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项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启示(八)
奚:王老师,您在论述程序语言的发展时,始终都没有离开程序设计的需要。<br> 王:是的,而且任何程序语言概念,其必要性都应该用具体的程序严格地描述,这是原则。<br> 奚:在计算机基础教育领域,一直存在着理论和应用是否对立的问题,而在您的文章中,每一个概念及其产生过程,都以程序的形式表示,或者说,都以应用的形式出现,这样是不是就没有理论和应用的对立问题了?<br> 王:如果正确的认识,理论和应用就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它们都属于实践。理论是对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并直接指导下一步的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次循环,都使认识进入到更高的阶段。所以辩证唯物主义要求,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完美的“定义”中去。<br> 奚:大多数人在用计算机时,只用到计算机20%的功能,对于基础教育来说,我们还有必要去讲授针对全部功能的理论吗?<br> 王:事实上,不应该认为20%的功能就代表应用,其他80%的功能就是理论。Word系统的所有功能都是为了应用的需要而产生的,很多人只运用了其中不足20%的功能,那是应用程度、实践程度的问题,不是应用和理论的对立。否则,对于一个把计算机当作打字机,并且仅此为限的人,Word系统的几乎一切功能对他来说都是“理论”。<br> 奚:您的意思是,仅存在应用程度的问题,不存在理论和应用对立的问题。<br> 王:是的。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恰好都以我的感性所及的程度为限。这里的“感性”是指人的实践活动。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时指出,“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1],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1]<br> 奚:有人把计算机当成应用的工具,就好比开汽车,会用就行了,不需要了解内部构造。<br> 王:这是把体力劳动自动化和脑力劳动自动化混为一谈。例如,学习C语言是为了运用C语言,而C语言的运用是像开车一样简单吗?C语言二级考试有哪一道题像操作方向盘一样容易?再有,C语言的核心概念是指针,C语言的运用一刻也不能离开指针,可是指针被认为是最难把握的概念。有的教材提出了对付它的好办法:把指针应用的例子挂在计算机上方的墙上,每天注视它们,直到对指针和地址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本能。[2]这就是不要理论的应用吗?这根本就不是应用了。<br> 奚:这不就是在训练一种条件反射吗?<br> 王:是的。这就是理论无能的表现。<br> 奚:事实上,理论和应用根本就不存在界限。<br> 王:还有,C语言程序设计有两个方向的后续课程:“数据结构”是介绍C语言软件层次技术的后续课程,“C语言高级编程”是解决诸如硬件驱动、常驻内存程序、中断程序、打印机输出方法的硬件问题的后续课程。一个二进制概念是否是“理论”,或者说该不该学习,这取决于程序设计后续的发展。不仅如此,在很多人看来,数据结构是理论,程序语言是描述数据结构的工具,是应用,可是C++新标准的出现,使C++和数据结构互为前提,它们成为一个整体,这时谁是理论,谁是工具呢?<br> 奚:你们的改革把C、C++和数据结构融合在一起,既从理论上,也从应用上,解决了C++和数据结构互为前提的矛盾。<br> 王:应该说,是从实践上解决矛盾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br> 奚:你们的改革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南的。辩证唯物主义是理论,你们的改革表明,它是我们的实践活动一刻也不能没有的理论。<br> 王: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毛泽东教导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以我国科学研究中的学风问题为例,“一方面大量的具体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得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概括而听任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泛滥,另一方面又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及时吸取具体科学的思想营养而难免变成枯槁的教条。”[3]这恰恰是理论和应用脱节的结果。理论是理论,应用是应用,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br> 奚:计算机基础教育要发展,是否亟待解决这个理论与应用的对立问题。<br> 王:是的。而这个问题本身只有以唯物辩证法理论为指导才能解决。<br> 奚:那么具体做起来还需要有一个过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解决这个问题。<br> 王:令人鼓舞的是,李未院士的《数理逻辑》一书提出的版本序列和三个语言环境的概念,在丰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内涵的同时,为我们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原则提供了逻辑形式。<br> 奚:希望能有更多的老师读到这本书,并能理解和运用这本书所提供的概念和方法,去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br> <br> 参考文献<br>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6,54,56.<br> [2] (美)AI Stevens, Clayton Walnum著.林丽闽,别红霞等译.Standard,C++Bible(标准C++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154.<br> [3] 杨焕章.谈谈哲学研究中的学风问题[J].新华文摘,1997,(10).<br> </p> <p> </p> <p>
