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慈母情深父爱之舟和略读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些课文有的写了无私的母爱,有的写了深沉的父爱,还有的写了父母对孩子不同的爱的方式,展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点点滴滴,字里行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内容教学要点字词识写认识32个生字,会写28个字,会写40个词语。语言积累背诵有关勤俭节约的名言。阅读理解默读课文,能通过课文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能理解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了解巴迪父母对同一首诗不同评价的原因,能联系生
2、活实际,说出对两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通过交流,总结“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的方法。能联系课文,体会不同结尾的特点。想象画面,能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口头表达能选择恰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能尊重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积极回应。书面表达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写一封信,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能写出自己成长中新的认识和感受。18 慈母情深【教学目标】1. 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5个字,会写“长篇、连续” 等21个词语。2.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3.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4.能联系生活实际,
3、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教学重难点】1.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2.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了解20世纪60年代的时代背景,知道那时一元钱能买什么;认识文中提到的“收音机、棉胶鞋帮、缝纫机、毛票”等物品;搜集梁晓声的有关资料。【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5个字,会写“长篇、连续”等21个词语。2.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板块一 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第六单元导语页的图片)引导:同学
4、们,看到这幅图, 你想到了哪些词语?课件出示:舐犊情深 老牛舐犊 骨肉至亲 情深似海 血浓于水(2)导入:今天我们进入第六单元的学习,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舐犊情深。(课件出示单元导语)引读: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齐读)(课件出示阅读要素)引读: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齐读)2.板书课题:慈母情深。(“深”字用红色粉笔写)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3.描绘画面。(1)引导:看到“慈母”两个字,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母亲的形象?脑海里会浮现出哪些画面呢?预设一:我会想起孟郊的母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预设二:我会想起孟子的母亲“昔孟母,择邻处,子不
5、学,断机杼”。(2)过渡:那么作者笔下慈母情深的画面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走进慈母情深这篇课文。【设计意图】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所以课前通过看导语页,了解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给学生一个总体的印象。揭示课题环节,先读“慈母”,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再联系生活,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层层推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理解或读不准的字词标注出来。想一想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的一件什么事。2.检查预习,疏通字词。(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失魂落魄 辞退 颓败 忙碌 耽误 酷暑 噪声 压抑 震耳欲聋 脊背
6、 衣兜 权利 鼻子一酸 检查认读情况,注意:“辞、噪”都是平舌音。 易写错的字:“抑”右边是“卬”,不要写成“卯”;“酷、酸”左边都是“酉”,不是“西”;“脊”上面不是“火”。(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3)出示填空,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课件出示:起因:“我”一直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经过: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知道“我”是要钱买书后,母亲用她那皲裂的手将钱塞给了“我”,然后立刻又陷入忙碌状态。结果:“我”鼻子一酸,拿着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母亲数落了“我”一顿,但母亲又给“我”凑足钱买了青年近卫军。指名读文填空。
