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终极知识体系
研究对象:质点的机械振动及其传播方式。
1、 机械振动:质点在回复力作用下往复运动。条件是:①受到回复力的作用;②阻力足够小。2个条件必须同时成立。
2、 本章理想化模型:作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单摆。
3、 简谐振动是最简单的振动形式。
4、 (从位移角度)简谐振动: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随时间作正弦或余弦的周期性变化的振动。
5、 (从力的角度)简谐振动:质点所受回复力总与位移方向相反且满足以下关系: F=—Kx (简谐振动的位移是指从平衡位置指向质点所在位置,回复力方向总指向平衡位置,K是比例系数、未必与劲度系数相等)。
6、 描述简谐振动的物理量:周期、频率、振幅。具体关系:振幅与周期、频率无关,周期与频率互为倒数,T=2兀根号下(m/k),其中,k是弹簧劲度系数??。
7、 S-T、V-T、A-T是解决简谐振动的法宝。
8、 当弹簧振子处于简谐振动中,机械能始终为初始值(即:机械能守恒),动能、势能相互转化。
9、 简谐振动的图象:正弦(余弦实质是正弦的平移)。
10、 初相:振动的振动步调。即:fine(译音)[初相相同,说明2个振动的步调一致]
11、 角速度是指参考圆上角速度。
12、 相位:角速度*时间+初相
13、 相位差:相位之差(是研究2个振动谁滞后的标准)
14、 单摆周期公式:T=2兀根号下(L/g),L为摆长(摆线长+球半径)。单摆所受回复力是重力沿切线分力或重力及拉力的合力。秒摆:周期为2秒的单摆。
15、 受迫振动……频率相同时发生共振……;阻尼振动…………;无阻尼振动…………。
16、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式:机械波。
17、 机械波的形成条件:①机械振动;②介质。有机械振动不一定有机械波;有机械波一定有机械振动。
18、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把质点互相带动形成机械波。
19、 波的分类:横波和纵波。
20、 横波: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的波。(波峰、波谷)
21、 纵波: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于同一直线的波。(密部、疏部)
22、 机械波是带动质点,质点原地振动,离波源越远,起振越滞后,全部质点起振完成后,振动步调全部一致。
23、 波速、波长及频率之间的关系式:v=入f(波速由介质决定、频率由波源决定、波长由介质及波源共同决定)
24、 透过波动图判断各质点振动方向的方法:将波动图象沿传播方向稍微平移即可判断。
25、 振动图相当于独自跳舞,波动图相当于集体跳舞。-----振动图是不同时刻、同一质点;波动图是同一时刻、不同质点。
26、 波动图的题目特点:多解性:(1)周期性;(2)传播方向;(3)波长不定。
27、 惠更斯原理-----------可证明折射定律:在波前(即波阵面)某点可发射子波,形成新的波阵面。
28、 波的反射、折射(频率一定不变)、衍射及干涉及多普勒效应均是波的特性或行为。
29、 多普勒效应:(((
(以声波的传播、人的走动为研究对象推广到各类波及各类物体的移动)
30、有条不紊地做题,最终答案一定会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