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进度控制课程设计.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032464 上传时间:2024-12-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度控制课程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进度控制课程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某枢纽工程概况 1. 枢纽自然条件及其布置 (1)枢纽自然条件 长江从西陵峡出南津关后,水流由向东急转向南;河宽由南津关出口处的300m扩展至下游2.2km处为2200m,而河床高程则由-45m(吴淞)陡升至30m,形成1:7的倒坡。峡口及南津关河段受两岸山咀挑流和河床陡升的影响,形成剪刀水、泡、漩等不利航行的恶劣流态。 坝址处江中原有葛洲坝和西坝两个小岛,把长江自右至左分成大江、二江和三江,大江是长江的主河槽,二江和三江只在洪水期过流,枯水期断流。 坝区河谷开阔,临江两岸的山头低矮。葛洲坝枢纽坝头左倚镇镜山(高程122.7m),右倚狮子包(高程134.4m)。坝址上游650m处左岸有支流黄柏河入汇。 坝址岩层走向与坝轴线约为70°交角,以4—8°倾向左岸下游。岩层中含有软夹层,力学强度低,摩擦系数小,亲水性强,遇水易泥化,对建筑物承载力及其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坝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坝址下游6km处有宜昌水文站。宜昌站多年平均流量14300m3/s,多年平均径流量4529亿m3;汛期(6~10月)水量占年水量的72%,调查历史最大洪水流量110000m3/s(1870年),一般年洪水流量30000~50000 m3/s;枯水期(11~5月),实测最枯流量2770 m3/s(1937年及1979年),一般年枯水流量3000~5000 m3/s。多年平均含沙量1.19kg/m3,多年平均输沙量5.26亿t,悬沙中d>0.1mm的床沙质约占11.5%;多年平均沙质推移质686.3万t,卵石推移质64万t。90%以上的泥沙集中在汛期。 (2)枢纽布置 该枢纽建筑物包括通航船闸、电站厂房和泄洪建筑物三大主体(图1)。枢纽布置的原则是: 1)枢纽上、下游河势应较顺直,以利于通航、排沙、泄洪和发电。为此,泄水闸和电站应位居当中,以迎主流;在其上游左右两侧各布置一道防淤堤,起束窄航道,利于拦沙,稳定主槽,破除回流,和造就两条独立的人工静水航道的作用;从整个枢纽外貌看,形成“一体两翼”的布置形式;整治南津关河段,改善引航道上游流态;在两侧航道内分别设置冲沙闸,以便于在必要时泄水拉沙,确保长江航运畅通。 2)一期工程所建成的泄水闸,应有足移的泄洪能力,以便于实现大江的胜利截流和二期工程施工期间的安全导流。整个枢纽工程的联合泄流能力要求达到最大洪水流量110000 m3/s。 3)争取提前发挥效益。为此,将枢纽电站分设大江、二江两处,分别在一期、二期建设,一期工程先建成二江电站,这样可早收益、多收益。 根据上述原则,通过模型试验和多方案研究比较,最终确定的枢纽布置方案如下: 左岸镇镜山下为土坝,与三江通航建筑物相接;三江通航建筑物包括左侧中型船闸(3#)和右侧大型船闸(2#)组成,两座船闸间设置6孔冲沙闸,在三江上游右侧西坝头部的黄草坝布置防淤堤,扩宽浚深原三江河道成为左岸航道;穿黄草坝建砼心墙挡水坝;二江布置7台机组厂房和27孔泄水闸,泄水闸位居枢纽中央,正对南津关河段主槽;在原葛洲坝右侧,建砼纵向围堰兼作厂闸导墙;大江布置14台机组厂房;紧邻大江厂房为大江船闸(1#),船闸左侧上游设防淤堤,下游设导航堤;大江船闸右接9孔冲沙闸;再右为土石坝与狮子包相接。沿坝轴线枢纽建筑物全长2595m。 工程平面布置图 2.主要水工建筑物 (1)二江泄水闸 对二江泄水闸的要求是: 1)、在二期工程导流期间,同三江冲沙闸一道能宣泄施工设计流量66800 m3/s,校核洪水流量71100 m3/s和保围堰流量86000 m3/s。