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老王》教学效果评价.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035816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老王》教学效果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本文档共1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老王》教学效果评价 本节课在最后7分钟,采用课堂检测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检测满分20分,全班共45人,分数如下: 16-20分人数:35人 15-12分人数:7人 10分:2人 6分:1人 优秀率77.8%,及格率在93.3%,低分率0.02% 针对以上数据,结合教学目标,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反映学生在课下预习已把字词和文学常识掌握。最后一个题,作者愧怍的原因,经过课上一步步引领,大多学生能理解作者愧怍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心不够、尊重不够,部分学生能理解作者的愧怍不仅仅是杨绛一个小我的反思和精神拷问,还有对整个社会道德的担忧与批判。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对杨绛愧怍之情的探究。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深入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借助对关键词语、句子的品味,对文本的内涵进行了深度挖掘,从而在品味、思考、交流中,理解了作者在自我解剖中对善良的肯定和呼唤。在课堂的互动中,产生了许多精彩的生成,学生对什么事善良、尊重和平等,都有了自己的体验。 但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不例外。在“品味老王的不幸和善良”这一环节,学生概念化的语言品味多,缺乏“情”的带动,学生无法围绕人物情感主动去感受和体验语言的表现力和生命力,显得干瘪。 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和文本、作者进行对话,通过反复咀嚼关键语句,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以达到有效品读,并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与研讨,让学生在理解与聆听他人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忘关注文本、不忘关注学生。 (济南第三十四中学 贾品卿)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