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砂岩分类三角图的规范化编辑加工探讨
黄鹂
长江大学期刊社
摘要 针对科技论文中砂岩分类三角图端元名称及表示形式多样,坐标轴上刻度线形式、刻度标值表示形式多样,坐标轴标值摆放位置、标目/单位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不统一以及图题笼统等问题,提出了规范编辑加工的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认为编辑人员在图件加工过程中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按照编辑规范引导作者提供符合要求的图件。
关键词 砂岩 分类三角图 图题 编辑规范
Discussion about Standardized Editing the Triangle Diagram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Reservoir Sandstones
HUANG Li
(Periodical Press, Yangtze University)
In order to solve the following problems in sci-technical papers: the multiple forms of end member name and it’s expression, the various kind of expression of axis scale line and scale marked value, the axis marked value placed different position, heading / unit not consistent with axis positional, and figure name general, et al, standardized editing processing method is proposed, and application examples are give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editorial staff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during processing of maps, guide the author to supply the maps of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dit standardization.
Key words: sandstone; triangle diagram of classification; figure name; edit standardization
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带有用于进行砂岩分类的三角图(即砂岩分类三角图,以下简称“三角图”)的稿件,通常的方式是作者提供什么样的三角图,期刊基本上就采用什么样的三角图,这样就造成各家期刊各自按照自己的方式对三角图进行编辑加工。即使是同一种期刊,不同的编辑人员加工出来的三角图也有不同。为了使三角图的编辑加工有规范可循,笔者对目前三角图编辑加工中存在的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规范化的三角图编辑加工形式,并通过实例进行了具体说明。
1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1.1端元
(1)存在问题 端元名称及表示形式多样。例如:①Q/%,F%,R%;②Q(%),F(%),R(%);③Q,F,R;④w(Q)/%, w(F)/%,w(R)/% ;⑤石英/%,长石/%,岩屑/%;⑥石英(%),长石(%),岩屑(%); ⑦石英,长石,岩屑;⑧石英含量/%,长石含量/%,岩屑含量/%;⑨未标注端元名称。
(2)解决办法 岩石中的矿物含量是根据薄片中各种矿物的面积进行估算,以总面积为100,各组成矿物点总面积的比例,并由此外延至体积份额[1],因此各端元的含量应该是体积分数,以φ(Q)/%, φ(F)/%,φ(R)/%表示。φ是国际上通用的体积分数的符号。Q,F,R分别表示石英、长石和岩屑,应在文章中第一次出现的位置处注明。
1.2坐标轴
(1)存在问题
1)坐标轴上的刻度线形式多样。例如:①无刻度线;②刻度线向内垂直于三角形的三条边;③刻度线向外垂直于三角形的三条边;④开口向着三角形内部的V字形刻度线;⑤开口向着三角形外部的V字形刻度线。
2)坐标轴刻度标值表示形式多样。例如:①用百分数表示;②用带百分号的数值表示;③用整数表示;④用小数表示;⑤没有标值。
3)坐标轴标值的摆放位置不统一。例如:①标值水平摆放;②标值垂直于坐标轴摆放。
4)标目/单位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不统一。例如:①标目/单位置于三角形三个顶点处;②标目/单位平行于三角形的三条边。
(2)解决办法