大江截流时,在截流流量5200 ~7300 m3/s的条件下,水流通过泄水闸下泄,这时要保证截流落差不超过3m,以确保胜利截流。 2)、工程建成后,低水期抬高上游水位,以保证库区航道水深及发电水头要求;洪水期,同大江、三江冲沙闸一起,宣泄设计洪水86000 m3/s和校核洪水110000 m3/s,相应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分别为66m、67m。其中二江泄水闸的最大泄流能力为83900 m3/s。此外,考虑长江推移质泥沙数量较大,吸取国内外经验,采用“先导后排、导排结合”方式,将被拦沙坎拦截下来的泥沙通过泄水闸排走,以尽量减免粗沙过机数量。 综合考虑上述要求,最终选定开敞式平底闸闸型。共27孔(9个闸段),每个闸孔在上游水位66m时泄流量均为3000 m3/s。二江泄水闸挡水前沿宽度498m。闸室长度65m,闸底板高程37m。孔口尺寸宽12m,高24m。每孔设上、下两扉闸门,上扉平板门,下扉弧形门,尺寸均为12×12m。为适应基础岩体变形, 加强结构的整体性,采取每三孔一联方式,中墩厚5.3m,边墩厚4.5m。每扇弧形闸门承受的门轴推力4200t。 闸下游设一级平底消力池,池长180m;紧接消力池尾坎下游设有20m桥修平台,以便必要时分区桥修;下接50m防冲段;闸尾的防冲设施有深20m的防淘墙,和长85m并设加糙墩的柔性砼海浸;总长335m。为了满足运用中的分区泄流和方便桥修,消力池内设两道隔墙,将泄水闸分为左(6孔)、中(12孔)、右(9孔)三个区。 (2)冲沙闸 冲沙闸的主要作用是引流冲刷淤积在引航道内的泥沙,以确保引航道畅通;此外,在大洪水时参加泄洪。三江冲沙闸共6孔,总宽度108m,最大泄量10500m3/s。采用大孔口平底闸,孔口尺寸为12×10.5m,闸宽长度58m,闸底板高程43m,闸顶高程70m,闸孔间闸墩分缝,墩厚6m,闸门为12×10.5m的弧形门。闸室上游设30m长的防冲底板,下游有405.5m长的三级消力池。 大江冲沙闸9孔,最大泄洪能力20000m3/s。 (3)船闸 该枢纽共设三个船闸,即大江1号船闸,其尺寸为:长×宽×槛上水深=280×34×5m,可通行12000~16000吨级船队;三江2号船闸,其尺寸及通航能力同大江1号船闸;三江3号船闸,尺寸为120×18×3.5m,可通行300吨以下的客货轮。 关于船闸的结构,主要由闸室、上下闸首、进水段、泄水段、充泄水系统和上、下游导航墙及靠船墩等组成。此外,在进水段与上闸首之间设桥墩段,墩间设提升式活动桥,以联系坝顶的交通。 闸室:长280m,宽24m,底板厚8m,采用分离式结构。 上闸首:长48.5m,宽34m,分离式结构。门槛高程55m,工作门为人字门,桥修门为平板钢闸门,此外还有输水道检修闸门、变电所,观测房等。  下闸首:长45m,宽34m,整体式结构。门槛高程34m,人字工作门。 进水段:位于上闸首上游。长55.5m。充水廊道进口布置在本段两侧,左右墩为重力式结构。 泄水段:位于下闸首下游,长20m,分离式重力结构。 充泄水系统:采用纵横支廊道方案。进水口位于进水段两侧的导墙内,每侧6个4.5×7.0m分散布置的孔口;充水系统中的纵向支廊道伸向闸室的前部和后部,横向支廊道伸向中部,左右各三条,将闸室分成三个出水区;泄水系统采用左右支分散式,左支泄水系统,由闸室左墙转向三江冲沙闸下游护坦,泄水支廊道顶部有12个出水墩,右支泄水廊道,由右闸墙内至右泄水段墙,再转向泄水段底板流出。 靠船墩及导航墙:三江上游600m处引航道右岸,设有由11个靠船墩组成的以便待过闸船队暂时停靠的靠船墩; 桥墩段上游右侧,设长200m的上导航墙;泄水段下游右侧设长200m的下导航墙。 (4)电厂 该工程电厂为低水头河床式,由二江电厂和大江电厂组成。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水轮机共21台。其中二江电厂装机96.5万千瓦,有17万千瓦(大机组)2台和12.5万千瓦(小机组)5台;大江电厂12.5万千瓦14台,共装机175万千瓦。机组最大水头27.0m(小机组)和23.0m(大机组),最大流量1130 m3/s(大机组)和825 m3/s(小机组)。 