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法约尔的管理思想
亨利·法约尔,法国人,1860年从矿业学校毕业,从1866年开始一直担任高级管理职务。他一生中写了很多著作。其内容包括采矿、地质、教育和管理等等。特别是他在管理领域的贡献,使他受到后人的嘱目。法约尔和泰勒的经历不同。研究管理的着眼点也与泰勒不同。泰勒是以普通工人的身份进入工厂的,因此,他所研究的重点内容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而法约尔一直从事领导工作,所以他是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的。法约尔的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一、法约尔一般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 管理的本质及五大要素
通过对经营和管理这两个概念进行比较,法约尔揭示了管理的定义和本质。他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营是“指导和引导一个组织去达到一个目标”,经营行为包括六种活动,即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任何企业都存在着这六种活动。而管理活动则只是这六种活动中的一种,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必备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宏观活动。什么叫管理?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计划是主要的管理活动之一,是指预测未来并制定行动方案。科学的管理首先必须对未来作出判断,并为未来的活动制定规则,而且计划必须保持统一、灵活、连续、精确和具有前瞻性等特点。组织是指建立企业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管理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要建立一种最有效的组织架构,从而使企业的计划得以很好的制定和完成。法约尔特别强调,企业组织的社会人员结构应遵守等级系列原则,1个工头管15名工人,1个上级领导4个下级,从而形成金字塔型的人员等级系列。管理的第三要素是指挥。指挥是指领导机构或个人运用领导艺术和手段指使企业组织和人员实施企业计划,达成企业目标。各种组织的组织工作要由综合素质高、领导能力强的人来担任。负责指挥的管理机构或个人必须遵循8种原则才能达到指挥的正确性和高效性。协调是组织管理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是指让企业人员团结一致,使企业中的所有活动和努力和谐统一。企业组织越庞大,企业经营活动越复杂,协调的必要性也越大。同时,企业与外部系统发生关系,也必须通过协调和沟通才能有效完成。控制是指保证企业进行的活动符合制定的计划和所下达的命令,即对各项工作能否按计划进行随时作出反应。控制的目的在于检验管理中其他四要素在实际发挥作用时是否得当,企业行为发生偏差时及时得到调整。在法约尔的著作中,“Administration”常被译为“管理(Management)”,这并不完全符合他的本意。当他先于公共部门广泛推行“Administration”一词时,是将其作为管理的六大职能之一来看待的。通过个人实践,法约尔认为,不论其他五个职能多么重要,决定组织成败的关键因素还是管理。法约尔尤其确信,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单单具备技术知识是不够的,具备技术知识是基层人员最重要的素质,而对于级别越高的管理者,管理能力也越比技术能力重要。这并不是说法约尔认为管理者只需具备管理技能就可以了,而是说没有管理技能的支持,再好的技术知识也只能导致失败。
(二)管理的一般原则
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里,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14条原则,这是其“一般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1、劳动分工。劳动分工是劳动专业化的客观要求,它不是仅仅只适用技术工作和基础岗位,而且应在管理和职能权限划分方面普遍采用。2、权利与责任。二者相辅相成,任何一个岗位都是权利与责任的统一。3、纪律。“纪律实际上是以企业与雇员之间协定为依据的服从、勤勉、积极、规矩和尊重的表示”。4、统一指挥。一个下属只能接受一个领导的命令和指挥。5、统一领导。实际上是指统一的管理思维和计划。领导可以是单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6、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要注意克服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冲突情绪。7、人员的报酬。付酬的方式很多,人员的报酬应该合理,并有一定的激励机制。8、集权与分权。提高下属重要性的做法是分权,降低下属重要性的做法是集权。9、等级序列。要确定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低层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10、秩序。每件东西和每个人都应有恰当而合理的位置。11、公平。在对待所属人员时管理者应该特别注意善意与公道的结合。12、人员的稳定。有秩序地安排人员和补充人力资源,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的经常变动对企业很不利。13、首创精神。领导和员工都应该同时具备这种精神。14、集体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在组织内部要形成团结和谐的氛围。