7、 随机指导重点词语的理解。预设一:理解“皲裂”,出示图片:课件出示:预设二:了解青年近卫军,它是20世纪60年代时曾风靡全国的小说,作者是苏联作家法捷耶夫。该小说讲述了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时期的英雄壮举。(4)师小结:我们可以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引导质疑:读了课文后,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预设:为什么仅仅只是“一元多钱”,“我”却认为是“这么多钱”?为什么“我”想要那本书想得失魂落魄,却不敢向母亲要钱买呢?为什么母亲会在那样的环境下工作呢?【设计意图】从本课学生易读错的字、易写错的字和多音字入手,检查预习情况,再以填空题的形式检测学生对本文
8、主要内容的掌握,巧妙渗透了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学法指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充分质疑,既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学而导,使课堂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使学生对后面的内容更感兴趣。板块三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回顾小结,引发期待。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知道了那样的年代、那样的家庭、那样的书价和“我”是那样渴望拥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满怀着对书的渴望,作者走进母亲工作的地方,他看到了怎样的工作环境和怎样的母亲?他又有着怎样的心情?我们下节课一起学习。2.布置作业,巩固练习。(1
9、)读写词语,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词的方法。(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第2课时【课时目标】1.默读课文,借助文字,想象场景,从细节中感受“慈母情深”。2.通过朗读和感悟,体会对比、反复的手法对塑造人物、表达情感的作用,并练习运用。3.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教学过程】板块一 忆旧引新,揭示目标师: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慈母情深,了解到“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满怀着对书的渴望,“我”来到了母亲工作的地方,找母亲要钱。这节课就让我们去感受这位母亲的慈爱之心和舐犊之爱吧。【设计意图】
10、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忆旧引新,再次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与本节课要落实的教学目标。语文要素板块二 走进场景,体会艰辛1.走进场景,了解母亲工作的地方。引导: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挣钱的那个地方。那是什么样的地方?课件出示: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2.仔细读这一段话,你觉得这里的工作环境怎么样?生自由读,谈体会。(小,吵,热)预设:厂房不足二
11、百平方米,与生活中的小型会议室、室内篮球场相比,这么小的空间里摆放着七八十台破缝纫机,还有七八十个女人和堆积如山的货物,我体会到厂房的狭小。3.课件播放音频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真切感受缝纫机转动时发出的那种震耳欲聋的声响。师:静静地聆听,这是什么声音?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将这个声音放大七八十倍,在这样的噪声下你有什么感受?师:什么样的描写让你们有这样的感受?聚焦这段文字,对于作者的写法,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我发现“七八十”这个词在这里反复出现了多次。4.调动体验,体会反复的写法,指导朗读。引导:狭小的空间,不能开窗,七八十只灯泡照射着,七八十个人身体散发的热量,“我”体会到酷热难挡的滋味。如果你
12、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会觉得怎么样?(难受,受不了,想逃离)可母亲却在这样的地方日复一日地工作,母亲怎么受得了?你知道母亲是怎么想的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辛苦,难挨)5.师小结:这就是慈母的心,这就是慈母的情。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场景越压抑,越闷热,越嘈杂,就越能体现“慈母情深”。【设计意图】运用多种方式体会课文内容包含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学习更有兴趣,又能调动多种情感体验。这个部分有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切感受厂房的狭小;播放音频、视频来直接冲击感官,感受环境的嘈杂;调动生活体验,感受狭小屋子里酷热难挡的痛苦。这样以多种形式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更直观、更真切地理解课文内容,
13、体会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板块三 走近母亲,感受深情语文要素1.关注细节,体会心情。课件出示: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妈”“妈”生默读思考:(1)从这里你读出了什么?预设:再次读出了空间的狭小,读出了这里很昏暗,白天都要开着灯,从一个“烤”字中再次读出了热,从“极其瘦弱”中读出了母亲的瘦弱(2)作者为什么要重复连写两声“妈”?仔细体会一下。(在那样拥挤、嘈杂的环境里,人人都戴着口罩,“我”很难一下子就找到自己的母亲,所以一开始喊“妈”不能完全确定那是母亲,语气中带有疑惑。)2.品读细节,感受形象。师:“我”看到的
14、母亲是怎样的?课件出示: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1)生反复轻声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从中读出了什么?(2)师引导分析:背直起来了,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背?(弯曲的背,僵硬的背,麻木的背)想象一下:以前母亲的背在“我”心里是怎样的?(挺拔的,笔直的)现在为什么这样了?(读“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脸?(疲惫的、粗糙的、苍老的脸)在“我”心里,母亲的脸应该是怎样的?(红润的,光洁的,白皙的)为什么会这样?(读“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母亲的眼睛望着“我”,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眼睛?(疲惫