电厂厂房大机组段宽40.2m,设两个排沙底孔;小机组段宽35.3m,设一个排沙底孔。每个底孔泄量为250 m3/s,流速约为4~5 m/s。厂房顺水流方向布置是:进水口和上游平台(宽43.3m),主机房(宽33m),下游付厂房和尾水平台(39.55m),总长度110m(水下)~116m(水上)。 电厂水轮机有两种类型:即四个叶片(直径11.3m)和五个叶片(直径10.2m)。采用22万伏和50万伏的高压输电线向外地送电,在西坝和右岸分别设有22万伏和50万伏的开关站。 3.施工导流及程序 根据坝址处河谷地形及长江水流特性和通航要求,枢纽设计分两期导流、施工 第一期工程先围二江、三江,修建二江泄水闸,二江电厂,2号、3号船闸和三江冲沙闸等建筑物,施工期间江水和船舶全部由大江通过;第二期工程修围堰截断大江,修建大江电厂、冲沙闸及1号船闸等建筑物,船舶由三江船闸通过,洪水主要由二江泄水闸下泄。 一期围堰工程包括大坝基坑施工围堰(二、三江上游围堰,二江下游围堰、三江下游围堰和大江左侧土石纵向围堰),三江下游航道施工围堰和镇川门围堰等;二期围堰工程包括大江上游、大江下游土石横向围堰和纵向围堰,其中纵向围堰分三段,上、下段为砼基座格型钢板桩围堰,中段为永久性的厂闸导墙。因二期围堰要截断长江主河槽,迫使主流改道,故其截流工程的技术难度很大。 该工程分期导流平面布置图 二.工程项目分解(WBS) 三.工程施工时间参数确定 任务名称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最早开始时间 最晚完成时间 自由时差 总时差 1 前期准备工作 1984/1/1 1985/12/31 1984/1/1 1985/12/31 0 天 0 天 2 一期围堰修筑 1986/1/1 1986/12/29 1991/1/23 1992/1/17 0 天 1323天 3 二江、三江主体建筑物基础开挖 1986/12/30 1987/9/10 1992/1/20 1992/9/30 0 天 1323天 4 一期工程帷幕钻孔、灌浆 1987/9/11 1988/4/15 1992/10/1 1993/5/6 0 天 1323天 5 二江导流工程 1986/1/1 1990/6/28 1986/1/1 1990/6/28 0 天 0 天 6 三江航道工程 1990/1/8 1994/10/12 1993/3/22 1997/12/23 837天 837 天 7 南津关整治工程 1992/1/1 1993/9/21 1996/4/4 1997/12/23 1113天 1113天 8 一期围堰拆除 1990/1/12 1991/5/22 1995/1/26 1996/6/4 7 天 1317天 9 大江截流 1990/6/29 1990/7/5 1990/6/29 1990/7/5 0 天 0 天 10 3号船闸混凝土施工 1988/4/16 1989/9/1 1994/11/14 1996/3/29 421天 1719天 11 三江冲沙闸、非溢流坝段混凝土施工 1988/4/16 1989/6/16 1995/9/13 1996/11/13 64 天 1938天 12 2号船闸混凝土施工 1988/4/16 1989/7/19 1994/12/22 1996/3/25 378 天 1747天 13 二江电厂混凝土施工 1988/4/16 1990/1/3 1993/5/7 1995/1/25 0 天 1323天 14 二江泄水闸混凝土施工 1988/4/16 1989/12/27 1995/2/17 1996/10/29 1 天 1789天 15 2号船闸金属结构安装 1990/12/31 1992/9/28 1996/3/26 1997/12/23 1369 天 1369天 16 3号闸门金属结构安装 1991/4/15 1993/1/5 1996/4/1 1997/12/23 1298 天 1298天 17 三江冲沙闸金属结构安装 1989/9/15 1990/10/23 1996/11/14 1997/12/23 1874 天 1874天 18 二江电厂金属结构安装 1990/1/4 1991/11/15 1995/1/27 1996/12/6 0 天 