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狗包弟》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选的是写人记事的散文,除《记念刘和珍君》外其他课文都是第一次入选高中课本,而《小狗包弟》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在于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性扭曲的状况,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深刻的反省和自我拷问的力量。巴金为我们展示出一个正直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拷问,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二、说学生:
学生对散文样式已比较熟悉,情节的把握不是难事;但学生对文革这段特殊历史缺乏了解,因此不会做深入的思考,自我意识较强的学生同时普遍缺乏反省意识,但已经初步具备判断分析能力的学生若能被事实真相震撼,反省意识定会被唤醒,理性思维定会被激活。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分析理解巴金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文章情节结构,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及记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巨大伤害。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领悟作家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反省意识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五、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连狗都难以幸免。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同时也让人看到一位知名作家,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这些思想价值学生未必都能想到。所以,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强调预习。
2、从学情出发,循序渐进合理科学的分解重难点。
3、安排三步骤阅读即:学习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
六、说学法
为了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查阅资料自主学习法和迁移法进行学习。
七、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八、课时设置
两课时
九、、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首先说课前准备。(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一些有关“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资料,从而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教师课前把搜集的有关文革的“图片”、文字材料以及课文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
其次说课堂教学。
导入:
教师以戏说的语气讲述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中的一个荒唐故事(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故事大王似的语文教师因为讲述胆略过人机警智谋的毛主席浏阳遇险水沟藏身而被人划为歪曲毛主席伟大形象的右派而被判刑8年)后设问:这是真的吗?
导入语设计:(或许你们不敢置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这是事实,而且事实甚至比这个更残酷、更荒唐,这就是“文革”。)后让学生交流再打开课件与学生一起了解这段历史。(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就通过文革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由此转入第二环节。
整体把握:走近一个忏悔的灵魂
(一)把握情节学生快速默读然后复述情节
1、阅读前提示: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看情节是怎样围绕小狗包弟展开的?
2、学生浏览文本归纳情节然后复述情节
3、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后概括补充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引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包弟来历)
发展(在家七年,与包弟相处很好) 结局(痛别包弟)
(二)情感把握
1.师导:该篇叙写了一个凄婉的故事,也流泻了一段复杂的心理历程,溶入了作者的悲欢怨恨之情。让我们紧贴作者的心,仔细品读感受作者的情感。
2.学生品文体验作品感情然后各抒己见
3.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形成板书:(多媒体显示)
伤感(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第二课时:探究文旨、品味语言
(一)探究、讨论、交流:(设置问题,解决教学重难点)
1、包弟讨人喜欢,作者却不得不将它送走,为什么?
2、送走包弟后,作者为什么先是感觉轻松,随后觉得沉重?
3、“您的小狗怎样?”这句话反复出现,有什么用意?
4、“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如何理解?
5、文章开头一段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除了引起下文我与小狗包弟的故事外,还有什么作用?
6、文章结尾写“花园应经称为垃圾场”有什么作用。
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结合材料发表看法并明确:本文是作者发之心底的语言,不仅仅是歉意,更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忏悔!是对生命的尊重,是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反省历史的呼号。而结尾处更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拷问,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二)“认识你自己”——忏悔意识与我
引导学生正视和反省成长过程中曾犯的错误。
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在周记中谈反省忏悔后的感受。
(三)课堂总结:
1、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
2、巴金是中国的文学大师,他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一生坦荡的高贵人品,向世人证明了真诚的伟大,以及天才的光芒,他的名字必将与鲁迅等人一样,长留青史,像北斗一样在天空闪烁!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并学习这位老人的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严于解剖自己灵魂的勇气,铸造一种坦诚真实的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