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SPCTI/CS 0416 1601 第7页共7页
调 试 措 施
调 试 项 目 名 称
编号: SPCTI / CS 0416 16 01
第 1 页 共7页
宁海发电厂
补给水处理系统调试措施
1. 设备概况、规范、特性参数
宁海发电厂化学补给水除盐系统的水源取自杨梅岭水库,补给水系统由
活性炭过滤器和一级、二级除盐系统组成,设计出力为135~175m3/h,共三系列。
1.1 除盐系统制水流程
预处理来水→活性炭过滤器→阳离子交换器→大气式除二氧化碳器
→阴离子交换器→混合床离子交换器→除盐水箱→除盐水泵→主厂房
1.2除盐系统运行及再生方式
1.2.1活性炭过滤器和一级除盐系统为单元制运行,三台二级除盐混合离子交换器为母管式连接。
1.2.2 一级除盐设备中阳离子交换器和阴离子交换器再生方式均为逆流体内再生。混合离子交换器再生方式为体内再生。
1.2.3再生的酸碱由计量箱计量,以喷射器方式运行。
1.3系统运行水质
1.3.1除盐系统进水为净水系统出水。
1.3.2除盐系统出水水质标准
活性炭过滤器: 浊度≤1mg/L
阳离子交换器出水:Na≤300 ppb
阴离子交换器出水:DD≤10us/cm (25℃)
SiO2≤100 ppb
混合床离子交换器出水:(1) DD≤0.2 us/cm (25℃)
SiO2≤20 ppb (国家标准)
(2) DD≤0.15us/cm (25℃)
SiO2≤10ppb (设计标准)
1.3.3. 设备规范
序号
设备名称
参数
数量
1
反洗水泵
110~200m3/h
2台
2
活性炭过滤器
φ3000 h2500
6台
3
阳离子交换器
φ2800 H2000+200
3台
4
除二氧化碳器
φ2000 H2400
3台
5
中间水箱
V16 φ3200
3台
6
中间水泵
P0.47~0.39Mpa Q105~187 m3/h
3台
7
阴离子交换器
φ3000 H2700+300
3台
8
混合床离子交换器
φ2000 H600/1200
3台
9
除盐水箱
V3000 φ18000
2台
10
再生水箱
V8 00 φ10000
1台
11
除盐水泵
P0.47~0.39Mpa Q105~187 m3/h
3台
12
再生水泵
P0.45~0.37Mpa Q28 ~56 m3/h
2台
13
酸碱再生系统
1 套
14
压缩空气系统
1套
2. 调试目的
补给水系统经过调试使其运行出力和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同时经过调试使设备得到较理想的运行工况。
3. 调试组织机构和分工
3.1 上海电建调试所负责编写措施及措施实施指导和编写技术总结。
3.2 业主方负责系统设备CRT上的操作和取样分析。
3.3 水电十二局 负责系统设备的检修、设备缺陷消除及就地操作。
3.4监理:负责组织人员对调试措施的审核和调试过程及质量的监督。
4 调试前必须具备的条件
4.1设备及系统安装结束,安装记录及技术资料以文件包形式完成。
4.2 全系统检查并与图纸对照无差错。
4.3 设备的内部零件安装及管道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各箱、槽、容器、管道等清理干净并经冲洗及水压试验合格。 酸碱贮槽灌水试验合格。
4.4衬胶设备经电火花试验合格。
4.5 动力、照明等电源均已受电,具备投运条件。
4.6 压缩空气系统能正常工作。
4.7各种阀门动作正常。
4.8 净水系统能投入运行。
4.9 废水系统能投入运行,中和池防腐工作结束并验收合格,液下泵具备投运条件。