1324天 19 二江泄水闸金属结构安装 1989/12/29 1991/2/20 1996/10/30 1997/12/23 1788 天 1788天 20 二江电厂水轮机组安装 1991/11/16 1992/11/30 1996/12/9 1997/12/23 1324天 1324天 21 二期围堰修筑 1990/7/6 1991/6/19 1990/7/6 1991/6/19 0 天 0 天 22 大江电厂基础开挖 1991/6/20 1992/8/10 1991/6/20 1992/8/10 0 天 0 天 23 1号船闸基础开挖 1991/10/14 1992/6/8 1991/12/13 1992/8/10 45 天 45 天 24 大江冲沙闸基础开挖 1991/11/18 1992/6/5 1992/1/21 1992/8/10 46 天 46 天 25 520KV变电所基础开挖 1991/7/2 1992/5/8 1991/10/2 1992/8/10 66 天 66 天 26 二期工程帷幕钻孔灌浆 1992/8/11 1993/10/25 1992/8/11 1993/10/25 0 天 0 天 27 二期围堰拆除 1995/11/30 1997/4/16 1996/8/6 1997/12/23 179天 179天 28 大江航道工程 1991/6/3 1992/12/18 1996/6/5 1997/12/23 131天 131天 29 大江电厂厂房混凝土施工 1993/10/26 1995/2/24 1993/10/26 1995/2/24 0 天 0 天 30 1号船闸混凝土施工 1994/1/12 1995/2/2 1996/6/7 1997/6/30 1 天 629天 31 大江冲沙闸混凝土施工 1994/1/13 1995/1/12 1994/9/21 1995/9/19 0 天 179天 32 大江电厂金属结构安装 1995/2/25 1996/5/15 1995/2/25 1996/5/15 0 天 0 天 33 1号船闸金属结构安装 1995/2/6 1995/7/28 1997/7/1 1997/12/23 628天 628天 34 大江冲沙闸金属结构安装 1995/1/13 1995/11/29 1995/9/20 1996/8/5 0 天 179天 35 大江电厂水轮机组安装 1996/5/16 1997/12/23 1996/5/16 1997/12/23 0 天 0 天 36 520KV变电所混凝土施工 1992/10/6 1993/9/17 1996/7/26 1997/7/8 0 天 995天 37 520KV变电所安装 1993/9/20 1994/3/4 1997/7/9 1997/12/23 995天 995天 38 工程竣工正式运行 1997/12/24 1997/12/25 1997/12/24 1997/12/25 0 天 0 天 三.工程施工逻辑关系确定 编号 项目 工期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紧前工作 1 前期准备工作 523d 1984/1/1 1985/12/31 2 一期围堰修筑 259d 1986/1/1 1986/12/29 1 3 二江、三江主体建筑物基础开挖 183d 1986/12/30 1987/9/10 2 4 一期工程帷幕钻孔、灌浆 156d 1987/9/11 1988/4/15 3 5 二江导流工程 1174d 1986/1/1 1990/6/28 1 6 三江航道工程 1245d 1990/1/8 1994/10/12 1 7 南津关整治工程 450d 1992/1/1 1993/9/21 1 8 一期围堰拆除 355d 1990/1/12 1991/5/22 13 9 大江截流 5d 1990/6/29 1990/7/5 5 10 3号船闸混凝土施工 362d 1988/4/16 1989/9/1 4 11 三江冲沙闸、非溢流坝段混凝土施工 307d 1988/4/16 1989/6/16 4 12 2号船闸混凝土施工 330d 1988/4/16 1989/7/19 4 13 二江电厂混凝土施工 450d 1988/4/16 