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减法(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26页的主题图以及“做一做”,练习五的3、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建立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的意义。
(2) 认识减号“一”,会读、会写减法算式,能正确进行减法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演示,使学生建立减法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用数学知识交流的意识,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会计算减法。
突破方法:通过情境演示,使学生学会计算减法。
难点:理解法的意义,确定被减数。
突破方法:通过课件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确定被减数。
教法与学法
教师:情境演示法。
学生: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出示卡片) ( ) ( ) 2
1 1 2 ( ) ( ) 1
学生填空,回忆5以内数的组成。
师:你能根据2和3的组成情况列几道加法算式吗?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1+1=2 2+1=3
“2+1”=3表示什么意思?
除了加法之外,还有一种算式叫减法,它是与加法运算相反的算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减法。
(板书课题:减法)
二、 探究新知
(1) 调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
师:有关减法的知识,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知道得真不少!老师也想把自己知道的和你们进行交流,可以吗?学习减法首先就要认识一个符号,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减号)
对,它说是减号(出示“一 ”),减号表示去掉的意思。有了它,我们就可以做减法了,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减法。
(2) 建立减法的概念。
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上“放气球”的主题图)
教师提问:
① 这个小丑手里原来拿着几个气球?(4个)
② 由于他不小心,结果怎样?(飞走了1个)
③ 还剩几个?(还剩3个)
教师引导学生口述题意: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图意?
(小丑原来有4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几个?)
师:“小丑原来有4个气球,飞走了1个,求还剩几个。”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用减法计算)
对!要用减法。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边板书:
原来有4个气球,飞走了1个,就是从4个里去掉1个,应该用“4---1”。
引导学生思考:
A、4表示什么?
B、为什么要把4写在减号的前面?
(是从总数4里面去掉一部分,所经要把4写成减号的前面)
C、4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几个?(还剩3个)
D、4减1等于几?(4减1等于3)
(板书:4—1=3)
师:谁会读这个算式?
学生试读。
E、“4—1=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从总数4里面去掉飞走的部分1,剩下了另一部分3)
(3) 进一步理解减法。
① 继续演示动画“减法”。(课件出示纸鹤动画)
A、 一共有几只纸鹤?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拿走了一只纸鹤,拿走表示去掉了。
B、 求“还剩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谁会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1=2
C、3表示什么?1和2呢?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②摆一摆,说一说。
摆3个圆片,去掉2个,还剩1个。3—2=1
摆3个圆片,去掉1个。还剩2个。3—1=2
(4) 总结算法。
师:如果不摆学具、不看图,怎样想减法的得数?
(3—2=( )想:3可以分成2和几?3可以分成2和1,所以3—2=1)
三、巩固提高
(1)看图说图意,略。。。
(2)直接写得数。
2—1=( ) 3—1=( ) 3—2=( )
四、探究升华
(1)游戏:找朋友。
①准备若干张算式卡片,上面分别写着:1+1= 1+2= 2+1= 3—1= 3—2=
② 准备若干张数学卡片,上面分别写着1、2、3。
③ 每人发一张数字卡片或算式卡片。
④ 每个算式和它的得数都是一对好朋友,请大家一起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吧!
(2)完成第26页的“做一做”。
(3) 完成练习五的第一流题。
先让学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填( )
(4) 完成练习五的第4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情况下要用减法?怎么计算减法的得数?
六、板书设计
减法(一)
—……减号 4—1=3 读作:4减1等于3。 3—1=2 3—2=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