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数与代数.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7006205 上传时间:2024-12-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61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数与代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数与代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复习包括以下几部分知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和找规律。我们要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各部分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巩固提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册内容概念知识多,计算任务重,解决问题的难度大。我们可以按新课程的内容标准分四个领域进行复习。   一、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内容:包括:数数、读数、写数、计数单位、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   建议:   1.抓住基本知识点进行练习:   例如:   (1)计数单位、数位的概念:重点熟练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   (2)明确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所占的位置叫数位,数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要熟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3)掌握万以内数读法、写法、组成,明确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①6208是(  )位数,“2”在(  )位上,表示(    ),千位上的数是(  )表示(        )。   ②一个数千位上是8,十位上是4,其余各数位都是0,这个数是(   )。   ③一个数是由4个千,6个一组成的,这个数是(    )。   ④最大的三位数是(   ),比最大的三位数多1的数是(   )。  (4)数数:①按顺序填空(特别注意过坎儿数,如1099、(   )   ②填相邻数   ③按规律填数  (5)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①例如:数学书第70页第3题   ②在○里填〉、〈或=   987○1001    3654○3649    800○8000    4508○4580   ③从小到大排列下面各数   968    869    1010    1001   (    ) < (    ) < (    ) < (    )   (6)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   例如:79页第6题例如:数学书120页第5题   (7)学会估的方法,确立估的标准,提高估数的准确性。   例如:数学书第72页第6题   2.抓住学生的易错点重点练习。   例如:按规律数数  8870、8880、8890、(    )、(     )、(    )   再如:写出下面各数的相邻数(    )8880(     )以上两种题易混淆。要让学生明确“相邻数”的概念。   3.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例如“写数”可以包括:   (1)看图写数。例如:74页例5和75页做一做第1题   (2)根据组成写数。★写出由2个百、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       )   (3)根据数位写数。★有一个四位数,千位上的数字是6,个位上的数字是3,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是(       )。   (4)按要求写数。   ★最大的两位数是(        ),比它多1的数是(      )。   ★比最小的四位数少1的数是(        )。   ★用5、7、0、0组成的四位数中,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是(     ),只读一个零的是(     );用这4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是(     ),最小的四位数是(     )。   4.设计一些综合性的练习。   例如:3个千、7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它是(      )位数。   例如:比最大的两位数多1的数是(    ),这个数的最高位是(   )位。   (二)数的运算:   【口算部分】:达标:正确、迅速   A:表内除法:口诀熟练   要求:能正确、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题,期末达到每分钟15道题。   建议:   1.进行乘除法一组数量关系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可做如下的练习:   (1)看图先说题意再列出相应的算式。例如:35页第1题   (2)看口诀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并说明乘法和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3)先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再写出两个相关的除法算式。   (4)看除法算式写另一个除法算式和相关的乘法算式。   2.筛查出表内除法中学生的易错题重点练习。(老师找出全班普遍出错的题目;学生找出自己易错的题目。)   例如:18÷6=    18÷9=      18÷3=   63÷7=     48÷8=       56÷7=   二九十八和三六十八的相关计算学生错误率高,要重点练,对比练。   3.注意采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练习形式,激发兴趣的同时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练习时盯题到人,最终做到人人过关,题题过关。(可参考网上研讨区老师们的好方法)   4.学生掌握了基本口算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一些变式练习。   例如:在○里填上>、<或=   24÷4○24÷6   6÷3○9÷3   把表格填完整 被除数 20 24 18   48   35 72   54 除数 4     4 6 2   9 7   商   6 3 4   8 5   7 6     B: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掌握方法   内容: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不超过100);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要求:   1.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百以内)   2.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每分钟8道题   3.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建议:   1.在鼓励学生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注意算法的优化。   缺乏方法优化的意识,口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总是无法提高。   2.针对难点设计一些单项的练习:如:判断十位上填几   37+54=   15+65=    53+36=   62-18=   70-26=    66-34=   3.部分学生20以内进位加退位减不熟,也是造成后面口算出错的根源,老师们还要加强训练。   4.部分学生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还有一定困难,教师不要忽视个别指导。易错题:50+70=1200   5.坚持口算天天练,多种形式交叉练。保证每天5分钟口算练习,对于出现的错题要找出原因后,再有针对性的练习。每天坚持练习效果好。建议开展学生间的互助、评比。   6. 注重练习的实效性,加强评价,采用学生喜欢的评比、奖励方式。   C:两步式题:掌握方法   内容: 两步计算式题,认识并会使用小括号。   要求:掌握两步计算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建议:   1.两步计算式题要突出运算顺序的练习,可安排一些对比性练习。   