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5∕T 2039-2021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规程(福建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70329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9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5∕T 2039-2021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规程(福建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35∕T 2039-2021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规程(福建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35∕T 2039-2021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规程(福建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35∕T 2039-2021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规程(福建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35∕T 2039-2021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规程(福建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62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20392021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规程 Technology standard for the crossbreeding of Phalaenopsis 2021 - 12 - 29 发布 2022 - 03 - 29 实施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35/T 20392021 I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1 5 亲本的选择 . 1 6 杂交技术 . 1 7 F1代无菌苗培育 . 2 8 子代测定 . 3 9 优良单株选

2、择与扩繁 . 3 10 档案管理 . 5 附录 A(资料性) 蝴蝶兰主要病害防治表 . 6 附录 B(资料性)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档案记录表 . 8 附录 C(资料性) 子代生物学性状类别和测定内容 . 9 附录 D(资料性)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档案记录表 . 10 DB35/T 2039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农林大学、漳州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福州市于山风景名胜公园

3、管理处、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福州旗山花卉有限公司、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兰思仁、刘江枫、艾叶、何碧珠、邹双全、彭东辉、刘仲健、黄瑞宝、王勇、吴沙沙、周育真、翟俊文、李明河、汪长水、吕晓惠、钱春光、朱尾银、徐建球、徐喆、陈进燎、刘舒雅。 DB35/T 20392021 1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蝴蝶兰(Phalaenopsis spp.)杂交亲本的选择、杂交技术、F1代无菌苗培育、子代测定、优良单株选择与扩繁、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人工控制下的蝴蝶兰杂交育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

4、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286832012 蝴蝶兰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类原球茎 Protocorm-like bodies,PLB 种子萌发时,形成球状浅黄色原胚,为短缩、珠粒状的胚性细胞、类似幼茎的器官。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MS:MS培养基(MS culture medium) NAA:萘乙酸(Naphthaleneacetic Acid) 6-BA:6-苄

5、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 5 亲本的选择 选择花、叶等性状优良且配合力高、遗传力强、抗性强和生长势好的优良品种作为亲本。 6 杂交技术 6.1 杂交母株选择 从选定的亲本群体中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杂交母株。 DB35/T 20392021 2 6.2 授粉环境 选择晴朗天气进行人工授粉,授粉环境为遮光度75%、温度为25 2 、相对湿度为60%80%。 6.3 授粉过程 先将母本花粉块除去(去雄),并剪除萼片、花瓣和唇瓣后,取父本新鲜的花粉块放置于母本柱头蕊腔内。每个母株授粉1个花葶,每个花葶授粉13朵花,剪除花葶其余花朵。所用工具均用75%酒精擦拭消毒。 6.

6、4 标记 授粉后用铅笔写好标记牌并记录父母本信息及授粉日期,系挂在授粉母株花序梗上。 6.5 授粉后管理 授粉后2 d3 d,蕊腔闭合、柱头膨大,期间控制浇水,避免将水滴浇灌到柱头上;约7 d9 d子房开始膨大,水肥管理按照GB/T 286832012的规定执行。主要病虫害防治见附录A和附录B,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6.6 蒴果采收及保存 6.6.1 蒴果采收 人工授粉后蒴果表皮由绿色转为黄色且尚未裂开时采收。 6.6.2 蒴果保存 蒴果采摘后应随即播种。如需保存可用75%酒精擦拭蒴果表面,放入牛皮纸袋,置于4 冰箱内冷藏,冷藏时间不宜超过10 d。 7 F1

7、代无菌苗培育 7.1 蒴果灭菌 将蒴果放在烧杯中,加少量洗衣粉,用流水冲洗干净后,纯水冲洗23遍,置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浸泡10 s15 s,5%次氯酸钠浸泡10 min15 min,无菌水冲洗34遍备用。 7.2 无菌播种 将消毒后蒴果取出放在无菌纸上,吸干表面水分,用解剖刀纵向切开蒴果,用镊子将种子取出并均匀撒播到灭菌的萌发培养基上。培养基配方的主要成分为:基本培养基(花宝1号)2.0 g/L2.5 g/L、有机添加物(蛋白胨)1.8 g/L2.5 g/L、蔗糖18.0 g/L25.0 g/L、琼脂6.0 g/L8.0 g/L、活性炭粉1.8 g/L2.5 g/L,pH值为5.55.8