</p>
<P>ERP在航空部件维修企业中的应用</P>
<P> 关键词:ERP;航空部件维修;信息化管理<BR>摘要:企业信息化领域运用最广泛的是ERP(Enterprise Resourse Planning的缩写,即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然而目前ERP实施成功率不尽人意,延误了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故若要在航空部件维修企业中成功应用ERP,必须将ERP的主要功能与公司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在企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BR> </P>
<P> Application of ERP in Aviation Parts Maintenance Enterprise <BR> Wang Yi <BR> (Xi’an Hengqi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Xi’an710089,China) <BR> Abstract:The field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ERP (Enterprise Resourse Planning),but the current success rate of ERP implementation unsatisfactory,delay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Therefore,in the aviation component repair business to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ERP,ERP must be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combined with the company,the enterprise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BR> Keywords:ERP;Aviation parts maintenance;Informatizaon management <BR> ERP在航空部件维修企业中的主要作用是完成企业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并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ERP软件以提高企业资源效率为目的,在提高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BR> 在航空部件维修企业实施ERP显得尤其重要,以下从ERP软件的基本、告警、总结、统计、流程五大功能方面说明ERP在航空部件维修企业中的应用。 <BR> 一、ERP基本功能的主要应用 <BR> (一)生产管理 <BR> 生产管理模块覆盖了企业的维修的各个方面,主要有维修管理、维修报价结算、资料需求申请、换件申请、维修状态、委托加工等。维修管理模块可录入送修部件的基本信息,生成并打印维修过程流程单。部件修理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可通过ERP提请某部件的换件申请、维修记录以及放行标签等。 <BR> (二)质量管理 <BR> 航空部件维修工作,是以质量为中心,通过实施质量管理,对航空器部件维修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使得航空部件维修工作既能保证维修质量,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而质量分析与管理是建立在大量数据基础上的。随着修理量的不断增加大和数据信息量的与日俱增,传统的人工管理已经适应不了这种发展趋势,因此,利用ERP进行管理就成为必然。质量管理模块主要完成维修能力申报管理、质量跟踪管理索赔管理、质检经验总结等功能。 <BR> (三)工程技术 <BR> 主要完成工程技术相关的管理,包含航材基础信息管理、维修资料管理、项目计划及审批等,全面管理航空部件维修企业工程技术相关内容。技术资料信息是维修企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它包括各种技术手册、服务通告、工作单卡等。在维修资料管理中主要包括部件维修手册(CMM)的管理,以及相关服务通告等的管理,其中还包括资料索取、插页、换版等版本控制工作。部件维修单位可将有关资料上传至ERP中,这样,就能方便部件修理人员在工作中及时查阅。 <BR> (四)采购管理 <BR> 采购管理覆盖了待修件入库、发货、航材备件管理、航材备件采购、库房管理、订货付款等。航材备件管理主要是管理、维护航材件号信息。具有库存管理、采购管理功能,能提供航材物资采购的实时分析。由于航材的特点,零备件库存既不能太多太久,又不能因缺件而影响维修进度。因此应根据生产计划和库存进行采购,从而达到低成本的控制库存,应根据生产任务做好零备件、工装设备等物资的准备。 <BR> 二、ERP告警功能的主要应用 <BR> (一)维修周期的控制告警 <BR> 生产管理中设置有维修周期告警,能够在客户要求的完成日期即将到期前起到提醒警示的作用,便于生产调度人员进行维修周期的掌控和管理。 <BR> (二)资料查新告警 <BR> 维修资料管理中还设置有资料有效性告警功能,能够为资料管理员对资料的有效性进行控制提供依据。 <BR> (三)设备维护和校验告警 <BR> 设备维护和校验告警能够在设备维护和校验有效期到期前起到提醒警示的作用,便于工具设备管理员进行设备维护周期和校验周期的掌控和管理,系统将根据设备维护和效验计划自动计算维护和校验时间,预警天数可以人工调整。 <BR> 三、ERP总结功能的主要应用 <BR> (一)维修经验总结 <BR> 换件顺位(换件频率从高到低的排序)该数据来源于维修上下件记录,可以作为航材库存控制、项目开发的依据。