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不等于教育结果
每周都有两早上是进初中班级的,走进教室,扑鼻而来的就只有两种味道:一种是鸡蛋味,一种是牛奶味。原本很单纯的味道经过半封闭教室的发酵,变得长出了刺,钩挂得鼻子只想打喷嚏。就像原本很清幽的茉莉花与很淡雅的素心花硬生生的被不聪明的制造商加工制造出的香水,是那么的想让人封闭住嗅觉神经。
嗅觉神经闷慢慢适应的时候,上课也开始很久了。提问,学生鸦雀无声,点名回答,声音支支吾吾。我把从他们脸上获取的信息从我的脸上传递出去,除了困倦,也只有困倦。以前吃包子的他们好像没有这么昏昏欲睡的反映呀。看来我以前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我一直以为只有人作客他乡才会有水土不服的现象,原来鸡蛋牛奶从他乡进入我们学校也会水土不服呀,我算是长了见识了,不算全亏。
困倦在我脸上聚集得最浓的时候,我恰好在讲卡拉玛姐妹的印度舞,只是他们的意识完全停留在我们学校文艺晚会的舞蹈上,慢慢的,周公开始找他们聊天了。我知道不怪他们的智商,全级学生英语考试平均分才五十分左右,数学也多少不了。我能怪他们吗?但是我难道真的应该责怪编书的人把书编写得这么困难,出试卷的老师是故意刁难学生吗?既然不能责怪学生,那我就一个人闷着,继续耐着性子上课吧。
我越来越发现我不是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我的语词枯竭了,表情呆滞了,在一片黑暗的混沌中,我多想教室里有多媒体呀,通过画面视屏的展示,他们就可以知道什么是“口技”,什么是“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为什么把黄河比作中国的屏障,为什么安塞腰鼓是雄浑悲壮的。只是他们看不到,只在自己不曾编码过的大脑中寻找着这些新鲜的事物。
看来这牛奶鸡蛋只能强壮他们的身体,至于智力的开发还有待继续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