15、的、无神的、布满血丝的眼睛)在“我”心里,母亲的眼睛应该是怎样的?(明亮的,有神的,清澈的)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读“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3)对比阅读。课件出示: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比较体会:把课文中三个“我的母亲”去掉前两个,比较着读一读,说说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体会?(感受到母亲的辛苦,心疼母亲,心里难受)(4)练习朗读:带着自己的情感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然后指名读一读,共同评议。(5)分角色读好“我”与母亲的对话。(课件出示对话)课件出示:“你来干什么?”“我”“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
16、活!”“我要钱”“要钱干什么?”“买书”“多少钱?”“一元五角就行”师:母子之间一问一答特别简短,读完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预设一:对话时“我”的犹豫和母亲的毫不迟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话中的省略号,表现出“我”说话时吞吞吐吐,犹犹豫豫;母亲恰恰相反,说话时简单干脆,因为她正在干活,没时间闲聊。预设二:“我”不忍心向母亲要钱,但买书的冲动又使“我”说出了口,看得出“我”内心对要钱这件事是有些迟疑和懊悔的。3.感受母爱的无私。引导:母亲在那样的环境里艰辛地工作,可听说“我”是要钱买书,而且是一大笔钱,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么说的?(1)出示课文片段。课件出示: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
17、皲裂的手指数着。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小声读片段,想一想:你从中读出了什么?(读出了母爱的伟大、无私,即使家境贫穷,母亲也十分支持“我”看书。) 关键词理解:“揉得皱皱的、皲裂、塞”等词语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这样写?(“揉得皱皱的”说明钱攒了很久,而且母亲工作忙碌没空整理;“皲裂”突出了母亲工作的劳累、艰辛;从“塞”字看得出母亲生怕“我”不要,硬塞给“我”。)体会情感:给了“我”钱买书后,母亲更要起早贪黑地工作,更要节衣缩食地生活。此时,如果是你,你会说些什么?带着感情再读一遍课文。(2)出示课文片段。课件出示:母亲说完,立刻又
18、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自由朗读,说说在写法上,你有什么发现。(用了四个“立刻”)换词理解:“立刻”可以换成什么近义词?(马上,迅速)你觉得把其中三个“立刻”换成意思相近的词行吗?为什么?(不能换,四个“立刻”连用更能体现出母亲动作的快,争分夺秒。)提问思考:母亲为什么要这样拼命,这样争分夺秒?你体会到了什么?(贫苦,艰辛)深情引导:为了“我们”兄妹能吃饱饭,能上得起学,母亲就是这样争分夺秒地操劳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工作着,这哪里是工作呀,这分明是在拼命啊!孩子们,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敬佩,对母亲的尊重,对母亲的
19、心疼,再来读一读。朗读体会: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出这种情感?(一个比一个读得快些,一口气读完)自由练读后,比赛朗读。【设计意图】抓住动词来理解重点语句也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母亲哪怕自己吃苦受累也支持“我”买书,快速塞钱给“我”,生怕“我”不接受,从中能感受到她深深的母爱。母亲给了钱后的一连串“立刻”,指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母亲动作的快速和争分夺秒,再次加深对母亲工作辛苦的感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那种深切无私的爱。板块四 感恩母爱,感悟成长1.回顾前文:看到母亲如此艰辛,如此操劳,却把要买书的钱不由分说地塞给了“我”,“我”是怎样想、怎样做的?课件出示: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
20、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1)读中体会: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说一说作者此时心情是怎样的。(难过,心疼)(2)想象体验:“我”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应该怎么做?(懂得体谅、懂得心疼、懂得照顾母亲)所以这一次的钱“我”拿来买了一听水果罐头,但是遭到了母亲的数落,母亲最后又给“我”凑足了买书的钱。(3)理解句义:为什么说“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预设:因为这钱来得太不容易了,这是母亲对“我”的期望和支持,“我”买书已经不再单纯是对读书的渴望,更是对母亲的感恩和责任。引导: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2.那天,梁晓声在文中结
21、尾说(出示课件)课件出示:那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个大人了。那天,我用这笔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那天,母亲数落了我,然后又给我凑足了书钱。而我再不敢辜负母亲,于是那天,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后来,中国文坛便多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梁晓声。3.出示作者简介。课件出示:梁晓声,生于1949年,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获全国中篇小说奖。4.出示相关资料。课件出示: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也就在那一天以后,我再也没
