与“你”分享,誊写习作
1.与“你”分享:学生把习作读给“你”听。
出示学生佳作。
课件出示:
有你,真好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这首歌,在我悲伤的时候你会为我唱起,在我失落的时候你会为我唱起,在我快乐的时候你也会为我唱起,使我无时无刻不感到温暖。
还记得半年前那场运动会吗?我们两个都参加了比赛。你的项目是50米和100米短跑。记得你那时脚崴了,疼得厉害,但你却强忍着疼痛一直到比赛结束,而且还获得了名次。当我去扶你的时候,你却“口是心非”地说自己没事,但我明明看到你已疼得流出了眼泪,我也只能用几句苍白无力的话语去安慰你。
那时我就想:有你这么坚强的朋友真好!
之后,轮到我去参加200米赛跑,是你忍着疼痛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站在跑道边为我加油,看你的样子比我还要紧张呢!砰的一声枪响,比赛开始了。由于我是新手,没有参加过训练,没有什么经验,所以当我拼尽全力跑完的那一刻,我感觉呼吸困难,一个踉跄险些栽倒在地。是你提前在终点等着我,及时搀扶了我。你把我扶到座位上,递水给我喝……看你那紧张的样子,我的心充满了无限的温暖。
那时我想:有你这样体贴的朋友真好!
下午的运动会,我还有一个项目是400米赛跑。记得来学校的路上,你千叮咛万嘱咐,告诉我跑步的技巧与要领。果然,在你的指导下,我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个好成绩可是有你的一半功劳哟!如果不是你的鼓励,我哪来的好成绩?朋友,有你真好!
朋友,我要深情地感谢你!因为有你,我的童年才多姿多彩、有滋有味。我们的友情虽不及李白和汪伦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轰轰烈烈,也不及王观、鲍浩然“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的缠缠绵绵,但你却不再让我孤独,如阳光般温暖着我的心房!
朋友,有你真好!
2.点评: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
3.寻“你”:猜猜,文中描写的是在座的哪位同学?为什么?
4.对话:请“你”说说听完后的感受。
5.誊写习作。
【设计意图】习作评价,以与文中的“你”分享的形式呈现,使学生明白,习作即是与人交流,为学生提供习作后真实的交际情境,更好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体现习作的工具性,也很好地落实本单元的习作要素。
板块三 课堂回顾,拓展延伸
1.换位思考。
同学们,我想这次习作是一次重温感动的过程。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这样一位或几位令我们不禁感叹“有你,真好”的人。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更温暖。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是否也可以成为别人信赖的人,成为一个给别人带去温暖的人?“有你,真好”是相对的,我们接受关爱,也应付出关爱。所以,这次习作引发我们去关注身边事、身边人,希望我们也能成为别人身边的那个温暖的人,这样,我们的生活将会充满更多爱和更多美好。
2.拓展延伸。
习作题目中的“你”除了是人,还可以是什么?不仅仅是人能带给我们感动,一处风景、一本书、一种精神、一种品质都能带给我们感动。而这些,都可以是我们笔下的“你”。当然,本次习作主要是写人、写事,但是在课余可以发散思维,选取不同的角度来思考。
【设计意图】完成本次习作要求后,对习作内涵进行换位思考,拓展延伸,号召学生也做一个温暖别人的人,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选取不同的角度思考,既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也是对本次习作人文主题的升华。
【板书设计】
习作:有你,真好
典型事例 真情实感
【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是让学生选择一个人或一种事物,向他(她、它)倾吐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对这个人或这种事物的情感。为了写好本次习作,我帮助学生打开选材思路,捕捉典型事例中的具体场景,并教学生将真挚的情感融入具体的场景之中。
1.搭建学习支架,降低习作难度。
本课的教学,运用思维导图和学习单的形式,打开学生思路,引导学生将“你”立体化、具体化,帮助学生快速锁定自己的写作对象。指导学生通过表格形式,对本单元课文选材进行回顾,为学生的选材搭好支架,再通过自主选材,小组交流,逐步引导学生细化自己的写作素材,使学生正确地筛选材料,为后面的习作行文作准备。
2.例文引路,学习习作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反复利用例文,指导学生如何选材,如何评改,如何与文章中的“你”对话,引导学生从例文中学习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
3.依标准评价,落实习作要素。
在习作评价中,紧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习作与文中的“你”分享,听听“你”的感受,为学生习作后交流提供了真实的交际情境,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懂得写作是与人交流,很好地落实了本单元的习作要素。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全面】