8、。 7.3 种子萌发 接种后置培养架上暗培养5 d10 d,再提供光照,光照强度500 lx1 000 lx、光照时间(5 h8 h)/d,培养温度23 2 。 DB35/T 20392021 3 7.4 分化培养 将萌发的类原球茎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基配方的主要成分为:基本培养基(花宝1号)2.2 g/L2.8 g/L、有机添加物(蛋白胨1.8 g/L2.5 g/L香蕉泥45.0 g/L55.0 g/L)、蔗糖8.0 g/L12.0 g/L、琼脂6.0 g/L8.0 g/L、活性炭粉0.8 g/L1.5 g/L,pH值为5.35.5。培养条件:光照强度1 000 lx1 500

9、lx、光照时间10 h/d、培养温度25 2 。 7.5 生根培养 诱导出初代丛芽后,进行分株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培养基配方的主要成分为:基本培养基(花宝1号)2.8 g/L3.5 g/L、有机添加物(蛋白胨2.8 g/L3.5 g/L香蕉泥90.0 g/L110.0 g/L柠檬酸28.0 g/L35.0 g/L)、蔗糖12.0 g/L18.0 g/L、琼脂6.0 g/L8.0 g/L、活性炭粉0.8 g/L1.5 g/L,pH值为5.15.3。光照强度1 500 lx2 000 lx、光照时间12 h/d、培养温度25 2 。 7.6 炼苗 生根苗的根数达到13条、长1 cm3 cm时,连同

10、培养瓶一起从培养室转移到炼苗棚,用遮光度为60%70%遮阳网覆盖,闭口炼苗20 d30 d,炼苗温度为20 25 。 7.7 移栽定植 出瓶定植前3 d5 d打开培养瓶盖,移栽时取出生根苗,用清水冲洗干净根部残留培养基,再用多菌灵1 5002 000倍液浸泡3 min5 min后,置阴凉处晾干至根系发白,采用细碎松树皮:珍珠岩=2:1体积混合作为基质移栽定植。移栽后前7 d注意遮光,空气湿度保持在70%80%,遮光率50%,光照强度3 000 lx5 000 lx,环境温度控制在白天25 28 ,晚上23 26 。 7.8 田间管理 从小苗到植株开花过程的田间管理按照GB/T 28683201

11、2中第4章的规定执行。主要病虫害防治见附录A和附录B,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8 子代测定 对子代生物学性状进行测定及描述,测定与描述指标见附录C。 根据育种目标选择生物学性状优良的单株,如植株长势旺盛、根系健壮;叶片椭圆形、肥厚挺立;花芽分化整齐,开花时间一致;花梗高度适中,花朵排列整齐,花朵数多,花瓣质地较厚,观赏期长,花色艳丽的单株。此外,有较强抗病性,适应性强等也可以作为优良单株选择的标准。 9 优良单株选择与扩繁 9.1 优良单株选择 选择长势旺盛、根系健壮、花葶高度适中、花朵排列整齐、花型圆整、花朵数多,花期长等性状优良的单株作为扩繁母株。 DB35

12、/T 20392021 4 9.2 优良单株扩繁 9.2.1 外植体选取 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扩繁母株的花梗作为外植体。 9.2.2 外植体消毒 将带节花梗剪成2 cm3 cm长茎段放在烧杯中,加少量洗衣粉,用流水冲洗干净,纯净水冲洗23遍后将材料置超净工作台内用75%酒精浸泡30 s40 s,用5%次氯酸钠浸泡消毒10 min15 min,无菌水冲洗35遍备用。 9.2.3 丛生芽诱导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消毒处理后的外植体置于培养皿上, 切掉与次氯酸钠接触过的切口, 将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诱导培养。 培养基配方的主要成分为: 基本培养基 (1/2 MS) 、 细胞分裂素 (6-B

13、A)2.0 m/L5.0 mg/L、生长素(NAA)0.2 mg/L1.0 mg/L、有机添加物(蛋白胨0.8 g/L1.0 g/L土豆泥100.0 g/L150.0 g/L)、蔗糖23.0 g/L25.0 g/L、琼脂6.0 g/L8.0 g/L、活性炭粉0.8 g/L1.5 g/L,pH值为5.45.6。先暗培养25 d30 d后转为光培养,光照强度1 200 lx1 500 lx、光照时间(5 h8 h)/d、培养温度25 2 。 9.2.4 增殖培养 将诱导出的丛生芽苗切割成单一芽苗后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上, 培养基配方的主要成分为: 基本培养基(1/2 MS)、细胞分裂素(6-BA)1.

14、0 mg/L10.0 mg/L、生长素(NAA)0.1 mg/L0.3 mg/L、有机添加物(蛋白胨0.5 g/L1.0 g/L土豆泥50.0 g/L100.0 g/L)、蔗糖20.0 g/L25.0 g/L、琼脂6.0 g/L8.0 g/L、活性炭粉0.8 g/L1.5 g/L,pH值为5.45.8。在光照强度1 500 lx2 000 lx、光照时间(10 h12 h)/d、温度25 2 的条件下培养。随着继代次数增加,6-BA的浓度可以适当降低。 9.2.5 生根培养 按照7.5的规定执行。 9.2.6 炼苗 按照7.6的规定执行。 9.2.7 移栽定植 按照7.7的规定执行。 9.2.