22、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零花钱,也就在那一年后,我有了几十本长篇小说。这,都是我自己挣钱买的。这是一个母亲给予一个儿子的力量。后来,我终于成了大作家。选自梁晓声的母亲5.推荐阅读梁晓声的母亲,将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记录下来。【设计意图】适时适量的资料穿插会对理解课文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这一板块出示作者简介与母亲的选段,能让学生更容易读懂作者最想表达的心声,懂得教材选用此文最大的教育意义。板块五 升华情感,读中学写1.拓展诗文,升华情感。(课件出示:可怜天下父母心)(1)孟子回想起孟母当初不惜三迁,为儿择邻处的事,鼻子一酸。(2)孟郊看到“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这种“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情令他鼻子一酸。(
23、3)张炜月第一次抱母亲,发现抢着干重活累活的母亲居然这么轻,这种一生任劳任怨的爱,令他鼻子一酸2.链接生活,读后练写。课件出示: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运用场景描写、细节描写,把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记录下来吧!【设计意图】读中学写,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的经历,既能使学生深入体会“慈母情深”,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设计时,我紧扣单元重点,注重引导学生梳理场景和细节描写,感受母爱的深沉与伟大。具体操作如下:1.以读促悟,尊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读中去品味语言的精妙,让学生在读中去挖掘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如对描写环境恶
24、劣这一部分反复品读,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感受母亲工作的艰辛。让学生反复品读描写母亲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母爱的无私,从而激发对母亲的热爱、感激和崇敬之情。2.在体会“慈母情深”时,我着重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讨论、交流,体会母亲挣钱的艰辛,从中感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同时,作者由母亲的爱而感到深深的责任,他对母亲有心疼、有敬重、有感恩、有责任,由爱而懂得回馈,知道感恩,这样以句带篇,以点带面,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3.资料的适时补充与穿插,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上也有帮助,可以填补文字的空白,对课文情感的挖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由学习到运用。由作者“鼻子一酸”
25、的经历,联想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并写一写,这样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真正达到“教材只是个例子”的辐射作用。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练题】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 看拼音写词语。 bng t xin m ln du tu c ho hn chu xi xio hu fn zh jio jin chn dng 二、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1.球员将冠(gun gun)军奖杯上的皇冠(gun gun)取下来,给主教练戴上。2.听说哥哥常常工作到三更(gng gng)半夜,妈妈更(gng gng)加心疼了。
26、3.看到树上果实累(li li)累,农民伯伯觉得一切劳累(li li)都是值得的。4.侵略者想采取强(qing qing)硬手段来强(qing qing)逼民众离开村落。三、 比一比,再组词。箭(_)筒(_)鸵(_)枚(_)剪(_)简(_)驼(_)牧(_)四、 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写一写。(_)开(_)笑(_)家(_)业(_)(_)不足乌云(_)(_) (_)(_)大雨 (_)丽(_)皇1.一五一十(ABAC式的词):_2.怒气冲冲(ABCC式的词):_五、 选词填空。争论 讨论 辩论1.在小组(_)中,我们为了一个问题, (_)得不可开交。2.老师说,请同学们课后再查相关资料,下周专门召开一个
27、(_)会。静寂 沉寂3.水面上渐渐(_),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4.(_)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六、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侯,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缩写句子)_2昨天是我的眼晴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改为双重否定句)_3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改为转述句)_4“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掀刃儿上找到了。”我们还可以在哪里找到月亮?仿照上面续写一句。_5仿照下面示例,把句子写得具体形象。示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
28、里飞去。朝阳喷薄而出。_七、 按课文内容填空。1.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到、_到、_到。句中“尝”的解释:曾经;尝试。应选(_)。“谓”的解释:称谓;说。应选(_)。2.圆明园在_,是一座_。它由_、_和_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3.春天最美是_;夏天最美是_;秋天最美是_;冬天最美是_。八、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