维修经验总结可按照单件号进行统计分析,便于部件修理工作者总结修理中的经验和技巧,快速提高修理水平,为企业提供发展中的技术积累,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并为开发提供参考数据的基础。 <BR> (二)索赔经验总结 <BR> ERP能够通过索赔经验总结将部件修理中的注意事项和经验教训进行汇总,使部件修理工作者学习并掌握,从而提高维修质量。 <BR> 四、ERP统计功能的主要应用 <BR> 主要包括生产统计、库存统计、专项统计、综合统计四个方面内容。综合统计是系统对生产数据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从生产、库存两个方面对企业生产进行统计分析,跟踪,通过专项统计完成对生产数据的整合、挖掘、分析等。 <BR> 五、ERP流程功能的主要应用 <BR> ERP中的流程功能主要运用在不可逆的工作流程中,通过流程中的各个授权角色进行节点控制,只有流程中的每个角色分别完成相应的工作后,工作流程方可顺利完成。航空部件维修企业中通过流程的应用,可轻松实现换件过程、维修过程、放行过程等的控制和运用。 <BR> 六、结束语 <BR> ERP的以上五大主要功能将航空部件维修企业中的信息集成起来,在航空维修的生产过程的各个层面,全面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做到合理调配公司人力、物力、财力,达到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度集成和互动。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BR> 参考文献: <BR> [1]ERP发展及功能及实施原因分析[M].AMT—企业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BR> [2]王忠民,罗鸿.ERP原理•设计•实施[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3 <BR></P>
</p>
摘要:每个教师主攻一个专业方向、主讲一个模块课程、编写一本特色教材、主持一个项目(工作室)、联系一家企事业单位、建设一个课程网站的“六个一工程”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学校应改善条件、提供方便,加强“六个一工程”建设。<br> 关键词<br>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主攻方向;六个一工程;师资队伍;建设<br> 文章标识码:1672-5913 (2010) 19-0049-03<br> <br> 师资是办学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有许多不同,高等职业教育要求的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在构成上要求“双师”结构,高职学校必须引入技师和能工巧匠参与教学,另一方面,在教师素质上要求具有“双师”型,即要求懂理论、会教学,熟悉一线、注重应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重视职业道德。为加强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了“六个一工程”,起到了良好的效果。<br> <br> 1 “六个一工程”的主要内容<br> <br>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在计算机教师中实施的“六个一工程”是指:即每个教师主攻一个专业方向、主讲一个模块课程、编写一本特色教材、主持一个项目(工作室)、联系一家企事业单位、建设一个课程网站。<br> 主攻一个专业方向,指教师必须成为计算机某一个方向的行家,必须懂得该方向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现有技术、应用情况,要使部分教师成为该方向的专家、名家,在应用技术研究和应用等方面有所成绩。<br> 主讲一个模块课程,是指教师能够承担公共模块的基础上,主攻方向相关的课程模块,一般不少于二门,力求主讲模块的课程有自己的特色。<br> 编写一本特色教材是指教师在多年教学的基础上,总结自已的教学特色,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教材,一般来说,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从讲义到初稿,到试用,要经过数轮教学实践检验。<br> 由于本专业采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将引入大量的项目,这些项目将直接为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服务,作为教师,必须承接与本专业相关的项目,主持该项目的完成,要带领学生一起去完成项目,并对学生加以组织和指导。<br> 联系一家企事业单位指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兼职或作为单位的顾问,参与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和生产,随时解决企事业单位的问题,利用假期到所联系的单进进行顶岗工作,同时,也为教学工作积累大量的教学素材。<br> <br> 2实施“六个一工程”的依据<br> <br>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核心,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上岗就业近距离接轨。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计算机教师的基本要求:一是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水平;二是必须具备探索创新的能力;三是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四是必须具备合作共事的能力;五是必须具备较强现代教学能力。