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
《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教学设计
楚雄市北城小学 丁平忠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所以,这节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并逐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的过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的数量关系。
2、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符号感。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四)说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练习题
二、说教法和学法
动手实践
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动手实践,独立探索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四)归纳小结,拓展新知
四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引入。
我设计了这样的引入:
豆豆总是瞒怨自己的妈妈不给自己买新衣服,她只有两套衣服,这样穿几天,那样穿几天(出示图片),而邻居家的红红好像每天穿的都不一样。
周一:(出示图片)
周二:(出示图片)
周三:(出示图片)
周四:(出示图片)
看上去多漂亮呀!是真的红红的衣服比豆豆的多吗?学生带着这问题便会议论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最后发现红红的衣服并不比豆豆的多,而是衣服搭配不同而已。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这项内容是整节课的重点部分,为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在解决问题中“悟”。我设计了两个环节进行:
(一)服装搭配,感知了组合。
现在如果你有这样的五件衣服,(课件出示)如果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算一种穿法,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呢?
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探讨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练习一:课后第一题早餐搭配问题,连一连,有几种搭配的方法?
我主要安排了三个步骤,先是学生先独立思考,尝试解决;然后是展示交流,相互补充;最后是比较概括:服饰搭配与早餐搭配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练习二:买一个5角拼音本,可以怎样付钱?
(二)数学游戏、感知排列
出示彩票图问:知道这是在干什么吗?你抽过吗?现在老师这有个抽奖的机会,要不要试试。
先告诉学生那个幸运号码是一个三位数,让他们来猜猜,然后给学生一个提示:幸运号码就是从7、3、9这3个数中选出两个数组成的三位数中的其中一个。这时学生肯定都希望自己能中奖,于是我就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出这些由7、3、9组成的可能的哪些三位数,并给学生提出一个要求,总结怎样写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最后再从这些数中选出一个自己认为能中奖号码,这时就会激发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情感,可能有的学生会因没得到奖而失落,所以我预设了关注没有中奖学生的情感,及时给予鼓励。鼓励巧妙的买奖方法及合作的重要。这样的设计符合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体验出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拓展延伸、感知排列。
即使能够中奖,我们的爸爸、妈妈也不会希望我们去买的,还是让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吧。(出示题)
“读、好、书”一共有几种读法,先写出来,再选适当的位置填空。
妈妈为了让我把( ),特意让我每周六到图书馆( )。上周六,我借了几本( ),图书馆的阿姨对我说:“你现在正是( )的时候,这几本( ),利用业余时间( )。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简单排列
3种点心 2种饮料
3×2=6(种)
饮料的种数×点心的种数=搭配的种数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