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一、 看拼音,写词语。
luò tuo tián nì xī shēng jì mò
yǐn cáng pái huái fén shāo chè dǐ
二、 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风靡(méi mí)全球 一道裂(liè yě)缝 一模(mú mó)一样
系(xì jì)红领巾 露出破绽(zhàn dìnɡ) 电视荧屏(pínɡ bǐnɡ)
三、 比一比,再组词。
醋(_________) 燃(_________) 饺(_________) 拌(_________)
腊(_________) 然(_________) 较(_________) 伴(_________)
宵(_________) 摊(_________) 筝(_________) 眨(_________)
销(_________) 滩(_________) 挣(_________) 泛(_________)
四、 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斗志(____)扬 摇摇欲(____) (____)己为人 垂头(____)气
口若(____)河 心(____)诚服 阴谋(____)计 好高(____)远
倾(____)大雨 高瞻远(____) 自(____)自利 惊涛(____)浪
五、 选词填空。
希望 盼望
1.妈妈(______)我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同学们多么(______)夏天快快来临,好看到那绽开笑脸的绣球花。
遥望 张望
3.夜晚登上泰山(______)远方,只见万家灯火,晶莹闪烁。
4.他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______)着。
六、 按要求写句子。
1.李老师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母对我的用心良苦,我不能忘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太太对小红说:“谢谢你给我的帮助。”(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峡谷两壁岩石的颜色会随着太阳光的强弱和天气的阴晴产生无穷的变化。(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举世无双”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课文内容回顾。
1.《桥》这篇课文中有很多描写洪水的句子,其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______。”这个句子妙在:___________。文章中的党支部书记让我印象深刻,他具有_____________的品质,真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
2.“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把句中的“揪”换成“拉”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前半学期的学习,我学到了_______________的描写方法,这种描写在《__________》中运用比较多,如在写_____________时就是运用了这种描写方法。
4.《穷人》一文故事情节清晰,全文以_______________为主线,围绕_______________这件事,前后设置两个悬念: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悬念交替展开,推动故事发展,扣人心弦。故事主要赞美桑娜和渔夫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5.我最喜欢的一句爱国的名言是:___________;最喜欢的一句关于惜时的名言是___________。
八、 课外阅读。
村庄唢呐咏叹调
在村里,奎三叔是很有威望的人,这种威望,很大程度上缘于他是村里最好的唢呐手——是“最好”,而不是“之一”,有多好?有人夸张地说,他的唢呐能使花溅泪、鸟惊心。鸟有没有惊心,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能让我惊心。奎三叔吹唢呐是祖传的,到他这一代是第七代。村里谁家有了红白事,就将奎三叔请去,他吹唢呐不收钱,主家只是管一顿酒,完事后奉上一条烟就行。
在红事上,奎三叔的一把唢呐吹得风生水起。婚娶的人家热热闹间,大红的对联贴起来,人们进进出出,忙并喜悦着,村庄不大,都沾亲带故的,一家的喜事,是大家的喜事,都来帮忙,分工明确,迎客的、炒菜的、端菜的、搬桌椅的、打杂的……各担其青,井然有序。奎三叔别的不忙,只吹他的唢呐。很多孩子围着他,嬉闹着。他用唢呐模仿各种鸟叫,惟妙惟肖,像是一只只鸟藏在了他的唢呐里。新娘子接来后,他的唢呐吹得更响了。《百鸟朝凤》《抬花轿》……一曲接一曲。这唢呐声,像一尾快乐的鱼,游动在村里的大街小巷、村里村外的田野上空,山听了含情,水听了含笑,路上奔跑的狗听了,会停下来朝空中多汪汪几声,喜鹊听了,喳喳得更欢。
老人们听了,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山村从此多了一个媳妇,她在这里扎下根来,与与村里的一个小伙子一起,栽下一柱新的炊烟,将山村本来就悠长的日子,抻得更长。