<br> 要达到上述能力,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培养和锻炼。<br> 在专业能力方面,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一个人不可能样样精通,面面俱到,应该选择自己爱好、社会需要的专业方向进行主攻,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明确前进的方向,长期积累、持之以恒,不断提高,成为某一方向的专家、能手,每位教师必须有明确的、相对稳定的主攻方向。<br> 在教学能力方面,应该胜任与主攻方向相对应的课程模块教学,教育学理论、心理学原理、现代化教学手段都要在实践中运用才能发挥作用,教学能力本身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课程间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都是相互关联的,同一模块的课程有一定的相容性,在高职院校里,由于教师人数的限制和课程的多样性,一名教师长期只带一两门课程的情况比较少见,教师在短时间里,带相容关系不好的多门课程的方法不可取,不便于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要教好一门课程,必须对相关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对相关知识的教学资源要加以收集和利用,所以长期只能胜一门课程也不好,最好的办法是鼓励教师胜任一个模块的课程教学,即与主攻方向相同或相近的2~4门课程。每位教师通过开办课程网站,通过做网,熟练网络技术。要做好网站,除了自己原创外,还要不断地从网上获取信息,并加以利用,锻炼了教师获取和使用现代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网这种形式,把教学过程中用到的教材、教案、课件、辅助教学素材、案例、试卷、问题解答、作业布置等内容上网。把教学资源系统化、规范化,同时通过网络,与教学对象互动,及时为学生解答疑难,指点迷津,形成良性师生互动,课程网站的建立为精品课程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br> 在专业实践能力方面,作为高职教师,必须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教师成为行业、企业和政府机关的技术顾问,承接与主攻方向相关的项目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把主持一个项目(工作室)和联系一家企事业单位作为教师的每年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有很好的导向性,其实质是提高教师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提高专业动手能力。在做项目的过程中,负责人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要有创新意识,做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通过主持项目建设和与企业服务,还可以锻炼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善于借鉴同事的知识专长,不斤斤计较,学会以诚相待,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br> 通过“六个一工程”,能够使用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教学水平等方面有全面的提升。<br> <br> 3 “六个一工程”的具体实施<br> <br>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现有教师60名,负责全院公共计算机教学和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脑艺术设计和动漫设计与制作四个专业的专业教学,从2002年起就实施“六个一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br> 为保证公共计算机课能够顺利进行,除安排两名教师作为该课程的主攻方向,负责该课程的资源建设和网站建设,其他教师都必须能担任和胜任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公共计算机课程模块包括的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图形图象处理技术、实用网络技术,等,在此基础上,按教学需要和专业发展分别确定计算机维护维修(芯片级维修)、单片机技术、嵌入式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程序设计、信息处理技术员(RFID应用开发)、数据库应用技术、程序设计(Java系列)、程序设计(.Net系列)、软件测试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网站设计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电子政务、网络工程、电子商务、计算机辅助设计、二维动画处理、三维动画处理、影视后期处理技术、电脑美术、手工美术等主攻方向,每个方向都确定了专业教学计划中所对应的2~4门课程,如果有新的课程,提前半年与相近主攻方向的教师进行协商。<br> 主攻方向、主讲课程模块确定后,学院在政策上给予了鼓励和鞭策:<br> (1) 把“六个一工程”建设的情况纳入到工作要求中。年初,把学院教学任务分解到各课程,通过协商与每位教师签订责任目标,计划好本年度在“六个一工程”建设中要达到的目标,年末按目标进行考核,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未完成的要给予警告或批评,特别严重给予一定的惩罚。<br> (2) 计算机系成立“六个一工程”考核小组,对教师的各项工程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通过教师本人陈述和对教学工作、科研情况、社会服务、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考核,实地查看教师的项目建设、网站建设和教材建设,兑现奖惩方案。