4.10 各泵试转结束并验收合格,确认转动机械润滑油位正常。
4.11 测量仪表系统能正常工作(流量、压力、温度、液位、导电度、PH、SiO2等)。
4.12 遥控装置动作正常(电源开关、电磁阀、气动阀等)。
4.13具备程控操作条件。
4.14 各类离子交换树脂,制造厂提供质保书,电厂提供验收报告。
4.15 再生用的酸、碱,制造厂提供质保书,电厂验收、采样分析并储存量充足。
4.16 近期原水已经“水质全分析”。
4.17 调试用的仪器已校对无误,并能正确使用。
4.18调试用的玻璃器皿、试剂均已备足。
4.19运行人员熟悉系统及操作规程,各自分工明确。
4.20 照明、通信设备应满足现场工作需要,地坪、通道、排水沟畅通。
4.21树脂预处理用的酸、碱喷射器进口管道接交叉临时管道已接好,并有阀门隔绝。
4.22在线分析仪表安装、校验结束,具备投运条件。
4.23加树脂的器具和人员准备就绪。
4.24除盐系统运行规程编制并出版,运行报表等生产准备工作就绪。
5.调试项目及工艺
5.1 活性炭的调试
5.1.1 按设计要求加入活性炭并浸泡24小时。
5.1.2 开启活性炭进水门、底部排水门、启动清水泵冲洗活性炭过滤器至出水清。
5.1.3当活性炭过滤器运行6~10天后,放水至活性炭上部200mm,开启过滤器空气门、进气门进行空气擦洗10分钟,关闭空气门、进气门,静止10分钟,开启活性炭反洗进水门、上部排水门、启动反洗水泵(流量由小到大,以不跑大颗粒活性炭为极限)冲洗活性炭过滤器至出水清。开启活性炭进水门、底部排水门、启动清水泵冲洗活性炭过滤器至出水清。反复进行空气擦洗和反洗、正洗,至出水浊度≤1mg/L。
5.2 树脂的预处理和再生。
5.2.1按设计要求在阳离子交换器内装入阳树脂。
5.2.2开启阳床进酸门、中排门、稀释水门、再生泵进、出口门、启动再生泵,开启酸计量箱出口门用5~8%HCL注入阳离子交换器,当中排出水酸度大于1%时,关闭中排门、开启反排门让酸液浸没树脂,停再生泵、关闭所有阀门,开空气门,将树脂浸泡4—24小时以上,投运活性炭过滤器,开启阳床进水门、底排门冲洗阳床至出水呈中性,并制水冲洗再生水箱至硬度≈0,储水100吨以供第一次再生用。
5.2.3在阴离子交换器装入阴树脂。
5.2.4开启阴床进碱门、中排门、稀释水门、再生泵进、出口门、启动再生泵,开启酸计量箱出口门,通过临时管用5~8%HCL注入阴离子交换器,当中排出水酸度大于1%时,关闭中排门、开启反排门让酸液浸没树脂,停再生泵、关闭所有阀门,开空气门,将树脂浸泡4—24小时以上,投运活性炭过滤器、阳床,开启阴床进水门、底排门、中间水泵进、出口门、启动中间水泵冲洗阴床至出水呈中性。
5.2.5对阳塔进行双倍剂量酸再生,并冲洗合格。(再生工艺见下表一1,操作步骤参考电厂运行规程)
5.2.6开启阴床进碱门、中排门、稀释水门、再生泵进、出口门、启动再生泵,开启碱计量箱出口门,用4%NaOH注入阴离子交换器,当中排出水碱度大于1%时,关闭中排门、开启反排门让碱液浸没树脂,停再生泵、关闭所有阀门,开空气门,将树脂浸泡4—24小时以上,投运活性炭过滤器、阳床,开启阴床进水门、底排门、中间水泵进、出口门、启动中间水泵冲洗阴床至出水呈中性。并冲洗再生水箱至PH6~7.5、H=0。
5.2.7阴交换器进行双倍剂量碱再生,(再生工艺见下表一2,再生步骤参考电厂运行规程)并冲洗合格。冲洗除盐水箱至DD≤10us/cm。
5.2.8混床中阳、阴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方法同上述,第一次再生HCL、NaOH为双倍剂量(再生工艺见下表一3,再生步骤参考电厂运行规程),并冲洗合格,制水。
5.2.9根据上述出水结果,决定是否要继续进行处理。
