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尚义二中学科课时计划 课题: 种子萌发的条件
种子萌发的条件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教师
王淑英 程江
课堂类型
新授
课时
1
备课时间
2012-09-02
教学目的
知识
1.推断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种子的自身条件。
2.举例说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3.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
4.学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5.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实践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能力
情感
教材处理
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过程。
重点
(1)独立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过程。
(2)学会用抽样调查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教学过程
方法、手段和目的
检查课前
预习效果
检查上节课的内容。
小组检查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被子植物的种子分成两类。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是哪两类种子呢?
这两类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怎样的?(学生回答问题):我们已经知道,被子植物的种子分成两类。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是哪两类种子呢?
这两类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怎样的?种子萌发能长出幼苗,可以说:种子就是一个幼小植物的雏形。
开创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学活动
一、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说明种子的完整性、活性也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条件。此外,一些种子的休眠特性,也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从而引出:测定种子发芽率的重要性。
强调生产实践中测定种子发芽率的重要性:
1)确保计划的密度。
(2)不浪费种子。
(3)不误农时
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是否种子具备了萌发的自身条件,就都能发芽吗?1.先不看书,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自己认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2.看书中资料,分析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师引导学生说出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学生说的因素,教师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在引导学生逐一分析,筛出需要探讨的因素(光、水、温度、空气、)。
三、 分小组,讨论和制定探究方案。给学生一周的时间,让学生小组分别在课下完成各自的实验。待上课后,拿来各自的实验记录和萌发的种子。
四、得出种子萌发所需条件的结论。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直观再现,强化记忆。
课堂练习
大家谈、想一想。
本课作业
同步练
板书设计
种子萌发的条件
1、 自身条件
2、 环境条件
课堂评价
教学反思
学生掌握良好。
本节课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能够直观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探索的科学品质和团结协作精神。由于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闫平教 设计制作 尚义县第二中学教学处监制 第 3 页 共 3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