<br> (3) 给实施“六个一工程”创造良好的条件。学院先后投入500万元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实验实训设备对教师全天开放,学院网络中心免费提供教师课程网络建设空间,采取各种措施主动与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牵线搭桥,通过各种途径引入项目,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主讲课程的教材编写工作。<br> (4) 多给教师学习提高的机会。学院每年派出教师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开拓教师视野;安排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实践锻炼,组织教师轮流到合作企业顶岗工作;给年轻教师安排指导教师,进行一帮一帮教活动;派出教师参加主攻方向进修学习;在政治上、生活上和业务上给予关心。<br> 通过几年的建设,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师资力量有很大的提高,目前,有7人取得系统分析师资格,41人取得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高级平面设计师资格,每年完成省级、院级科研项目十多项,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现有1部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省级规划教材,5年来编写教材50余种,有一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院级精品课程,2项教学成果奖,学生评教中教学满意率逐年提高,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br> <br> 参考文献<br> [1] 熊发涯. 高职公共计算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 , 2010,(13).<br> [2] 李贤温. 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J]. 经济与社会发展 , 2005,(03).<br> [3] 邢金龙,王丽平. 关于“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10,(04) . <br> [4] 周群.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10,(14)<br> [5] 李相佑.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 职业时空 , 2005,(02) .<br> [6] 申小军,靖桥. 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 , 2006,(17) . <br> [7] 吕中华. 高等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实践与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 2006 . <br> [8] 刘旺生, 雷裕祯. 加强师资培训 促进学院发展[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10,(15).<br> 熊发涯(1963-),男,湖北新洲人,工程硕士,教授职称,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主任,研究方向:数据库应用。E_mail:xiongfaya@<br> </p> <p> </p> <p>
</p>
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法国人阿尔伯特·费尔(Albert Fert,1938-)和德国人彼得·格鲁伯格(Peter Gruenberg,1939-),表彰两位物理学家在1988年分别独立地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使小型大容量硬盘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应用。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关注了信息应用技术,这是全球信息化的大势所趋,可喜可贺。<br> <br> 1巨磁电阻效应的发现<br> <br> 阿尔伯特·费尔1938年生于法国南部小城卡尔卡索纳(Carcassonne),1970年在南巴黎大学(University Paris-Sud)获博士学位,1976年开始担任南巴黎大学教授。1995年费尔还担任了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与法国泰雷兹集团(Thales)组建的联合物理实验室科学主任。2004年费尔当选法国科学院院士。(左图:阿尔伯特·费尔)<br> 彼得·格鲁伯格1939年生于德国皮尔森(Pilsen)。1959年至1963年在法兰克福的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大学学习物理,1969年在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Darmstadt)获得博士学位。1972年到尤利西(Julich)研究中心当教授,直至2004年退休。(右图:彼得·格鲁伯格)<br> 那么,什么是巨磁电阻效应(giant magnetoresistance,GMR)呢?这要先从磁电阻效应(magnetoresistance,MR)说起。请不要把它翻译成“磁阻”,因为它是某些材料在磁场的作用下,其电阻的大小会发生变化,称为磁电阻效应。这些材料通常是铁磁性(磁化率比较大,例如Fe、Co、Ni及其合金,稀土元素、锕族元素及其合金)或亚铁磁性(磁化率比较小,例如铁氧体)材料,它们都是磁记录介质。<br> 如果某些材料在磁场的作用下,其电阻的大小会发生特别明显的变化,那就称为巨磁电阻效应。