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入:在写作文时,不管是记人,还是叙事,都离不开对场景的描写。写好场景,能渲染一种气氛,衬托人物的精神品质,挖掘事情的深层含意。概念:叙述是对人物的经历及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表述,或对人物、事件的概貌作介绍、说明和交代。描写是指用形式化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和特征进行具体而生动的描摹与刻画,使读者对描写的对象获得真切的感受和鲜明的印象。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把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融为一体的是场面描写;场面描写指对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场面描写按空间分,有全景式和特写式两类;按描写对象分,有人物活动场
2、面和情景气氛场面;场面描写精彩片段:进了城门一看,每年年集最热闹,今年比往年人更多。卖肉的、卖菜的,嘈嘈杂杂。卖年画的,压扁了嗓子尖声叫着。江涛和严萍挤在人群里,左拥右拥,左挤右挤,挤到南墙根广场的爆竹市场里。大贵站在车上,手里拿着红缨枪,指指划划,憋粗了嗓子吆喝着。伍老拔和二贵,放得大爆竹“劈啪”乱响,小鞭炮毕毕剥剥,不黄烟炮、大灯炮、一个起花钻到天上。云山雾罩,正在热闹。赶集的人们密密麻麻,越来越多。(先面后点再面,点面结合 各种声音的描绘,抓住了特点:乱) -梁斌的红旗谱乱哄哄的茶园里,坐满了 。穿西服的,穿军装的,穿长袍马褂的顾客,不断进进出出那些高谈阔论 的,嘻笑怒骂的声音,加上茶碗
3、茶碟叮叮铛铛的响声,应接不暇的茶房的喊声,叫卖香烟、瓜子、画报杂志的嘈杂声,有时还混进一些吆喝乞丐的骂声,溶汇成一片人声鼎沸五光十色的闹市气氛。(面的描绘、声音的描绘) 红岩展开任何的场面描写都是在特定情境中展开的,都笼罩在特定的氛围之中,离开了特定的情境和氛围,场面描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些特定的氛围通常可以用一个形容词概括,可以是纷乱、喧闹、忙碌、紧张、沉闷、凄清、悲伤、凄惨、恐怖,也可以是宁静、轻松、友好、喜悦、激昂、繁荣、欢闹、热烈不过场面的氛围最好不要由作者直接道出,而要让读者从你的描写当中体会出来。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
4、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先是描写整个场面,它渲染了一种阴沉、郁闷的气氛。紧接着又进行具体的描写:“双手拄着拐杖”的一位老奶奶;“探着身子张望”的一对青年夫妇;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这样点面结合,描画了一幅感人至深的送别图,表达了人们对总理的无限怀念之情。) 十里长街送总理学生习作:游戏开始了,台下的同
5、学跃跃欲试。一会儿,台上的“泥土”排成了一堵人墙,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个个神采飞扬。有的不时回头望望,看谁中了头彩;有的则假装镇定;还有的挤眉弄眼,告诉别人自己手上种了“萝卜”。(你看,这里小作者先对整个场景进行了一番描写,“台上的泥土排成了一堵人墙”,渲染了一种神采飞扬的气氛。接着小作者又从点上着笔:有的“回头望望”,有的“假装镇定”,还有的“挤眉弄眼”,让人感到一种各具姿态的“神采飞扬”!这样点面结合,为“种萝卜”游戏的“演出”营造了一种极具童趣的气氛!)“种萝卜”下面是关于“挤车”的扬面描写,并作比较,指出优劣,用三言两语作出评价。 A、“笛”喇叭一声长吼,顿时有如注入了一针兴奋剂,侯车
6、室里的乘客一跃而起,迅速地站到了最前排,几十双眼睛死盯住缓缓而来的六路车,心中默默祈祷:“车门停在我面前吧!”祈祷归祈祷,身体却不由自主地随人流一起摇动。 B、“吱”地一声,车门打开了,早已等候多时的人们迫不及待地向车门涌去。刹那间,空或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手:青筋暴露的老人的手;纤细嫩滑的少女的手;宽厚有力的壮汉的手这些手无不方向一致地伸向车门,企图抓着它。地上,解放鞋踩在白球鞋上,黑皮鞋垫在高跟鞋下,你踩我,我踏你,一片叫喊,挤成一团。 C、“独眼龙”也许是久经“沙场”,一马当先。就在车门打开的瞬间,只见他右手一把抓住门上的扶手,身子向上一跃,人已经站在车门踏板上,左手猛力将车上欲下不得的人群