在白事上,奎三叔的唢呐低沉,声声带泪。办丧事的人家,院外墙上贴着白纸,上面三个字“当大事”,是的,这是逝者最后的一件大事了。逝者家人着素服,鸣鸣咽咽,哭得无比伤心。村里人都来为逝者送行。从此,村庄再无此人,世间再无此人。他或她,将归于一生劳作的泥土,如田野上的一棵草,寂寂然活过,又寂寂然逝去,来和去都无声无息。奎三叔的唢呐呜咽,怆然,让悲者更悲,让病者更痛,即使是一个路人听了,也会心生酸涩。这是给逝者的最好的安魂曲。
在奎三叔的唢呐声里,来的来着,去的去着。在村庄生态的天平上,红事和白事,是两颗质量差不多的砝码。
如今,我早已离开了村庄,在城市里定居下来。奎三叔也老了,把唢呐传给了他的儿子,他的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唢呐吹得行云流水。
唢呐声声,那是吹给村庄的咏叹调。在这咏叹调里,村庄矗立成岁月原野上的一棵老树,一些树叶新生着,而同时一些树叶掉落着。村庄,就这样永远苍老且年轻着。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惟妙惟肖:__________________
行云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_
2.奎三叔的唢呐声音变化多样,红事时,喷呐声__________;白事时,喷呐声____________。
3.文章题目为“村庄唢呐咏叹调”中“咏”的是___________,“叹”的是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奎三叔在村里的威望很高,这全因为他是村里最好的唢呐手。
B.奎三叔喜爱吹喷呐,红白事时人们请他去,不收钱,表现了奎三叔善良淳朴的品质。
C.“从此,村庄再无此人,世间再无此人。”一种悲凉的情感透过字里行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D.在村子的红白事里,村民们共欢喜共悲伤,淳朴的民风让人感受到了温暖。
九、 写作。
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骆驼 甜腻 牺牲 寂寞 隐藏 徘徊 焚烧 彻底
2、mí liè mú jì zhàn pínɡ
3、米醋 燃烧 饺子 搅拌 腊月 然后 比较 伙伴 元宵 摊牌 风筝 眨眼 销售 沙滩 挣扎 广泛
4、昂 坠 舍 丧 悬 悦 诡 骛 盆 瞩 私 骇
5、希望 盼望 遥望 张望
6、
1.李老师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2.父母对我的用心良苦,我怎么能忘记?
3.老太太对小红说,谢谢小红给她的帮助。
4.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跳舞。
5.颜色会变化。
6.故宫的宫殿群连绵不绝,座座恢弘大气,金碧辉煌,实在是举世无双的建筑瑰宝。
7、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将洪水拟人化,更突出洪水的凶险 舍己助人、沉着冷静 不可以,因为“揪”字极其生动地表现了老汉不徇私情的品质,也突出了老汉对儿子没有经受考验的痛心之情。 环境描写 桥 洪水 桑娜的内心矛盾 收养西蒙两个孤儿 渔夫是否能平安回来 渔夫回家能否同意收养孩子 朴实善良、乐于助人 位卑未敢忘忧国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8、
1.形容模仿得非常逼真。 比喻自然流畅,不受拘束。
2.欢快喜悦 低沉、呜咽、怆然
3.奎三叔吹唢呐的高超技艺和村庄人的善良淳朴 人生的世事无常,生老病死
4.A
9、示例:
家乡的风俗
我的家乡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家乡有好多好多的风俗,比如:社火、小曲、小吃……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家乡的主要风俗——字画和小曲。
听爸爸妈妈说,通渭在一九九二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家乡的人们家家都悬挂字画,有“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之说,在每年的八月十六日都要举办书画艺术节,其中的字画展览活动主要在我们的悦心书画村,书画村有四楼,一楼是大厅,二、三楼是画家和书法家画画或写字的地方,我也去过好几次呢,看见悦心书画村展览了许多字画,并且有许多书法家和画家在那里写的写、画的画。哦,他们字、画非常好看,但是非常贵,有的一副字画要一、两万或几十万呢。对了,还有买字画的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非常多。
通渭还有一个著名的风俗,那就是通渭小曲。通渭小曲特别多,可以百听不厌,有火焰驹、十里亭、佰牙付琴、华亭相会、张连卖布等等,最火焰驹好听,我也喜欢。假如你也喜欢的话,你可以买一个通渭小曲碟片,保证百听不厌。我爷爷奶奶闲时总是不忘听通渭小曲,真是两个戏迷,我想,我长大后一定给他们买一套通渭小曲碟片,再买个放碟片的好电视,他们就可以天天看了。还有,随着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现在,家乡的大街小巷都有表演通渭小曲的人,尤其在我们的文化广场,每天都在表演小曲,看的人非常多。
哦,家乡还有许多好吃的,乔圈圈、油饼、浆水面、煮洋芋、长面等等都非常美味可口。
如果你来到了通渭,别忘了赏通渭书画、听通渭小曲、吃通渭美食哦,热情好客的通渭人民欢迎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