1988年费尔和格鲁伯格分别在低温与强磁场下,在磁性薄膜材料中发现了这个量子效应。<br> <br> 2硬盘技术发展的回顾<br> <br> 我们使用的硬盘已有50年的历史。1956年9月13日IBM公司在加州圣荷西(San Jose)推出世界上第一台硬盘存储系统RAMAC 305(Random Access Method for Accounting and Control,计算与控制的随机存取方法)。它采用了50个24英寸的磁盘,可见其体积之庞大,仅存储了5MB的数据,读写速度小于1秒,可见容量无法与现在相比,然而在当时这已是轰动世界的新闻。<br> 1968年IBM公司又推出温彻斯特(Winchester)技术,它把磁盘组、读写磁头以及驱动电机密封在一起,先用于大型磁盘机。后来硬盘由14英寸、8英寸,缩小到5.25英寸、3.5英寸,容量则有20MB-<br> 200MB,于是温盘成为台式微电脑的必备部件。<br> 这些硬盘通常是在基片上涂布亚铁磁性记录介质,例如早期使用铁氧体磁粉,到了温盘就采用了薄膜介质。它们利用的是磁电阻MR效应,即在一定磁场下它的电阻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流的变化。利用它进行磁记录,一般采用带线圈的读写头读写数据,只是存储密度不够高。<br> 1988年“巨磁电阻”效应发现后,引起物理学界和计算机界的高度重视,前者关注这个特殊的量子现象;后者则看到非常弱小的磁性变化就能导致磁性材料(例如Fe-Cr多层薄膜)发生非常显著的电阻变化,而且相对于传统的磁电阻效应大一个数量级以上,这开辟了制造高密度硬盘和高灵敏传感器的广阔前景。<br> <br> 3原理与应用技术的转化<br> <br> 巨磁电阻效应的发现在国际上引起很大的反响。20世纪90年代,美国、日本和欧洲都对发展巨磁电阻材料及其在高新技术上的应用投入很大的力量。首当其冲的又是IBM公司,又是在硅谷圣荷西的研究团队,在斯图尔特·帕肯(Stuart S.P. Parkin,1956-)的领导下,把科学效应真正转变为应用技术,使科学技术孵化为生产力。<br> 我愿意特别介绍帕肯博士的工作。(右图为帕肯像)帕肯生于英国Watford郡,1977年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获得理论物理学士,1980年在剑桥大学著名的开文迪士(Cavendish)实验室获得物理博士学位,使他本质上成为一位优秀的实验物理学家。1981年他作为交换学者曾在南巴黎大学费尔的固体物理实验室工作。1982年加盟IBM在加州圣荷西的Almaden研究中心。<br> 帕肯博士及其同事屏弃了费尔和格鲁伯格在发现该效应时采用的昂贵设备和方法,如果它仍然局限于低温与强磁场的苛刻条件,那就不可能使这项技术得到普及。帕肯发明了溅射技术,制成Fe-Cu、Fe-Al、Fe-Au、Co-Cu、Co-Ag和Co-Au 等纳米结构的多层膜,并在常温与一般磁场下观察到显著的巨磁电阻效应。经过数万次的实验,1994年把他们的巨磁电阻多层膜应用在读写磁头上,把硬盘存储密度提高了20倍。<br> 1997年IBM公司正式推出基于GMR的16.8G的高密度硬盘驱动器。从1997年到现在,硬盘的存储密度由每平方英寸2.4G提高到70G,使基于GMR的高密度硬盘成为大家使用的主流产品。<br> <br> 4三人分享岂不更好<br> <br> 说到这里,我真为这次诺贝尔物理奖遗漏了帕肯博士而不平。瑞典皇家科学院评价这次物理奖时说,基于“巨磁电阻”效应开发的“用于读取硬盘数据的技术”,被认为是“前途广阔的纳米技术领域的首批实际应用之一”。然而他们只重视了巨磁电阻效应的发现,而忽视了把它转化为应用技术的意义。没有后者,这个全球电子化进程中的重要革命能够成功吗?因此,如果能够让这三位科学家分享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那就更公平、更和谐了。<br> </p> <p> </p> <p>
</p>
摘 要:为了配合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课时调整及新教学计划的实施,同时,了解我校08级新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对08级新生进行了计算机能力的问卷调查。本文介绍了此次调查的结果,并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制定了新计算机教学计划。<br> 关键词:新生调查;计算机能力;案例教学<br> <br>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使用的普及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拥有计算机。部分学校从小学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计算机。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非计算机专业,在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时,如果可以初步掌握新生的计算机能力,及时调整计算机教学计划,灵活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进行教学,相信教学效果将会更加好。为此,我们设计问卷对08级新生计算机能力和相关状况进行调查,目的是掌握当前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提高教学质量。结果如下。<br> <br> 1 基本情况<br> <br> 1.1 调查对象<br> 我校08级新生入学1500多人,生源质量比07年有较大的下降,构成也较为复杂,有应届高中毕业生、有高中初中毕业后两三年的,有成绩较好的、也有成绩较差的,大部分是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生源地是以广东省江门地区为主,也有少部分是中山市及周边地区和少量外省学生。<br> 医学专业学校的特点是女生多、男生少,我校08级新生共有25个班,其中男生占08级总数的12.6%。本次调查助产、药剂、保健专业5个班全体学生,共计:275人,其中有4个是纯女班、1个是男女生混合班,男生占本次调查总数的12.3%,基本符合我校08级新生男女比例。<br> 1.2 调查方法和内容<br> 调查方法:随堂发卷,当堂收卷,分班统计。共发放问卷273份,回收有效问卷255份,有效回收率93.4%。