7、拔开,右脚向后一蹬,迅速向上提起左脚,在身后人群的推拥下,他终于如愿以偿地钻进了车。 D、车来了,还没停稳,几个青年人凭着力大气粗占据了有利位置,直往车内挤。几个手脚敏捷的小伙子像猴一样左跳右跃,“嗖”的一声蹿上去,霸住了车门。一大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任凭她怎么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下,疼得她只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求的战斗呀! (明确:A、
8、B项是全景式场面描写,C项是特写式场面描写,D项是两项结合式场面描写。茅盾先生说,一个好的场面描写,既要有全景鸟瞰,也要有局部特写,以面托点,以点衬面,面上不透的在点里淋漓尽致的加以表现。这样才能做到场面描写的重心突出,层次分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场面描写既要注意面的描写,更要注重点的描写,只有通过各个点的细致描写(有时还要根据需要,有所侧重,集中笔墨,突出某个点),才能很好支撑、突出这个面,才能把整个场面写活。) A项缺少特写式描写,只写挤车前的情景,刚透出一点点“挤”的味来,也就戛然而止了,真可惜! B项能扣住一个“挤”字来写。可惜只有全景式描写,缺少特写式描写。 C项缺少全景式描写。
9、“独眼龙”唱“独角D项“挤”的味道很浓,全景式描写和特写式描写结合得好。最后还有一句既议论又抒情的句子,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精彩场面赏析 (一)老孙头翻身骑在儿马的光背上。小马从来没有骑过人,在场子里乱蹦乱跑,老孙头揪着它的剪得齐齐整整的鬃毛 小儿马狂蹦乱跳,越跳越高越蹦越有劲。两个后蹄一股劲地往后踢,把地上的雪踢得老高。老孙头不再说话,两只手使劲揪着鬃毛,吓得脸角窗户纸似的煞白。马绕着场子奔跑,几十个人也堵不住,到底把老孙头扔下地来。它冲出人群,跑出学校,往屯子的公路一溜烟似地跑走了。郭全海忙从柱子上解下青骒马,翻身骑上,撵玉石眼去了。这儿,老孙头摔倒在地上,半晌起不来,周围的人笑声不绝。
10、分马 (二)他们刚走过牌楼,一片喧闹的人声混合着机器声、喇叭声就迎面扑来,整个坝后工地展现在面前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场面:一条高大整齐的“山岭”把两个山头连在一起,一条巨蟒似的卷扬机趴在大坝上,沙土、石块像长了腿,自动的流到坝顶上。坝上坝下到处是人,汽车、推土机在匆忙中奔跑将军一面走一面四下里看着,他被这劳动场景深深的激动了。普通劳动者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
11、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描写中的神态、言行的描写,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等) (刘姥姥赴宴的场面描写,在众人哄笑欢闹的氛围中,作者运用精当的语言写出了各自不同的笑态。这些不同的笑态描写,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差异。黛玉自幼多病,“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因此,即使在欢笑近于忘乎所以的氛围下,仍能自然地流露出她的个性特点。根据她的身体、修养和一向谨慎的性格特点,她不太可能站着,也不太可能伏在别人身上,更不可能主动滚到贾母怀里,而伏在桌子上叫“嗳哟!”,是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正常逻辑。宝玉是家里的“混世魔王”,王夫人的唯一儿子,自幼深受贾母的疼爱,在贾府中,有着无人可比的特殊地位。唯有他才能也才敢在众人哄笑欢闹的氛围中滚到贾母怀里撒娇。即使不滚,我想站在众人之中,昂首挺胸,纵声大笑的应该是他。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突出他的地位和个性。同样,也只有年龄尚幼的惜春才会拉着奶母的手,说出“揉揉肠子”这样稚气的话来。)总结场面描写的技巧:营造氛围;点面结合;凸显特征;适当抒情议论;语言形象生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