15、8 田间管理 按照GB/T 286832012中第4章的规定执行。 DB35/T 20392021 5 10 档案管理 建立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档案,记录杂交亲本、杂交日期、花朵开放时间、子代的生物学特性、选出的优良单株、配制培养基时间、配方、接种继代代数、种植地点、种植时间、浇水次数、施肥情况、用药情况等,记录内容见附录D。 DB35/T 20392021 6 A A 附录A (资料性) 蝴蝶兰主要病害防治表 蝴蝶兰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 蝴蝶兰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病害名称 病害症状 防治方法 黑腐病 主要发生在瓶苗出瓶,移植及植株换盆移动时。在叶片、花器官、假鳞茎及新芽上,没

16、有伤口亦可侵入,初期患部出现水浸状斑点,后期扩大为暗绿色或淡褐色组织,虽然腐败但不会被水解而溃烂亦无恶臭,最后造成全株萎凋枯死。 预防重于治疗, 瓶苗出瓶、 种植及换盆应马上施用氯唑灵类杀菌剂,如地特菌、土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稀释液或30%吡唑醚菌酯悬浮、3%甲基恶霉灵水剂剂混合效果甚佳,每周一次,连续23次即可。 灰霉病 冬春季节,低温高湿时,先在花瓣及萼片上出现水浸状圆形小点,再逐渐变成约0.1 cm0.15 cm大小的褐斑点,湿度大时发病部位出现灰色霉层。降低花朵质量。 温室内保持干燥可减少发生,严重时可用以下药剂治疗: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37%咯

17、菌腈5001 500倍稀释喷雾(施用时勿直接对花喷之)病害,发生时每7 d10 d喷施一次,连续三次。炭疽病 植株栽培太密或在中温多湿季节,特别是梅雨季节或台风过后,植株叶片极易患炭疽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淡褐色凹陷的小斑点,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凹陷呈黑褐色,病斑中央在有坏疽时会脱落而呈穿孔现象。 加强肥水管理,增加植株抵抗力,改善栽培环境,增加通风及日照, 施用0.1%0.3%锌肥, 增加叶片厚度防止疫害侵入,合理使用杀菌剂如20%硅唑-咪鲜胺或80%代森锰锌等杀菌剂按商品使用说明稀释约5001 000倍液。 白绢病 在高温多湿时,靠近地面的叶片基部极易发生。植株接近盆面附近组织出现水渍

18、状病斑,接着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褐色到黑褐色坏死,然后再长出白色绢状菌丝使植物萎凋死亡,后期形成黄褐色的颗粒状物为病原菌菌核。 由于白绢病病原菌大部位于土壤中, 因此预防此病特别要注意清洁卫生, 应使用清洁干净的栽培材料以及栽培容器;栽培基质用75%五氯硝基苯进行消毒;移栽时可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泡根10 min;发病期可使用50%多菌灵1 000倍液洒于根际土壤, 每周一次, 连续35周。 煤污病 栽培时通风不良,日照较强时易于发生,有时日照低时也会发生。在成株叶片的叶缘,初期分泌汁液或被咖啡硬介壳虫寄生的叶片正背花梗及花朵也会因虫体分泌蜜露,再感染煤烟病菌使叶缘汁液变成黑褐色,影响植

19、株观赏性。 选育抗病品种, 加强通风; 该病发生与分泌蜜露的昆虫关系密切, 防治介壳虫可用1020倍松脂合剂、 石油乳剂等。对于寄生菌引起的煤污病,可喷用代森铵500800倍,灭菌丹400倍液。 软腐病 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极易感染。各龄期蝴蝶兰叶片不同部位均可感染,叶片首先出现水浸状,呈透明状软腐现象,蔓延速度很快,导致数天内植株死亡。 定期轮流喷施药剂;预防可使用38%恶霜嘧铜菌酯按1 000倍液稀释喷施, 7 d用药1次。 轻微发病时, 5001 000倍后的72%农用链霉素、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液喷施;病情严重时,可增加施药次数。若有感染时最好整盆丢弃避免感染。 DB35/T

20、20392021 7 表 A.1 蝴蝶兰主要病害防治方法(续) 病害名称 病害症状 防治方法 褐斑病 全年皆可致病,以高温多湿的夏天,特别是台风过后发生最为严重。各龄期植株均可被感染,初期叶片出现淡褐色水浸状斑点,再扩大成为暗褐色或黑色不规则凹陷坏疽斑,周围呈黄晕圈,有些出现为大型水浸状斑,病斑周围出现环纹,湿度高时伤口破裂会出现乳白色的菌泥,最后叶片干化而枯死。 定期轮流喷施药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在发病