<br> 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资料”、“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计算机应用技能”、“对学习计算机课的态度”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项目。<br> <br> 2 调查结果与分析<br> <br>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br> 我校08级新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从表1中知道有67%是农村学生。超过一半农村学生家庭拥有电脑,到达53%,而城镇学生家庭拥有电脑达到80%。<br> 2班学生家庭拥有电脑的比例稍高达64%,最少的1班拥有比例接近60%。总体上看,各班家庭拥有的电脑数量大致相当。其中5班男生电脑拥有数只有56%,而女生电脑拥有数超过70%。调查中知道,男女学生中有55%以上学生有时上网吧,男生用电脑玩游戏的比例远超过女生,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学习与游戏的关系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见表1。<br> <br> 2.2 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统计<br> (1) 键盘指法和操作姿势<br> 学生中有70%左右的同学对键盘的分布较熟悉,认为自己指法操作和操作姿势正确的只有6%,有56%的学生自己觉得指法操作和操作姿势只是基本正确,有34%的还不正确,另外还有4%不会操作键盘,即没有学过计算机。见表2和表3。<br> <br> (2) 计算机应用技能<br> 从统计数据中知道,对于使用Word编辑文件、对internet的掌握情况、使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等应用软件,在“基本能按要求操作”层面以上的学生占35%左右,完全不会操作的有30%左右。怎样才能让操作熟练的那10%左右的学生有新知识可学
而不是“吃不饱”,又要让不会操作的学生“吃得了”而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是教学设计的关键。见表4。<br> <br> 调查发现,学生对Word的掌握程度较高,源于基础和该知识的直观性较好。但是在OFFICE组件中,EXCEL恰恰是最薄弱的部分,如何在教学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将重点放在EXCEL的教学上,是教学计划调整的关键。<br> 以上统计数据是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设计学习任务的重要依据。这些数据还为我们了解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切入角度,了解班级差异很有好处。<br> 2.3 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学习态度<br> 在调查学生学习态度的统计结果中,有近80%的学生希望多学,“不想学习”和“学不学无所谓”的总共只占4%,说明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求知欲望是很强烈的;有选择的学习者为18%,说明当代中学生很有思想,也有主见,这对教师设计教学计划,制定教学策略以及设置学习任务都有很大的挑战性。但是学生希望多学习并非完全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只有15%的学生其学习计算机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大部分是为了“学习和玩”,其中有16%是为了玩,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激发不愿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是教好计算机课不可忽视的环节。见表5。<br> <br> 调查中还知道,有95%的学生喜欢上网(见表6),即除了个别情况外,大部分学生喜欢上网。此外有9%的学生喜欢去网吧,存在有网瘾的可能。在学生中存在的厌学情绪,也必须引起各方的重视。<br> <br> 学生的学习态度大大影响学习的效果,如何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展教学活动,是计算机老师值得深思的内容。<br> <br> 3教学策略<br> <br> 分析学生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探索构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上好课,制定合理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同时由于计算机课时大幅度压缩,从90节改为72节,因此必须精心制定计算机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安排教学内容,以较少的课时达到教学目标。<br> <br> 3.1 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任务驱动和综合案例教学<br> 任务式教学法是一种信息技术学科性比较强的一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学习和探索能力。用不同层次的任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既为求知欲望强烈的学生提供深入学习的环境,施展才华的舞台,也能激发“不愿学习”和吸引“有选择学习”同学的兴趣。精心设计教学案例,仅仅说明操作的要点,让学生自己试着实现,然后根据他们的实习结果,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讲解。比如,学习WORD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