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浙科版实验专题(高考复习)
实验专题高考真题
1.(2011上海生命科学卷)下图实线表示联苯水解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与酶浓度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 。
2.(2011海南生物卷)某一不可逆化学反
应()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
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
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
反应的酶。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
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
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2011年江苏卷)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4.(11年广东卷)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
①
R
蛋白质
R型
②
R
荚膜多糖
R型
③
R
DNA
R型、S型
④
R
DNA(经DNA酶处理)
R型
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5.(2011年江苏卷)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6.(11年大纲版全国卷)同学从温度为55~65"C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问题:
(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 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加入 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 。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
7.(2011年江苏卷)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者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①鲈鱼的驯养:将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14 d,用普通饲料投喂,备用。
②饲料的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
③鲈鱼的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中,放养密度为60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实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
④称重并记录:投喂8周后,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 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 、947.2%。
⑤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结果如下表。
蛋白酶活性( U/mg)
脂肪酶活性( U/mg)
淀粉酶活性( U/mg)
对照组
1. 09
0. 08
0.12
实验组
1. 71
0. 10
0. 13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 ;实验前的驯养是为了 。
(2)步骤②中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要特别注意 ,其原因是 。
(3)步骤③中还应控制好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
(4)本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5)推测鲈鱼的食性并说明理由: 。
8.(2011海南生物卷)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把培养在完全营养液中、生长状态一致的3组某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钟罩内(如下图所示),其中A不密封。B、C密封。B内培养皿中盛有Ba(OH)2溶液,A、C内培养皿中盛有蒸馏水,各培养皿中液体的体积相同。该实验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
回答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判断,该实验的目的是 .
(2)从理论上讲,培养一段时间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B中的幼苗生长量比C中
的 (大、小),原因是 ;A中的幼苗生长量比C中的 (大、小),原因是 。
9.(11年重庆卷)Ⅰ.下列是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中,血液内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含量状况。
(1)表中A是 ,B应 。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激素A起 作用。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控制枢纽是 。
(2)长期缺碘,成年人会表现出:① 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② 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现象。现象①说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作用是 ;现象② 说明该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 。通常,食用碘盐可以预防碘缺乏症。
Ⅱ.某兴趣小组将豆腐块灭菌,接种微生物后培养2天,加入适量食盐,经密封放置10天后制的豆腐乳。
(1)在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低,短肽和氨基酸含量越高。为研究其原因,该小组取适量豆腐乳之称样液,等量加入各试管,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后,样液的颜色将 。处理④中,100℃加热的目的是 。
如果处理③与处理④相比,显色较 ,且处理③与处理②相比,显色较 ,则表明豆腐乳中蛋白质被微生物产生的 分解。最终使肽和氨基酸含量增加,因此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越久风味越佳。
10.(11年浙江卷)为了探究某物质(X)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
(1)实验分组:
甲组:培养液+Y细胞+ -TdR(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生理盐水
乙组:培养液+Y细胞+ -TdR+X(生理盐水配制)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2)分别测定两组的CRD(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求每组的平均值。
(3)将各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后,测定其CRD,求每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要求与说明,答题时用X、CRD、3H-TdR表示相关名词;Y细胞是能增殖的高等动物体细胞)
请回答:
(1)实验目的: 。
(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__
__
_ 。
(3)实验中采用3H-TdR的原因:
_______ ______。
答案
B D B C C
6.【答案】(1)脂肪 缓冲 (2)蛋白质 (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包括55~65"C)设置温度,分别测量酶活性,若所测数据出现内峰值 ,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化用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
7.(1)成体生长缓慢,实验效果不明显 让鲈鱼适应实验养殖环境
(2)温度不能过高 高温会使植酸酶变性而失去活性
(3)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等
(4)添加植酸酶的饲料促进鲈鱼幼体的生长;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而对
肠道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5)肉食性,其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
8. 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幼苗光合强度(或生长量)的影响
小 缺二氧化碳,影响暗反应的进行__; 大、 二氧化碳较为充足。
9.答案:30(26分)
(Ⅰ)(1)促甲状腺激素 升高 抑制(反馈调节) 下丘脑
(1) 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兴奋性
(Ⅱ)(1)不变 使酶失活 浅 浅 蛋白酶(肽酶)
(2)氨基转换 糖类和脂肪
10.
(1)探究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的影响。
(2)如果乙组CRD明显高于甲组,说明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有促进作用。
如果乙组CRD与甲组基本相同,说明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无影响。
如果乙组CRD明显低于甲组,说明X对Y细胞增殖(DNA合成)有抑制作用。
(3)3H—TdR是DNA合成的原料之一,可根据CRD变化来判断细胞增殖(DNA合成)情况。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