1)坐标轴上的刻度线的画法建议如下:为了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各投点的取值,三个坐标轴(即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刻度线采用背向三角形中心的方式,画在三角形的外面[2]。如图1所示,① QF轴为F端元取值轴,其上的刻度线为过QF轴做三角形顶点F对应的边QR的平行线,QF轴上0、25、50、75、100对应的刻度线均与边QR平行。② FR为R端元取值轴,其上的刻度线为过FR轴做三角形顶点R对应的边QF的平行线,FR轴上0、25、50、75、100对应的刻度线均与边QF平行。③ RQ为Q端元取值轴,其上的刻度线为过RQ轴做三角形顶点Q对应的边FR的平行线,RQ轴上0、25、50、75、100对应的刻度线均与边FR平行。同理可以画出刻度值按顺时针方向增大的三角图的刻度线,如图2所示。采用这种刻度线,可以方便地读出图1中A点处砂岩的组成是:φ(Q)=25%,φ(F)=50%,φ(R)=25%。
2)坐标轴刻度标值建议采用百分数形式表示,标值与刻度线对齐。
3)坐标轴标值采用水平方式摆放,以便与读者的阅读习惯相符。
4)三角图的标目/单位已置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故三角形三条边所代表的坐标轴不再用标目/单位进行标识。
1.3图题
(1)存在问题 图题笼统,表述方式多样,还存在地层单位重叠使用的问题[3]。例如:白云凹陷砂岩组分图;延长组砂岩成分分类三角图;山西组二段一下石盒子组八段砂岩成分三角图;惠民凹陷孔店组砂岩分类图;华庆地区长6碎屑组分三角图;须家河组岩石类型三角图;八道湾组储层岩石成分三角图;克拉玛依油田四2区齐古组储层碎屑组分三角图;松辽盆地D区白恶系储集层砂岩碎屑成分图;神木气田太原组砂岩类型三角图;民丰洼陷沙三段岩石组分三角图。
(2)解决办法 图题应该清楚地表明是对哪个区块哪个砂岩地层进行的分类,还要避免地层单位的重叠使用,同时要清楚地表明图的性质——砂岩分类三角图。有了这种图题名称的规范统一,还可提高检索效率。因此可将上面所举实例修改如下: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凹陷砂岩分类三角图;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砂岩分类三角图;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山西组二段—下石盒子组八段砂岩分类三角图;惠民凹陷孔店组砂岩分类三角图;华庆地区长6储层砂岩分类三角图;川东北须家河组砂岩分类三角图;白家海凸起—阜北斜坡八道湾组砂岩分类三角图;克拉玛依油田四2区齐古组砂岩分类三角图;松辽盆地D区白恶系砂岩分类三角图;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气田太原组砂岩分类三角图;民丰洼陷沙河街组三段砂岩分类三角图。
1.4其他
(1) 存在问题 对于分区三角图,各分区的标注形式不一。例如:①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②用罗马数字标注;③ 用汉字标注;④不标注。
(2)解决办法 对于分区三角图,各分区必须进行标注,建议采用罗马数字,以便与坐标刻度数字所用的阿拉伯数字区别开来。罗马数字放在各分区的空白处,不要与投点相互重叠,同时在三角图旁边对各罗马数字所代表的含义进行解释。
2 实例应用
以文献[4]中的图1为例(见图3(a),采用笔者提出的编辑加工方法对其进行修改,结果见图3(b)。所做修改如下:① 将坐标标目/单位由“石英/%,长石/%,岩屑/%”修改为反映砂岩组成质量分数的形式,即“φ(Q)/%,φ(F)/%,φ(R)/%”。②坐标轴刻度线由垂直于三角形的三条边改为了与对应边平行的刻度线形式。③坐标轴的标值由垂直于坐标轴摆放的方式改为了与刻度线居中对齐、水平摆方的方式。④由于是分区三角图,所以各分区必须用罗马数字指明,修改后的图3(b)已在各分区增加了罗马数字,同时给出罗马数字所代表的含义。⑤图题未明确显示图的性质,也没有说明是多个地层的,同时还存在地层单位重叠使用的问题。修改后的图题增加了反映多个地层信息的词语,并明确了图的性质是砂岩分类三角图。
(a)原图
(b)修改后的图
图3 砂岩分类三角图编辑加工实例
3 结语
在整理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感觉编辑人员不能仅仅只根据作者提供的图件进行加工,还必须了解图件所反映的内容,思考如何编辑加工才能使图件自明性更好。在进行图件加工时,要发挥编辑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根据编辑规范,检查作者提供的图件中的要素是否齐全,要引导作者按照编辑规范的要求提供高质量的图件。只有这样,才能使加工出来的图件不因编辑人员不同、期刊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妨碍读者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笔者提出的砂岩分类三角图规范化的编辑加工方法也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类型的三角图的编辑加工中去。
参考文献
1 秦社彩.地学书刊中的“含量”.编辑学报,2001,13(4):209-210
2 沈平,王晓锋,王志勇,等.吐哈盆地天然气轻烃地球化学特征与低熟气判识.科学通报,2010,55(23):2307-2311
3 李辉.编辑地学论文应注意规范化.编辑学报,2007,19(5):350-351
4 张关龙,陈世悦,王海方.济阳坳陷二叠系储集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36(5):575-58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