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对作文自改指导的一些认识
主题词:作文 自改 指导
主要内容:通过对作文过程的探究,推论出学生作文自改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进而论证了学生作文自改教学指导的一般过程、教学结构模式,并举例说明教学自改指导中的示例修改法。
一、培养学生作文自改能力的必要性
学生作文的过程,是一个认识事物然后表达事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总有认识不正确不准确和表达不完整不具体。于是,作文需要修改。如果教师单纯的“精批细改”,不辅以教学手段,不让学生自己参与,那么学生对对事物外象和内涵认识不足难以得到弥补,对由认识不足造成的表达不充分也难以从自身得到修正;而学生坐视老师的批改结果,只重等级,被动领“情”。因此,指导学生自改作文,让他们对写作材料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并主动修改,非常必要。它一方面可以解脱教师低效果的忙乱,把精力放在指导学生自改和培养自改能力的教学设计上,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有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议论自己和别人的作文,避免偏见和偏差,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
二、作文自改指导的一般过程
从以上意义上说,学生作文过程应完整的定义为“认识——思维——表达——再认识——再思维——修改原来的表达……”。作文自改是对学生作文各种能力再度训练的良机,它运用了目标管理理论中“反馈矫正”的原理。其教学模式为:⑴根据训练要求提出修改提示;⑵集体评改;⑶自读发现问题;根据问题自改互改;⑷自读评价。当然作文自改能力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年的训练有不同的要求,并能做到针对问题有侧重。事实上,学生不可能 在几次训练之后就能把一篇作文修改得一无谬误,十分完美。
三、谈谈示例修改法
示例修改法是选择作文训练中具有普遍或典型问题的一篇作文,作为“病文例子”,在自改训练时,教师当着全班学生 对“病例”进行修改,让学生获得修改这些共同性问题的有关知识技能,然后,学生照样子修改自己的作文。
示例修改法通常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浏览学生作文,从全部和部分习作中,发现和归并几个与这次训练要求相关连的共同性问题,然后选择一两篇较典型的作文,也可以改动或自编一篇合乎理想的“病例”。第二步是示范修改。教师要在总结本次训练中存在共同性问题基础上出示“病例”,教师 在修改时,要讲清每一问题怎样修改,或增补、或删除、或调换、或修正,让学生弄清楚“为什么”。接着出示修改好的范文和“病文”对照,使学生加深认识、获取能力。然后让学生自读自改,自己评价。
四、作后评改指导课的教学结构模式
㈠导入谈话 ㈡ 提出要求 ㈢ 示例评改 ㈣自改互评 ㈤ 交流评析 ㈥再改定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