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OPD的急救护理
时间段
护理工作重点
沟通重点
观察重点
评估内容
急救处理
入院时
1. 主动迎接病人,采取舒适体位,半坐卧位或坐位。以减少机体耗氧量,减轻呼吸困难;
2. 快速进行评估,先救治后诊断,边处理边诊断;
3. 给予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
1. 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
2. 有家属陪同者应该了解病史,取得配合;
3. 无家属陪同时尽可能通知或与家属联系。
1.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意识状态;
2.观察有无发绀和呼吸困难及其严重程度、呼吸形态,频率,深度的改变;
3.观察有无咳嗽,咳痰,咯血,心悸、胸闷等情况。
观察意识神志等情况。
4.观察全身皮肤情况,注意有无压疮。
1.生命体征:监测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等;
2.呼吸道的评估;
3.症状与身体评估;
4.辅助检查;
5.病史评估;
1.给予持续心电监护、血压、氧饱和度监测。
2.卧床休息,低流量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多者,必要时遵医嘱吸痰,并留去痰液标本送检。
3.建立有效静脉通路,遵医嘱给药。
3.抽取血标本:常规留取血常规、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检查。
4.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
病情
急性期
1. 全面评估病人;
2. 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做好检查前后的转运工作;
3. 做好患者的保暖。
4. 严密监测病情,及时向医生提供病情。
1.亲属到位者由医生告知病情;无亲属者积极进行联系;
2.询问病史,确保信息真实、可靠;
3.取得患者家属同意,配合诊疗工作。
4.宣教和解释各项检查、检验的目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5心理护理,进行针对性心理治疗(解释、安慰、鼓励、保证等),以消除患者思想顾虑,稳定情绪,增强信心。
1.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体温、脉搏、呼吸、血氧饱和的变化;
2.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及电解质变化。
3.观察有无心悸、胸闷、
腹胀、尿量减少、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的表现;
4.观察病人有无头痛、烦躁不安、神志改变等肺性脑变的表现;
1.气道情况:是否通畅、有无分泌物阻塞,咯血;
2.呼吸情况: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深度的改变。
3.意识情况:有无嗜睡,烦躁,表情淡漠等表现。
4.皮肤情况:有无口唇甲床紫绀,潮红,下肢水肿,周围血管扩张等情况;
1. 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注意保暖,避免感染;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3.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
4. 配合医生对症处理。
5. 遵医嘱用药,加强巡视,控制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
病情缓解期
1. 观察病情变化;
2. 做好基础护理;
3. 完善护理记录。
1. 由医生告知病情及下一步诊疗计划,取得家属知情同意;
2. 告知家属医院陪护制度及相关注意事项。
1.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2. 观察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变化;
3. 观察有无体温,咳嗽,咳痰等感染情况;
4. 观察心衰和肺性脑病等并发症情况;
1.呼吸道:是否通畅。
2.呼吸情况:呼吸形态及频率的改变;
3.有无心衰,肺性脑病的变化;
1.持续氧疗,坚持缩唇呼吸与腹式呼吸,改善呼吸功能。
1.积极预防感染;
2.做好基础护理;
出院/出科时
1. 全面评估病情;
2. 做好转运前准备。
取得家属知情同意
1. 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1. 呼吸道是否通畅;
2. 呼吸情况;是否有频率及深度的改变;
1. 备好所需抢救药品、器械及仪器,确保性能良好,电量充足;
2. 有医务人员陪同;
3. 详细交待病情,确保各项诊疗资料完整、无遗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