29、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只听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洪水涌了出来,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1文段中画“ ”的句子是对海力布的 _的描写,表现了海力布_的品质。2用“”画出与小白蛇说的话相照应的语句。3文段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你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什么?为什么?_4人们为什么
30、要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_5许多年后,躲过灾难的乡亲们再次回到家乡,看到海力布变成的石头,他们会怎么向自已的子孙介绍海力布呢?发挥想象写一写。_九、 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鲸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一百六十吨重。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八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鲸生活在海洋里,因为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
31、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鲸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有的一顿就可以吃两吨多。齿鲸主要以乌贼、鱼类为食,有的还能捕食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撕咬,很快就吃掉了。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
32、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鲸每隔一段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能判断出鲸的种类和大小。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它们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 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这些特征也说明鲸是哺乳
33、动物。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六米多长,一两吨重,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有的甚至能活近一百年。1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_2文章第一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_3用鲸的一条舌头和十几头大肥猪比,有什么好处呢?_4鲸叫鲸鱼而不是鱼,它是_,靠_呼吸。请用波浪线画出描写鲸呼气时的情景的句子。5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这句话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你会仿写一句吗?_十、 习作展示。A题目:我爱汉字要求:记叙自己学习汉字的经历,从而表达自己对汉字的认识,学习汉字的体会,表达对汉字的热爱及学
34、好汉字的决心。B题目:学习汉字的故事要求:记叙自己学习汉字中印象深刻的故事,从而表达自己对汉字的热爱。_参考答案1、崩塌 羡慕 懒惰 推辞 浩瀚 酬谢 销毁 繁殖 矫健 颤动2、gun gun gng gng li li qing qing3、火箭 笔筒 鸵鸟 一枚 剪刀 简单 骆驼 放牧4、眉 眼 成 立 美 中 密 布 倾 盆 富 堂 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 无法无天 千里迢迢 小心翼翼 风度翩翩 5、讨论 争论 辩论 沉寂 静寂6、我看榕树。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不得不说是鸟的天堂啊! 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让我们快出去寻月。 我们还在露珠儿上、路边的玻璃片上、小花狗的
35、眼睛里找到了。 一轮红日,洒着万丈金光,从东方的地平线上跳了出来。7、心 眼 口 北京西北郊 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 万春园 长春园 黎明 夜晚 黄昏 早晨8、1心理 舍己为人 2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3海力布能听懂鸟儿的议论。因为现实中人是不可能听懂鸟儿的语言的。4因为海力布舍弃自己的生命拯救了大家。5孩子们,这就是我们的英雄海力布,当初就是他在危急关头牺牲自己救了我们大家的性命。我们要世世代代记住他的恩情。9、1介绍了鲸很庞大的特点。2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3能让我们非常形象地感受到鲸的身体又大又重。4哺乳动物 肺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
36、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5打比方 松鼠的尾巴张开时像降落伞。10、例文:我爱汉字中国的语文汉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是炎黄子孙,我爱中国的汉字。在汉字中有一种既像画又像字的字就是象形汉字。比如“火”甲骨文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山”甲骨文就像耸立的山峰,“日”甲骨文就像又大又圆的太阳,“月”甲骨文就像弯弯的黄黄的月亮,“鱼”甲骨文就像自由自在的小鱼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有古色古香的隶书,有行如流水的草书,有端庄的楷书,还有既漂亮好看又流畅的行书。每当我看见“月亮”的“月”时,我就会想到月亮上的月宫里有孤独的嫦娥和雪白的玉兔在捣药,还有吴刚在慢慢地砍桂树,还有“天狗吃月”这一个故事。每当我看到“日月”的“日”时,我就会想到,每到炎热的夏天,人钻进空调屋不肯出来,狗热的直吐舌头,知了不停的叫:“知了知了知了。”仿佛在说“热死了,热死了。”每当我看见“汉堡”这两个字时,我就会想到有鸡腿汉堡,有鸡柳汉堡,还有蟹肉汉堡各种各样的汉堡香味扑鼻,使我垂涎三尺。每当我看见“田地”的“田”时,我就会想到,夏天,田里一望无际的碧绿,秋天,田里一望无际的金黄中国的文字真是博大精深,我爱你!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