1990/1/3 4 14 二江泄水闸混凝土施工 445d 1988/4/16 1989/12/27 4 15 2号船闸金属结构安装 457d 1990/12/31 1992/9/28 12 16 3号闸门金属结构安装 453d 1991/4/15 1993/1/5 10 17 三江冲沙闸金属结构安装 289d 1989/9/15 1990/10/23 11 18 二江电厂金属结构安装 488d 1990/1/4 1991/11/15 13 19 二江泄水闸金属结构安装 300d 1989/12/29 1991/2/20 14 20 二江电厂水轮机组安装 272d 1991/11/16 1992/11/30 18 21 二期围堰修筑 250d 1990/7/6 1991/6/19 9 22 大江电厂基础开挖 299d 1991/6/20 1992/8/10 21 23 1号船闸基础开挖 172d 1991/10/14 1992/6/8 21 24 大江冲沙闸基础开挖 145d 1991/11/18 1992/6/5 21 25 520KV变电所基础开挖 225d 1991/7/2 1992/5/8 21 26 二期工程帷幕钻孔灌浆 315d 1992/8/11 1993/10/25 22,23,24,25 27 二期围堰拆除 361d 1995/11/30 1997/4/16 34 28 大江航道工程 406d 1991/6/3 1992/12/18 8 29 大江电厂厂房混凝土施工 350d 1993/10/26 1995/2/24 26 30 1号船闸混凝土施工 278d 1994/1/12 1995/2/2 26 31 大江冲沙闸混凝土施工 230d 1994/1/13 1995/1/12 26 32 大江电厂金属结构安装 319d 1995/2/25 1996/5/15 29 33 1号船闸金属结构安装 126d 1995/2/6 1995/7/28 30 34 大江冲沙闸金属结构安装 230d 1995/1/13 1995/11/29 31 35 大江电厂水轮机组安装 420d 1996/5/16 1997/12/23 32 36 500KV变电所混凝土施工 249d 1992/10/6 1993/9/17 25 37 500KV变电所安装 120d 1993/9/20 1994/3/4 36 38 工程竣工正式运行 2d 1997/12/24 1997/12/25 35,6,7,27,33,15,17,19,20,16,28,37 小结: 该工程的关键工作为:1-5-9-21-22-26-29-32-35-38。 该工程工期为:1986年1月1日—1997年12月25日。 四.网络计划图 (1)运用project2003软件,输入各项工作时间参数,即可生成单代号网络图。网络图见课程设计附图。 五.课程设计总结 (1)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运用现代组织管理工具——网络计划技术,对某水利枢纽的施工进度进行安排,从而进一步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各项目之间的项目关系,综合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全貌,培养统筹全局的观念,为今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2)初步学习运用project2003软件绘制网络计划图,以及visio软件绘制工程分解图,了解到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实际中的最新运用。 (3)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过程我体会到水利工程建设的艰辛与复杂,这要求我要“能吃苦,下得去”。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这种精神。 第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