由此,法约尔的管理思想课由下图表示:
(三) 倡导研究管理理论,开展管理教育
在法约尔之前已经存在着一些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如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和经济人观点,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欧文的人事管理试验,亨利·汤的收益分享制度等,这些管理思想虽然相当可贵,但总的说来还是比较简单,没有形成理论体系。而且在法约尔时代,各学校还没有开设管理方面的课程,企业领导者、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只能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从事管理工作。由于每个人的客观条件不一样,每个管理人员都按照自己的思想、原则和方法行事,没有一种科学统一的、能为公众普遍接受的理论和原则,因而“在工厂、军队、家庭和国家机构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在同一原则的名义下极为矛盾的做法”,这就非常有必要尽快建立一种系统的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理论。
不仅如此,法约尔还非常强调进行管理教育的必要性。他说在:“当人们有成效地尽最大努力推广和改进技术知识的时候,我们的工业学校在为未来的领导者提供商业、财务、管理和其他职能知识方面,却什么都没做”,“实际上,管理能力也应该像技术能力一样,首先在学校,然后在车间里得到”。学校教育,尤其是在大学或学院开设管理课程,是研究和传授管理理论的绝好方法,因为“管理是所有人类组织(不论是家庭、企业、政府)都有的一种活动。由于管理是普及各个领域的,所以管理的一般知识对每一个人都是有益的,应该在各院校中传授”。
二、评价
将法约尔和泰勒进行比较是有益的。两人都是早期重工业的开拓者,在研究管理理论之前都在技术研究和实践领域颇有建树,并且同为组织机械论的代表人物——尽管这一成果很难尽述二人的功绩,仅仅是一种简化的概括。不过,法约尔回避了争议、矛盾、社会不安定性和那些一直困扰着泰勒的因素。法约尔的思想更为抽象和实用,同时也比泰勒较少原子论式的观点,因而更具有吸引力。
最近,管理理论多把法约尔和泰勒放在一起讨论,认为两人都过于强调理性或“机械”的管理方法(Morgan,1986;Scott,1992)。虽然后人的普遍看法是这种方法的确深刻影响了两人的研究方式,但其实对法约尔却并非完全如此。法约尔将组织这个准生物学术语视为“法人团体”之意,而不是运行良好的机器。他提出的准则意在限制和控制种种不确定性,而不是将它们统统消除。
不过,法约尔和泰勒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分析的层次。法约尔最关心的是“统帅部”的效力以及这种效力是如何在总体上影响组织职能的。泰勒则相反,他最关心的是劳动生产率和个体的任务。
法约尔无可争议地讲明了一个泰勒本人十分推崇而后继者却无法阐明的道理:卓越的管理绝不仅仅是增加劳动产量和制订组织下级单位的计划,它应首先是高层(管理者)的一种精密细致的研究和经营性训练。两个使用如此尖锐对立的方法、经历如此迥然不同的人,在同一个领域互为补充、天衣无缝,历史上鲜有。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一起,对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形成、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他的一般管理的要素、原则自产生以来,不仅给实际管理人员以巨大的帮助,而且直到今天仍然使企业、社会和政府的很多人受益菲浅。法约尔的管理理论经过孔茨、纽曼等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门完整的学说。他的管理理论对于现代管理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行政管理都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他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教育思想为其后的管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所接受和发扬,现在几乎所有的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和行政学院都要开设管理学这门课,我国很多大学所编写的管理学教材,其框架体系和主要内容仍然与法约尔的管理思想基本一致。
当然,由于法约尔所处的时代和他本人自身条件的局限性,使得他和泰罗一样,避免不了其理论上的缺憾和不足。比如其管理理论的体系不够完整,管理学内容比较肤浅、简单,管理方法过于直观和单一,尤其是把人当作机器,忽视人的心理特征和物质利益之外的各种复杂需求等,这都是他的管理理论的不足之处,这也为后来的管理学家对古典管理理论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但即便如此,法约尔仍不失为世界管理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他的管理学理论至今仍熠熠生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