5.3 运行工况和再生工况的调整
5.3.1 交换器运行操作步骤按设计院提供的程控步序图的操作步序进行。
试运行其间测试及监督项目为:
各压力容器的运行流量、进出口压差
活性炭: 出水: 浊度
阳离子交换器:进水: 碱度 硬度
出水: 酸度 Na
阴离子交换器:出水: SiO2 DD
混合床交换器:出水: DD SiO2
5.3.2运行周期调试
5.3.2.1记录各交换器压差、出水水质、出水量等工况。
5.3.2.2 按设计流量150m3/h运行。
5.3.2.3根据出水水质、制水量、运行压差等因素,以得出合理的一级、二级除盐系统的运行周期。
5.3.3再生工艺及其调整
5.3.3.1阳离子交换器再生工艺 表一1
参 数
步骤
流 量
t/h
浓 度
%
时 间
min
备 注
1. 小正洗
100
10
2放水
至中排无水
3压缩空气顶压
2
0.02~0.05MPa
4. 预喷射
16
1
5. 进酸
17.5
4%
40×2
6. 置换
17.5
30
7. 小正洗
150
10
8. 正洗
150
至出水合格
备注:×2为双倍剂量
5.3.3.2阴离子交换器再生工艺 表一2
参 数
步骤
流 量
t/h
浓 度
%
时 间
min
备 注
1. 小正洗
100
10
2.放水
至中排无水
3.压缩空气顶压
2
0.02~0.05Mpa
4.预喷射
27
1
5 .进碱
28.3
3%
40×2
6. 置换
28.3
30
7. 小正洗
150
10
8. 正洗
150
至出水合格
备注:×2为双倍剂量。
5.3.3.3混合离子交换器再生工艺 表一3
参 数
步骤
流 量
t/h
浓 度
%
时 间
min
备 注
1. 正洗
150
10
2. 反洗分层
流量根据分层情况调节
3. 预喷射
13.8/13.8
1
碱流量/酸流量
4. 进酸碱
15/15
4/4
碱40×2
酸40×2
5. 置换
15/15
至中排DD 50us/cm
6. 正洗
150
至DD<5us/cm
7. 放水
至树脂界面上部20mm
8. 混脂
10
9. 正洗
150
至出水合格
备注:×2为双倍剂量。
5.3.3.4 以树脂第一次再生工艺及剂量为基础,在以后的再生过程中根据交换器运行情况调整酸碱剂量、改变再生剂浓度和改变再生时间,以求得合理的再生工艺。
6. 质量验收标准
根据《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4部分:电厂化学》,《火电施工质量及评定标准》第十一篇(调整试运)规定,设计院设计说明书对补给水系统进行评定验收。
阳床出水:酸度 稳定
钠 ≤300ppb
阴床出水:导电度 ≤10μs/cm
SiO2 ≤100ppb
混床出水:导电度 ≤0.3~0.2μs/cm
SiO2 ≤20ppb
7. 安全和环保控制措施
7.1 调试现场道路通畅、照明充足。
7.2 酸碱系统操作人员应穿耐酸碱工作服并戴好防护面具。
7.3 酸碱系统附近应有淋浴装置,并具备投运条件。
7.4 调试现场应备有硼酸、苏打水等急救药品。
7.5 再生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合格后再排放。
7.6 参加调试人员应认真学习《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熟悉安全技术措施和停、送电联系制度等。
7.7 照明及通讯设备应能满足现场需要。
7.8 酸雾吸收器已投用。
7.9 调试有关单位应设安全员检查日常安全工作。
7.10 调试现场消防设施完善。
7.11 调试现场安全保卫制度已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