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开课单位 哲学系 课程编号 02330030
中文名称 逻辑导论 周学时 3
英文名称 An Introduction to Logic 学 分 3
授课对象 全校本科生
所属领域 C(哲学与心理学)
教师姓名 陈波 出生年月 1957.8 职称 教授
课程简介:
此课程试图教给学生关于逻辑学的一般观念,逻辑学发展到目前为止的大致的整体形象,一些最基本的逻辑技术和技巧,以及隐藏在逻辑技术背后的思想和精神。具体内容包括:
逻辑学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提供识别正确的(有效的)推理、论证与错误的(无效的)推理、论证的标准,并教会人们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识别、揭露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推理由命题组成,因此对命题的不同分析就导致对推理和论证的不同分析,并最终导致不同的逻辑理论。有三种不同的命题分析方法,于是也有三种基本的逻辑类型:命题逻辑、词项逻辑和谓词逻辑。其中,命题逻辑研究由联结词决定的复合命题的逻辑性质以及复合命题之间的推理关系;词项逻辑研究直言命题(性质命题)的逻辑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推理关系;谓词逻辑研究量化命题的逻辑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推理关系。这三种最基本的逻辑类型是此课程的讲授和学习重点。除此之外,本课程还要讲授归纳逻辑、非形式逻辑的基本内容。
本课程要求学生交四次期中作业,算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
教材:
陈波,《逻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书:
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1979
周礼全主编,《逻辑》,人民出版社,1994
吴家国主编,《普通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宋文坚主编,《逻辑学》,人民出版社,1998
宋文坚主编,《新逻辑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诸葛殷同等著,《形式逻辑原理》,人民出版社,1982
人大哲学系,《逻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汉密尔顿,《数理逻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王宪均,《数理逻辑引论》,北大出版社,1982
宋文淦,《符号逻辑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张尚水,《数理逻辑导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陈慕泽,《数理逻辑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任课教师简历:
陈波,1957年生,哲学博士。1984年底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任教,1992年调北京大学
哲学系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哲学学院主办的杂志《哲学
文献》(法国巴黎)中国编委(从2000年始),教育部逻辑学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和认知
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97—1998年应邀到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作访问研究;2001年,应邀到台
湾东吴大学哲学系讲学;2002-2003年,由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国家科学院、社会科学研
究理事会共同资助,作为CSCC Fellow(研究员)在美国迈阿密大学哲学系作访问研究。专
业领域为现代逻辑和分析哲学,其主要著作有:《逻辑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1990),
《蒯因》(台湾三民书局东大图书公司,1994),《冯•赖特》(台湾三民书局东大
图书公司,1998),《奎因哲学研究——从逻辑和语言的观点看》(三联书店“哈佛—燕京
学术丛书”,1998),《爱默生》(台湾三民书局东大图书公司,1999),《逻辑哲学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分析哲学——回顾与反省》(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1),《逻辑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逻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3)等。译著有:《哲学百年、新近哲学家》(主要译者,商务印书馆,1996)
,《知识之树》(译著,三联书店,2002),《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合译,人民出版
社,2001)等。在海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中文版发表5篇、英文版2篇。其著作和论文先后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0;二等奖,1992),“全国优秀青年读物奖”(一等奖,2003),“教育部人文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2)、“教育部优秀教材奖”(二等奖,2002)、“金岳霖
学术奖”三等奖(逻辑学类,1990;现代西方哲学类,1996)等多项奖励。
在教学方面,陈波先后讲授过逻辑学导论、逻辑哲学、西方逻辑史、蒯因哲学研究、哲学逻
辑专题等多门课程,获得过“北京大学优秀班主任奖”(1994)、“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
(1995)、 “北京大学安泰(项目)奖教金”(199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