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主题三:农业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课题2: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农业文明在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文化,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
2、了解由于农业的地域性差异,各地所形成的饮食文化也各有特色,从中明白农业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本地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民俗的资料,了解与农业有关的节日。
2、收集各地饮食文化特色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请同学们仔细听,听完以后告诉我你听到些什么?(引出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
二、思考与讨论传统文化节日
1、你和家人过春节时做了哪些事情呢?(贴对联、放爆竹、吃团圆饭等等。老师加以点拨。)让我们再次走进春节,感受春节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吧!(出示欢庆春节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回忆再次体验春节给人们带来的热闹与欢乐。)
2、春节与我们的农业可是分不开的哦!你知道春节与农业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出示PPT:春节与农业的关系,抽生回答。)
3、春节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而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节日文化,你还知道哪些与农业有关的节日呢?请大家仔细阅读教科书22页到23页的内容,然后举手说一说。(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知道与农业有关的节日有端午节、中秋节、少数民族的藏历新年、火把节和北美的感恩节等等。在交流时,老师按照讨论要求把握和点拨,使学生理解这些节日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
4、同学们真会读书,从课本上学到了这么多知识,我还知道同学们在课前收集了许多的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吧!
①、小组内交流。
②、抽生回答。(可展示自己收集的相关图片,并做简要讲解。在讨论、交流中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如:白族的三月街、苗族的芦笙节等。)
三、讨论传统美食
1、师生互动
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老师准备奖励大家一桌丰盛的大餐。(出示各地美食图片,带动全班情绪。)我要请同学轮流上来品尝这些美味。但是,我有一个要求:请到的同学必须说出这份食品是哪个地区的传统美食,说对了才有资格品尝。(相继出示羊肉串、竹筒饭等等的图片,对于答对地区的同学,老师将美食图片赠送给他。这样使课题气氛达到一个高潮。)
2、在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就品尝了大江南北这么多美味,你们可知道为什么不同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饮食习惯呢?(抽生回答)
3、是啊,由于气候、土壤等地理环境的不同,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们的居住和饮食都是不一样的。现在刚刚饱餐了一顿,跟着老师一起到国外去散散步吧!(出示国外居住和饮食特色的照片以及相关文字介绍,让同学们在愉快的“旅行”中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们的饮食文化和人居环境是不一样的。)
四、小结
这次旅行就快结束了,今天我们不仅品尝了祖国大江南北的美食,而且还出国旅行了,在这次旅行中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各抒己见)
老师也有很大的收获:这次旅行让我明白了,在漫长的农业生产中,人们为了寄托美好的希望,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也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习俗;同时在不同的饮食文化中,我也看到了人们对和平、健康生活的向往。传统文化寄托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我们也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作业设计:
1、把今天课堂上的收获告诉你的爸爸、妈妈。
2、把你的学习体验与同伴分享。
板书设计:
节日文化
饮食文化
希
望
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