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教学
分析
教材
分析
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通过对折射现象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让学生从小崇尚科学,立志献身科学。
学情
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具备了学习光的折射的基础知识,同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较强也为上好本节课打下基础。但学生对光的折射的生活积累和感性认识比直线传播和反射要少得多,“叉鱼”、“看彩虹”不要说是城镇学生,连乡村学生见过的也不多,因此在折射现象的呈现环节必需充分、直观。由于学生学习物理的时间不长,动手实验有一定的模仿性,在这一阶段需作必要的演示指导。有光的反射探究的经验,只要引导学生处理好光路的可视化问题,折射规律的探究操作就不困难了。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过程与方法:
1.能在学习光的传播和反射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观察、认识折射现象,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2.逐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感觉
教学
重点
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
难点
1、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2、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关键
折射现象中折射光路方向的确定.
教学
策略
教法
发现探究、启发
学法
分组探究、类比法
教具
准备
演示用:多媒体课件、激光笔、 水槽、光的折射演示装置
学生用:激光笔、背板为毛玻璃透明玻璃水槽、矩形和半圆形玻璃砖、
玻璃杯、适量的水、硬币、铅笔
教学
流程
教 学 活 动
引入
新课
1、【视频导入】:播放“海市蜃楼”(视频课件)
2、【实验引入】:分组观察:观察玻璃杯中的两枚硬币,制造悬
念,创造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
生的兴趣。
新
课
教
学
新
课
教
学
一、光的折射
【教师活动】 〖启发〗 杯中没有水只看到一枚硬币,为什么有水就看到两枚硬币?看到水中的硬币,光是如何传播的?
【学生活动】1、讨论猜想: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特点。
2、探究实验: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中是如何传播的?并绘制看到的光路图。
师生归纳: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上面实验中光折射时好像有什么规律,类比反射规律,你能猜测并概括一下吗?
【学生活动】类比归纳:共面,异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师生活动】光发生折射时光路遵循什么规律呢?请各小组依据我们准备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鉴于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可见度不大,安排为分组实验,分组探究内容:
1.探究光从空气进入水、玻璃的规律
2.探究光从玻璃进入空气时的折射规律。
3.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吗?
对于实验做以下几点要求:
(1)、认真观察光进入另一介质的光线将沿什么方向行进?如果改变方向,是向界面偏折呢,还是向法线偏折?明确观察目的和观察对象。
(2)、实验时,应至少改变三次入射光线的方向,每次都让学生说明入射光线怎样改变了,使学生注意观察水中折射光线的方向.
(3)、关于折射光路可逆性的探究,可以请学生先猜想,并用光路图把自己的猜想表达出来,然后设计实验。可启发学生借助玻璃砖的两次折射设计实验,记下入射光线、入射点、折射光线的位置,再让光线逆着折射光线方向射入,让学生观察光线是否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把观察到的现象用图标出,总结出光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各小组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讨论分析,得出初步结论
〖师生归纳〗: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2、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小入射角。
熟悉性练习:加深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巩固和强化所学的知识,同时教师获得反馈信息及时纠正。
(1)、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的是 ( )
(2)、做三棱镜的折射光路,熟悉折射定律。
三、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现象
【师生活动】:用光路图解释折射成虚像。
〖启发〗:光是由哪种介质斜射入哪种介质?光路满足哪种折射规律?人眼如何看物体?
现象一: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会变弯?
现象二:我们看见河水的深度(视深)跟河水的实际深度哪个大?为什么?
拓展:若从水中看岸边的物体,位置是变高了还是变浅了?作图说明。
巩固
提高
1、 分析、讨论,解释看到玻璃杯中两枚硬币的现象。
2、 解释海市蜃楼的形成原因。
课堂
小结
(1)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2) 请你说说你在本节课中实验探究的过程中的收获。
采用学生回忆反思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对科学的实验探究的评价反思意识。
布置
作业
(实验中学编制)物理学案的相应习题
教学
反思
本节课很好的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通过探究、观察、讨论、思考我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将探究所获得的规律应用于问题及现象分析时学生表现出融合的仓促与机械,综合运用多种光学常识和规律的能力还不能急功近利,需要在认识和理解的过程中反复磨合,才能达到应有的深度。
板书
设计
四、光的折射
一、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二、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三、光的折射成虚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