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给你教好小学作文支招1.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010524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你教好小学作文支招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给你教好小学作文支招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生写好小学作文的偏方 说起作文,学生头疼,教师也头疼。怎样才能让学生爱写作文,会写作文,相信是每一个语文教师苦苦探索的问题。下面我简单地谈谈怎样教好小学作文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口语训练的注重 一个人写作能力的好与差关键在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和写有密切的关系,作文就是把想说的写下来,教说话就是教写作。可是语文教学中却存在严重的说写脱节现象:教师对作文本上的语病改得细之又细、不遗余力,但对学生平时口语中用词、句法、修辞等方面的毛病却熟视无睹、听而不闻。学生说且不能,怎么能写?     所以,要把纠正学生口语中的每一处语病,当成作文教学工程中细碎而又重要的经常性工作;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说话活动,如十分钟新闻、讲故事、演讲、辩论等,让学生充分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对于不敢说,不会说的,鼓励他们复述其他同学的语言。并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评评谁说得有趣,谁的语言丰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启蒙阶段的兴趣,使他们感到口头作文并不难,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发生在身边的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不断调动学生说话兴趣的同时,树立他们写作文的信心。 二、感受生活之甘甜 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简单地说作文就是生活,热爱生活,乐于作文。这就要求我们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为了学生提供一个活生生的体验环境,让学生有内容可写,解决题材的“危机”。 社会生活是习作内容的主要来源,因此,要让学生们去做生活的参与者,让学生亲自体验,体验人际交往的关怀,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在社会生活中自然成长。此外,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在这个大课堂里学习课本里没有的东西。如春天带学生去游越溪河看“依依杨柳青青草”;夏天让学生去池塘边观“接天莲叶无穷碧”;秋天,让学生到野外“听取蛙声一片”,漫步万顷良田千层浪的田间,感受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冬天,让学生到树林里,捡一片落叶体会“落叶归根”的深刻含义······让学生用眼去寻找美,用心去发现美,去体验“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感觉,去品味“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情景,去享受“两个黄鹂鸣翠柳”的惬意。这样,不但实现了课本与生活的对话,而且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活与生命的气息,孩子们的笔下就会有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就会有快乐的童年,有多姿多彩的世界,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就有血有肉,丰富多彩了。 三、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有限的,直接从社会实践了解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只有广泛阅读,才会获得丰富全面的知识,为作文提供甘泉。小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很有限,自己对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感知不能正确流利地表达出来。想写好文章必然少不了语言的积累。“不动笔墨不读书”。读是写的基础,通过读积累语言,才会使作文有文采。但有些学生的读书面很狭窄,为了写好作文,就只读一些作文选,非常单一。阅读是积累材料、丰富情感,提高表达技巧的重要手段,是一把通向作文宝库的金钥匙。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读有益的书籍。 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和语言积累为基础,就多鼓励学生创造书面表达的机会,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作文,同时运用语言文字记录生活,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真切感受作文是生活的需要,从而产生想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强烈欲望。写日记是一种个性的书面表达行为,它不受任何限制,想记什么就记什么,往往记的是实事,抒的是真情。长期坚持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也能增强语言积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但教师要注意保护孩子们的隐私,尊重孩子的日记内容和表达形式的自由,不可把他们当做一般的作业。有时候可以征得他们的同意在班上展示和交流,共享成功的喜悦。还可以鼓励孩子读书时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哪怕只是简单的一两句话,都值得我们欣赏。 四、提供平台,自由表达 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除了要鼓励学生写自己愿意写的内容外,还必须扩展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以目前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对写作产生厌倦心理,这与学生没有宽松的、自由表达的空间有很大的关系。从表达的内容来看,学生有喜欢的内容不让写,学生的写作内容完全被老师框死,这样做,学生怎么会对写作产生兴趣呢?从表达方式来看,过分强调形式,规定学生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怎样写才好,怎样写不好······这无异给学生戴上了一副副沉重的枷锁,学生从此丧失了写作的兴趣。这给学生造成的内伤是很难愈合的,而且,这必将给学生的终身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反之——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要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儿童的习作,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哪怕在老师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也应该鼓励,不要用成人的标准来规范儿童。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会大大增加,还迁移到学习领域,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教师要做一个激情的赞美者  “赞美是一道射进学生心灵的阳光。”对学生习作由衷的赞扬,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写作热情,还能收获自信、快乐激情等比写作更重要的东西。教师要懂得欣赏,要用充满欣赏的眼光去评价每一篇习作,用极富激励性的语言去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哪怕是一个词语、一句话,都让他们获得成功的愉悦,感觉教师在时时关注他。尤其是那些习作能力较差的孩子,当他们的习作在某方面有进步时,要不惜赞词。例如:有一位学生写《爷爷,我想您》“爷爷,我是多么的想您。想您那慈祥的笑容,想您给我讲那有去(趣)的故事,虽然您很爱劳(唠)刀(叨),但现在我知道您是为了我好,可是爷爷您永远在(再)也回不来了。”我的评语为:何青,你写得真真实!真有感情!看了你作文老师能感受到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感受到你是多么的想念爷爷,真令人感动,你写得真好!并且在课上真诚的表扬她。她对自己有信心了,学习的兴趣浓了,她逐渐学会了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且文章渐渐具体了。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通常只会给60——80分,有的按竞赛或升学考试的做法只会给一个及格分,甚至不及格。这样致使失去为获取好成绩而努力练习的直接动机。对于打分我绝不吝啬,我主张打高分,凡是符合要求的,有真情实感的可以打80分以上,对于优秀的习作就打100分,这样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作文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