如: 18-12÷3=         7×3+5=             4+4×4=   (18-12)÷3=      7×(3+5)=        (4+4)×4= 2.先画运算顺序线再算题,明确看符号定顺序,避免受数字的干扰。 【笔算部分】   要求: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建议:正确掌握笔算法则是笔算的基础;良好笔算习惯的养成,是提高正确率的关键。教师在笔算练习时一定要对学生进行良好计算和书写习惯的培养和督促,并且要严格要求,毫不放松。如:书写必须要工整、横线用尺子、数字搬家要检查。每天练习2——3道,要求一气呵成,不出错误。   【估算部分】   要求: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建议:   1.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同时,注意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渗透解题的技巧。例如:数学书第101页第12题   2.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如:估钱   例如:床:2180元沙发:828元   买一张床和一个沙发大约要用(       )元。可以先在每个价钱下面写出近似数,如:828元下面写(800或830),2180下面写(2000或2200),然后再用自己写的数来估算结果。   【解决问题】   内容:   1.用一步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生活中的平均分问题(等分、包含)。如:122页第13题;30页第1、2题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p55)。如:58页第8题   2.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1)简单的加减两步实际问题(含比多求和、比少求和问题)。   (2)乘加、乘减两步实际问题(乘加含“几倍求和问题”) 。   (3)简单的先除再乘、先乘再除、连乘的两步实际问题(p31) 。   (4)连除的两步实际问题(乘除两步问题不含“倍”一组数量关系)。   (5)用除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要求:能够根据给出的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与问题正确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从多种呈现方式中找到数学信息;能够根据要解决的问题从多种信息中选择有用的信息解答问题。脱式计算不要求学生掌握。   建议:   1.进行除法与减法的对比性练习,突出概念本质,只有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用除法计算。   2.加强基本练习。如:补充问题或条件的基本练习。   3.解决只有两个条件的两步实际问题,是学生学习的易错点,教师要加强练习。   4.掌握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使学生掌握从信息入手分析或从问题入手分析的解题思路。   5.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解决问题时应注意什么?   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全面观察、认真分析、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解题技巧。   (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根据问题选择相关的信息进行解答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注意信息呈现方式多样:图画、语言、文字。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根据相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加以解决的能力。   例如:56页第3题。 《目标测试》期末综合练习中解决问题的题目。   (3)通过练习,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采用多种方法解题,从而加深理解数量关系,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6. 学会检查与验证的方法。   (三)常见的量: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内容:认识克和千克   要求:   1.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能正确使用质量单位。   2.认识常见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建议:   1.加强单位间的对比练习,巩固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例如: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50(  )      4(   )       450(  )   2.学生认识不同的秤后,要能读取常用秤上的数值。注意要求不能过高,只要求学生能读出整十、整百克和整千克。如:88页第1、2题   3.在○里填上>、<或=的练习,一定让学生先观察两边的单位是否相同,然后再比较,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例如:数学书89页第5题   4.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练习中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与方法。如:90页第8题   (四)探索规律:第九单元《找规律》   内容:   ·图形的排列规律 :循环排列   ·数列的排列规律 :数量的变化(差是等差数列)。   要求:能发现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   建议:注意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1)找图形的排列规律时,先发现规律再画图,画完后别忘了检查。   例如:○◎□△    ◎□△○    □△○◎   例如: ☆ □   □ ○   ○ ◎       ◎ ○ ☆ ◎ □ ☆       (2)找数列的排列规律时,一定要写出相邻数之间的差。再分析差之间的规律,从而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   例如:2     3     5     8     12     17       23          +1     +2     +3    +4    +5     +6   二、空间与图形: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   内容:认识钝角和锐角;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   要求:   1.会辨认直角、钝角、锐角,知道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会使用工具正确画指定的角。   2.能结合实例,判断平移和旋转现象。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建议:   1.判断是钝角还是锐角,一定要和直角进行比较。对易错点要加强辨析练习。要让学生养成用三角板判断的好习惯。   2.从生活化的角度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并能分辨出这两种现象。   3.按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案,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部分学生掌握起来困难较大,要加强个别辅导。例如:125页第10题   4. 有的学生对于判断平移几格有困难,要注意方法的指导。   5. 加强审题训练,明确题目要求:例如43页第2题、44页第4题。   三、统计与概率:第八单元《统计》   内容: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5个单位)   要求: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建议:   1.渗透以一当10、100、200等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一格表示几”要结合数据的特点和大小来合理确定。例如:数学书127页第15题   2.引导学生在上学期已经能够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的基础上,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根据统计图表从中发现问题、回答问题,根据数据提出合理化建议等。   3.引导学生提建议时,不是怎么说都行,而是要依据具体情境,以及统计的数据有根据的提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