21、初期应7 d10 d喷施1次。 DB35/T 20392021 8 B B 附录B (资料性)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档案记录表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档案记录见表B.1。 表B.1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档案记录表 虫害名称 虫害症状 防治方法 介壳虫 寄生于蝴蝶兰的茎、叶、叶鞘、花梗等部位。植株生长衰弱,甚至萎缩死亡。 栽培蝴蝶兰数量少时可采用人工清除虫体的办法,用软毛刷将蜡壳连同虫体一起清除,并用水冲洗干净。另外可采用药物防治的办法,可用蚧必治7501 000倍液、毒死蜱600倍液喷洒,喷药的时机以介壳虫处于3龄幼虫期、可移动、蜡壳尚未形成前喷杀最为有效。 红蜘蛛 高温、干旱、不通风时,此虫害流行。

22、受害叶片上可见成片灰白色的小点,叶色变得灰暗,叶面成斑块状凹陷失绿。 增加湿度和通风,化学防治一般在虫卵孵化后进行,22%阿维螺螨酯、1.2%阿维高氯乳油1 5002 000倍进行喷雾或75克螨特乳油1 0001 500倍液等药物喷杀。喷药时,要采用连续喷杀、不同药物轮番喷杀的方法才能较彻底地消灭红蜘蛛。一般是每隔3 d5 d喷药1次,连续喷药23次。 蓟马 蓟马的成虫、若虫怕光,主要分布在花瓣重叠处、褶皱处。主要危害蝴蝶兰的花朵,初期不易被发现。 植株受害后在花瓣上出现横条或点状斑纹,致使花朵变形、萎蔫、干枯。 使用蓝色粘板诱杀;防治蓟马通常可使用内吸剂,如45%马拉硫磷乳油、 5%多杀霉素

23、、 2.2%阿维 吡虫啉乳油1 000倍稀释喷雾。 蜗牛和蛞蝓 高温多湿的夏天傍晚及夜间最为严重。 可嚼食植株幼嫩组织,如嫩叶、根端、花蕾、花瓣等,造成不规则的伤痕及穿孔。 一旦发现有蜗牛和蛞蝓的活动迹象,就需采用毒饵诱杀,如用麸皮拌以或蜗克星 (12袋) /棚, 或生石灰 (10 Kg20 Kg)/棚均匀撒施在它们经常活动的地方诱杀;或在蝴蝶兰根际周围的基质表面撒上8灭菌灵颗粒剂、生石灰、饱和食盐水等,也可用50辛硫磷乳剂,每隔5 d7 d洒1次,连续35次即可。 C C DB35/T 20392021 9 D 附录C (资料性) 子代生物学性状类别和测定内容 蝴蝶兰杂交子代生物学性状类别和

24、测定内容见表C.1。 表 C.1 子代生物学性状类别和测定内容 性状 类别 测定内容 植株 形态 株高 株型 假鳞茎 形状 长 直径 叶 叶色 叶形 叶质地 叶片数 叶片长 叶片宽 叶片厚 根 根数量 根长 根粗 开花 性状 开花 时间 开花整齐度 花葶 花葶数 花葶高 花葶粗 花 花色 花径 瓣型 花香 花朵质地花朵数 萼片长 萼片宽 花瓣长 花瓣宽 唇瓣长 中裂片长 中裂片宽 适应性 抗病性 抗虫性 生长势 DB35/T 20392021 10 E E 附录D (资料性)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档案记录表 杂交育种技术档案记录内容见表D.1。 表 D.1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档案记录表 杂交父本

25、 父本照片 杂交母本 母本照片 杂交日期 杂交花朵数 座果数 负责人 F1代无菌苗培养 培养配方 种子父母本 接种瓶数 萌芽瓶数 培养时间 培养环境 负责人 子代性状测定和优良单株筛选 优良单株代码 优良单株性状描述 照片 优良单株扩繁 诱导培养 培养配方 优良单株代码 接种瓶数 萌芽瓶数 培养时间 培养环境 负责人 增殖培养 培养配方 优良单株代码 接种瓶数 萌芽瓶数 培养时间 培养环境 负责人 分化培养 培养配方 优良单株代码 接种瓶数 萌芽瓶数 培养时间 培养环境 负责人 生根培养 培养配方 优良单株代码 接种瓶数 萌芽瓶数 培养时间 培养环境 负责人 田间管理 栽植地点 栽植时间 栽培基质 种植数量 施肥情况 生长状况 负责人 记录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